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考試大題目解題技巧

  高中政治的學習少不了要考試,政治試卷的答題是每個同學頭痛的地方,那麼這個政治的答題解題技巧有哪些?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發下卷子之後大概有五分鐘的時間才正式考試,這個階段可以先瀏覽一下試卷,對試卷的結構、試題佈局等做一個簡單瞭解,做到心中有數。

  在作答的時候,要做到:①力爭首次就做對。考場上的時間是非常寶貴的,做過一遍的題目可能就沒時間再檢查了。而且複查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因此初次作答時最好不要寄希望於複查。②答題應先易後難,從前到後。一開始就答題順利,有利於集中精神、穩定情緒,使自己儘快進入最佳應試狀態。另外,解答容易題通常較快,可節省大量時間,也能為解答難題提供思路。③低檔題不失分,中檔題得高分,高檔題***難題***每分必爭。

  政治對閱讀、理解、歸納分析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作答的時候需要通過閱讀材料,提取問題、材料中的要點,再結合自己的所學,分析作答。提高閱讀理解、歸納分析作答能力建議學習一下快速閱讀,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啟用“腦、眼”潛能,培養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元號轉換成意義,消除頭腦中潛在的發音現象,越過由發聲到理解意義的過程,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方式,實現閱讀提速、整體感知、理解記憶等的飛躍。

  掌握快速閱讀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脈絡和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時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遊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安裝軟體即可進行試用訓練。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10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閱讀、學習效率,取得好成績。

  高中政治考試一輪複習

  一、夯實基礎,落實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

  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是最實用、最管用的應試策略。有專家曾經這樣說過:“歷年高考基礎題佔到80%,考生們只要在各科基礎題上少失分,考高分並非難事。”因此,在第一輪的複習中一定要過好基礎知識關。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一定要腳踏實地,都要切忌好高鶩遠、眼高手低。教師要對照當年的《考試大綱》及有關說明,引導學生按照章節捋清知識點,列出知識清單。對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礎知識要逐一弄清、融會貫通,再配合經典的題例,將主幹知識、重點知識向縱橫方向引申和拓展,構建知識體系。

  首先,理清相關概念、原理或觀點的表述內容,知道“是什麼”。例如在複習“商品”概念時,首先讓學生知道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然後給學生講清一種物品是否是商品,先看它是不是勞動產品,如果不是勞動產品,那它肯定不是商品;如果是勞動產品,再看它是否用於交換,如果用於交換,那它肯定是商品;如果沒有用於交換,而是供自己使用或者供別人無償使用,那它肯定不是商品。

  其次,弄清相關概念、原理之間前後左右的聯絡。比如:在複習“運動與規律”時,首先讓學生知道物質是運動變化的,然後讓學生知道物質的運動變化是有規律的,再讓學生知道規律是客觀的,最後讓學生知道規律雖然是客觀的,但人在規律面前並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能夠認識和利用規律。

  第三,搞清每一個考點在知識網路中的地位,和其它知識的內在聯絡。比如在複習“政府”這一考點時,要讓學生知道弄清政府的性質這一考點是理解和掌握政府知識的基礎,知道政府性質與政府宗旨、政府職能、政府工作原則、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的關係。

  二、精心篩選,用好資料和試題。

  高三階段,各種複習資料紛至沓來,令師生目不暇接,精選習題和複習用書成了擺在教師面前的重要任務。第一輪複習,一定要選好複習用書,用足手中練習,提高訓練的實效。備課組要做到課課有練習,章章有測試,將複習與練習結合起來。要用足教輔書,注重精選其中練習,尤其是主觀題,精選精講主觀題,注意引導學生歸納平時練習中的同類型題,舉一反三,以進一步提高主觀題的得分率。全批全改主觀題,注重及時反饋學情,激發學生作業的成就感。對於書面作業要注重質量不求數量,在輔助材料和單元測試卷等編制上數量不宜過多,但要注意選材、編制、訓練的針對性、典型性,既針對學生在複習中存在的問題,又結合重熱點及典型題型。“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見金”,在試題的選擇和落實上,我的體會是“注重目的性、體現時效性、強調層次性”,對於試卷要做二次增刪,對於典型例題要舉一反三。每套試題都各有側重,一定要選擇符合學情、難易適度,忌諱偏、難、怪、舊試題。學生手頭的複習用書不宜過多,以一本為宜,對照教材逐一落實考點;而教師除了緊扣教材外,至少要擁有三本資料,以便取長補短,互相彌補。

  對於歷年的高考試題,特別是近三年的高考題要高度重視,那是最好的題例。在第一輪複習中就要指導學生分析和研究高考題,有些典型試題甚至是不止一次的訓練。對於一輪複習中的習題處理,不是一一講解或對對答案,而要重點講審題、講考點、講思路、講盲點。講審題就是講題目的設問指向,帶著設問讀材料,把教材知識、時政知識、材料知識統一起來。講考點就是講試題涉及到哪些知識點,需要綜合運用哪些知識點來解決問題。講思路就是講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基本途徑和基本程式。講盲點就是講學生不知道的知識層面、學生不瞭解的知識聯絡、學生在練習中反映出來的典型錯誤、學生在學習中的困惑或問題。共性問題集體講,個性問題個別講。

  三、培養習慣,提高答題技巧和規範性。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好的習慣是學習成功的前提。高三階段,教師必須注重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複習習慣,如制定計劃的習慣、多思善問的習慣、認真審題的習慣、書寫規範的習慣等。每一階段都要求學生根據本學科的複習規劃,制定出符合自己的實際的複習計劃,合理分配每一天的學習時間,防止盲目性和隨意性。引導學生形成反思、深究的習慣,學會整理自己的錯題,形成科目“錯題本”,對於模糊之處,要主動與任課老師請教交流,不讓一個考點留下“夾生飯”。

  近幾年來,政治試題年年在變,但是,題型基本穩定。我幫助學生歸納不同題型答題的基本模式和技巧。如審題技巧包括審材料,審問題,審題眼,審答案,通過閱讀材料,讀出試題指向等。審題中學會抓主體,如經濟生活中的國家、企業、個人***消費者***,政治生活中的公民、政府、中國共產黨、人大等,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規律,形成良好的答題規範,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在培養學生做主觀性試題的習慣時,要求學生在書寫格式上做到段落化、要點化、序號化,把關鍵詞放在最前面,內容也要適度豐富,盡最大可能贏得分數。語言要規範,用學科術語來表述,組織答案要與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一致,滲透時政中的新理念、新觀點。如回答“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有關知識,說明提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原因”時,除了運用社會意識的反作用、上層建築的反作用、價值觀的作用之外,還應該聯絡時政觀點,點出“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

  四、集體協作,發揮集體智慧和力量。

  “眾人拾柴火焰高”,學科組成員集體研究、互相借鑑是取得複習成效的重要基礎。合理的分工合作,積極的工作態度,也是搞好第一輪複習的重要保障。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但對於教材、資料、試題的把握,複習進度的安排,以及複習中採取的策略有必要保持交流,取長補短,集思廣益,有利於複習質量的提高。

  第一輪複習中堅持開展集體備課,有助於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學科教師之間應該建立一種和諧共處的關係,養成就事論事的習慣,不搞獨立主義,不玩神祕行為,敞開胸懷,互相學習,協商解決複習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特別對於第一次帶高三的青年教師,更是成長提高的必經之路。實踐證明,在第一輪複習中開展集體備課,顯著提高了複習效果,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提高了教師指導複習的水平。

  高中政治考試備考策略

  關注變化

  近三年命題特點,很挑戰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面。前三年的中高考命題反映社會熱點,注重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對考生綜合運用學科知識的考查能力趨強,考查的梯度更加明顯,注重區分度,更能體現中高考選拔人才的要求。在答題上,考生如果完全按照書本上的原話作答,已不能得高分。這要求考生在複習備考時,既要注重基礎知識,又要懂得結合實際生活,用探究的眼光去組織答題,對考生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面是否廣泛是一個挑戰。如去年考查的網路購物,以及結合奧運會志願者談建設和諧社會,這些問題都是熱點問題,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

  從2009年的命題來看,選擇題的難度加大,雙向選擇題較多,對考生運用歷史知識分析和解答現實問題的要求更高,主觀題更加開放,提問的角度很靈活,這對考生的審題要求很高,答題方向要對,內容要細化,對考生的能力考查要求更高了。另外,考生要適當關注圖表題。

  抓住熱點

  關注熱點和反映公平公正的問題。無論高考試題如何變化,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是會迴歸到教材當中,因此,打好基礎是關鍵。在審題時,要注重抓關鍵詞,要明白出題人的意圖,知道設問分幾個角度,需要用哪個模組的知識作答,如果在提問中沒有指明,就要從設問的關鍵詞去判斷,千萬不要犯方向性錯誤。建議考生多做往年的高考題,注重關注熱點,如發展低碳經濟,以及今年頒佈的《選舉法》等熱點,注重民生和反映社會公平、公正的熱點問題。

  注重結合

  往年考生在辨析題上失分較多,主要是思維能力不強,找不準答題點,看問題不全面。如試題中呈現的是文化生活的材料,但設問卻要求用哲學或政治生活的觀點作答,部分考生審題不清,以為文化生活的材料要用文化生活的觀點作答,導致判斷失誤而失分,十分可惜。建議考生在複習時要加強記憶理解能力的訓練,要學會對所學知識的融匯貫通,尤其要重視平時訓練和考試中錯漏較高的錯題,找出複習的薄弱點,及時查漏補缺。還要關注時事熱點,注重知識點和熱點相結合的能力訓練。

  高中政治也與初中很不一樣。背的成分少了,靈活運用的成分多。大部分題都是要求運用課本上的原理去分析時事。首先,當然還是課本。必須把課本上的每一條原理都記清楚,原理後面的闡述和舉例也很重要。各個不同的例子是對應哪個原理的要分清楚,這在選擇題中很可能會用得上。經濟學比較簡單,只要把原理背熟,把分析題的基本思路記清楚就行。

  總之,政治是一門趣味性很強的學科,只要我們採取積極認真的學習態度,有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持之以恆地走好每一步,相信我們不僅一定能學好政治,而且還能領略到其中非常美妙而深奧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