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如何預習
對於大多數同學而言,不經預習就一無所知地去聽課,那樣的學習效果往往不好。特別是大學生,一上大學就變得懶撒了。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大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大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
1.每次預習的時間保證在30~40分鐘,即節約課的時間。
當然, 這一點也可以視預習的物件和自己的時間情況而定。
如果預習的功課難, 自己的時間也很寬裕,那麼預習的時間就不妨可以延長一些;如果預習的 功課容易,自己的時間緊,那麼預習的時間就不妨短一點。
比如一位高考狀元在總結自己的學習時就說:"每次20分鐘的預習,改變了我學習被動 的局面。”
2.預習兩遍,間隔一天:對於一些較難的科目和章節,我們可以提 前一週進行有針對性的預習。
比如,對化學元素這一單元內容,可以在周 三用30分鐘預習一遍,週五再用30分鐘預習一遍,這樣到了下週老師講到這一單元內容時,我們就能夠更輕鬆地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更準確地把握難點、重點。
培養初中生課前預習習慣的方法
一.瞭解課前預習的作用
課前預習是有效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是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開端。首先,課前預習不但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也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能夠鍛鍊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分析、綜合等多種能力。其次,能夠提高課堂聽課效率。通過預習,學生對下一次課要學習的內容已經有了大致的瞭解,已經做到了心中有數,在聽課時會輕鬆的跟上老師的思路。最後,能幫助學生“溫故而知新”。提前發現自己知識上的缺陷,並及時查缺補漏。有利於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絡,加強對所學知識的記憶。
二.指導學生預習,形成預習習慣
1.要“讀”,就是閱讀課文,這是預習環節的第一步。《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習之前應通讀教材,瞭解教材的結構和知識的內在聯絡,現行中學語文課本都是以單元做為基本單位的,同一單元的幾篇課文除各具特色外,還有其共同的知識和規律。因此,對單元介紹瀏覽一遍,預先形成一個知識系統,明確單元要點,便於對比和總結。指導學生預習時要求粗讀“預習提示”或“閱讀提示”,以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
2.要“查”,也就是查詢字詞。字詞教學也是初中語文雙基教學的任務之一,讀課文的時候,把課文中不認識的字、不會解釋的詞、不易理解的句子勾畫出來。書上沒有註解的字詞,可查一查字典、詞典,特別是一些似懂非懂的句子,要搞清楚。
3.要“明”,就是明瞭,知曉課文概況。這就要求學生預習時學會:***1***分析題目,就是根據題目來判斷文體,根據題目判斷文章的主要內容、主要人物、線索等。***2***辨別體裁。不同體裁的文章,有其不同的特徵和基本要素。例如,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它們的基本特徵。預習時緊緊圍繞這些基本特徵來思考,就能選準角度。***3***熟悉作者。就是依據作者的名***名、字、號等***,時***生卒時間、年代、國別等***,生***生平簡介***、評***社會、時代給與的公開評價***,品***主要作品及代表作等*** 五個方面來引導學生查詢資料,積累文學常識。***4***瞭解背景。對背景的瞭解有利於把握文章的寫作目的和中心內容,如課文中選入的偉大作家魯迅的文章,大多內容與背景有直接的聯絡。
4.要“思”,思考。要帶著問題去研讀課文,預習課文時一定要善於思考,只有會思考的預習,才是真正深入的預習。這裡所說的“思考”不是單一的某個環節,而是在整個的預習過程中都要思考。
5.要“寫”,就是做好預習筆記。預習筆記有兩種,一種是做在書上,一種是做在筆記本上。在書上做的預習筆記要邊讀邊進行,以在教材上圈點勾劃為主。所圈點勾劃的應該是教材每部分的要點。同時,也可以在書頁的空白處,做眉批,寫上自己的看法和體會,寫上自己沒讀懂的問題。在筆記本上做的預習筆記既可以邊讀邊做,也可以在閱讀教材後再做整理。整理的內容包括本節課的重點、難點部分的摘抄及心得體會。
三.預習中應注意的問題
預習時也應注意把握時間,合理安排時間長短,做到事半功倍;在把握時間的同時還要注意不能因為時間問題預習過粗或過細,不是走馬觀花、流於形式就是面面俱到、筋疲力盡。最後,更要注意不能用預習代替上課。因為預習畢竟是起輔助作用的,是為課堂聽課服務的,這二者之間的關係應該明確。
總而言之,預習是充分發揮學生的自學精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自學習慣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指導,並做到反覆多次,循序漸進,形成課前預習的意識,從而為培養學生語文課前預習的習慣打下基礎。當然,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主要是靠學生持之以恆的預習實踐。只要長期堅持,教師引導得當,學生的預習水平便會不斷提高,良好的預習習慣便能逐步養成。
引導小學生做好課前預習的方法
首先,要考慮到小學生的自身特點,他們生缺乏自覺學習的意識,學習要靠家長和老師監督、檢查。面對新課文,他們雖有很強的好奇心,卻只是讀讀而已,不會主動地去解決文中出現問題,比如對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的處理,多是跳過、忽視。
其次,老師佈置的預習作業不夠明確、缺乏操作性和可檢查性,預習作業應該以什麼樣的形式佈置給學生呢?比如預習中的讀課文的環節,如何檢查學生是否做到了呢,這也不可能完全依賴家長;再者,預習作業是在一篇課文沒有學習之前佈置的,那麼,難度應如何把握呢,是不是學生通過自學能夠解決的問題呢?所以設計作業時,還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在他們認真閱讀課文後,能夠藉助工具書或其它資料自我完成作業。
其三,老師如何檢查學生的課前預習作業,預習作業不像其它作業那樣,課後寫完交上來由老師批改,而預習作業是他們上課時還要看的,況且有的就是直接寫在書本上,或劃在課文中的。那麼應如何監督和檢查學生的預習呢,因為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學生的作業情況必然會放鬆下來,當然就達不到預習的效果。
在自己的反思與其他老師的幫助下,我逐漸對引導學生預習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和方法,能更好的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第一,預習作業多樣化,根據不同的課文采用不同的預習方式和佈置不同的預習作業,比如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在佈置預習作業時,就會讓學生用簡潔的語言寫出本課的主要故事,這既引導學生預習了課文,也培養了他們的概括歸納能力。再如出現成語較多的課文,就專門佈置一項查字典或詞典,老師劃出一些詞語,讓學生在預習時查字典,並把查出的該詞的意思寫在預習本上,有些詞語還要學生查出其出處、典故等,上課時抽學生來講這些詞。
第二,預習作業明確化,剛開始教學時,總是把小學生當成大學生來對待,佈置預習作業也較籠統,比如前幾次只是告訴學生要預習哪一課,要求他們劃出生字詞,讀懂課文,這些只是模糊的表述。現在我在佈置預習時,每一項都力求做到明確、可檢測。比如查字典、理解生字詞方面,就明確提出哪些字、詞需要查字典,查過字典後需要把哪些內容***拼音、字義、詞義***寫在預習本上。當然有些環節也是很到檢測的,如讀課文,每一課的預習首先就是讀課文,這些除了請家長監督外,就只能在上課是抽查,抽學生讀某些段落,讀的不通順的,肯定是沒有預習好的。
第三,檢查方式多樣化,小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較差,就需要老師多方面監督,預習作業也需要強有力的檢查。我主要採取的方法有:***1***上課前,要求學生拿出語文課本,同時把預習作業本放在課桌上,講課巡堂的過程中,隨時抽查,尤其關注那些平時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2***有時,下課後讓某小組,或者全部同學把預習本交上來,我逐一檢查。***3***不定時檢查,有的學生沒有預習,在上課之前會抄其他同學的預習作業,我有時會有早讀時,巡堂過程中,檢查某些學生的預習,讓他們沒有抄寫的機會。檢查預習時,發現做的不好的,要求及時更正,沒有做預習的,則採用一定的懲罰手段等,儘量使全班學生做到較好的預習。
第四,我非常注意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我常常告訴學生,提出問題需要有比回答問題有更多的知識儲備,提出問題更需要對課文有深入的理解。所以我在引導學生預習時,也注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每次佈置的預習作業,都會有一項,要求學生在預習了本課之後,提出自己還有哪些疑惑,或者自己發現了哪些問題,要求每位同學至少提出一個問題。當然有的學生提出的問題也很簡單,有的同學提出的問題其實是他們已經解決了的問題。不過每次都會有同學提出較好的問題,以利於更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問題,我會在課堂上專門抽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討論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