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鐘調節方法

  高考任務繁重,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識儲備,同時也要調整好自己的生物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生物鐘調整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生物鐘調節小妙招

  01.嚴格的生活作息

  考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嚴格的生活作息時間,使自己起床、複習功課、休息、睡眠、娛樂等時間都相對比較固定,逐步形成有利於高考的生理節律與心理節律,制定固定的適合自己情況又適合高考考試時間的作息時間表是確保高考調節好生物鐘的前提條件。有些考生在高考前一個月由於自主權較大,自己自學的時間多,往往沒有固定的生活作息時間,這樣不利於形成有利於高考的生物鐘。

  因此提醒考生,五一過後一定要制定一個適合自己情況又有利於高考的作息時間表,並且根據自己情況隨時加以以修改,使其完善。

  02.學習時間適度

  考生在自我備考期間複習時間不宜過多,否則容易產生緊張感、疲勞感、厭煩感,影響複習效率、影響心態。複習時間過少,容易使考生產生鬆懈,缺乏適當的緊張度,也影響建立高考的生理節律和心理節律。

  03.在高考時間內備考

  考生在複習時間上,上午9時到11時半,下午3時到5時半這段高考的時間內一定要聚精會神、全力以赴地去進行復習,考生要在心理上把這個時間看成高考,每天在這個時間內學習、看書、做卷子都看成高考,特別是做卷子時更應以高考的心態來對待,它不僅有助於調動考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從而使考生提高效率,而且有助於建立高考的生理節律與心理節律,使考生在這個時間內大腦興奮、活躍,思維敏捷,精力充沛,學習效率高。

  為確保高考時間內考生大腦活躍,思維敏捷,在這個高考時間內考生不要做與考試無關的事情。有些考生在這段複習時間內一會兒看看電視,一會兒聽聽收音機,一會兒上上網,一會兒玩玩電腦,一會兒喝點冷飲,一會兒吃點西瓜。不僅影響了複習效率,而且影響高考期間高效率的生物鐘節律的形成。

  04.固定休息時間

  考生除了在高考的考試時間內備考、看書、做卷子之外,也要有適當的休息,做到勞逸結合。在調節生物鐘時間內,學會休息就是學會確保高考期間生物鐘節律的建立,在這個時間考生不要用過多的時間去備考,搞得昏頭脹腦,也不利於高考時間內學習效率的提高。考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內散散步,做做俯臥撐,聽聽音樂,跳跳繩,看看輕鬆的電視節目。既要上午9點到11點半,下午3點到5點半這個時間內確保精力充沛,思維敏捷,心態好,效率高,又要確保在休息時間內盡情地放鬆,盡情地休息,使大腦得到充分的調節。

  05.排除干擾

  無論考生是在家備考,還是在學校備考,常常會遇到一些外界事物的干擾,例如,有人打來電話,有人發來短訊息。如果考生在高考考試時間段內,即上午9點到11點半,下午3點到5點半,接到電話與對方神侃,就很容易沖淡了高考考試時間內生理節律與心理節律的良好狀態效應。因此,我建議除特殊情況外,考生在上午9點到11點半、下午3點到5點半不接聽電話,不接收簡訊息。確保高考時間內生物節律與心理節律的形成。確保在6月7日、6月8日高考時間內考生有一個良好的生理狀態與心理狀態,真正進入考試狀態。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