幼兒園專題研討計劃

  計劃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人都沒有料事如神的能力,它是一個由巨集觀到微觀,由粗到細,逐漸細化的過程,做好一份工作計劃,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完成工作目標。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又一學期在大家的忙碌中匆匆度過,本學期的教研工作主要是“如何促進幼兒語言領域的發展”。幼兒的語言發展,被稱為幼兒社會化歷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它對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有著極為積極的影響,可以促進幼兒行為和言語的社會化程序,也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並促進幼兒智力發展。所以,園裡特針對幼兒語言的發展開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動,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本學期開展的主要工作

  1、確定教研課題,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教研的課題決定著老師業務水平發展的方向,對於自身素質的提高起著關鍵性的影響。在學期初和園內教師一起暢談自己內心的想法和自己所需提高的方向與內容,採用共同協議的辦法確定出新學期教研課題,並做好教研筆記。這麼一來,使我學習的目標更為明確,學習內容更加貼近了自身發展的需求,真正達到“為用而學、學以致用"的效果,為我在參與教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堅實後盾。

  2、開展優質課的評比,讓教師充分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

  在開展優質課教學活動中,我看到每位教師都充分發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鑽研教材,駕馭教材,在領會編者意圖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學中,她們還運用多種活動形式,以學生為主體,併為學生創設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觀察、實踐、猜測、驗證、推理、參與和交流中領會知識、感悟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並在課後,及時組織全體教師進行“說、評”課活動,以便杜絕“閉門造車”,發現每位教師的長處和不足。通過“聽、說、評”的活動,讓我看到了其他優秀教師的長處,也從中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接受園內教師對我提出的意見,這對我提高自身業務知識和業務水平方面有很大很好的幫助。這樣的活動,對每位教師都是很好的幫助,我覺得這樣的活動應該多多開展。

  3、從思想、理論著手,實踐課程模式改革。

  曾記得在一本學前雜誌上見過"課程模式改革最為重要的是在於思想的徹底改變,只有將思想改革進行到底才能將課程模式改革落在實處!"是啊,思想不到位的課程模式改革,用來實踐則為誇誇其談、蜻蜓點水,僅在於局面的方位上進行著。因此本學期我採取"多閱讀、多反思、多執筆"的方法,不斷促進對課程模式改革實質內容的進一步領悟,並充分利用學校的書籍資源,經常查閱相關的材料,及時瞭解語言方面的動態,擴大自身的視野,通過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以便在組織幼兒語言活動方面有更大的提高。並且,加強與幼兒家長的溝通,讓家長也能從傳統的教育模式裡面走出來,和我們一起接受這新的課程模式,讓孩子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反思

  1、通過本學期的教研活動我雖然有了一定提高,但是如何能讓幼兒在教學氛圍中更主動、更活潑、更自信,師生互動起來是我下一步應著手的問題。

  2、如何將新的教學理念貫穿在自己的教學之中,讓自己的目標一目瞭然。

  3、更努力的在自身業務知識和業務水平方面下功夫,只有教師自身的素質完善了,才能為幼兒提供一個有利於他們發展的空間。

  4、我的理論水平仍存在著欠缺,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將更一步的閱讀教育刊物,多寫寫教學筆記以進一步提高理論的素質,以理論來指導、武裝我們的實踐。

  我相信,教研工作是一所幼兒園生存、發展和進步的靈魂。“科教促教、科研興園”是幼教發展的新理念。"學無止境、教無止境、研無止境"短短的12個字充分概括了教研的方向與精髓,唯有我們在這浩瀚的教海中乘風破浪、勇於開拓,才能在課程改革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麗的浪花!為我們教學經歷錦上添花!

  ***二***

  專題研討計劃即培養幼兒良好聽說習慣專題研討計劃

  活動目標

  1. 探索培養幼兒良好聽說習慣的措施和策略,提高班級管理的水平。

  2. 創設觀察分析、研討學習的平臺,從而增強班級管理的能力。

  3. 引導樹立以幼兒為本,為家長服務的意識,實施家園合作。

  具體措施

  1 鼓勵教師重溫保教細則、班主任職責等幼兒園的規章制度和精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2學習關於幼兒聽、說等習慣方面的文章,有針對性的增強理論修養。

  3結合教研觀摩等實踐活動,採用“談困惑”、“定目標”、“聊策略”等形式研討幼兒聽說習慣的培養。

  4 繼續利用“家長園地”、“家校網”等途徑真誠的向家長傳達我們的理念、建議,讓家園形成教育的合力,從而促進幼兒有效發展。

  5 通過自薦和檢查等手段,增強班主任與家長進行資訊交流。

  主要活動安排

  1 學習班主任活動計劃和重溫“幼兒園正副班主任職責”等。

  2 談談“聽說習慣方面的困惑”。

  3 論“聽說習慣的目標”,落實有關班級工作。

  4 結合觀摩等活動進行記錄、分析交流觀摩心得體會。

  5 學理論,加深對“聽、說習慣”的理性認識,提升理念。

  6 經驗交流“培養聽說習慣的策略和措施”。

  ***三)

  一 、上學期教研情況分析:

  通過上學期教研課題的研討與實踐活動,教師們深刻領會了既要提高理論水平,又要積累實踐經驗。戶外體育活動是本園相對較弱的環節,在體育活動中,師生如何互動,怎樣促進幼兒喜愛體育活動,能自主、自願的參加體育鍛煉,幼兒相互之間合作遊戲,這些都是需要長時間的不斷研究與積累實際經驗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為他們擁有健康的體魄和活潑開朗的性格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本學期制定了此教研內容。

  不足之處:

  1、教師對於幼兒在活動中情況的觀察分析,總結還不夠及時和準確。

  2、活動中如何發揮幼兒主體性,做到主動與他人合作,使幼兒成為活動的主導者。

  3、材料的投放要充分達到遊戲活動的目標。

  二、教研工作目標:

  1、 教研主題:戶外活動師幼互動方式研究,活動中怎樣促進幼兒的自主性的發展及主動合作的意識

  2、 教研目的:

  ***1***通過師幼互動方式的研究,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和體育活動內容,從而使幼兒喜愛體育活動,能自主、自願的參加體育鍛煉,為他們擁有健康的體魄和活潑開朗的性格打下良好的基礎。

  ***2***構建幼兒體育活動內容,使幼兒喜愛體育活動,從而促進其身體素質均衡發展。材料的一物多玩,引發幼兒創造思維。

  ***3***專案互動,師生共同建構體育活動課程。

  三、教研工作措施:

  1. 教研活動內容注意抓住主要問題***普遍存在的問題及核心問題***和典型案例,並要求教師提前學習有關理論***尤其是較新理論研究成果***,帶著思考和問題發言、討論,提高研討的質量。

  2. 在活動中做到處處互動。

  ***1***情感互動,讓體育活動內容對幼兒具有“個人意義”。

  ***2***個性互動,幫助幼兒組織和提升體育活動經驗。

  ***3***專案互動,師生共同建構體育活動課程。

  3.借鑑瑞吉歐的以“專案活動”為中心的課程設計思想和實踐經驗,追隨幼兒,依據教師對幼兒細緻的觀察,從幼兒的反應中敏感的捕捉蘊涵其中的巨大的學習價值,給予及時而適當的支援、幫助、引導,從預成到生成,讓每個幼兒實施創造潛能,編排體育遊戲,從而促進幼兒充分的自主的學習和發展。

  4.師生共同建構體育遊戲活動內容,在遊戲中幼兒相互交流與合作,在自自主性及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5.鼓勵教師在實際工作中運用研討結果不斷完善活動材料,要求教師能夠反思問題與不足,促進教研與體育活動的結合,並能夠反思問題與不足,促進教研與日常工作的結合。

  四、教研工作具體步驟安排:

  九月:

  1、確定新學期教研工作計劃。

  2、制定教研計劃

  十月:

  1、學習《幼兒園課程實施指導手冊》、《學前兒童課程―一種創造性遊戲課程》

  2、確定班級體育遊戲內容及方案,總結體育遊戲的經驗,促進幼兒學習和提高,提高教師的教學的質量。

  3、通過學習、討論案例,說出本班組織遊戲時所遇到的困難。

  4、擬定題目,制定體育遊戲案例,共同討論。

  問題:

  a.怎樣調整遊戲材料?

  b.材料能夠物化教育目標和內容,應該怎樣調整教師在遊戲中的角色?

  c .遊戲中怎樣促進幼兒相互合作?

  十一月:

  問題:

  1、教師根據本班的不足,提出問題共同研討。***通過學習、實施調整措施***

  2、觀摩其他教師體育遊戲的指導:

  a、材料的投放是否促進了幼兒相互合作發展的需要?

  b、教師在遊戲指導中如何體現師幼互動的?

  十二月:

  1、班級教師相互研討體育遊戲活動。

  2、總結經驗,促進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教師間的相互學習和提高

  3、專題總結。

  3.父母和孩子在晚間多做遊戲或進行交流,體驗晚間的溫馨和快樂.

  四、其他工作:

  1.繼續做好消毒,通風工作,保持活動室,午睡室的整潔.

  2.管理班級的種植園地,並做好記錄.

  3.做好學期結束的收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