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是如何聽課的

  學會聽課是取得優秀成績的關鍵,有調查表明,聽課效果越好,所學功課成績越好,反之亦然。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那麼要如何聽課呢?

  一、聽課前:做好預習

  中學的知識量越來越大,要求孩子更多地進行理解、聯絡與思考,而非單純死記硬背。如何為思考留出更多的空間呢?答案就是預習。通過預習,可以發現新課中的難點,等老師講到時格外注意;也可以掌握每節課的基本內容,快速跟上老師的思路,並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從而保持積極的聽課狀態。

  有些孩子說:\\\"預習重要是重要,可作業都做不完,時間那麼緊,哪有時間預習?\\\"確實,現在的孩子學習夠緊張了。但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中等的學生一個顯著的區別就是前者做作業快,效率高。在相同的學習時間裡,他們可以留出10-30分鐘的時間預習。如果預習了,聽課效果就好,作業做得就快,預習的時間自然就節省出來了。所以預習是形成良性迴圈的一種重要手段。

  二、如果時間確實很緊,怎麼辦呢?

  1、對於聽課效果好的科目,少預習或不預習;對於聽課效果差的科目,多預習。

  2、單科課程的預習時間控制在8-15分鐘,主要是把握整體知識內容,記錄或記住對於個人的難點和課程重點,方便聽課時在此處集中注意力。

  3、實在沒有時間預習,可以在一門課開始前的課間花2分鐘快速瀏覽,從而快速進入聽課狀態。

  三、聽課中:注重理解

  有了好的預習做基礎,只能保證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更有效的地方,便於我們更好地當堂消化知識。

  有些學生上課拼命記筆記、抄板書,出發點是好的,但卻沒有理解老師講的內容,課後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理解課堂上的內容,自然得不償失。

  該怎樣記筆記呢?

  有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總結出了記筆記的\\\"三原則\\\":

  1、寧可筆記記不全,也要先聽老師講課的內容。

  2、課本上講述很詳細的內容,不再做詳細的筆記。

  3、不抄老師的板書,而是重點記老師的分析思路與解題方法。

  只要堅持這三個原則,孩子不僅能提高聽課效果,還能獲得寶貴的複習資料——課堂筆記。

  四、聽課後:及時複習

  有了前面的預習和認真聽課,能保證孩子記憶和理解的深度。但遺忘是一種自然規律,對抗遺忘的利器就是複習。因此在聽完課後,還應即時複習以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並形成有計劃性的複習習慣,從而將所學知識深深地印入腦海。

  如果家長將以上的預習、聽課和複習的方法傳授給孩子,孩子聽課的效率就會更高,成績自然會更優秀。

  五、優秀學生的聽課法寶

  那些考入名牌大學的優秀學生有什麼學習法寶呢?教育專家經過研究後發現,\\\"聽懂每一堂課\\\"是他們取得優異成績的第一法寶。老師們講課,常常是\\\"課堂45分鐘,課後10年功\\\",優秀學生的聽課箴言是\\\"課堂走神1分鐘,課後摸索半天功\\\"。那如何讓學生提高聽課效率呢?如何讓思維在課堂45分鐘裡與老師時刻同步呢?下面介紹幾個訣竅供您和孩子借鑑:

  1、每天堅持累計不少於1小時的中等強度的體能鍛鍊,每天保持課間10分鐘徹底放鬆休息的好習慣。課間多做一些輕體力健腦動作,為課堂45分鐘的高度集中注意力儲備足夠的腦力。像伸伸或蜷蜷手指、左右手交替按摩指尖、伸伸懶腰等都是不錯的活動。

  2、調節聽課心態,優化聽課意識,在潛意識裡喜愛聽課。對於不太喜歡的課可找來一張白紙,認真列出不喜愛這堂課的十幾條優點、理由,隔一天重複一次,慢慢就能說服潛意識喜歡這些課,進入積極的聽課心態。

  3、在聽課過程中,要放鬆心情來理解課本上的內容。不要抱著一種緊張的記憶心態來死記硬背,這樣很容易造成腦神經疲勞,反而使聽課的注意力渙散。

  4、老師講課結束後,不要急著看書做作業,而應閉上雙目,放鬆後仰頭,把剛才聽課的重要內容再像放電影一樣回味一遍,把老師講課的內容真正印在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