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情感畫畫素材欣賞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上,美術教育這種重要作用的發揮都是建立在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基礎之上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小學美術教學情感中的優勢及注意事項。

  









  小學美術教學在培養學生積極情感中的優勢

  情感與美術有著密切的關係,很大一方面表現在美術對情感道德的重要影響。魯迅曾說,美術可以輔翼道德,美能夠在促進人的道德教育以及道德提升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作為育人重要陣地的學校,在美術課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首先,美術課自身的特性決定了它在培養學生積極情感方面的優勢。

  第一,美術課本身具有的情感性使學生在感染和薰陶中,潛移默化地促使了情感的昇華和表現。情感性是美術的一個基本品質,也是美術學習活動的一個基本特徵,所以美術課程能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並培養他們尊重和愛護自然環境的態度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美術課程本身就包含情感與理性的因素、腦力與體力的因素,所以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方面,其作用是獨特的。

  第二,美術作品中形象化的形式克服了其它學科枯燥和抽象的缺陷,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美術作品本身是形象的,小學階段的學生尤其是低年齡階段,正是通過形象去認識世界的階段,小學生可以通過美術作品很直觀地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美術活動還直接地處理人類的情感,表達高尚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對美好生活憧憬和嚮往的美感;宣洩鬱積於人心中的恐懼、煩悶、孤獨、憤怒、焦慮和狂暴等不良情緒。”

  其次,美術課與其他學科的密切聯絡擴充套件了情感教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美術課不同於其它課程,它既不是單純知識的傳授,也不僅限於技法的傳承,而是在靜態的環境中,自覺的、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整體的生活態度和情感價值觀。美術教學中的情感不僅是影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因素,同時也是教學的手段和教育的目的,小學生可以通過繪畫的畫面表現、宣洩自己好的或是不好的情感,美術教師通過學生所表現出來的這種情感對學生進行跟蹤教育,幫助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小學美術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注意事項

  首先,小學階段的情感教育要符合學生的情感能力發展。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 ***J.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學生情感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順序性、階段性、穩定性和可變性、個別差異性等,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小學階段的學生分別處於前運算階段***3-8歲***和具體運算階段***9-14歲***,依據皮亞傑的這一理論,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積極健康情感教育的時候也要注意兒童的這些特點,任何刻意揠苗助長的行為都會適得其反,而應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不同方法因勢利導組織教學。

  教師在肢體語言等方面都應與教學內容相適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也會受到薰陶和感染,達到情感教化的目的;在遊戲教學中,無論教師設計什麼樣的遊戲或者多個遊戲,都應注意這些遊戲都應與教學內容相關,不能單純的為了讓學生快樂而遊戲,否則就失去了遊戲的價值和教學的意義。

  其次,小學生對美術教師的依賴性,使得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提高自己的審美情感表現能力。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想感動學生就需要感動自己,使自己首先投入其中,而且這種情感必須是教師的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