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練級地理書下冊大綱

  八年級地理書下冊有哪些知識點,具體複習怎麼複習?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

  一、地理差異顯著

  1、自然地理差異

  ***1***氣溫差異:自南往北,緯度逐漸升高,氣溫逐漸降低。

  ***2***降水差異: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多。

  ***3***地勢差異:自西向東,地勢呈階梯狀分佈,逐級下降。

  2、人文地理差異

  ***1***農業生產方式的差異:西牧東耕、南稻北麥。

  ***2***人口、城市、交通線的差異:東密西疏。

  ***3***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東部高,西部低。

  ***4***飲食習俗的地區差異:蘇州人、無錫人、上海人喜歡吃甜,山東、河北以及東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鹹,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四川、重慶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聞名。

  飲食口味差異形成的原因:與當地氣候、水質等自然條件有一定關係。

  3、劃分地理差異的界限

  秦嶺 ——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①它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②大致相當於我國冬季1月0℃等溫線;③是我國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通過的地方;④是我國半溼潤地區和溼潤地區的分界線;⑤是我國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二、四大地理區域

  1、不同型別的地理區域:自然區、經濟區、文化區等。

  2、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⑴劃分依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青藏地區、西北地區。

  ⑶四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

  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主導因素是氣溫和降水。

  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分界線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主導因素是夏季風的影響。

  青藏地區和其他三大地區分界線是地勢一、二級階梯分界線,即崑崙山—祁連山—橫斷山脈。

  三、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1、北方與南方的自然差異

比較專案

秦嶺—淮河以北地區

秦嶺—淮河以南地區

自然景觀的差異

1月平均氣溫

低於0°

高於0°

年降水量

少(一般低於800毫米)

多(一般高於800毫米)

氣候型別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

主要地形

平原與高原為主

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

植被型別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河流流量

河流有無結冰期

  2、北方與南方的人文差異

人文景觀的差異

差異原因

農耕制度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

兩年三熟

一年兩至三熟

氣候

耕地型別

旱地

水田

氣候、地形

糧食作物

小麥

水稻

氣候

油料作物

花生

油菜

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

經濟作物

棉花、穀子、大豆等

棉花

傳統民居

坡度較小,牆體較厚

屋頂坡度大,

牆體高

氣候

  第六章北方地區

  第一節自然特徵與農業

  一、地理位置

  我國北方地區大體位於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二、地形特徵

  北方地區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部有面積廣闊的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西部有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

  三、 氣候

  1、氣候型別:北方地區地跨我國的中溫帶和暖溫帶,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

  2、氣候特徵:北方地區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攝氏度以下,夏季炎熱,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0攝氏度以上。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降水量為400~800毫米,屬於半溼潤區。降水季節分配不均,主要集中於夏季。

  四、 黑土地和黃土地

  1、東北平原在冷溼的環境下,發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們常把東北平原稱為“黑土地”

  2、黃土高原被深厚的黃土所覆蓋,黃河、海河從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區堆積,形成了廣闊的華北平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又常被稱為“黃土地”

  3、“黑土地”與“黃土地的自然差異”

 

黑土地

黃土地

位置

東北平原

華北平原、黃土高原

自然條件

地形

東北平原

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溫度帶

中溫帶和寒溫帶

暖溫帶

乾溼區

溼潤和半溼潤區

半溼潤和溼潤區

生態環境問題

黑土流失、土層變薄,

肥力下降,沼澤溼地,森林破壞嚴重

嚴重的旱澇、鹽鹼、風沙危害

水土流失嚴重

  五、 重要的旱作農業區

  ***一***自然條件

  1、北方地區平原廣闊,土壤肥沃,耕地集中連片。

  2、北方地區降水偏少,耕地多為旱地。

  ***二***主要作物

  1、北方地區的糧食作物: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穀子等。

  2、北方地區的經濟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自然災害

  災害及成因: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降水較少,且集中於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嚴重。

  1、解決措施:採取南水北調等跨流域調水措施,發展節水農業。

  第二節“白山黑水”——東北三省

  一、位置、氣候、地形

  1.稱謂:“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倉”

  2.東北三省包括:A黑龍江省,B吉林省和C遼寧省

  3.人們常用“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來形容東北三省山河大勢。

  4山環:由D大興安嶺E長白山F小興安嶺如馬蹄形分佈著K東北平原,

  5.水繞:1黑龍江2.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為臨,3.圖門江4.鴨綠江與朝鮮為臨,5遼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龍江

  6.東北三省氣候冷溼,由於緯度較高,又緊鄰著冬季風源地,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較多。

  二、從“北大荒”到“北大倉”

  1、商品糧基地的發展條件

  東北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氣候雨熱同期,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2、最大的商品糧基地

  ***1***東北三省由於緯度較高,氣溫條件只能滿足農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2***東北平原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國機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

  3、自然災害和生態環境問題

  ***1***在春秋季節,由於經常受寒潮的影響,容易發生低溫凍害。

  ***2***由於大面積開荒,溼地面積銳減,生態環境惡化。

  三、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1、重工業基地的發展條件

  東北三省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特別是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在全國有重要的地位。

  2、比較完整的重工業體系

  依託豐富的資源,東北三省形成了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學工業為主導,包括煤炭、電力、建材、森林等工業部門的比較完整的重工業體系。

  3、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20世紀90年代,由於資源枯竭、裝置老化、產業結構單一等原因,東北重工業基地出現經濟發展滯後的現象。國家明確提出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第三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

  一、文明的搖籃

  1. 稱謂:文明的搖籃 黃土風情:窯洞,白羊肚頭巾,信天游,。

  2.黃土高原上奔流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源地,如華夏始祖炎黃二帝。

  3.黃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關於黃土高原的形成,科學家曾經提出過許多假說,其中“風成說”得到了廣泛的支援,即認為黃土物質是從中亞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過來的。

  4範圍:黃土高原東起A太行山、西至B烏鞘嶺、北連C長城、南抵D秦嶺。跨越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省區。

  5、黃土地貌景觀:流水侵蝕使得黃土高原地表破碎,溝壑縱橫,形成塬***殘留的高原面***、樑***長條狀的山樑***、峁***孤立的饅頭狀山丘、川***黃土高原農業較發達、人口集中地地區***等多種多樣的黃土地貌景觀。

  二、嚴重的水土流水

  1、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徵: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黃土土質疏鬆,多空隙,許多物質易溶於水;缺乏植被保護;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為原因:過墾過牧導致生態環境惡化;修路、採礦等活動破壞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嚴重的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壞了農田和村莊,使得自然災害加劇,生態環境惡化。

  ***2***泥沙下洩導致河流含沙量劇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庫,給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難。

  4、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方面,採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

  第四節 祖國的首都——北京

  一、區域全貌

地理位置

經緯度位置

40°N,116°E

海陸位置

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溫度帶

暖溫帶。

乾溼地區

半溼潤地區。

鄰省

東南與天津相鄰,三面被河北省包圍。

自然環境

地形

平原為主。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河流

潮白河、溫榆河、永定河,自西北向東南流。

主要城市職能

我國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

歷史古城

“五朝帝都”,我國六大古都之一。

名勝古蹟

故宮、長城、頤和園、周口店、天壇、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產)

  二、現代化的大都市

  1、北京的重要功能區:主要包括中央商務區、中關村科技園區、金融街、王府井商業街等。

  2、北京的交通網路

  ***1***北京已經形成了航空、公路、鐵路四通八達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路。

  ***2***北京市區形成了環形加放射狀的快速道路網。

  ***3***城市軌道交通也很發達,並且已初步建設成網。

  ***4***北京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港。

  3、北京在城市建設中,十分重視歷史文化建築的保護和環境質量的改善,目前,正朝著“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標邁進。

 

  第七章南方地區

  第一節 自然特徵與農業

  一、 氣候溼熱的紅土地

  1、位置與範圍:南方地區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臨東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區地形複雜多樣,東部與西部的差異明顯,西部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有交錯分佈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積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氣候:南方地區屬於溼潤的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溼潤。

  4、土壤:由於水熱充足,這裡植被常綠。在溼熱的環境中發育了紅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區被稱為“紅土地”。四川盆地有紫色土。雲貴高原被稱為“喀斯特高原“

  5、河流:水量大、汛期長

  二、重要的水田農業區

  1、南方地區氣候溼熱,發展農業的水熱條件優越。

  2、南方地區耕地多為水田,是我國重要的水田農業區。

  3、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河湖密佈,灌溉條件良好,水田集中連片,山區水田零散分佈在河谷和緩坡。

  4、主要農作物

  ***1*** 糧食作物:主要種植水稻,也種植小麥。

  ***2*** 經濟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膠,以及柑橘,香蕉,菠蘿等熱帶、亞熱帶水果。

  ***3*** 三種常見的食材:蓮藕、椰子、竹筍。

  第二節“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匯之地

  1.地理位置和範圍

  ***1***位置: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

  範圍:上海市、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溫和溼潤。

  2.“魚米之鄉”

  大部分地區地勢低平,河網密佈,湖泊星羅,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3.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沿江沿海港口眾多。依託長江干支流發達的水運,可以聯絡廣大的內陸地區;同時又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樞,並通過遠洋航線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獨厚的江海之利,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二、我國最大的城市群

  1、古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揚州等。

  2、上海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國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綜合型工業城市。該城市不僅對長江三角洲地區,而且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都有輻射帶動作用,且隨著浦東的開放開發,該作用進一步增強。

  3、城市群不同城市間的“同城效應”

  ***1***依據條件:交通的發展,主要指發達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們往返於不同城市之間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樣。

  第三節 “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

  1、區域全貌

 

香 港

澳 門

位置(中國大陸東南端)

位於珠江口東側,毗鄰廣東省深圳市。

位於珠江口西側,毗鄰廣東省珠海市。

組成

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及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

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島三部分組成。

面積和人口

666.5萬人,1098km2

43.8萬人,25.4km2

人口密度

地狹人稠。

解決辦法:“上天”(建設高層建築)、“下海”(填海造陸)

歷史回顧

英國侵佔160多年

葡萄牙侵佔400多年

迴歸時間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經濟特徵

國際經濟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資訊服務中心和旅遊中心。

博彩旅遊業發達。

  2、香港與祖國內地的優勢互補

  ⑴祖國內地:廉價勞動力、廠房、生產生活用水、能源、日常生活消費品。

  ⑵香港: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

  3、港澳祖國內地的合作模式

  ***1***改革開放初期——“前店後廠”

  ***2***目前——先進製造業+現代化服務業

  第四節 祖國的神聖領土——臺灣

  1、臺灣省包括***臺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臺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

  2、臺灣島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3、臺灣島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佈在臺灣島的西部平原。

  4、地形:多山,山地、丘陵佔2/3,臺灣山脈縱貫南北,其中,玉山為最高峰。平原主要分佈在西部。

  5、氣候:臺灣島屬***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夏秋多臺風和暴雨。

  6、河流:臺灣島島上河流短急,水能豐富。

  7、臺灣島也是一個富饒的寶島,自然環境優越,***森林、礦產、水產等***資源十分豐富,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

  8、臺灣島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產***稻米、甘蔗、茶葉和熱帶、亞熱帶水果***。***森林***面積廣闊,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

  9、***樟樹***是臺灣最著名的樹種,***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紅檜是特有的樹種。

  10、此外臺灣島還有***海上米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森林之海、東南鹽庫***的美譽。

  11、外向型經濟

  ***1***20世紀50年代,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腦。屬於初級產品。

  ***2***20世紀60~90年代,以***出口加工工業***為主,形成“ 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主要出口紡織服飾,玩具和日用電子消費品,屬於普通工業製成品。

  ***3***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以電子工業為主導的高薪技術產業,主要出口軟體、晶圓、整合電路板,屬於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業製成品。

  2***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①大量受過教育和培訓的勞動力;②海島多港口;③吸收外資;④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區。

  “乾旱”的西北地區和“高寒”的青藏地區

 

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

區域特徵

乾旱

高寒

地形

以高原和盆地為主

以高原、山地為主

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

高原山地氣候

河湖

稀少,水量小,流程短,多內流河、內流湖,最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

中華水塔,三江源(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植被

溫帶草原,自東向西: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高寒草地

牧場特色

溫帶草原牧場(內蒙古)

山地牧場(新疆)

高寒牧場(青海和西藏)

畜種特色

三河牛、三河馬(內蒙古)

細毛羊(新疆)灘羊(寧夏)

犛牛、藏綿羊(青海和西藏)

農業型別

灌溉農業(河套平原、寧夏平原)

綠洲農業(雅魯藏布江谷地、黃水谷地)

主要農作物

小麥、玉米、長絨棉、瓜果等

青稞、小麥

  第八章西北地區

  第一節自然特徵與農業

  1、位置:西北地區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崑崙山—阿爾金山以北。

  2、地形: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主要是內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間分佈。

  3、氣候和河流:由於距海遙遠和山嶺阻隔,西北地區氣候乾旱,河流稀少,且多為季節性河流,是我國內流河的主要分佈區。

  4、自然景觀:西北地區荒漠和草原廣佈,東部高原以草原為主,向西逐漸過渡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佈。

  5、牧區和灌溉農業區

  ***1***賀蘭山以東地區降水較多,地表水資源比較豐富,賀蘭山以西地區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但山地降水較多,分佈有高山草場。

  ***2***優良畜種有三河牛、三河馬和新疆細毛羊等,草原上可移動的房子叫蒙古包。

  6、灌溉農業

  ***1***西北地區天然降水較少,難以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要,只有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區,才能發展農業,形成灌溉農業區。

  ***2***由於縣級氣溫高,光照強,晝夜溫差大,這裡的農產品品質優良,尤以瓜果聞名國內外。

  ***3***夏季氣溫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於棉花的生長和採摘。新疆的長絨棉享譽全國。

  ***4***引水工程—坎兒井:利用山麓地帶的坡度開發利用地下水的古老的水利工程。它的暗渠是為了減少水分蒸發,以適應當地乾旱的環境。

  第二節 乾旱的寶地—塔里木盆地

  1、位置:塔里木盆地位於新疆南部,天山山脈和崑崙山脈之間,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

  2、氣候:塔里木盆地深居內陸,又有高的山脈環抱,降水稀少,氣候乾旱,降水稀少,稱為我國極端乾旱的地區。

  3、這裡戈壁、沙漠廣佈,人跡罕至,在盆地中心有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4、在塔里木盆地邊緣的山麓地帶和河流沿岸分佈著星星點點的綠洲,他們的水源主要來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是當地人口、城鎮和交通線的主要分佈地區。

  5、塔里木盆地蘊藏著分豐富的油氣資源,尤其是天然氣儲量佔全國陸地天然氣儲量的1/4。西氣東輸工程帶動西部經濟發展、有利於西部環境改善;緩解東部能源短缺、改善東部環境。

  6、塔里木盆地環境脆弱,在開發油氣資源時避免環境破壞,要加強綠洲環境保護。

  第九章青藏地區

  第一節自然特徵與農業

  1.範圍:青藏地區位於我國西南部、 橫斷山脈以西、崑崙山-祁連山以南,南至國界。

  2.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遠看是山 ,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顯著特徵。

  3、由於海拔高,許多山峰終年積雪,冰川廣佈,青藏高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雅魯藏布江等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4、氣候:青藏高原具有獨特的高寒氣候,冬寒夏涼、年溫差小,日溫差大。

  由於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藏族的傳統服裝 藏袍 主要是為了適應青藏高原地區的氣溫日較差大而設計的。

  4.自然保護區: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受人類活動干擾少大部分仍保持著原始的生態,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5.湖泊:全國最大的鹹水湖是青海湖

  6.高原之舟 :高原之舟指的是犛牛,它的毛長 皮 厚 可以保持體溫,預防寒冷、體矮 身 健 ,可以載負重物。

  7.牧區:在獨特的高寒條件下,青藏地區耐寒的高山草甸分佈廣泛,生長著能適應高寒、缺氧、低氣壓等特殊高原環境的牲畜——犛牛、藏綿羊、臧山羊。

  8.河谷農業區:青藏地區發展農業的不利的氣候條件是氣溫較 低 ,有利氣候條件是日照 充足 。主要的農業區有南部的 雅魯藏布江 谷地,東部的 湟水 谷地,這些地區發展農業的好處是:氣溫較 溫涼 ,土質較肥沃。適合喜溫涼的 青稞 、 小麥 生長。

  9.生活習慣:青藏地區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為了抵禦嚴寒。人們都愛喝青稞 酒。因為青藏高原土層淺薄,林木稀少當地人建造房屋時,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塊為原料房屋牆體平頂碉房。

  第二節 高原溼地——三江源地區

  1、位置:三江源地區位於青海省南部,是長江源區、黃河源區、瀾滄江源區的總稱。

  2、中華水塔: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瀾滄江總水量的15%均來源於三江源地區。

  3、江河的水源來源:雪山和冰川融水。

  4、河流的天然調蓄器:湖泊和沼澤。

  5、三江源地區的保護

  ***1***生態意義: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溼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

  ***2***生態環境問題:

  A,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逐年萎縮,導致湖泊、溼地面積不斷縮小甚至乾涸。

  B,由於過度放牧、亂採濫挖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導致水土流失加劇,草地沙化嚴重、蟲鼠猖獗、野生動物銳減,加速了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

  ***3***保護措施:

  A設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B採取退耕還草***林***,全面禁獵、禁採砂金,休牧育草,實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場保護工程等措施。

  第十章 中國在世界中

  1、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目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可持續發展的壓力越來越大,面臨著資源特別是能源緊缺、環境汙染、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

  3、我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經濟基礎等的差異,區域經濟發展很不平衡。

  4、主要表現:東中西不發展極不平衡,沿海與內地以及城鄉之間經濟發展差距較大。

  5、解決措施:大力實施西部發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推動城鄉一體化等重大戰略決策。

  6、我國用佔世界不到10%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0%的人口。

  7、我國堅定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信念,積極參與國際事務。

  8、我國政府提出的“和諧世界”理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