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語文高考試卷
語文高考考察學生的語文學科能力,對古詩文默寫的測試應體現識記、理解、應用三結合,作文命題應具有思想張力。 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現代文閱讀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楚辭”之名,首見於《史記•張湯傳》,可見至遲在漢代前期已有這一名稱。其本義,當是泛指楚地的歌辭,以後才成為專稱,指以戰國時楚國屈原的創作為代表的新詩體。這種詩體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黃伯思所說,“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西漢末,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漢代人模仿這種詩體的作品,書名即題作《楚辭》.這是《詩經》以後,我國古代又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詩歌總集。另外,由於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所以楚辭又被稱為“騷”或“騷體”。漢代人還普遍把楚辭稱為“賦”。
楚辭的形成,從直接的因素來說,首先同楚地的歌謠有密切關係。楚是一個音樂舞蹈發達的地方。現在從《楚辭》等書還可以看到眾多楚地樂曲的名目,如《涉江》、《採菱》、《勞商》、《九辯》、《九歌》、《陽春》、《白雪》等。它的體式與中原歌謠不同,不是整齊的四言體,每句可長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語氣詞“兮”字。這些也成為楚辭的顯著特徵。
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辭雖脫胎於楚地歌謠,卻已發生了重大變化。漢人稱楚辭為賦,取義是“不歌而誦謂之賦”。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離騷》、《招魂》、《天問》,都是長篇鉅製;《九章》較之《詩經》而言,也長得多。它們顯然不適宜歌唱,不應當作歌曲來看待。同時,這種“不歌而誦”的“賦”,卻又不是像散文那樣的讀法,據古籍記載,需要用一種特別的聲調來誦讀。這大約類似於古希臘史詩的“吟唱”形式。歌謠總是篇幅短小而語言簡樸的,楚辭正是擺脫了歌謠的形式,才能使用繁麗的文闢,容納複雜的內涵,表現豐富的思想情感。順帶說,現代人為了區別楚辭與漢賦,不主張稱楚辭為“賦”,這不無道理,卻不能說漢人這樣稱呼有何過錯。因為本來是先有“屈賦”而後有“漢賦”的。
楚地盛行的巫教,又滲透了楚辭,使之具有濃厚的神話色彩。據史書記載,當中原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顯消退以後,在南楚,直至戰國,君臣上下仍然“信巫覡”。民間的巫風更為盛行。《漢書•地理志》及王逸《楚辭章句》等,都言及楚人信巫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的風俗。可見在屈原的時代,楚人還沉浸在一片充滿奇異想象和熾熱情感的神話世界中。生活於這一文化氛圍中的屈原,不僅創作出祭神的組詩﹣﹣《九歌》,和根據民間招魂詞寫作的《招魂》,而且在表述自身情感時,也大量運用神話材料,馳騁想象,上天入地,飄遊六合九州,給人以神祕的感受。
***摘編自章培恆、駱玉明《中國文學史》第四章《屈原與楚辭》***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楚辭”一詞,目前已知最早出自司馬遷,用來泛指楚地的歌辭。宋人黃伯思的觀點認為,“楚辭”具有濃厚的楚地文化色彩。
B.“楚辭”受屈原影響極大,它不僅成為以屈原作品為代表的詩體的專稱,而且因其作品而被稱為“騷”、“騷體”、“賦”等。
C.繼《詩經》之後,《楚辭》是我國古代另一部影響深遠的詩歌總集,其內容不僅包括屈、宋等人的作品,還包括後人的模仿之作。
D.楚辭與漢賦是有區別的,雖然漢代人把楚辭稱為“賦”,但為了區別這兩種文體,現代人已經不大將“楚辭”稱為“屈賦”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楚辭“皆書楚語,作楚聲”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在詩句的句尾或句中多用語氣詞“兮”字。
B.楚辭的誦讀不同於歌唱,也不像散文的讀法,而是“不歌而誦”,要用一種特別的聲調來“吟唱”。
C.與整齊四言體的中原歌謠不同,楚辭屬於每句長短不一的雜言體,這是其體式上的顯著特徵。
D.楚辭的篇幅較長,雖然已經不適宜歌唱,但是文辭繁麗,富有內涵,能夠表現豐富的思想情感。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楚辭的形成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楚地發達的音樂與歌謠的影響,二是楚地盛行的巫教的滲透。
B.楚辭,特別是屈原的《離騷》、《天問》等一些長篇鉅製,在形式上已經完成了對歌謠的突破。
C.楚國君臣百姓崇信巫術,以歌樂鼓舞祭祀諸神,這種文化氛圍使屈原作品具有濃郁的神祕色彩。
D.與楚辭相比,同時期的中原歌謠很少運用神話材料,缺乏濃厚的神話色彩,具有現實主義風格。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院士緬懷“三士科學家”羅沛霖
“羅老病重期間還牽掛著《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電子資訊科學技術卷的編寫情況,現在這部分已經編撰完畢即將付梓,可惜他沒有機會看到了,真是莫大的遺憾。”對於羅沛霖去世,數字通訊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佑壽難掩悲傷。
今天上午,兩院資深院士、著名電子學與資訊學家羅沛霖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舉行。11天前,羅沛霖因病在北京逝世,走完了98年的人生旅途。
羅沛霖被譽為“紅色科學家”。早在1938年3月,他就祕密奔赴延安,進入中央軍委三局,建立了延安通訊材料廠,同時還擔任延安軍委無線電通訊學校教師,為抗日前線培養通訊人才。
解放戰爭勝利前夕,羅沛霖應組織要求,前往美國留學,準備為新中國建設服務。1948年9月,在好友錢學森的推薦下,羅沛霖正式進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學習。
“黨派我來留學,要對得起黨”的信念讓35歲的羅沛霖堅定了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學習的決心,他只用23個月便完成了課程和論文,直接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
在努力完成學業之外,羅沛霖還從事著另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據我所知,羅沛霖一直與當時的留美科技人員協會保持密切聯絡,這個協會主要工作之一便是動員留美人員回國建設新中國。他是這個協會加州理工學院支會的負責人。”鄭哲敏回憶說。在羅沛霖等人的影響和支援下,1950年,莊逢甘、鄭哲敏、鮑文奎等一大批知名留美科研人員集中回國,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新中國建設事業。
1950年羅沛霖回到北京。1951﹣1953年,他兩度獨自赴民主德國考察談判,負責組建我國第一個大型綜合電子元件聯合工廠﹣﹣華北無線電器材廠,並出任該廠總工程師兼第一副廠長,為我國電子工業的自力更生髮展和電子裝置生產配套打下基礎。
1956年一個重大任務落在了羅沛霖的肩上。他被抽出參與討論並制訂《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的工作。這是新中國建立後由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第一個科技發展規劃。規劃工作由周恩來直接領導,副陳毅、李富春、聶榮臻主持。
1958年,吳佑壽曾在中科院電子所研製“超遠端雷達”。他回憶說,“羅老學術造詣深、見多識廣,給大家介紹微弱訊號檢測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並結合實際提出採用‘門波積累’來解決問題,對大家很有啟發。”
1994年6月,中國工程院正式成立,羅沛霖是倡議人之一。實際上,退休後的羅沛霖一刻都沒有閒下來,仍然堅持學習和研究,除了致力於軟科學研究之外,還參與了大量科普叢書出版工作,熱衷於電子科技人才培養。
“羅老為人正直,敢於直言。由於知識淵博,他的意見往往具有戰略性。”中國工程院院士師昌緒表示,“他的逝世是我國科技界的一個重大損失,他身上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摘編自王飛、李大慶《院士緬懷“三士科學家”羅沛霖》***
【相關連結】
①就資歷而言他可謂是“三八式幹部”***指抗日干部﹣﹣編者注***;從學歷上講他曾留洋獲得過博士學位;而論學術成就,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雙院士“頭銜”便足以說明一切。更有人把他稱作“三士科學家”﹣﹣戰士、博士、院士……***節選自尹傳紅、駱玫《“三士”科學家羅沛霖》***
②“如果一生生活呈波浪形,並不是一往直前,只要一旦改弦更張,努力奮進,還是可以有所貢獻的。最理想的當然還是早日認清方向而持之以恆,取得成就。”羅沛霖跨兩個世紀的人生閱歷與經驗總結,或許正是現在的年輕人所須借鑑的。***節選自李琪《笑容風雨樂思得失﹣﹣走近羅沛霖院士》***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
A.文章結構清晰,分別從資歷、學歷和學術成就的角度,高度概括了傳主作為“三士***戰士、博士、院士***科學家”的一生。
B.第一段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佑壽對羅沛霖院士的緬懷入題,照應標題,又以“莫大遺憾”設定懸念,自然引出下文。
C.本文運用倒敘手法,從傳主的去世寫起,追述傳主的生平事蹟,介紹了傳主在中國革命、電子工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成就。
D.羅沛霖以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與經驗告誡青年人,當生活不順利時,只要改變方向,努力奮進,持之以恆,就會取得成就。
***2***本文最後一段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3***羅沛霖院士能夠取得巨大成就,其原因有哪些?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空 巢
冰心
老樑左手叉在腰上,右手扶著書架,正佝僂著在看架上排列的書呢。我默默地望著他的肩部隆起的背影,慨嘆地想:他老了,我們都老了,一晃就是三十多年啊!
解放前夕,有一位老教授,半夜裡來把我們叫到一起,動員我們乘明天“搶救教授”的飛機離開這危險的故都。老樑接受這個邀請,帶著夫人美博、兒子梁平走了,我和華平留了下來……
廚房裡,不時送來一陣炒菜的聲音和撲鼻的香味,妻和女兒正在廚房裡忙著呢。老樑放下《白香山詩集》,笑對我說:“好香!在美國的我家裡,就永遠聞不到這種香味。”
我說:“你難道就不做中國飯吃?”
他說:“美博死後,我自己很少做飯,麻煩得很,一個人吃也沒意思。”
我說:“那麼,梁平和他媳婦就不回來了嗎?”
他笑了笑:“咳,他媳婦是美籍義大利人,不像咱們中國人那樣,來了就炒菜做飯﹣﹣這,你也知道﹣﹣我還得做給他們吃呢!”
這時,孫女小文對著《白香山詩集》,一字一字地念下去:
樑上有雙燕
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
一巢生四兒
唸到這裡,她抬起頭問老樑:“這個‘樑’字,就是您姓的那個‘樑’吧?”
老樑拍著小文的肩膀,大聲地誇獎說,“你真是了不起,認得這麼多字,念得還真夠味兒!”
我笑了,“人家都上小學三年級了,該認得好幾千字了。”
這時小文已唸到: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
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
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裡
啁啾終夜悲
老樑忽然兩手抱著頭,自己低聲地念:“卻入空巢裡,啁啾終夜悲……卻入空巢裡……好了,不說了,老陳,你們現在怎麼樣呢?”
我笑了一笑,說:“華平不錯,她一直在中學教書,現在已經退休了。本來我從五七年以後,就不能教書了……調到圖書館裡工作,也好,我搜集了不少的資料卡片。六六年以後,我的那些卡片,連同以前的,也都被燒掉了!這以後的情況,也和絕大多數的知識分子一樣,抄家、搜書、住牛棚、寫檢查……但我還是活下來了,我始終沒有失去信念!……我閒了二十年,如今,政策落實了,我也到了退休年齡,反倒忙起來了!我說我上不了大課,但學校裡一定要我帶研究生,還好,這幾個研究生,都很紮實,很用功,只是外文根柢差一些,看不懂外文的參考書,本來嘛,他們整整耽誤了十幾年,他們中間年紀最輕的也有三十多歲了……”
老樑用回憶的眼光看著我說,“我們像他們這樣年齡,已經當上教授、系主任了。”
我說,“正是這話﹣﹣他們正努力地把失去的光陰奪回來。我也是這樣,恨不得把我知道的一切,都交給他們,好把‘青黃’接了上去。還有寫不完的趕任務的文章,看不完的報紙刊物,回不完的信件,整天忙得暈頭轉向!”
老樑猛地一下站了起來,說,“能忙就好,總比我整天一個人在‘空巢’裡呆著強……”
女兒端了一個擺滿餐具的盤子進來,我也站了起來,同老樑把靠牆放的一張方桌抬到屋子的中間。女兒安放好杯箸,便和妻進進出出地擺好一桌熱騰騰的菜。女兒拿起茅臺酒瓶來,笑著說,“三十年不見了,今晚媽媽陪樑伯伯喝一杯。”妻忙說,“樑伯伯是不會喝酒的,茅臺酒又厲害,這瓶酒是我讓他帶回去當禮物送人的,大家都少來一點,意思意思吧!”老樑卻一把把酒瓶奪了過去,滿滿地斟了一杯,一仰脖就幹了,又滿滿地給自己斟了一杯,還替我和妻斟了半杯。他一邊用手背抹了抹嘴脣,一面大聲念:
十觴亦不醉
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
世事兩茫茫
唸完,他哈哈大笑了起來,一仰脖又把第二杯酒喝乾了,這時他滿臉通紅,額上的汗都流到了耳邊。妻連忙從他緊握的手裡,奪過酒瓶來。老樑頹然地坐了下去,拿起筷子,睜著浮腫的眼皮望著妻和女兒,說,“你們不但管老陳,還要管我!我是多少年沒人管的了……可是我要是有人管,那有多好!”
妻笑說,“你還是那樣地愛小孩。梁平有孩子吧?”
老樑冷冷地笑說:“沒有,他的媳婦兒嫌麻煩,不要!”
……我沒有說話,眼前卻彷彿看見老樑像一隻衰老的燕,扇著無力的翅膀,慢慢地向著遙遠的空巢飛去。
***摘編自冰心發表於1980年的小說《空巢》***
【注】①出自白居易《燕詩示劉叟》.②出自杜甫《贈衛八處士》。
***1***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鑑賞,不恰當的兩項是
A.小說通過人物對話交代背景,使跨度長達30年的故事濃縮在老友相聚的生活片段中,情節集中,內涵豐富。
B.小說採用第一人稱方式展開故事,語言平易樸實;描寫細膩,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顯得真實、親切、自然。
C.作者藉助回憶往事、朗誦唐詩、開懷飲酒等情節,運用多種描寫手法,刻面了一個豪爽、重情而孤獨的美籍華人形象。
D.小說描寫了兩個家,一個是建在異邦形如“空巢”的家,一個是洋溢著濃濃親情的,家。一虛一實,反差強烈。
E.以“空巢”為題,運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又含蓄地交代了人物的生活環境,寄寓了作者對兩位老人深切的同情。
***2***文中孫女小文朗讀白居易《燕詩示劉叟》這一情節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3***小說交代了兩位教授不同的遭遇,由此表現出深刻的主題。請結合文字探究小說的主題。
。
三、古代詩文閱讀
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張綱傳
綱字文紀,少明經學。父張皓,封留侯。雖為公子,而厲布衣之節,舉孝廉不就,司徒闢為侍御史。時順帝委縱宦官,有識危心。綱常慨然嘆曰:“穢惡滿朝,不能奮身出命掃國家之難,雖生,吾不願也。”
漢安元年,選遣八使徇行風俗,皆耆儒知名,唯綱年少,官次最微。餘人受命之部,而綱獨埋其車輪於洛陽都亭,曰:“豺狼當路,安問狐狸!”遂奏曰:“大冀,荷國厚恩,而縱恣無底,誠天威所不赦,大辟所宜加也。謹務其無君之心十五事,斯皆臣子所切齒者也。”書御,京師震竦。時冀妹為皇后,內寵方盛,諸樑姻族滿朝,帝雖知綱言直,終不忍用。
時廣陵賊張嬰等眾數萬人,寇亂揚、徐間,積十餘年,朝廷不能討。冀乃諷尚書,以綱為廣陵太守,因欲以事中之。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馬,綱獨請單車之職。既到,乃將吏卒十餘人,徑造嬰壘,以慰安之,求得與長老相見,申示國恩。嬰初大驚,既見綱誠信,乃出拜謁。綱延置上坐,問所疾苦。嬰聞,泣下,深感悟,乃辭還營。明日,將所部萬餘人與妻子面縛歸降。綱乃散遣其部眾,任從所之。親為卜居宅,相田疇。子弟欲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悅服,南州晏然。朝廷論功當封,樑冀遏絕,乃止。天子嘉美,徵欲擢用綱,而嬰等上書乞留,乃許之。
綱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攜,詣府赴哀者不可勝數。綱自被疾,吏人鹹為祠祀祈福。張嬰等五百餘人制服行喪,負土成墳。詔曰:“故廣陵太守張綱正身導下班宣德信降集劇賊張嬰萬人息干戈之役濟蒸庶之困未升顯爵不幸早卒。嬰等縗杖,若喪考妣,朕甚愍焉。”拜綱子續為郎中,賜錢百萬。
***《後漢書》列傳第四十六,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故廣陵太守張綱/正身導/下班宣/德信降集劇賊張嬰萬人/息干戈之役/濟蒸庶之困/未升顯爵/不幸早卒/
B.故廣陵太守張綱正身導下/班宣德信/降集劇賊張嬰/萬人息干戈之役/濟蒸庶之困/未升顯爵/不幸早卒/
C.故廣陵太守張綱/正身導下/班宣德信/降集劇賊張嬰萬人/息干戈之役/濟蒸庶之困/未升顯爵/不幸早卒/
D.故廣陵太守張綱正身導/下班宣/德信降集劇賊張嬰/萬人息干戈之役/濟蒸庶之困/未升顯爵/不幸早卒/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孝廉”本指孝悌與清廉之士,後為統治階級選拔人才的科目,在東漢尤為求仕者必由之途。
B.“漢安”是漢順帝年號。“年號”是古代帝王紀元所立的名號,有些皇帝會因祥瑞或重大事故改元。
C.大辟,指嚴刑、重刑。古五刑之一。對深受國恩而冒犯君威、怠慢君命的鉅子就要使用重刑。
D.考妣,是父親、母親的別稱,一般指死去的父母。但也可指活在或死去的父母以上的祖輩。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綱出身高貴,砥礪節操。他身為貴族子弟,徵召為侍御史;心中感激順帝的知遇之恩,立志誓死解除國家危難。
B.張綱痛恨權奸,勇於直諫。他上奏彈劾外戚樑冀,認為他肆意妄為,應當嚴懲。此事震動朝野,但皇帝沒有采納。
C.張綱真誠仁義,勸服巨盜。他只帶十幾人前往張嬰營壘,詢問疾苦,申明國恩,讓張嬰大驚流淚,次日率部歸降。
D.張綱愛護百姓,深得民心。張綱生病,史民都為他祭祀求福;去世後,百姓哀悼,張嬰等五百多人為他穿戴喪服。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選遣八使徇行風俗,皆耆儒知名,唯綱年少,官次最微。
②親為卜居宅,相田疇。子弟欲為吏者,皆引召之。
。
5.閱讀下面宋詞,完成下面兩個小題。
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①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②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③吹取三山④去。
【註釋】①星河:天河。②謾:廣泛。③蓬舟:蓬草似的輕舟。④三山:蓬萊、方丈和瀛洲。
***1***下面對這首宋詞的賞析,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
A.“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借寫實之景,為夢魂所思作了鋪墊。
B.上片首先寫夜色將盡,滿天雲霧中略見曙光,移動的天河中就像有千帆飛舞。
C.“彷彿夢魂歸帝所”意思是說,作者彷彿脫離了塵世,進入了天帝生活的境界。
D.下片中,作者埋怨自己因為致力於學詩而忘記了路程的遙遠和時間的漫長。
E.全詞結尾,作者寄希望於得到“風”的幫助,進入一種美好的生活境界。
***2***“九萬里風鵬正舉”一句中的典故出自《逍遙遊》“鵬之徙於……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從主旨的角度,分析這一句的作用。
6.名篇名句默寫
***1***韓愈《師說》是一篇贈序,文中點出“贈序”這一文體特點的一句是“ , ”。
***2***李商隱《錦瑟》以“ , ”兩句起興,引發感慨萬千。
***3***孟子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中指出國家滅亡經常有其內外因,這兩句分別是“ , ”。
四、語言文字運用
7.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①錢穆所撰《國史大綱》縱橫捭闔,在外寇侵略、生靈塗炭時,從文化淵源中尋找中國的方向。
②重霾之下,民眾叫苦連天,政府也不輕鬆,石家莊的限號是朝令夕改,四天三變。
③歌德關於詩歌的談話實在太精闢了,我讀到會心處總想拍案而起,有種喜不自禁的感覺。
④“90後”月嫂搶灘市場,能有效消除那些濫竽充數者的渾水摸魚,進而形成一個掠去泡沫的價格機制。
⑤整治“老賴”需要公安、銀行、交通等部門建立攻守同盟,讓“老賴”們一處失,信處處受制。
⑥對留守兒童進行全面摸底排查,應該就排查中發現的問題,按圖索驥,去探究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這樣才有可能從制度上解決困局。
A.①④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適當吃素,除了能獲取天然的均衡營養,有益身體健康外,還能獲得脫離喧囂,獲得心靈的安寧平和.
B.金子山風景區劃出這片面積20多畝、擁有幾千株毛竹的竹海已成為遊客可隨意“塗鴉”的地方,這是景區特意為遊客開設的“刻字林”.
C.傳統的日曆在網際網路消費的大潮之下,經過重新策劃包裝,又意外獲得了新生,促成了年末的一波“文化買買買”風尚.
D.“剁手節”剛過,國家郵政局預計,11月11日至16日,全行業需要處理的快件將超過10.5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35%.
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______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只是有文字記載以來的相關內容,②______即便如此,從發現了甲骨文的殷商王朝到秦的統一,③______有超過一千年的歷史,④______再加上口傳時代的文學,歷史就更長了。⑤______,我們要從大的時空觀上來看待先秦文學,⑥______不能將它僅僅看作是一個斷代文學,只有這樣才能對它有一個準確的評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雖然 但 也 如果 因此 而
B / / 就 當然 所以 卻
C / / 還 而且 另外 卻
D 雖然 但是 便 / 當然就
A.A B.B C.C D.D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① 。氣候對土壤侵蝕的影響有時狂暴,② ,尤其是暴雨,直接引起大量的土壤流失;③ ,比如喀斯特地區浸入地下的地表徑流,聚集、匯流,在土層和岩基內部進行著緩慢侵蝕和溶蝕;有時又是悄無聲息的,比如土壤凍融侵蝕,就是一些鬆散堆積物組成的坡面,由於冬春季節溫度變化,其上部被水浸潤的土體順坡向下流動、蠕動或滑塌。
11.如圖是某校“地方傳統文化”研究的初步構思框架,請把這個構思寫成一段話,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70個字。
五、作文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萬聖節將至,由某商家策劃,一群妙齡少女化妝成死亡新娘、吸血鬼、殭屍等形象現身地鐵。她們穿著專業服裝,或七孔流血,或青面獠牙,在人群中分外顯眼。對此,有乘客表示實在恐怖,難以接受,公共場合還是應該低調一些;也有乘客覺得年輕人愛玩,也並沒有不法舉動,可以包容。
對這樣的另類文化表達,你怎麼看?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資訊。
答案及解析
一、現代文閱讀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楚辭”之名,首見於《史記•張湯傳》,可見至遲在漢代前期已有這一名稱。其本義,當是泛指楚地的歌辭,以後才成為專稱,指以戰國時楚國屈原的創作為代表的新詩體。這種詩體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黃伯思所說,“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西漢末,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漢代人模仿這種詩體的作品,書名即題作《楚辭》.這是《詩經》以後,我國古代又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詩歌總集。另外,由於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所以楚辭又被稱為“騷”或“騷體”。漢代人還普遍把楚辭稱為“賦”。
楚辭的形成,從直接的因素來說,首先同楚地的歌謠有密切關係。楚是一個音樂舞蹈發達的地方。現在從《楚辭》等書還可以看到眾多楚地樂曲的名目,如《涉江》、《採菱》、《勞商》、《九辯》、《九歌》、《陽春》、《白雪》等。它的體式與中原歌謠不同,不是整齊的四言體,每句可長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語氣詞“兮”字。這些也成為楚辭的顯著特徵。
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辭雖脫胎於楚地歌謠,卻已發生了重大變化。漢人稱楚辭為賦,取義是“不歌而誦謂之賦”。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離騷》、《招魂》、《天問》,都是長篇鉅製;《九章》較之《詩經》而言,也長得多。它們顯然不適宜歌唱,不應當作歌曲來看待。同時,這種“不歌而誦”的“賦”,卻又不是像散文那樣的讀法,據古籍記載,需要用一種特別的聲調來誦讀。這大約類似於古希臘史詩的“吟唱”形式。歌謠總是篇幅短小而語言簡樸的,楚辭正是擺脫了歌謠的形式,才能使用繁麗的文闢,容納複雜的內涵,表現豐富的思想情感。順帶說,現代人為了區別楚辭與漢賦,不主張稱楚辭為“賦”,這不無道理,卻不能說漢人這樣稱呼有何過錯。因為本來是先有“屈賦”而後有“漢賦”的。
楚地盛行的巫教,又滲透了楚辭,使之具有濃厚的神話色彩。據史書記載,當中原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顯消退以後,在南楚,直至戰國,君臣上下仍然“信巫覡”。民間的巫風更為盛行。《漢書•地理志》及王逸《楚辭章句》等,都言及楚人信巫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的風俗。可見在屈原的時代,楚人還沉浸在一片充滿奇異想象和熾熱情感的神話世界中。生活於這一文化氛圍中的屈原,不僅創作出祭神的組詩﹣﹣《九歌》,和根據民間招魂詞寫作的《招魂》,而且在表述自身情感時,也大量運用神話材料,馳騁想象,上天入地,飄遊六合九州,給人以神祕的感受。
***摘編自章培恆、駱玉明《中國文學史》第四章《屈原與楚辭》***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B
A.“楚辭”一詞,目前已知最早出自司馬遷,用來泛指楚地的歌辭。宋人黃伯思的觀點認為,“楚辭”具有濃厚的楚地文化色彩。
B.“楚辭”受屈原影響極大,它不僅成為以屈原作品為代表的詩體的專稱,而且因其作品而被稱為“騷”、“騷體”、“賦”等。
C.繼《詩經》之後,《楚辭》是我國古代另一部影響深遠的詩歌總集,其內容不僅包括屈、宋等人的作品,還包括後人的模仿之作。
D.楚辭與漢賦是有區別的,雖然漢代人把楚辭稱為“賦”,但為了區別這兩種文體,現代人已經不大將“楚辭”稱為“屈賦”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C
A.楚辭“皆書楚語,作楚聲”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在詩句的句尾或句中多用語氣詞“兮”字。
B.楚辭的誦讀不同於歌唱,也不像散文的讀法,而是“不歌而誦”,要用一種特別的聲調來“吟唱”。
C.與整齊四言體的中原歌謠不同,楚辭屬於每句長短不一的雜言體,這是其體式上的顯著特徵。
D.楚辭的篇幅較長,雖然已經不適宜歌唱,但是文辭繁麗,富有內涵,能夠表現豐富的思想情感。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D
A.楚辭的形成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楚地發達的音樂與歌謠的影響,二是楚地盛行的巫教的滲透。
B.楚辭,特別是屈原的《離騷》、《天問》等一些長篇鉅製,在形式上已經完成了對歌謠的突破。
C.楚國君臣百姓崇信巫術,以歌樂鼓舞祭祀諸神,這種文化氛圍使屈原作品具有濃郁的神祕色彩。
D.與楚辭相比,同時期的中原歌謠很少運用神話材料,缺乏濃厚的神話色彩,具有現實主義風格。
【考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分析】資訊篩選題的答題步驟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內容,從整體和區域性找出表明作者觀點的語句,形成整體印象,尤其要注意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題幹,確定答題區間;③將選項資訊與原文語句內容進行對應比較.選項資訊的語言與原文語句內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區別,命題者常通過改變敘述的方式來設定一些干擾項,解答時要認真核對,找出符合題乾的選項.
【解答】***1***B “因其作品而被稱為…‘賦’等”錯,原文第三段為“漢人稱楚辭為賦,取義是‘不歌而誦謂之賦’”,把楚辭稱為“賦”不是因為屈原的作品,而是因為其“不歌而誦”的特點.
***2***C “每句長短不一”句意理解錯誤,原文第二段是說“每句可長可短”.
***3***D “…中原歌謠很少運用神話材料…”推斷錯誤,於文無據.
答案:
***1***B
***2***C
***3***D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院士緬懷“三士科學家”羅沛霖
“羅老病重期間還牽掛著《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電子資訊科學技術卷的編寫情況,現在這部分已經編撰完畢即將付梓,可惜他沒有機會看到了,真是莫大的遺憾。”對於羅沛霖去世,數字通訊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佑壽難掩悲傷。
今天上午,兩院資深院士、著名電子學與資訊學家羅沛霖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舉行。11天前,羅沛霖因病在北京逝世,走完了98年的人生旅途。
羅沛霖被譽為“紅色科學家”。早在1938年3月,他就祕密奔赴延安,進入中央軍委三局,建立了延安通訊材料廠,同時還擔任延安軍委無線電通訊學校教師,為抗日前線培養通訊人才。
解放戰爭勝利前夕,羅沛霖應組織要求,前往美國留學,準備為新中國建設服務。1948年9月,在好友錢學森的推薦下,羅沛霖正式進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學習。
“黨派我來留學,要對得起黨”的信念讓35歲的羅沛霖堅定了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學習的決心,他只用23個月便完成了課程和論文,直接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
在努力完成學業之外,羅沛霖還從事著另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據我所知,羅沛霖一直與當時的留美科技人員協會保持密切聯絡,這個協會主要工作之一便是動員留美人員回國建設新中國。他是這個協會加州理工學院支會的負責人。”鄭哲敏回憶說。在羅沛霖等人的影響和支援下,1950年,莊逢甘、鄭哲敏、鮑文奎等一大批知名留美科研人員集中回國,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新中國建設事業。
1950年羅沛霖回到北京。1951﹣1953年,他兩度獨自赴民主德國考察談判,負責組建我國第一個大型綜合電子元件聯合工廠﹣﹣華北無線電器材廠,並出任該廠總工程師兼第一副廠長,為我國電子工業的自力更生髮展和電子裝置生產配套打下基礎。
1956年一個重大任務落在了羅沛霖的肩上。他被抽出參與討論並制訂《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的工作。這是新中國建立後由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第一個科技發展規劃。規劃工作由周恩來直接領導,副陳毅、李富春、聶榮臻主持。
1958年,吳佑壽曾在中科院電子所研製“超遠端雷達”。他回憶說,“羅老學術造詣深、見多識廣,給大家介紹微弱訊號檢測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並結合實際提出採用‘門波積累’來解決問題,對大家很有啟發。”
1994年6月,中國工程院正式成立,羅沛霖是倡議人之一。實際上,退休後的羅沛霖一刻都沒有閒下來,仍然堅持學習和研究,除了致力於軟科學研究之外,還參與了大量科普叢書出版工作,熱衷於電子科技人才培養。
“羅老為人正直,敢於直言。由於知識淵博,他的意見往往具有戰略性。”中國工程院院士師昌緒表示,“他的逝世是我國科技界的一個重大損失,他身上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摘編自王飛、李大慶《院士緬懷“三士科學家”羅沛霖》***
【相關連結】
①就資歷而言他可謂是“三八式幹部”***指抗日干部﹣﹣編者注***;從學歷上講他曾留洋獲得過博士學位;而論學術成就,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雙院士“頭銜”便足以說明一切。更有人把他稱作“三士科學家”﹣﹣戰士、博士、院士……***節選自尹傳紅、駱玫《“三士”科學家羅沛霖》***
②“如果一生生活呈波浪形,並不是一往直前,只要一旦改弦更張,努力奮進,還是可以有所貢獻的。最理想的當然還是早日認清方向而持之以恆,取得成就。”羅沛霖跨兩個世紀的人生閱歷與經驗總結,或許正是現在的年輕人所須借鑑的。***節選自李琪《笑容風雨樂思得失﹣﹣走近羅沛霖院士》***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 D
A.文章結構清晰,分別從資歷、學歷和學術成就的角度,高度概括了傳主作為“三士***戰士、博士、院士***科學家”的一生。
B.第一段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佑壽對羅沛霖院士的緬懷入題,照應標題,又以“莫大遺憾”設定懸念,自然引出下文。
C.本文運用倒敘手法,從傳主的去世寫起,追述傳主的生平事蹟,介紹了傳主在中國革命、電子工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成就。
D.羅沛霖以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與經驗告誡青年人,當生活不順利時,只要改變方向,努力奮進,持之以恆,就會取得成就。
***2***本文最後一段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①概括了傳主的精神品質,突出了他在科學界的價值與地位,側面烘托***豐富***傳主的形象***使傳主的形象豐滿全面***.②以院士評論收束全文,照應標題,首尾呼應.③以師昌緒的高度評價結尾,顯得真實、客觀.
***3***羅沛霖院士能夠取得巨大成就,其原因有哪些?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①追求進步,信念崇高.②出國深造,學識淵博.③高瞻遠矚,見多識廣.④勤奮學習,堅持研究.⑤尊重科學,實事求是.⑥認清方向,持之以恆. 。
【考點】傳記閱讀.
【分析】***1***此題考查學生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的能力.
***2***此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重點把握文章結構的基本能力.
***3***此題考查學生篩選文字資訊的基本能力.
【解答】***1***此題考查學生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的能力.這道題綜合性比較強,既涉及到了對傳主精神品質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對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這類體的方法是:①解讀標題,確定文體,找出傳主,聯絡現實思考傳主的人生及經歷;②快速通讀全篇,抓住中心句關鍵句理清全文結構;③認真品讀重要段落,把握傳主精神品質,概括作者觀點態度評價;④細緻咀嚼重要語句,總結文章手法技巧;⑥將選項與原文對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D “告誡”錯,原文不是對青年人的忠告.“只要…就”絕對化.故選D.
***2***此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重點把握文章結構的基本能力.文章結構包含以下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指文章的體裁形式和章節結構,如開頭結尾、段落層次、過渡銜接和伏筆照應等不同的體裁,結構形式也不同二是指文章的內在聯絡和組織文學作品,以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轉換,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感情的變化過程為線索來謀篇佈局的結構方式,稱為縱式結構;按材料的性質來謀篇佈局的結構,稱為橫式結構.提問方式:文章畫線部分***第幾段***在文中結構上起什麼作用?規範回答:①文首: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定懸念,為下文作鋪墊②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應前文③文末:點明中心;昇華感情,深化主題;照應開頭,結構嚴謹;畫龍點睛;言有盡而意無窮.本文最後一段形象總結了傳記主要任務的精神品質,突出其科學地位,引用師昌緒同志的話語進行總結評價,使文章內容顯得真實、有效.
***3***此題考查學生篩選文字資訊的基本能力.資訊篩選的題目,首先要求審清題幹,確定答題的方向,通過分析題幹確定試題的型別是區域性資訊篩選還是綜合資訊篩選,區域性資訊篩選要鎖定區位,對段落進行簡單的劃分,分出層析,找到關鍵詞語,聯詞成句分條作答;綜合資訊篩選要立足全文,對文章進行段落的劃分,篩選文中的重要語句,整合後作答.重點關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條作答.這道題也是考查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題幹表述為“羅沛霖院士能夠取得巨大成就,其原因有哪些”,在解答此類題目時要具體把握其追求進步,崇尚真理的品質,從“解放戰爭勝利前夕,羅沛霖應組織要求,前往美國留學,準備為新中國建設服務”還可以讀出其追求人生進步,服從國家安排的堅毅品質.“他只用23個月便完成了課程和論文,直接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可以看出他勤奮刻苦,堅持研究,紮實肯幹的態度,這些都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答案:
***1***D
***2***①概括了傳主的精神品質,突出了他在科學界的價值與地位,側面烘托***豐富***傳主的形象***使傳主的形象豐滿全面***.②以院士評論收束全文,照應標題,首尾呼應.③以師昌緒的高度評價結尾,顯得真實、客觀.
***3***①追求進步,信念崇高.②出國深造,學識淵博.③高瞻遠矚,見多識廣.④勤奮學習,堅持研究.⑤尊重科學,實事求是.⑥認清方向,持之以恆.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空 巢
冰心
老樑左手叉在腰上,右手扶著書架,正佝僂著在看架上排列的書呢。我默默地望著他的肩部隆起的背影,慨嘆地想:他老了,我們都老了,一晃就是三十多年啊!
解放前夕,有一位老教授,半夜裡來把我們叫到一起,動員我們乘明天“搶救教授”的飛機離開這危險的故都。老樑接受這個邀請,帶著夫人美博、兒子梁平走了,我和華平留了下來……
廚房裡,不時送來一陣炒菜的聲音和撲鼻的香味,妻和女兒正在廚房裡忙著呢。老樑放下《白香山詩集》,笑對我說:“好香!在美國的我家裡,就永遠聞不到這種香味。”
我說:“你難道就不做中國飯吃?”
他說:“美博死後,我自己很少做飯,麻煩得很,一個人吃也沒意思。”
我說:“那麼,梁平和他媳婦就不回來了嗎?”
他笑了笑:“咳,他媳婦是美籍義大利人,不像咱們中國人那樣,來了就炒菜做飯﹣﹣這,你也知道﹣﹣我還得做給他們吃呢!”
這時,孫女小文對著《白香山詩集》,一字一字地念下去:
樑上有雙燕
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
一巢生四兒
唸到這裡,她抬起頭問老樑:“這個‘樑’字,就是您姓的那個‘樑’吧?”
老樑拍著小文的肩膀,大聲地誇獎說,“你真是了不起,認得這麼多字,念得還真夠味兒!”
我笑了,“人家都上小學三年級了,該認得好幾千字了。”
這時小文已唸到: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
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
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裡
啁啾終夜悲
老樑忽然兩手抱著頭,自己低聲地念:“卻入空巢裡,啁啾終夜悲……卻入空巢裡……好了,不說了,老陳,你們現在怎麼樣呢?”
我笑了一笑,說:“華平不錯,她一直在中學教書,現在已經退休了。本來我從五七年以後,就不能教書了……調到圖書館裡工作,也好,我搜集了不少的資料卡片。六六年以後,我的那些卡片,連同以前的,也都被燒掉了!這以後的情況,也和絕大多數的知識分子一樣,抄家、搜書、住牛棚、寫檢查……但我還是活下來了,我始終沒有失去信念!……我閒了二十年,如今,政策落實了,我也到了退休年齡,反倒忙起來了!我說我上不了大課,但學校裡一定要我帶研究生,還好,這幾個研究生,都很紮實,很用功,只是外文根柢差一些,看不懂外文的參考書,本來嘛,他們整整耽誤了十幾年,他們中間年紀最輕的也有三十多歲了……”
老樑用回憶的眼光看著我說,“我們像他們這樣年齡,已經當上教授、系主任了。”
我說,“正是這話﹣﹣他們正努力地把失去的光陰奪回來。我也是這樣,恨不得把我知道的一切,都交給他們,好把‘青黃’接了上去。還有寫不完的趕任務的文章,看不完的報紙刊物,回不完的信件,整天忙得暈頭轉向!”
老樑猛地一下站了起來,說,“能忙就好,總比我整天一個人在‘空巢’裡呆著強……”
女兒端了一個擺滿餐具的盤子進來,我也站了起來,同老樑把靠牆放的一張方桌抬到屋子的中間。女兒安放好杯箸,便和妻進進出出地擺好一桌熱騰騰的菜。女兒拿起茅臺酒瓶來,笑著說,“三十年不見了,今晚媽媽陪樑伯伯喝一杯。”妻忙說,“樑伯伯是不會喝酒的,茅臺酒又厲害,這瓶酒是我讓他帶回去當禮物送人的,大家都少來一點,意思意思吧!”老樑卻一把把酒瓶奪了過去,滿滿地斟了一杯,一仰脖就幹了,又滿滿地給自己斟了一杯,還替我和妻斟了半杯。他一邊用手背抹了抹嘴脣,一面大聲念:
十觴亦不醉
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
世事兩茫茫
唸完,他哈哈大笑了起來,一仰脖又把第二杯酒喝乾了,這時他滿臉通紅,額上的汗都流到了耳邊。妻連忙從他緊握的手裡,奪過酒瓶來。老樑頹然地坐了下去,拿起筷子,睜著浮腫的眼皮望著妻和女兒,說,“你們不但管老陳,還要管我!我是多少年沒人管的了……可是我要是有人管,那有多好!”
妻笑說,“你還是那樣地愛小孩。梁平有孩子吧?”
老樑冷冷地笑說:“沒有,他的媳婦兒嫌麻煩,不要!”
……我沒有說話,眼前卻彷彿看見老樑像一隻衰老的燕,扇著無力的翅膀,慢慢地向著遙遠的空巢飛去。
***摘編自冰心發表於1980年的小說《空巢》***
【注】①出自白居易《燕詩示劉叟》.②出自杜甫《贈衛八處士》。
***1***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鑑賞,不恰當的兩項是 CE
A.小說通過人物對話交代背景,使跨度長達30年的故事濃縮在老友相聚的生活片段中,情節集中,內涵豐富。
B.小說採用第一人稱方式展開故事,語言平易樸實;描寫細膩,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顯得真實、親切、自然。
C.作者藉助回憶往事、朗誦唐詩、開懷飲酒等情節,運用多種描寫手法,刻面了一個豪爽、重情而孤獨的美籍華人形象。
D.小說描寫了兩個家,一個是建在異邦形如“空巢”的家,一個是洋溢著濃濃親情的,家。一虛一實,反差強烈。
E.以“空巢”為題,運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又含蓄地交代了人物的生活環境,寄寓了作者對兩位老人深切的同情。
***2***文中孫女小文朗讀白居易《燕詩示劉叟》這一情節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①以白詩觸發老樑的感慨,推動情節發展***過渡***.②以小燕離巢只剩悲傷的老燕,烘托人物心情,刻畫了一個孤獨、悲傷的老人形象.③詩歌內容與老樑的境遇相似,以“空巢”暗示主題.
***3***小說交代了兩位教授不同的遭遇,由此表現出深刻的主題。請結合文字探究小說的主題。
①小說一方面通過一位赴美教授成為空巢老人的遭遇,表現了作者對孤獨老友的命運的深切同情,以及作者對老人的遭遇與中美文化差異的思考;②另一方面通過一位飽受磨難卻“始終沒有失去信念”而努力工作的教授的遭遇,批判了政治運動對知識分子的迫害,表達了作者對生活、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
【考點】小說閱讀.
【分析】***1***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字內容分析與概括能力.
***2***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結構,領悟體裁特徵的基本能力.
***3***本題考查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社會問題,評價作者的觀點態度的基本能力.
【解答】***1***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字內容分析與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要先通讀全文,瞭解和把握全文的內容和主旨,在此基礎上,聯絡上下文,結合文字內容對文章某一內容要點進行分析和概括.C.“豪爽”錯.表現的是老樑頹唐、抑鬱的心情.E.“寄寓了作者對兩位老人深切的同情”錯.標題針對的只是老樑.
***2***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結構,領悟體裁特徵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學生準確細緻把握小說的主要內容,特別是結合文中有關情節的主要內容進行具體分析.再就是要明確結構方面有哪些具體作用.題目問的是文中孫女小文朗讀白居易詩作,這主要是通過詩歌激發一種感慨,推動文章情節的具體發展,同時這一首詩刻畫了一種悲涼的人物,想通過這個情節表現,老人孤獨悲傷的一種情懷特點,另一個方面,彰顯文章主旨為文章內容進行具體昇華.
***3***本題考查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社會問題,評價作者的觀點態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學生具體細緻去分析文字的核心內容要素,特別是要理清文章的具體內容,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剖析作品所蘊含的主題.小說交代兩位教授不同的遭遇,實際上表現老人孤獨傷悲的命運,作者這樣寫實際上是突出一種同情之情,從另外一個角度上批判政治運動,對知識分子的摧殘,表達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祖國無比眷戀的思想情懷.
答案:
***1***CE
***2***①以白詩觸發老樑的感慨,推動情節發展***過渡***.②以小燕離巢只剩悲傷的老燕,烘托人物心情,刻畫了一個孤獨、悲傷的老人形象.③詩歌內容與老樑的境遇相似,以“空巢”暗示主題.
***3***①小說一方面通過一位赴美教授成為空巢老人的遭遇,表現了作者對孤獨老友的命運的深切同情,以及作者對老人的遭遇與中美文化差異的思考;②另一方面通過一位飽受磨難卻“始終沒有失去信念”而努力工作的教授的遭遇,批判了政治運動對知識分子的迫害,表達了作者對生活、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三、古代詩文閱讀
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張綱傳
綱字文紀,少明經學。父張皓,封留侯。雖為公子,而厲布衣之節,舉孝廉不就,司徒闢為侍御史。時順帝委縱宦官,有識危心。綱常慨然嘆曰:“穢惡滿朝,不能奮身出命掃國家之難,雖生,吾不願也。”
漢安元年,選遣八使徇行風俗,皆耆儒知名,唯綱年少,官次最微。餘人受命之部,而綱獨埋其車輪於洛陽都亭,曰:“豺狼當路,安問狐狸!”遂奏曰:“大冀,荷國厚恩,而縱恣無底,誠天威所不赦,大辟所宜加也。謹務其無君之心十五事,斯皆臣子所切齒者也。”書御,京師震竦。時冀妹為皇后,內寵方盛,諸樑姻族滿朝,帝雖知綱言直,終不忍用。
時廣陵賊張嬰等眾數萬人,寇亂揚、徐間,積十餘年,朝廷不能討。冀乃諷尚書,以綱為廣陵太守,因欲以事中之。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馬,綱獨請單車之職。既到,乃將吏卒十餘人,徑造嬰壘,以慰安之,求得與長老相見,申示國恩。嬰初大驚,既見綱誠信,乃出拜謁。綱延置上坐,問所疾苦。嬰聞,泣下,深感悟,乃辭還營。明日,將所部萬餘人與妻子面縛歸降。綱乃散遣其部眾,任從所之。親為卜居宅,相田疇。子弟欲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悅服,南州晏然。朝廷論功當封,樑冀遏絕,乃止。天子嘉美,徵欲擢用綱,而嬰等上書乞留,乃許之。
綱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攜,詣府赴哀者不可勝數。綱自被疾,吏人鹹為祠祀祈福。張嬰等五百餘人制服行喪,負土成墳。詔曰:“故廣陵太守張綱正身導下班宣德信降集劇賊張嬰萬人息干戈之役濟蒸庶之困未升顯爵不幸早卒。嬰等縗杖,若喪考妣,朕甚愍焉。”拜綱子續為郎中,賜錢百萬。
***《後漢書》列傳第四十六,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C
A.故廣陵太守張綱/正身導/下班宣/德信降集劇賊張嬰萬人/息干戈之役/濟蒸庶之困/未升顯爵/不幸早卒/
B.故廣陵太守張綱正身導下/班宣德信/降集劇賊張嬰/萬人息干戈之役/濟蒸庶之困/未升顯爵/不幸早卒/
C.故廣陵太守張綱/正身導下/班宣德信/降集劇賊張嬰萬人/息干戈之役/濟蒸庶之困/未升顯爵/不幸早卒/
D.故廣陵太守張綱正身導/下班宣/德信降集劇賊張嬰/萬人息干戈之役/濟蒸庶之困/未升顯爵/不幸早卒/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孝廉”本指孝悌與清廉之士,後為統治階級選拔人才的科目,在東漢尤為求仕者必由之途。
B.“漢安”是漢順帝年號。“年號”是古代帝王紀元所立的名號,有些皇帝會因祥瑞或重大事故改元。
C.大辟,指嚴刑、重刑。古五刑之一。對深受國恩而冒犯君威、怠慢君命的鉅子就要使用重刑。
D.考妣,是父親、母親的別稱,一般指死去的父母。但也可指活在或死去的父母以上的祖輩。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張綱出身高貴,砥礪節操。他身為貴族子弟,徵召為侍御史;心中感激順帝的知遇之恩,立志誓死解除國家危難。
B.張綱痛恨權奸,勇於直諫。他上奏彈劾外戚樑冀,認為他肆意妄為,應當嚴懲。此事震動朝野,但皇帝沒有采納。
C.張綱真誠仁義,勸服巨盜。他只帶十幾人前往張嬰營壘,詢問疾苦,申明國恩,讓張嬰大驚流淚,次日率部歸降。
D.張綱愛護百姓,深得民心。張綱生病,史民都為他祭祀求福;去世後,百姓哀悼,張嬰等五百多人為他穿戴喪服。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選遣八使徇行風俗,皆耆儒知名,唯綱年少,官次最微。
朝廷選派八位使者巡視各地風氣民情,他們都是德高年長的大儒,聲名為世所知,只有張綱年輕,官位最低.
②親為卜居宅,相田疇。子弟欲為吏者,皆引召之。
張綱親自為他們挑選宅院,察看田地;有想做官吏的子弟,他都推薦召請他們. 。
【考點】文言文閱讀.
【分析】***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該題可以根據句意、虛詞和結構判斷.
***2***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答題關鍵在於平時的積累與識記.
***3***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
***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後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檢視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解答】***1***C “德信”為名詞,作“宣”的賓語,其後斷句,排除A、D;“息”為動詞,作謂語,主語承前省,其前斷句,排除B.句子翻譯為:已故廣陵太守張綱,端正自身教導下屬,宣揚德行誠信,招降收容巨盜張嬰萬人,平息了戰爭,拯救百姓於困苦之中,未升顯赫爵位,就不幸過早去世.
***2***C 大辟,古五刑之一,泛指死刑.闢,即罪;死是罪之大者,故謂死刑為大辟.
***3***A “心中感激順帝的知遇之恩”錯,原文為“時順帝委縱宦官,有識危心”,意為“當時順帝放縱宦官,張綱常心中激憤”.
***4***①徇:巡視;微:低.句子翻譯為:朝廷選派八位使者巡視各地風氣民情,他們都是德高年長的大儒,聲名為世所知,只有張綱年輕,官位最低.
②親:親自;相:察看;為:做.引:推薦.句子翻譯為:張綱親自為他們挑選宅院,察看田地;有想做官吏的子弟,他都推薦召請他們.
答案:
***1***C
***2***C
***3***A
***4***①朝廷選派八位使者巡視各地風氣民情,他們都是德高年長的大儒,聲名為世所知,只有張綱年輕,官位最低.
②張綱親自為他們挑選宅院,察看田地;有想做官吏的子弟,他都推薦召請他們.
參考譯文:
張綱字文紀,年輕時就通曉經學.父親張皓,被封為留侯.他雖為公子,卻磨練平民的氣節.被舉薦為孝廉而不就任,司徒徵辟經過考核,成績優秀,名列前茅者,張綱因此被任命為侍御史.當時順帝任用放縱宦官,張綱常心中激憤,慨然嘆道:“汙穢醜惡之人聚滿朝廷,卻不能奮不顧身獻出生命解除國家的災難,即使活著,也是我所不願意的.”於是退朝而上書,書呈上,但奏章沒有得到理會.
漢安元年,朝廷選派八名使者出行巡視各地風氣民情,他們都是德高大儒,聲名為世所知,大多當過大官,只有張綱年輕,官位最低.其他人都奉命前往官署,唯有張綱把他的車輪埋在洛陽都亭,說:“豺狼一樣暴虐奸邪之人當道,為何去查問那些狐狸一般的奸佞的壞人!”於是上奏說:“大梁冀,蒙受國家大恩,卻放縱肆意,實在是天威所不可赦,死刑所應施加的.謹分條陳述十五件他心中無君之事,這些都是臣子所切齒痛恨的.”書進獻之後,京城震動.當時,樑冀的妹妹為皇后,正受厚寵,諸樑親族滿朝,皇帝雖然知道張綱進言正直有理,最終卻不忍採用.
當時廣陵賊寇張嬰等眾數萬人,在揚、徐間,作亂長達十幾年,朝廷卻一直不能討伐征服他們.樑冀於是暗示尚書,派張綱擔任廣陵太守,想用此事中傷他.以前派遣的郡守,大多向朝廷要求很多兵馬,張綱卻只請求輕車簡行赴命任職.到任之後,便率領吏卒十多人,直接來到張嬰的營壘,安撫慰問,請求能夠與頭目相見,一再表示朝廷的恩德.張嬰起初大驚,看到張綱的誠心後,才出來拜見.張綱延請張嬰坐在上座,詢問他們的疾苦文言文閱讀答案張綱傳綱字文紀,少明經學.父張皓,封留侯閱讀答案.張嬰聽後,流下淚來,深受感動,於是告辭回營地.
第二天,率部下一萬多人與妻子兒女雙手反綁歸降.張綱於是遣散張嬰的部眾,任憑他們離去;親自為他們挑選宅子,察看田地;有想做官吏的子弟,都推薦召請他們.於是人們喜悅信服,南州一片安定.朝廷論功,將要封賞他,樑冀從中阻擋,於是便未對他封賞.天子嘉獎稱讚他,徵召他想加以提拔,而張嬰等人上書乞求留任他,皇帝於是應允了.
張綱在郡任職一年,四十六歲去世.百姓老幼相攜,到太守府哀悼的人不可勝數.張綱自從生病後,吏民都為他祭祀求福.張嬰等五百多人穿戴喪服,背土堆成墳.皇帝下詔說:“已故廣陵太守張綱,端正自身教導下屬,宣揚德行誠信,招降收容巨盜張嬰萬人,平息了戰爭,拯救百姓於困苦之中,未升顯赫爵位,就不幸過早去世.張嬰等為之服喪服執喪杖,如喪父母,朕十分同情你們!”於是任命張綱子張續為郎中,賜錢百萬.
5.閱讀下面宋詞,完成下面兩個小題。
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①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②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③吹取三山④去。
【註釋】①星河:天河。②謾:廣泛。③蓬舟:蓬草似的輕舟。④三山:蓬萊、方丈和瀛洲。
***1***下面對這首宋詞的賞析,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AD 。
A.“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借寫實之景,為夢魂所思作了鋪墊。
B.上片首先寫夜色將盡,滿天雲霧中略見曙光,移動的天河中就像有千帆飛舞。
C.“彷彿夢魂歸帝所”意思是說,作者彷彿脫離了塵世,進入了天帝生活的境界。
D.下片中,作者埋怨自己因為致力於學詩而忘記了路程的遙遠和時間的漫長。
E.全詞結尾,作者寄希望於得到“風”的幫助,進入一種美好的生活境界。
***2***“九萬里風鵬正舉”一句中的典故出自《逍遙遊》“鵬之徙於……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從主旨的角度,分析這一句的作用。
【考點】古詩詞閱讀.
【分析】***1***本題考查鑑賞詩歌的內容、手法和情感,要結合自己對詩歌的理解,逐項認真排查.
***2***本題考查鑑賞詩歌的結構技巧的能力,綜合考慮此句在全詩中的作用,要分析情感.
【解答】***1***A.“‘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借寫實之景”錯誤,應是借寫想象中的景象為後文作鋪墊.
B.“曉霧”表明時間是黎明時分,“星河欲轉千帆舞”是比喻.
C. 這句詩的大意是:在幻想的境界中,詞人經過海上航行,一縷夢魂彷彿升入天國,見慈祥的天帝.
D.“下片中,作者埋怨自己因為致力於學詩而忘記了路程的遙遠和時間的漫長”詩人情感把握錯誤.應為:詞人在天帝面前傾訴自己空有才華而遭逢不幸,奮力掙扎的苦悶
E.後兩句詞人翻舊典出新意,敢借鵬摶九天的風力,吹到三山,膽氣之豪,境界之高,詞中罕見.
故選:AD.
***2***解答時要注意這句詩在謀篇佈局上的作用.“九萬里風鵬正舉”一句借《逍遙遊》中大鵬鳥的典故,表達了自己也要像這隻鵬鳥一樣,扶搖直上,脫離自己困頓的生活,到達“蓬舟吹取三山去”的理想的生活狀態.
答案:
***1***AD
***2***“九萬里風鵬正舉”借用典明確主旨,展示作者在困頓、苦悶中以鵬鳥為鑑的決心和氣概.同時,以“鵬”例項呼應上文“謾有驚人句”,並以其氣概引出“蓬舟吹取三山去”的生活理想,行文妥帖自然.
譯文:
天濛濛,晨霧濛濛籠雲濤.銀河欲轉,千帆如梭逐浪飄.夢魂彷彿又回到了天庭,天帝傳話善意地相邀.殷勤地問道:你可有歸宿之處?
我回報天帝說:路途漫長又嘆日暮時不早.學作詩,枉有妙句人稱道,卻是空無用.長空九萬里,大鵬沖天飛正高.風啊!請千萬別停息,將這一葉輕舟,載著我直送往蓬萊三仙島.
賞析:
這首《漁家傲》在李清照詞集中風格獨特,歷來引人矚目.下面是中華詩詞學會理事徐培均先生對此詞的賞析要點.
這首詞氣勢磅礴、音調豪邁,是婉約派詞宗李清照的另類作品,具有明顯的豪放派風格,是李詞中僅見的浪漫主義名篇.
詞一開頭,便展現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卷.這樣的境界開闊大氣,為唐五代以及兩宋詞所少見.寫天、雲、霧、星河、千帆,景象已極壯麗,其中又準確地嵌入了幾個動詞,則繪景如活,動態儼然.“接”、“連”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洶湧的波濤、瀰漫的雲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渾茫無際的境界.而“轉”、“舞”兩字,則將詞人在風浪顛簸中的感受,逼真地傳遞給讀者.所謂“星河欲轉 ”,是寫詞人從顛簸的船艙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銀河似乎在轉動一般.“千帆舞”,則寫海上颳起了大風,無數的舟船在風浪中飛舞前進.船搖帆舞,星河欲轉,既富於生活的真實感,也具有夢境的虛幻性,虛虛實實,為全篇的奇情壯採奠定了基調.
因為這首詞寫的是“夢境”,所以接下來有“彷彿”三句.這三句寫詞人在夢中見到天帝.“夢魂”二字,是全詞的關鍵.詞人經過海上航行,一縷夢魂彷彿升入天國,見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詞人塑造了一個態度溫和、關心民瘼的天帝.“殷勤問我歸何處”,雖然只是一句異常簡潔的問話,卻飽含著深厚的感情,寄寓著美好的理想.
在一般雙疊詞中,通常是上片寫景,下片抒情,並自成起結.過片處,或宕開一筆,或徑承上片意脈,筆斷而意不斷,然而又有相對的獨立性.此詞則上下兩片之間,一氣呵成,聯絡緊密.上片末二句是寫天帝的問話,過片二句是寫詞人的對答.問答之間,語氣銜接,毫不停頓.可稱之為“跨片格”.“我報路長嗟日暮”句中的“ 報”字與上片的“問”字,便是跨越兩片的橋樑.“路長日暮”,反映了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經歷,然亦有所本.詞人結合自己身世,把屈原在《離騷》中所表達的不憚長途遠征,只求日長不暮,以便尋覓天帝,不辭“上下求索”的情懷隱括入律,只用“路長”、“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與過程,語言簡淨自然,渾化無跡.其意與“學詩謾有驚人句”相連,是詞人在天帝面前傾訴自己空有才華而遭逢不幸,奮力掙扎的苦悶.著一“謾”字,流露出對現實的強烈不滿.詞人在現實中知音難遇,欲訴無門,唯有通過這種幻想的形式,才能盡情地抒發胸中的憤懣,懷才不遇是中國傳統文人的命運.李清照雖為女流,但作為一位生不逢時的傑出文學家,她也有類似的感慨.
“九萬里風鵬正舉 ”,從對話中宕開,然仍不離主線.說“鵬正舉 ”,是進一步對大風的烘托,由實到虛,形象愈益壯偉,境界愈益恢巨集.在大鵬正在高舉的時刻,詞人忽又大喝一聲:“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氣勢磅礴,一往無前,堪稱大手筆.“蓬舟”,謂輕如蓬草的小舟,極言所乘之舟的輕快.“三山”,指渤海中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傳為仙人所居,可望而見,但乘船前去,臨近時即被風引開,終於無人能到.詞人翻舊典出新意敢借鵬摶九天的風力,吹到三山,膽氣之豪,境界之高,詞中罕見.上片寫天帝詢問詞人歸於何處,此處交代海中仙山為詞人的歸宿.前後呼應,結構縝密.
這首詞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把屈原《離騷》、莊子《逍遙遊》以至神話傳說譜入宮商,使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實融為一體,構成氣度恢巨集、格調雄奇的意境,充分顯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
6.名篇名句默寫
***1***韓愈《師說》是一篇贈序,文中點出“贈序”這一文體特點的一句是“ 餘嘉其能行古道 , 作師說以貽之 ”。
***2***李商隱《錦瑟》以“ 錦瑟無端五十弦 , 一弦一柱思華年 ”兩句起興,引發感慨萬千。
***3***孟子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中指出國家滅亡經常有其內外因,這兩句分別是“ 入則無法家拂士 ,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分析】本題考查理解性默寫的能力.解答本題,首先要讀懂題幹要求,然後根據題幹中的關鍵點及平時積累進行解答.注意字形,不要出現錯別字,寫後要檢查.
【解答】***1***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重點字:貽***
***2***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重點字:瑟***
***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重點字:拂***
四、語言文字運用
7.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①錢穆所撰《國史大綱》縱橫捭闔,在外寇侵略、生靈塗炭時,從文化淵源中尋找中國的方向。
②重霾之下,民眾叫苦連天,政府也不輕鬆,石家莊的限號是朝令夕改,四天三變。
③歌德關於詩歌的談話實在太精闢了,我讀到會心處總想拍案而起,有種喜不自禁的感覺。
④“90後”月嫂搶灘市場,能有效消除那些濫竽充數者的渾水摸魚,進而形成一個掠去泡沫的價格機制。
⑤整治“老賴”需要公安、銀行、交通等部門建立攻守同盟,讓“老賴”們一處失,信處處受制。
⑥對留守兒童進行全面摸底排查,應該就排查中發現的問題,按圖索驥,去探究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這樣才有可能從制度上解決困局。
A.①④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考點】成語.
【分析】解答本題的方法可採用“語境對照法”,首先明確成語的含義,然後正確辨別他們的感情色彩、修飾物件、使用範圍等,最後根據上下文,從詞語與語境的語意關係、搭配關係等方面選用詞語.
【解答】①縱橫捭闔:以辭令測探、打動別人,在政治和外交上運用聯合或分化的手段,此處用來形容“錢穆所撰寫的《國史大綱》”不符合語境;
②朝令夕改:早晨下命令,晚上就改變.形容政令多變,使人民無所適從;此處用來形容“石家莊由於霧霾引起的汽車限號問題”符合語境;
③拍案而起:一拍桌子猛地站起來.形容非常憤慨,此處用來形容“讀書到關鍵時候的表現”不符合語境;
④渾水摸魚:比喻趁混亂的時機攫取利益,此處用來形容“月嫂行業中趁混亂謀取利益的人”符合語境;
⑤攻守同盟:原指一些國家締結軍事盟約,以求在行動上協調一致.後比喻同夥間的串通合作,互不揭發,此處用來形容“整治‘老賴’”屬於望文生義;
⑥按圖索驥:按照圖象尋找良馬.比喻拘泥成法,不知變通,按教條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找,易於獲得,此處用來形容“對待兒童留守問題的方法”符合語境;
根據分析可以看出詞語運用正確的是:②④⑥;
故選B.
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適當吃素,除了能獲取天然的均衡營養,有益身體健康外,還能獲得脫離喧囂,獲得心靈的安寧平和.
B.金子山風景區劃出這片面積20多畝、擁有幾千株毛竹的竹海已成為遊客可隨意“塗鴉”的地方,這是景區特意為遊客開設的“刻字林”.
C.傳統的日曆在網際網路消費的大潮之下,經過重新策劃包裝,又意外獲得了新生,促成了年末的一波“文化買買買”風尚.
D.“剁手節”剛過,國家郵政局預計,11月11日至16日,全行業需要處理的快件將超過10.5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35%.
【考點】病句辨析修改.
【分析】本題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題,先抓典型的語病標誌,比如兩面詞、判斷詞、並列動詞;然後壓縮句子,保留主幹,看是否殘缺、是否搭配.
【解答】A.成分殘缺,“獲得脫離喧囂”缺少賓語中心語,在“喧囂”後加“寧靜”;
B.結構混亂,“劃出…已成為…”雜糅,在“劃出”後加“的”;
C.搭配不當,“促成…風尚”不搭配,應為“掀起…熱潮”;
D.正確;
故選:D.
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______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只是有文字記載以來的相關內容,②______即便如此,從發現了甲骨文的殷商王朝到秦的統一,③______有超過一千年的歷史,④______再加上口傳時代的文學,歷史就更長了。⑤______,我們要從大的時空觀上來看待先秦文學,⑥______不能將它僅僅看作是一個斷代文學,只有這樣才能對它有一個準確的評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雖然 但 也 如果 因此 而
B / / 就 當然 所以 卻
C / / 還 而且 另外 卻
D 雖然 但是 便 / 當然就
A.A B.B C.C D.D
【考點】關聯詞語.
【分析】本題考查複句間的關係,注意掌握常見關聯詞和副詞,以此來判斷複句關係.
【解答】根據“即便如此”這一句,可以具體得知第①②空屬於一個轉折關係的關聯詞,故可以填寫“雖然…但是”;從“有超過一千年的歷史”可以得知第③空與前文形成遞進關係,填寫“也”;根據“再加上口傳時代的文學”“就更長了”表示假設,可以填寫“如果”;⑤表述總結性,填寫“因此”,⑥錶轉折關係.故選A.
答案:A.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① 氣候變化對土壤侵蝕形式多樣 。氣候對土壤侵蝕的影響有時狂暴,② 比如降雨 ,尤其是暴雨,直接引起大量的土壤流失;③ 有時又很輕柔 ,比如喀斯特地區浸入地下的地表徑流,聚集、匯流,在土層和岩基內部進行著緩慢侵蝕和溶蝕;有時又是悄無聲息的,比如土壤凍融侵蝕,就是一些鬆散堆積物組成的坡面,由於冬春季節溫度變化,其上部被水浸潤的土體順坡向下流動、蠕動或滑塌。
【考點】表達簡明、連貫、得體.
【分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的能力,能力層級為表達應用E.
解答時首先閱讀文句,辨明文體,抓住中心.然後 看前後照應:要想使語句間連貫、順暢,首先應做到前後照應,協調一致.還要抓住標誌性詞語進行辨析.
【解答】文段主要說明氣候對土壤侵蝕的影響多種多樣.
第一處空格應是總括性語句,概括文段內容,談的是氣候對土壤侵蝕的影響多種多樣,空格處可填入這一內容.
第二處空格所處句子談雨水對土壤的侵襲,據其後的“尤其是暴雨”及後文與之對應的語句“比如…”的句式分析,此處應是“比如降雨”.
第三處空格應是氣候對土壤的形式概括,據前文的“有時狂暴”、後文的“有時悄無聲息”,其特點應是介於兩者之間,主要和前文的“狂暴”形成對比,可填入“有時輕柔”之類的內容.
參考答案;
①氣候變化對土壤侵蝕形式多樣/氣候是土壤侵蝕的主要因素 ②比如降雨 ③有時又很輕柔
11.如圖是某校“地方傳統文化”研究的初步構思框架,請把這個構思寫成一段話,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70個字。
【考點】圖文、表文轉化.
【分析】本題考查圖文轉換.題幹要求對所給的框架圖進行解說.首先要把握框架圖的結構,然後按照由下往上的順序逐層介紹.
【解答】此題根據題幹可知某校“地方傳統文化”研究的初步構思框架,組織答案時應先指出這是“地方傳統文化研究”,然後講地方傳統文化和校園文化,地方傳統文化包括三項內容,校園文化包括兩項內容,再根據框架圖說清它們和開發校本教材及第二課堂內容之間的關係.注意語言簡潔.
答案示例:
“地方傳統文化研究”包括剪紙、青銅、對聯等地方傳統文化和書院、植物等校園文化兩類.開發為校本教材後,作為第二課堂內容.
五、作文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萬聖節將至,由某商家策劃,一群妙齡少女化妝成死亡新娘、吸血鬼、殭屍等形象現身地鐵。她們穿著專業服裝,或七孔流血,或青面獠牙,在人群中分外顯眼。對此,有乘客表示實在恐怖,難以接受,公共場合還是應該低調一些;也有乘客覺得年輕人愛玩,也並沒有不法舉動,可以包容。
對這樣的另類文化表達,你怎麼看?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資訊。
【考點】材料作文.
【分析】此題通過材料的形式考查學生的分析、整合、寫作、表達能力.這是一道富有思辯色彩的作文題.要求考生運用辯證的思維,以發展的眼光、聯絡的眼光進行理性分析,思考蘊含其中的哲理,進而確立最佳立意角度.這則材料通過萬聖節前夕,一些商家通過相關策化為了以達到其目的,在街頭讓一群妙齡少女化妝成死亡新娘、吸血鬼等形象現身地鐵,讓乘客表示一種恐慌,這是西方文化對於我國傳統文化入侵的一種體現,在吸收優秀文化的同時應該要尊重我國傳統文化的素養,另類文化顯示出一種個性,但必須要低調,注意不同的場合,這是一種關鍵性的選擇.
參考立意:
1、個性文化需要注重場合;
2、尊重民族傳統文化.
【解答】
傳統文化•外來文化
當今世界全球化已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當全球化給我們帶來不少便利與好處的同時,我們的文化也正受著外來文化的衝擊.面對這樣的境況,我們應該何去何從?我想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將外來文化中好的精神融入我們的文化中,才是應對這種境況的最好方法.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願,“萬戶搗衣聲”中的思念和牽掛,“遍插菜萸少一人”的哀傷,還有那“燈如晝”的元夜“花市”.此情此景在有些人的心中已淡化消逝了,在他們的生活中已沒有這些傳統節日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掛滿禮物的聖誕樹、一盒盒的巧克力、一束束玫瑰花…悲哉!他們是一群丟了根的人,當人們推翻帝國主義對我們的欺壓和奴役之後,他們卻心甘情願地拋棄自己的根,在精神上情感上接受奴役.面對外來文化的侵襲,這種全盤接受外來文化而拋棄傳統文化的做法是錯誤的,同時也是愚蠢的.龍應臺曾說過“傳統不是懷舊的情緒,傳統是生存的必要.”是啊,一個沒有自己傳統的國家,一個沒有自身文化的民族,談何生存和發展?一味地拋棄傳統文化而接受外來文化只會落得個邯鄲學步的下場.
面對外來文化還有另一種態度,那就是抵制.清王朝曾經閉關鎖國,沉侵在地大物博的美夢中.當外國人用堅船炮利使清朝被迫開啟大門時,自以為唯我獨尊的人們才發現與別人的差距有多遠.這種盲目的拒絕也是不可取的,兩種文化的相遇,雖然會經歷碰撞與磨擦,但也會擦出新的進步的事物,這樣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拒不接受外來文化只會讓傳統文化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
積極將外來文化中好的精神融入傳統文化中才是應對文化衝擊的最好方法.香港、臺灣、韓國、新加坡被稱為亞洲四小龍,近幾十年來四地的經濟飛迅發展,它們受到的文化衝擊也是相當巨大的,但每當傳統節日來臨時,四地的節日氣氛都十分濃重.香港和臺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它們都曾被外國佔領統治,在這種狀況下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非但沒有丟棄自己的傳統反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非但沒有丟失棄自己的傳統反而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發揚光大.為什麼生活在香港和臺灣的人們能做到這點呢?我想他們是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包容了那些外來文化,留下外來文化的精華使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發展.既然在我們面前有這樣的例項,為什麼我們不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呢?事在人為,只有每個人都這樣去做,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才能在這全球化的浪潮中破浪而行.
讓我們正確對待文化衝擊,抓住這機會,揚帆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