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提高初中數學學習的效率

  從教師的角度來講,使學生學好數學是一項艱鉅而長時期的任務,怎麼樣做到開拓創新,把教學質量提上去,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提上去,是眾多教育工作人員一直在竭力思索探求的問題。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些初中數學學習效率提高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提升初中數學學習效率的方法

  1.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

  1.1 組織學習活動的能力。教育情境中的組織學習活動能力是指學生在課內外的知識學習、動作技能學習、心智技能學習和社會生活規範學習的活動中,組織本人或集體進行學習的能力。它包括確定學習任務、制定學習計劃的能力、選擇適宜學習方法的能力和自我考核、自我評價以及自我調節的能力。組織學習活動的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先導。

  1.2 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知識的目的全在於應用。運用知識的能力就是學生會把掌握的知識在學習上、日常生活中以至在今後工作中加以靈活、有效運用的能力,它是學習能力的昇華和歸宿。運用知識的能力包括表達能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3 智力技能。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其認知發展的過程,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伴隨著智力活動。關於智力的概念,眾說紛紛。我國心理學界大多認為智力是各種認知能力的有機結合,它包含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思維力、想象力。但由於注意力與其他各種認知能力同時發生,想象力與思維力關係密切,有時甚至難以分辨,故有心理學家注重於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的研究,認為觀察是基礎,記憶是橋樑,思維是核心。對於學習能力來說,智力技能是靈魂。

  2.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制訂學習計劃、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複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等方面。

  2.1 制訂計劃,明確學習目的。 合理的學習計劃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計劃先由老師指導督促,再由自己切實完成,既有長遠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在執行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磨鍊學習意志。

  2.2 課前預習是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 課前預習不僅能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預習不能搞走過場,要講究質量,力爭在課前把教材弄懂,上課著重聽老師講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儘可能在課堂上解決問題。

  2.3 上課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關鍵環節。 "學然後知不足",上課更能專心聽重點難點,把老師補充的內容記錄下來,而不是全抄全錄,顧此失彼。

  2.4 及時複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一環。 通過反覆閱讀教材,多方面查閱有關資料,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絡起來,進行分析比效,一邊複習一邊將複習成果整理在筆記本上,使對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

  2.5 學習效率的提高還要注重課程結束後續的鞏固工作。在知識的鞏固時期,學生業已對知識已經有了基礎性的第一印象,怎麼樣把掌握到的知識進一步加深,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後續攻堅階段。我們經常採用的辦法有:

  2.5.1 採取鞏固性練習,作為新授課程的延續,鞏固性練習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抓住重點,提升能力,對知識加強理解,把理解到的知識轉化成解題的方法技巧,像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時候,可以設計兩類鞏固性習題,一類針對基礎做鞏固演練,次一類強化運算順序掌握,提升方法技巧。

  2.5.2 為了讓學生的分析、判斷、辨別的能力有所提高,則可以加入比較型練習,讓學生在比較中達到知識內化的目的。當學習某一個知識點的時候,找出與之相類似的知識點,找共同點,再找區別,此舉還可以起到同時讓學生加強兩類知識點掌握的目的。

  2.5.3 針對學生潛力的無限延伸性,以及學生個體能力之間的差異性,非常有必要讓學生進行拓展型習題的訓練,目的是在學生基本掌握了所學的知識點之後,使其能有一個更廣闊的綜合延伸學習的空間。就提高學習效率的目標來講,是很有好處的,好處在於,更深的思維,能對較淺層次的基礎知識有鞏固提高的作用。再者,這類拔高練習對於學生的思維拓展有利,為下一步的教學工作提供方便。如在進行證明弦相等的教學活動時,允許學生以各種角度對問題進行考慮,包括圓周角、圓心角、弧、三角形全等、長度、勾股定理等等,無論是哪種辦法,只要是可以解決出問題的,都被允許,即使解題方法繁複不標準,也要有適當的鼓勵性語言。

  2.6 培養興趣、聯絡生活。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數學感興趣,才能把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在學習的物件上,使感知覺活躍,注意力集中,觀察敏銳,記憶持久而準確,思維敏銳而豐富,激發和強化學習的內在動力,從而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所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數學要密切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知道數學有用。數學教學不應該只是教會學生學習,還應該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用處,學習數學的價值。讓學生知道,數學在科學中有廣泛的應用,在工程技術設計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往往也離不開數學計算或數字運算,數學可以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實際問題。數學對科學技術的作用在21世紀日益突出,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和深入。除此之外,學習數學還能夠培養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培養思維的嚴密性,這些都應讓學生知道,在平時的教學中應一點一點的滲透給學生,讓學生知道學習數學是很有用的。相信學生知道了數學的這些用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一定會提高的。

  如何提高初中數學學習效率

  一、精研教材,摸透學情

  首先,深入進行教材分析。教師只有深刻理解了教材的重點、難點,才能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新課標強調“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理解教材,要研究教材中每個活動內容及活動的內涵,研究教材中每個探究性活動之間的結構及前後聯絡,才能勾勒出一條清晰的符合科學研究規律的,基於科學課程標準要求的活動線索。其次,要認真做好學情分析。學生個體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原有的基礎,重視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進一步瞭解學生心理傾向和認知規律,瞭解學生與教師、學生與教材、學生與數學、學生與課堂的關係,充分了解學生是保證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條件。好的教學設計,對研討的核心問題和關鍵點等都基於對學生的瞭解。好的構思和創意都有很強的針對性,都需要對學生有真切的瞭解,如果不仔細研究學生,甚至脫離學生實際,教師課講得再好,教學效果也不會理想的。

  二、教要得法,學就會有所成

  數學教學的方法很多,我們要結合課堂內容,充分利用小組討論、小組合作等方式,靈活採用談話、讀書指導、作業、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有時,在一堂課上,要同時使用多種教學方法。俗話說:“教無定法,貴要得法”。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於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各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都是為一定的教學任務服務的。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易於接受,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同樣的教材,善於表達的老師則講得生動,妙趣橫生,學生百聽不厭,回味無窮化深奧為淺顯,化腐朽為神奇,內容講得深入淺出。這樣的課,能使學生聽著不累,但卻是效果百倍。有的老師腹有詩書千萬,但卻講得教條,枯燥無味,學生呆若木雞,事倍功半;同樣達不到有效教學的目標。為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講課藝術,增強教學效果,教師應該做到態度和藹、語言幽默,因為通過幽默的方式,生動的語言,學生的學習興趣倍增,情緒高漲,進入一種較高的學習意境。

  三、運用多媒體,巧設練習、鞏固新知

  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培養,以及良好的學風的養成,必須通過一定量的練習才能實現。所以,練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發揮計算機容量大,資訊的檢索、提供、顯示及資訊型別的轉換方便迅速,資訊傳播放率高的功能優勢,巧妙設計練習,激發學生“樂學樂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應廣泛藉助多媒體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素材,更多的練習和表現自己能力與成就的機會。同時,也為教師提供及時獲得學生準確、真實的學習成效和學習態度及反饋資訊的方法和途徑。

  四、培養學習習慣,提升自學能力

  教學不僅是讓學生學習,還要讓他們學會如何學習。有的學生學不好,不是不用功,而是由於沒有掌握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很低。由於學生不會學導致不願學,教師要向他們介紹學習數學的方法,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在學習遷移規律的作用下,使知識觸類旁通。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好:1.培養學生主動質疑、自主探究的習慣。2.培養學生手腦結合、注重實踐的習慣。3.培養學生學會思考、不斷創新的習慣。4.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積極參與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