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怎麼學化學

  高一化學課時相對減少,而高中化學的重要知識卻仍然相對集中在高一階段;那麼如何才能學好化學呢?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高一化學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化學學習方法

  一、培養良好習慣要從高一第一堂化學課起,就建立和堅持必要的學習常規。課前做好預習,記好預習筆記,做好預習思考題;上課專注聽講,記好聽課筆記,提高聽課效率;課後及時做學習小結;按時獨立完成作業,及時進行各種知識技能的總結,歸納篩選試卷,收集經典好題以及建立錯題本。注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勤加練習,做到善於質疑。學習新課時要敢於詢問,在知識的縱向聯絡比較中要敢於發問,在總結歸納中要不斷追問。

  二、認真閱讀課本“課本課本,學習之本”。化學課本是依據課標和教學大綱系統地闡述教材內容的學習用書,抓住課本,也就抓住了基礎知識,應該對課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結論和規律著重去看、去記憶。同時還應注意學習化學中研究問題的方法,掌握學習的科學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因為它能提高學習的思維能力。《中學教材學習講義》中每章章首名師講堂部分,指引本章的學習方向,點撥本章重難點;這樣你就可以有目的的去預習,知道如何去學習本章內容、重難點是什麼,做到心中有數。在預習看書時注意一下三點:①全面看:全面看一節教材,把握一節書的整體內容,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初步整體印象,要做到能提綱挈領地敘述出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關鍵和本質的問題。②抓關鍵:在全面看的基礎上,抓住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用語,認真反覆琢磨。然後對照《中學教材學習講義》“研習教材重難點”之新知導學部分,每一個研習點是否理解。③理思路:看書時要積極思考,重點知識要掌握,難點知識要逐步突破。對難點可以參照《中學教材學習講義》“研習教材重難點”之要點剖析逐一理解,熟爛於心。總之,預習看書的程式可概括為:“整體——部分——整體”,即整體感知,部分探索,整體理解。

  三、專心聽課上課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基本形式,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要取得較好的成績,必須充分利用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鐘,提高聽課效率。首先做好課前準備,包括心理上的準備、知識上的準備、物質上的準備、身體上的準備等;其次要專心聽講,儘快進入學習狀態,參與課堂內的全部學習活動,集中注意力;第三要學會科學地思考問題,重理解,不要只背結論,要及時弄清教材思路和老師講課的條理,要大膽設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善於多角度驗證結論;第四還要及時做好各種標記、批語,選擇性地記好筆記,突出陌生點和考點,突出規律和形成結論的前提,突出解題方法和思路,不斷提高課堂學習效果。聽課時應做到以下四點:①帶著問題聽課;②把握住老師講課的思路、條理;③養成邊聽講、邊思考、邊總結、邊記錄、邊記憶的習慣,力爭當堂消化、鞏固知識;④踴躍回答老師提問,解決問題並能發現問題。記筆記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手段之一,有的學生課堂上忙於記筆記,課後忙於對筆記,課上聽得不真切;有學生在課堂上只聽不記,課後複習沒有依據,遺忘得快。這兩種聽課方法效果都不好。要學會記要點、記提綱,不要因記筆記而影響看、聽和想。

  四、精做習題學好化學,要做一定量的題,少了不行,太多也不好。每做一道題,儘量從五個層次去做。第一,這道題怎麼做;第二,為什麼要這樣做;第三,怎麼會想到要這樣做;第四,不這樣做行不行?還有沒有其他方法?這些方法中哪種最好?第五,這道題改變設問角度,還會變成什麼樣的題目?是變容易了?還是變難了?又該怎麼做?在訓練過程中,要注重分析過程、歸納方法、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同理、舉一反三、靈活變通,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

  五、複習總結要到位針對化學學科的特點,採取多種方式及時複習,真正達到排疑解難、鞏固提高的目的。要複習教材,抓住知識的基本內容和要點,嘗試回憶,獨立地把老師上課內容回想一遍,養成勤反思的好習慣。同時整理筆記,進行知識的加工和補充,弄不懂的地方要問老師直至完全理解。

  學好高中化學的策略

  1.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課前要認真預習

  預習就是預先學習,提前學習的意思。但很多同學預習是掃描式、像讀小說、看電影。一節內容5分鐘就搞定了。這其實不叫預習,就是一種掃描。沒動一點腦筋,沒有收效的,這樣的學習,能力是絲毫得不到提高的。預習就是要通過走在老師前面、想在老師前面、學在別人前面,要拿出一個架式,要拿出筆來,勾畫出重點;要拿出草稿本,進行演算,然後將課本習題認真做一做,檢驗自己的預習成果。

  若課前都養成了預習的習慣,就可以心中有數,課堂聽課有的放矢。知道老師上課要講什麼?自己有什麼不懂、模糊不清的問題,帶著問題去聽課,避免盲目的聽,盲目的記,提高課堂聽課效果。有了預習,別人是在上新課,對你而言則就是複習課了,可想而知,你的聽課效率就比別人的高。

  ***2***課堂上細心聽講

  上課要細心聽講,積極思考。當老師引入新課的時候,同學們應該注意聽老師是怎樣提出新問題的?當老師在講授新課時候,同學們應該跟著想想老師是怎樣分析問題的?當老師在演示實驗的時候,同學們應該認真看看老師是怎樣進行操作的?產生了什麼現象?老師講解化學反應方程式時,聽聽老師分析反應的過程,不能只記結果。老師講計算題時,要聽解題思路,掌握解題方法,學會規範解題步驟。當老師在對本節課進行小結的時,同學們應該有意學學老師是怎樣提煉教材要點的?一時未沒懂的,暫時放下接著聽,等下課後,再找老師解決遺留問題。

  化學知識點多而零散,課堂記筆記很重要,書上有的簡單記,書上沒有的詳細記,重點和難點詳細記。好的筆記是教科書知識的濃縮、補充和深化,是思維過程的展現與提煉。但是,要兼顧記筆記和聽課,不能只聽講不記筆記,也不能只記筆記而忽略聽講,顧此失彼。

  ***3***課後要認真作業

  作業是消化鞏固和應用知識的必要環節,作業的質量決定學習的效果。

  首先,要先複習後作業。上完新課再次閱讀教材,複習所學知識,學新悟舊,掌握相關知識後再做作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作業之前沒有掌握相關知識,只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題思路來做題或猜答案,會事倍功半。

  第二,作業要考試化。做作業要嚴肅認真地對待,就像考試一樣,固定時間,全神貫注、全力以赴、獨立思考、獨立完成,要杜絕做一題對一題答案的習慣。當作業定時全部完成後,再對照答案自我批改,形成一種緊張感、效率感。做到“先做後批深思再改”,形成“做→批→思→改→提高”的完備的過程鏈,做到“做一題會一類”。

  第三,不僅僅是糾錯,重要的是“究”錯和反思,做錯的習題用紅筆改正過來,對錯誤原因也用紅筆寫在錯題旁邊以示警示。要認真分析做錯的原因,通過反思發現自己在作業中存在的問題,然後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對症下藥。如果知識點記不準,則要強化記憶,如果是馬虎,以後要細心,如果不會應用,應多做些題。這種“究”錯的過程會給自己留下很深的印象,以致在今後的學習中少出甚至不出類似的錯誤。

  第四,要建立題庫。題庫可以收集錯題、典型的題,對做錯的題、典型的題,隔一段時間拿出看一看,必要時再來重做一次,這樣就可以防止遺忘。題庫還是階段複習的重要資料,值得珍藏。

  2.努力記憶“工具性”的知識、基本規律的結論

  我們反對一味死記硬背,但決不排除必要的記憶,重要的是記憶的內容和方法必須選擇,“工具性”的知識和基本規律的結論是必須要努力記憶。如元素符號、物質的類別***是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還是酸、鹼、鹽?***、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溶解性等***、物質的化學性質***各類物質的通性,穩定性、酸鹼性、氧化還原性及其強弱差異等***、酸鹼鹽的相互轉化、元素的核電荷數、元素週期律等等,均為必須記憶之列。

  記憶的方法強調建立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通過歸納、類比等方法使概念間溝通聯絡,通過對比異同,形成概念體系,從而加深記憶,另外,通過分析特點歸納口訣,有利識記;通過讀寫相結合,強化識記。如鹽類的水解,可編成口訣,“無弱不水解,有弱就水解,誰弱誰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

  3.多角度分析確定物質的性質、研究反應規律

  元素化合物知識最零碎,但又基礎、最重要,一定要想方設法、下功夫掌握。

  ***1***全面判斷物質的性質

  ①根據屬類從通性把握物質的通性***如圖***;②根據元素化合價高低判斷氧化還原性;③從特性補全物質的性質,若每一種物質都從這三方面總結,定能全面深刻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識。

  如:SO2性質的確定:①酸性氧化物通性:與水反應生成酸、與鹼反應生成鹽和水、與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②化合價為+4價***中間價***:有氧化性,可與H2S等還原性物質反應;有還原性,可與O2等氧化性物質反應;③特性:有漂白性,可使品紅褪色。

  ***2***深入研究反應規律

  1***重要反應型別:①四種基本反應型別***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複分解反應***、②氧化還原反應、③雙水解反應

  2***反應規律:①非氧化還原反應:物質間組成成份的交叉結合***一定是:陰陽離子結合或金屬與非金屬元素相結合***;②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價有升必有降***只要確定了一種反應物,一定要著手分析化合價***

  例①:CaC2+H2O=Ca***OH***2 + C2H2↑***分析步驟:H2O可以表示為:H—OH,由於化合價不變,根據陰陽離子結合不難寫出生成物。***

  例②:Cl2+ 2NaOH=NaCl+NaClO+H2O***分析步驟:①一定會生成NaCl,②Cl2→Cl-的化合價降低,③Cl的化合價升高形成ClO-,④根據質量守恆一定有H2O生成,⑤配平***

  例③:Cu+2H2SO4***濃***=CuSO4+SO2↑+H2O***分析步驟:①金屬一定與酸根結合,一定會生成CuSO4,②Cu→Cu2+的化合價升高,③S的化合價降低生成SO2,④根據質量守恆一定有H2O生成,⑤配平***

  上述方法掌握後,就沒必要“背”化學方程式了。

  4.善於歸納總結規律,形成自己的知識

  自己的知識才記得最牢固!歸納總結有:

  ***1***點線網路法。這個方法在總結元素的單質和化合物相互轉換關係法最常使用。如“硫”的一章就以H2S→S→SO2→SO3→H2SO4為統領。

  ***2***列表對比法。對比的方法常用於辨析相近的概念,對比的方法也最常用於元素化合物性質的學習.通過對比,找到了新舊知識的共性與聯絡。

  ***3***鍵線遞進法。高中化學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據學生認識規律分散在各個章節之中.這就要求我們學生及時集中整理相關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論體系,弄清基本概念之間的從屬或平行關係.在歸納整理中,可以犧牲一些具體細節,突出主要內容。

  ***4***規律提煉法:

  ①取用固體粉末的123——“一斜、二送、三直立”。即使試管傾斜,把盛有藥品的藥匙小心地送人試管底部,然後將試管直立起來,讓藥品全部落到試管底部。

  ②取用塊狀固體的123——“一橫、二放、三慢豎”。即先把容器橫放,把藥品或金屬顆粒放入容器口以後,再把容器慢慢地豎立起來,使藥品或金屬顆粒緩緩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③過濾操作的123——“一貼、二低、三靠”。即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濾紙的邊緣應低於漏斗口,漏斗裡的液麵要低於濾紙的邊緣,燒杯要緊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輕輕地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

  ④物質檢驗的規範表述的3+4——“三層次、四要素”。“3”指物質檢驗要包括操作、現象、結論三個層次的內容,“4”指操作四要素:取樣品、在什麼儀器中實驗、加什麼試劑***規格、用量***、簡單操作***振盪、靜置、分液、過濾等***”。

  ⑤用原理解釋化學問題的規範:確定反應原理——分析條件改變引起的變化——迴應題目的問題。

  這些規律,好比數學、物理的公式,堅持不懈,你會發現,化學其實也是很的規律的。

  5.重視化學實驗,使抽象內容形象化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是探究化學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高考的重要命題,因此要學好化學必須重視實驗。從簡單的常用儀器的使用、基本操作的訓練到複雜實驗的設計都要認真操作、大膽試驗,在設計實驗時要做到科學合理,即裝置簡單、操作方便、程式合理、現象明顯。對老師在課堂上的演示實驗要細心觀察、積極思考,掌握實驗的原理、步驟、現象和要領,課本中安排的學生實驗是培養動手能力的最好機會,要積極參與、認真操作。化學實驗與化學知識緊密配合,它有助於我們對化學知識的建立和鞏固,有助於動手、觀察、思維、推理等多種能力的培養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