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課堂教育敘事

  小學新課標的美術教育,以促進學生的美術素養為核心,探究性美術實踐活動為主線,人文性單元為結構。本文是小編整理的,喜歡請點贊。

  篇1

  小學美術教育不同於專業美術教育,他為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服務,以學生髮展為主,注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感知能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美術課程標準》強調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互動學習;強調情感體驗;注重學習過程;注重跨學科的綜合學習,改變傳統教法和學法。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終身受益。小學美術教學更講究的是情感的投入與心靈的交流,否則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情感教育是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

  我在教學中常常想:什麼樣的美術教學實施適合學生髮展的呢?怎樣上好美術課?在思考這些問題的同時,我邊教學邊摸索,經過一段時間的農村美術教學實戰實施後,我把自己在美術教學中的幾點粗淺的做法與各位教師商榷,以取得教學上的共鳴。

  一。關注時間、地域以及個性差異。由於所教的班級不同,學生性格各異,同樣的教學手段所顯示出來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以此,在課堂記錄的組織上,再提問方式等方面,我因人而異,防止依樣畫葫蘆,這樣,學生鮮明的個性不會被抹平乃至同化。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

  二。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會對其感興趣的事物給予優先關注和積極探索,並表現出心馳嚮往的狀態。研究表明,如果每個人對某項工作有興趣,就有可能發揮他全部才能並長時間保持搞笑利率而不感到疲勞;相反,學生容易精力疲勞。興趣還可以開發智力,是成才的起點。在教學中我嘗試把課本以外的內容滲透到教材中。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緊緊密聯絡在一起,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中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鼓勵學生自由大膽的創作,這樣的做法受到各班學生的歡迎效果較好,學生從中樹立自信,個性得到發展。例如:人教版一年級14課《多彩的拉花》一課的主旨是在意學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方式學習製作拉花,並用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空間。從而感受到自己創作拉花的美,體驗成功的喜悅。在教學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觀察課前教師佈置好的課堂環境及教材圖片。鼓勵學生說一說:拉花有什麼作用?可以美化什麼?你想用拉花來美化哪裡?這樣學生學習興趣被從分的調動起來後我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教材中四種剪紙圖,讓學生想一想,試一試應該怎樣摺紙、剪紙,用什麼紙比較容易剪制,提示學生想一想這些摺紙地方法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參與剪制拉花的活動,嘗試使用剪刀等工具製作拉花,體驗剪拉花的樂趣。這樣學生獲得了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在學生剪制拉花的過程中,家是巡視檢查指導堅持親愛是否有剪斷的。如果有間剪斷的,讓小組討論剪斷的原因是什麼?可以怎樣避免。然後,教師演示一些不同的剪法,引導學生那裡和書上不一樣。雪深嘗試新的剪折法教師給以鼓勵和指導,學生用自己剪的拉花

  美化環境和自身。這樣學生興趣特高,積極的探索剪紙的方法。每位同學都到達教學目標。

  三。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讚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等。都能帶來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點給以讚美,這樣可強化學生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培養自信心。有利於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有助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班集體氛圍,教師的讚美愈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盡頭越足。教師的讚美就像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更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

  四。要有愛心。

  教師的愛,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的保護有幼小的心靈。作為一名美術教師要增進師生之間的互相理解和配合,建立友誼,產生凝聚力,向心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這方面對低年段的學生我做的比較突出,結果低年級的學生比高年級的學生更喜歡我的美術課,每當我走進教室,孩子們便會興奮地歡呼“耶”!在孩子們那既活潑又充滿稚氣的語言中,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樂!他們的反應讓我瞭解到他們在學習中也體會到快樂。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避免一味的追求權威,要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的去迎接課改,進行創新。讓學生在自主、自願、自由的學習氛圍中健康快樂的成長。我相信在農村美術教育這片沃土中定能開出奇葩。

  篇2

  包括我在內好多老師上課都是,老師在上面扯破喉嚨,學生在下面談笑風生,整個教室亂成一鍋粥。這樣的課真的很難上下去。

  俗話說:無規矩不能成方圓,雖然當前的教育提倡發展學生的個性,但是教室畢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公共場所,課堂紀律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無論什麼課,對學生的課堂常規要求都是必不可少的。

  行為規範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怎樣才能讓他們在美術課上形成良好的行為規範呢?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發現了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課前準備:短句對答,師生互動。

  要上好一節課,首先要做好課前準備。為了方便學生記憶,我把課前常規的要求編成幾句簡明扼要的短句,如:“手放桌面,腳放地面,身子坐直,眼睛看老師,不做小動作”等教給學生,每次課前都用“對答”的形式跟學生進行練習。

  師:手放?生答:桌面

  師:腳放?生答:地面

  師:身子?生答:坐直

  師:眼睛?生答:看老師

  師:不做?生答:小動作

  師:學具放在?生答:右上角

  師:從大到小?生答:往上排

  這種“對答”的互動形式帶有一點遊戲的味道,學生很感興趣。簡單的幾句話,學生一下就記住了。他們一邊回答,一邊檢查自己的常規,糾正不好的坐姿和行為。在短句的提示下,教室裡馬上就安靜下來,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老師身上,大部分同學都能在最短的時間裡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二、課堂紀律:明確要求,獎懲分明。

  美術課以動手實踐為主,學生在繪畫和製作的過程中必然會有討論、交流的情況。為此,我給他們制定了明確的要求:專心聽講,動靜分明。

  我告訴學生,課堂上隨便講話是對老師和同學的不尊重,再聰明的學生,如果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學習的質量也會大打折扣。而且,一個人的違規行為還會影響到其他同學的學習。因此,老師講課時要專心聽講,不亂講話。作業過程中,允許學生互相討論,但是要求他們把聲音控制在只有兩三個人能聽見的範圍內。為了加深學生對聲音

  大小的理解,我用了兩種動物作比方:一種是呱呱大叫的青蛙,一種是嗡嗡細語的蜜蜂,我要學生想象如果大家都像青蛙一樣放聲大叫會是什麼情形,然後再讓他們模仿蜜蜂飛舞時的聲音,這樣,大部分學生在作業過程中都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音量,教室裡幾乎見不到學生大喊大叫的現象,偶爾有個別同學忘記了要求,旁邊的同學也會馬上把手放在嘴邊提醒他收小聲音。

  明確要求後,還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評價,通過具體的獎勵和懲罰來引導學生繼續好的行為,改正不好的習慣:每節課被老師表揚三次的同學,可以得到激勵之星的獎勵;被批評三次的同學,下課就不能活動。學生對老師的獎勵是非常看重的,即使是一顆小小的紅星,對他們也具有非常巨大的吸引力。

  在課堂上,我一般採取以鼓勵為主的方法,儘量多表揚學生。對進步大的同學,我會有意識地多給他們一些表揚,讓他們在老師的肯定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同時,對個別控制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失去課後十分鐘的休息機會是一件非常難受的事情,因此,一般在我點名批評到第二次的時候,他們已經注意收斂自己的行為了。

  三、課後清潔:責任到人,持之以恆

  美術課學具較多,四年級開始要用到水粉、墨等材料,每節課的清潔衛生是一個大問題。如果每個學生都在水桶裡洗筆和調色盤,肯定會拖延下課的時間,而且也容易出現擁擠、爭搶等現象。我規定學生先在自己的位置上簡單清洗調色盤,把髒水倒到水杯裡後再去水池洗筆和杯子,同時請班幹部進行監督,檢查,發現誰把桌面、地板弄髒了馬上要求其進行清理。以上是我在訓練學生課堂常規時的一點體會。這些訓練方法也許不是最合適的,但是在我的教學中卻非常有效。

  篇3

  小學新課標的美術教育,以促進學生的美術素養為核心,探究性美術實踐活動為主線,人文性單元為結構。它說明了美術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必須以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為主要內目標。然後,美術素養的培養又需要以一系列的欣賞、創作***製作***、交流、評價等師生、生生間的活動來承載和體現。如何才能更好地體現和達到這一目標。是我們每一個美術教師都應該認真探究的問題。下面談談我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的一點嘗試和膚淺的體會,籍以拋磚引玉。

  一、從生活中獲取創作素材。

  紙上得來總覺淺。我們不是常說外面的世界多麼精彩嗎?生活是一切文藝創作去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小學聲的美術活動也是這樣。因此,我們只有引導學生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發現自己身邊發生的一系列美好的事,捕捉自己身邊的一瞬即逝的美好風光。才能不斷從生活中獲得進行美術活動的豐富的創作素材。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他們是以自己特有的思維形式——直觀的形象思維為主要思維形式,去觀察事物和描繪事物的。要指導低年級的學生進行有意有序的美術活動,首先就得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提供給他們直觀而美好的形象。

  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指導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雖然比中高年級的學生更不受條條框框的束縛,但他們的畫畫還正處於“塗鴉”階段,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中存在著更多的是隨心所欲的塗鴉成分,缺乏對描繪物件的取捨和畫面的安排能力所表現的大多數是平鋪直敘式的,更缺乏對形的描繪能力。如果要他們畫一幅完全由自己創作的作品,往往是左上角一個紅太陽,附近是幾朵均勻排列、大小一致、顏色一樣的雲彩,雲彩下面是幾隻展翅飛翔的小鳥或蝴蝶,再下面就是房屋和排列均勻的花草和小白兔。不會去描繪自己身邊的人和事,更不用說有一定的故事情節的了。正應為這樣,就去要我們對他們進行耐心地引導。雖然如此,但要知道,美術的創作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早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日積月累的進行練習才有可能獲得成功。雖然小學美術的培養重點是學生的美術素養和人文精神。但這裡的美術素養和人文精神,理所當然地包含了畫畫這一基本技能。美術素養和人文精神很多時候都是有畫面體現出來的。因此,我們在進行美術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中,不能因為創新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基本技法的指導。這就像走路,一個人連路也還不會走,又如何去奢談跑步。美術創作也是一樣。只有在掌握了基本技法後才能去進行創新***創作***。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我們只有讓他們從最簡單的基本形狀開始進行練習,從三角形、長方形、圓形等基本形體的描繪開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漸過度到比較複雜的形體的描繪。雖然不要求畫得很標準,只要有一定的樣子就可以了,但總不能連一點樣子都沒有吧。這樣的知識,在浙美版的美術教科書中很多。如《有形的世界》、《鳥的天地》、《大魚和小魚》等課文都比較重視對物體的基本形體結構的描繪。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引導學生進行創新,不指導練習一些基本的形體結構,學生往往覺得不知道從何著手,不知道該怎樣去畫。因此,只重視創新而忽視基本技法指導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體系。如果知道學生從認識和描繪基本形體結構開始,通過對基本形體結構的描繪,讓他們知道原來無論是多麼複雜的物體,都是有長方、圓形、三角形等基本形體構成的,畫好這些基本形體對以後的畫畫有這麼重要的關係,他們就會比較順利地去完成作業了。我們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對學生的作業沒有嚴格的要求。要注意的是我們必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必須持之以恆地、經常有意無意地講解一些有關基本形體的知識。讓學生時刻注意對形體的描繪。並逐漸地有簡單到複雜轉移。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一定的最基本的技能知識。如在上《小雨沙沙》、《爸爸媽媽真忙》、《我的老師》這些課文時。可以引導學生說說人是由哪些形狀組成的?頭是什麼形狀的?身體是什麼形狀的?讓學生知道人的身體是由圓形和不同大小的長方形和三角形組成的。這樣,學生就會覺得畫人原來也不困難,也就樂意參與到美術教學活動中來了。

  三、給學生更多的機會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由於其畫畫正處在塗鴉階段。往往是想到哪裡畫到哪裡、落筆成章,不會再去做進一步的修改了。因此,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要儘量做到精講少講,讓學生有最多的時間進行練習。在學生進行練習時,教師要勤於巡視,看到能較好地表現作業要求的作品,及時表揚,同時,把他的作業作為範例來講解,引導學生觀察這為學生是怎樣來畫的,讓學生從身邊的榜樣中學習知識技能。指導學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業,不要怕影響鬚生的學習積極性,只要讓學生看到每一次修改都會有新的收穫、,新的喜悅,學生不但不會降低學習積極性,反而會因看到自己的進步而欣喜若狂,信心倍增,更樂於參加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來。

  另外,不要固定學生的創作***作業***時間。有很多情況學生可能不能在一節課裡完成作業,可以給學生安排2節課或者更多的時間,也可以讓學生請他們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幫助,當然這個幫助不能是包辦代替了,而是請他們指點,作業還是要學生自己完成。這樣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繪畫和自主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