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模擬考試試題

  語文模擬試題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三語文模擬考試試題,歡迎閱讀參考。

  

  一、語文基礎知識***共15分,共5小題,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蓊***wěng***鬱 霎***chà***時 落蕊***ruǐ*** 揠***yà***苗助長

  B.菲薄***bó*** 賃***lìn***屋 創***chuàng***傷 殞身不恤***xù***

  C.敕***chì***造 翠幄***wò*** 忖***cùn***度 斂***liǎn***聲屏氣

  D.雨霽***jì*** 塵寰***huán*** 佞***nìng***臣 愴***chuàng***然涕下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蜷縮 沮傷 炎熱炙人 恍然大悟

  B.親眷 嗟怨 長弘化碧 古陌荒阡

  C.簡捷 切磋 道義相勖 終南捷徑

  D.弭謗 寒喧 百無聊賴 寬洪大量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微雨過, 出碧羅天。跨過鏨金的荊州護城河五孔橋,行經一 幽清翠麗的柳塢,置身於冠蓋如穹廬的濃陰之下,我方能 這座歷經滄桑的千年老殿。它坐落在外環的中軸線上,是西施眉心上的一顆痣,是唐寅手中的一把摺扇,說不完的遐思,道不盡的 。

  A.澆 片 打量 風華

  B.洗 派 端詳 風韻

  C.灑 叢 凝視 風采

  D.潤 座 眺望 風光

  4.下列各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國家級生態鄉鎮評選每兩年一屆。在2010-2011年度國家環保部評定的國家級生態鄉鎮名單中,荊州市入選的唯一獎項,是洪湖市濱湖辦事處。

  B.前不久,從媒體上獲悉,荊州產的橘子已經通過合作社銷往了京津地區。那一車車誘人的橘子伴隨著惠農的故事和富農的詩章,香溢四方。

  C.第十四屆湖北省運動會的腳步日益迫近,經過籌備會緊鑼密鼓的公開選拔,荊州市民吳小捷設計了省運會吉祥物“競競”新鮮出爐。

  D.漢字類遊戲為何一夜間鋪天蓋地的原因,最先發起的其實是在多檔歌唱類節目中“異軍突起”的、以漢字書寫為考題內容的淘汰類節目——央視“中國漢字聽寫大會”。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是《論語》中十分精彩的一個章節。“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點示了曾皙心中的田園生活圖景。

  B.《三國演義》中的關羽被後世譽為“義絕”。小說藉助“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會”等情節,突出表現了他義薄雲天、勇武神威的性格特點。

  C.巴爾扎克《高老頭》中的高老頭,最終帶著遺恨死去了。拉斯蒂涅草草埋葬了他,也埋葬了自己最後一滴溫情的眼淚。拉斯蒂涅有了貴族頭銜,成了一個無恥的政客。

  D.巴金的《家》以愛情和婚姻糾葛作為情節發展的主要線索,塑造了覺新、覺慧等主要人物,此外還刻畫了一些令人難忘的女性形象,如敢於以死抗爭的純潔丫環四鳳,面對殘酷的現實,她最終懸樑自盡。

  二、現代文***論述類文字***閱讀***共9分,共3小題,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6-8題。

  廟堂與山林之間

  晉宋時期,無論是當代和後世褒貶不一的謝靈運,還是身前身後均有盛名的王羲之,抑或死後方逐漸贏得“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大名的陶淵明,他們都曾在山林和廟堂之間徘徊過。

  王羲之曾經在給謝萬的信中,自得於他異於古之辭世者的“坐而獲逸”之樂:“古之辭世者,或被髮佯狂,或汙身穢跡,可謂艱矣。今僕坐而獲逸,遂其宿心。”王羲之欣喜於自己的“坐而獲逸”是“遂其宿心”,似乎退隱山林是他一直嚮往的生活。但據史載,他的退隱始末大概是這樣的:在王羲之出仕前,本也是一再推辭,但殷浩用“足下出處,正與隆替對”等語極力敦勸他,與謝安出仕前朝野上下所謂的“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如出一轍,足令王羲之對自己的出山充滿期待。不過事與願違,王羲之的廟堂經歷顯然沒有謝安那樣順利。他在任右軍、會稽內史後,與王述不和,后王述升為揚州刺史,會稽隸屬揚州,王羲之不甘心成為王述轄下的地方官,派遣使者向朝廷提出將會稽從揚州分出來,獨立為越州,結果“行人失辭,大為時賢所笑。既而內懷愧嘆”。後來王述巡察會稽郡,“辯其刑政,主者疲於簡對。羲之深恥之,遂稱病去郡,於父母墓前自誓”。王羲之在辭官退隱前,我們無法否定他曾產生過立身廟堂,甚至如謝安般在廟堂裡幹出一番事業的念頭,他之所以毅然在父母墓前發誓辭官,是因為恥做王述下轄的地方官,而並非是嚮慕山林,希求高遠。

  曾放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的陶淵明呢,也並非徹頭徹尾的“羲皇上人”,這是自魯迅以來的不少研究者已經指出的事實。從陶淵明的文字作品來看,他不但少壯時有過“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的“猛志”,盛年也時有廟堂之念的流露,只不過他對難以把握的廟堂有所顧慮而已,其《擬古》其六所寫的“裝束既有日,已與家人辭。行行停出門,還坐更自思。不畏道里長,但畏人我欺。萬一不合意,永為世笑嗤”,正是這種顧慮重重的複雜心理的描畫。雖然陶淵明也有“貧富常交戰,道勝無戚顏”的詩句,但正如謝靈運實際上終未能以山林熄滅廟堂之念一樣,陶淵明也不時受到曾經的“猛志”的侵擾。

  其實無論是謝靈運,還是王羲之和陶淵明,他們在面臨生命價值自我拷問時的這種徘徊矛盾的心理,幾乎可以說是大多數個體生命寄託模式單一的中國古代社會的文士的宿命,只不過他們在這種情境中自我排解的方式和效果存在差異而已。王羲之比較決絕,他在父母墓前立誓辭官歸隱的特別方式,不但斷絕了廟堂中人再次徵他出仕的可能——“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復徵之”,也保全了自己的晚節,沒有因“去而復還”而遭人譏笑。陶淵明雖然難免為自己的“有志不獲騁”而彷徨不安過,但終究懾於“人我欺”的複雜局面,沒有再踏入廟堂,避免了“萬一不合意,永為世笑嗤”的窘狀。

  與王羲之、陶淵明相比,謝靈運的心理鬥爭要激烈得多,代價也就格外的大。如同陶淵明表示自己“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一樣,謝靈運留下的文字中也有過不止一次類似的表述,如他《遊名山志》所說:“山水,性分之所適。”但他所謂的“性分之所適”的山水並未能戰勝他的廟堂心,當元嘉三年宋文帝徵他出山做官,且派他的舊交範泰寫信敦獎他時,他便復還廟堂了。而且從他復出後被重用的期望破滅後“意不平”的表現來看,他所謂的“性分之所適”恐怕只是剎那的感喟。比起王羲之的“坐而獲逸”和陶淵明的“羲皇上人”來,謝靈運這種瞬間的感悟對於廟堂之念的遏止更缺乏持久的療效,他一直是“欲希心高遠”。這個“欲”字,點出了謝靈運雖然一直是在期望、嚮往高遠的境界,但因為無法擺脫那時時晃動的曲蓋身影,所以也就永遠只是“欲”,而難以最終獲致。

  ***選自2013 年第 3 期《清華大學學報》,有刪改***

  6.下列對“他們都曾在山林和廟堂之間徘徊過”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王羲之出仕前雖一再推辭,但也曾想如謝安般幹出一番事業,後來只因與王述不和,又恥於做王述下轄的地方官,才在父母墓前發誓辭官。

  B.陶淵明雖曾放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但從其作品可以看出他仍不時受到曾經的“猛志”的侵擾。

  C.謝靈運多次說過“山水,性分之所適”之類的話,但山水並未能戰勝他的廟堂心,元嘉三年他又復還廟堂。

  D.王羲之、陶淵明和謝靈運都曾在山林和廟堂之間徘徊過,只是隱逸山林之念從未戰勝過建功立業的理想。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從王羲之給謝萬的信中可以看出王羲之對自己“坐而獲逸,遂其宿心”的欣喜,退隱山林是他一直嚮往的生活。

  B.陶淵明的詩中也常流露出廟堂之念,只不過他對難以把握的廟堂有所顧慮,擔心萬一出仕後不如意會被世人恥笑。

  C.中國古代社會的文士在面臨生命價值自我拷問時,都有在山林和廟堂之間徘徊矛盾的心理。這是他們的宿命。

  D. “欲希心高遠”中的“欲”字,點出了謝靈運一直是在嚮往高遠的境界,出仕做官只是被逼無奈,不是出於本心。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魯迅以來的不少研究者認為陶淵明並不是徹頭徹尾的“羲皇上人”,所以陶淵明並不能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B.王羲之的“坐而獲逸”、陶淵明的“羲皇上人”和謝靈運的“性分之所適”,這些文字都表現出對山林隱逸的嚮往。

  C.王羲之立誓辭官歸隱斷絕了廟堂之念,陶淵明在彷徨不安中迴歸田園,雖然方式不同,但都避免了遭人譏笑的窘狀。

  D.王羲之、陶淵明、謝靈運都在山林和廟堂、隱與仕之間徘徊過。其中,謝靈運對於廟堂之念的遏止更缺乏永續性。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4分,共7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玉立齋記

  楊萬里

  零陵法曹廳事之前,逾街不十步,有竹林焉。美秀而茂,予甚愛之。欲不問主人而觀者屢矣,輒不果。或曰:“此地所謂美秀而茂者,非謂有美竹之謂也,有良士之謂也。”予聞之,喜且疑。竹之愛,士之得,天下孰不喜也,獨予乎哉?然予宦遊於此幾年矣,其人士不盡識也,而其良者獨不盡識乎?予欲不疑而不得也。

  今年春二月四日,代者?①將至,避正堂以出,假屋以居,得之,蓋竹林之前之齋舍也。主人來見,唐其姓,德明其字。日與之語,於是乎喜與前日同,而疑與前日異。其為人,莊靜而端直,非有聞於道,其學能爾乎!有士如此,而予也居久而識之,斯誰之過也?以其耳目之所及,而遂以為無不及,予之過,獨失士也歟哉!

  德明迨暇,與予登其竹後之一齋。不下萬竹,顧而樂之,笑謂德明曰:“此非所謂‘抗節玉立’者耶?”因以“玉立”名之。而遂言曰:“世言無知者,必曰‘草木’;今語人曰‘汝草木也’,則勃然而不悅。此竹也,所謂草木也非耶?然其生,則草木也;其德,則非草木也。不為雨露而欣,不為霜雪而悲,非以其有立故耶?世之君子,孰不曰:‘我有立也,我能臨大事而不動,我能遇大難而不變。’然視其步武而徐數之,小利不能不趨,小害不能不逋。問之,則曰:‘小節不足立也,我將待其大者焉!’其人則不愧也,而草木不為之愧乎?” 德明負其有,深藏而不市,遇朋友有過,面折之,退無一言。平居奮然有憤世嫉邪之心,其所立莫量也。

  吾既觀竹,夜歸,顧謂德明曰:“後有登斯齋者,為我問曰,人觀竹耶?竹觀人耶?”隆興元年,廬陵楊萬里記。

  【注】①代者:指接替楊萬里職務的官員,當時楊萬里在零陵任期已滿,正在等下一任官員來交接。

  9.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逾街不十步 逾:越過

  B.德明迨暇 迨:等到

  C.小害不能不逋 逋:逃避

  D.平居奮然有憤世嫉邪之心 居:居住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明唐德明“莊靜端直”的一組是***3分***

  ①欲不問主人而觀者屢矣 ②非有聞於道,其學能爾乎 ③而予也居久而識之

  ④則勃然而不悅 ⑤不為雨露而欣,不為霜雪而悲 ⑥平居奮然有憤世嫉邪之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第一段中,見其美竹,聞其美名,卻不見其人,再加上作者深信零陵名士已交遍而對竹林主人產生的疑慮,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也為後文作了鋪墊。

  B.第二段寫結交緣由,作者一方面從正面讚揚了唐德明“莊靜而端直”的高貴品質;另一方面又自責,咫尺賢士,卻視而不見,反襯了唐德明的沉靜低調。

  C.文章因竹設喻,竹子凌霜傲雪、內虛外直的人文品質與竹林主人操守堅定、深居簡出、放浪不羈、心繫天下的性格操守自然融入到一起,設喻貼切恰當。

  D.文末用“人觀竹耶?竹觀人耶?”的問話收束全文,表明人即竹,竹即人,饒有理趣,發人深思,意味深長。

  12.〖ZK***〗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避正堂以出,假屋以居,得之,蓋竹林之前之齋舍也。***3分***

  ***2***其為人,莊靜而端直,非有聞於道,其學能爾乎!***3分***

  ***3***德明負其有,深藏而不市,遇朋友有過,面折之,退無一言。***3分***

  13.請用斜線***/***給下面短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斷句不超過6處******3分***

  貞觀十九年,太宗攻遼東安市城,高麗人眾皆死戰。詔令耨薩?①延壽、惠真等降眾止其城下以招之,城中堅守不動。每見帝幡旗,必乘城鼓譟。 帝 怒 甚 詔 江 夏 王 道 宗 築 土 山 以 攻 其 城 竟 不 能 克 太 宗 將 旋 師 嘉 安 市 城 主 堅 守 臣 節 賜 絹 三 百 匹 以 勸 勵 事 君 者。

  ***選自《貞觀政要·忠義第十四》***

  【注】①耨***nòu***薩:高麗的部落酋長。

  1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送鄧王二十弟從益牧宣城?①

  李 煜

  且維輕舸更遲遲,別酒重傾惜解攜?②。

  浩浪侵愁光盪漾,亂山凝恨色高低。

  君馳檜楫情何極,我憑闌干日向西。

  咫尺煙江幾多地,不須懷抱重悽悽。

  【注】①本詩是南唐後主李煜在金陵送胞弟鄧王李從益赴宣城任職時所作。②解攜:分手,離別。

  ***1***這是一首送別佳作,詩中“別酒重傾”“亂山凝恨”都表達了惜別深情,請作簡要賞析。***4分***

  ①別酒重傾:

  ②亂山凝恨:

  ***2***尾聯流露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請作簡要概括。***4分***

  1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選其中的5個小題作答,如答題超過5個,按所答的前5個小題計分******5分***

  ***1***一簞食, ,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孟子《魚我所欲也》***

  ***2*** ,長路漫浩浩。***《古詩十九首·涉江採芙蓉》***

  ***3***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不絕如縷。***蘇軾《赤壁賦》***

  ***4***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李白《蜀道難》***

  ***5***歌臺暖響,春光融融; ,風雨悽悽。***杜牧《阿房宮賦》***

  ***6***親小人,遠賢臣, 。***諸葛亮《出師表》***

  ***7*** ,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8***心非木石豈無感? 。***鮑照《擬行路難》***

  四、現代文***文學類、實用類文字***閱讀***共20分,共4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題。

  郎朗:一瓶不斷被勾兌的原漿酒

  周 舒

  ①郎朗9歲,郎爸辭去工作,專職陪讀。父子倆登上去北京的列車。老媽一個人堅守瀋陽,為他們提供配給。他們生活艱辛,全家有時要舉債度日。

  ②培養一個天才的代價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回憶在北京求學的日子,郎朗印象最深的是“孤獨”,坐在父親的自行車後座上,頂著北京七月的烈日尋找鋼琴老師的家,他的瀋陽話受到同學的嘲諷。在“天才”氾濫的北京城,他過去的成績已經無法打動老師。有位女老師甚至很討厭郎爸把兒子稱為“天才”,不客氣地對他說:“我看不出您的兒子是個天才。”郎朗用盡一切努力,也無法討得這位女老師歡心,最終被逐出師門。

  ③14歲,郎朗進入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踏上了獨自求學的道路。他從來不上文化課,只是躲在琴房裡埋頭練琴。與其說他熱愛彈琴,不如說是“超越”觀念在作怪,他的腦海裡有一長串名單,需要他一個一個地去超越。成年後,他接受各種採訪,很少描述自己對鋼琴的熱愛,而只描述自己的萬眾矚目。

  ④17歲,郎朗簽約經紀公司。他每天打電話給經紀人,詢問是否有演出。經紀人告訴他,他已經成功地成為大師的替補,假如有大師因故無法參加演出,他就有機會頂上。命運註定會向他展露笑臉。1999年,芝加哥的維尼亞音樂節上,著名音樂家安德烈·瓦茲身體不適,由郎朗頂替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演出非常成功,他一舉成名,有報紙記者甚至寫出了“如果郎朗是一支股票,我借錢也要買”的文字。

  ⑤一度,他被描述成音樂廳裡的劉翔、鋼琴界的李小龍。頂著第一位征服西方觀眾的中國鋼琴家的名頭漂洋過海地殺回國內,郎朗收穫了國人無盡的鮮花和掌聲,讚美與追捧,風光無限;而他也的確不負眾望地時常秀出自己的“愛國情緒”。“中國人在外國人面前都太老實,在外國人面前就要酷,就要為中國人爭氣!”當在德國演出受到質疑時,他如是說。當他在白宮演奏了《我的祖國》後,在部落格裡寫道:“我又獨自演奏了中國人心目中‘最美的歌’《我的祖國》。能夠在眾多外賓,尤其是在來自五湖四海的元首們面前演奏這首讚美中國的樂曲,彷彿是在向他們訴說我們中國的強大,我們中國人的團結,我感到深深的榮幸和自豪。”當本不分國界的藝術落入凡間,被戴上愛國的噱頭,鋼琴師便已經失去了成為藝術家的心胸。

  ⑥郎朗成名後,他的母親作為最貼心、最盡職的助手,與他一起飛越全球。只要有可能,父親還會陪他一起接受採訪。無論是2006年風傳的劉亦菲主動示好郎朗,還是2012年郎朗與鞏新亮的緋聞,郎爸郎媽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說話,為兒子闢謠,作解釋,澄清事實。郎朗已經30歲了,好像無論是他還是他的父母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⑦臺灣鋼琴家陳巨集寬認為,郎朗在藝術上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歸功於父母對他的過度保護。顯然,郎朗在某個層面是成功的。儘管尤勇大叔說,看到他閉上眼睛,就起雞皮疙瘩,那不是因為沉浸於音樂之中,而是作秀;儘管另一位國外鋼琴大師也說郎朗不是在彈鋼琴而是在表演雜技。無論是作秀還是演雜技,都是觀者心態問題,郎朗手上的活兒絕對不差。只是,正如一位哲學家所說,人生是多面的,郎朗的人生似乎絕對稱不上楷模更不應該被效仿。他的人生是單色的,挖掉那個黑白鍵盤組成的世界後,幾乎一無所有。 ⑧郎朗在接受採訪時,有時會表現出驚人的坦率。他直言自己無法像有些鋼琴大師那樣保持神祕。“沒人看到我,那怎麼行?”如果真要選擇在家裡彈琴,他希望是“有很多攝像頭對準我,通過網際網路,我的演奏就能被全世界聽見、看到,我還能收到出場費……”

  ⑨去年,郎朗參加了120場演出,這對一個藝術家來說是不可想象的。藝術像酒,沉澱發酵後才會醇香。而郎朗像一瓶茅臺原漿,不斷地被勾兌,勾兌出越來越多的名酒,而每一瓶酒的香氣越來越淡。當酒的品質開始對不起它的盛名時,負面評價如期而至。

  ⑩他的成長經歷被無數琴童以及琴童的家長視為金科玉律。可以想見,世界上不會再多出一個郎朗,而會出現無數個單色人生的父母與孩童,在沒有風景的成功學小路上踽踽獨行,成為精神色盲。

  ***選自《非常關注》2012年第8期,有刪改***

  16.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兩項全都選對給4分,只選一項且正確給2分,有選錯的給0分******4分***

  A.尤勇大叔說看郎朗彈琴時閉上眼睛就會起雞皮疙瘩,認為那不是沉浸音樂的忘我,而是故弄玄虛的作秀;國外鋼琴大師也說郎朗不是在彈鋼琴而是在表演雜技。二者對郎朗不無嘲諷的揶揄貶抑皆乃嫉妒使然。

  B.郎朗的成功經歷被無數琴童和琴童的家長視為金科玉律的現實,折射出當今社會上部分父母望子成龍和部分青少年希望一夜成名的急功近利的心態。

  C.作者認為,郎朗的人生是單色調的,除了鋼琴,他一無所有,這是對郎朗的全盤否定。

  D.文章對郎朗的經歷、成就以及他的所作所為有褒有貶,溢美於其藝術事業的成功,遺憾於其藝術修養的缺失。

  E.“敘述”是“議論”的前提和基礎,為“議論”張本鋪墊;“議論”是在“敘述”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對“敘述”的點睛與昇華。本文有敘有議,敘議結合,“敘”得精彩,“議”得深刻。

  17.臺灣鋼琴家陳巨集寬認為“郎朗在藝術上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歸功於父母對他的過度保護”。“過度保護”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原文簡要分析。***4分***

  答:

  18.文中說“郎朗像一瓶茅臺原漿,不斷地被勾兌,勾兌出越來越多的名酒,而每一瓶酒的香氣越來越淡”,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4分***

  答:

  19.從郎朗的身上我們得到了怎樣的啟示?請結合文意並聯系實際加以探究。***8分***

  答:

  五、語言文字運用***共12分,共3小題,每小題4分***

  20.下面一段材料是《湖北日報·千湖新記》的開欄語。請為你家鄉附近的湖泊寫一段簡短的推介語。要求語言生動,不超過40字。***4分***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譽。人們詩意地棲居於湖畔,與湖和諧相生。且看岸芷汀蘭,波光映面,錦鱗翔底,水草搖曳,這就是我們千湖更新的理想。湖北,以湖著稱於世,以湖傳承子孫。“千湖新記”欄目,用歷史的回望和現實的觀察展望湖泊的未來,營造愛湖、護湖、親湖的地域特色文化,形成珍惜湖泊、建設美麗湖北的社會風尚,讓湖泊保護的意識更加深入人心。

  湖泊名:

  推介語:

  21.下面的詩句表現了神奇的仙境,請展開想象,描繪出詩句中奇妙的場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語言生動;③不超過50字。***4分***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22.仔細閱讀下面這幅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的漫畫,按要求作答。***4分***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幅漫畫的主要資訊。***不超過25字******2分***

  ***2***請從“語文”的角度,說說你對這一改革方案的看法及理由。***不超過30字******2分***

  六、寫作***共60分,共1小題***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①近日,重慶鐵路中學黃興力校長在網上發了一條微博:“我校一家長對學生玩智慧手機深惡痛絕。他做過調查,小孩一天在智慧手機上花費3. 5小時。他想在學校發起使用非智慧手機,禁用智慧手機的活動。用自己一年的收入為全校學生購買非智慧手機並免費發放給他們。這樣,他得花40多萬元。他是匿名捐贈,不帶任何商業目的。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②“手機”“上網”“網上”這些詞還有人不熟悉嗎?“網***絡***”是如此廣度如此深度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③“網”這個詞,最早的意思是“捕獵的工具”,然後引申出“用網捕捉”之義,又引申出比喻義“法網”……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網”有關的詞越來越多,如“羅網”“網羅”“落網”“網路”“天網”“關係網”“人情網”等等。

  請根據你對以上材料的理解,自選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確立意,自定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