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課文重點

  說起預習,學生往往認為無非就是標好自然段,後面的生字描紅描掉 ,再請家長籤個名。如此而已。這樣的預習有何效果可言?小編整理了,希望能幫助到您。

  

  1、易錯字

  爆***右下易寫成水***

  顫容易寫錯

  墟***右下為“業”***

  謄***上邊是兩橫***

  謹***右下三橫***

  慎***真裡面三橫***

  2、易錯讀音

  混***hùn***亂瓦礫***lì*** 顫***chàn***抖“ 歧***qí***途“

  3、多音字

  混 hùn ***混 亂 *** hún ***混 濁***

  17 地震中的父與子

  1.主要內容:課文講述的是有一年發生在美國的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故事。

  2.主題: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讚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3.詞句解析。

  ①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這是提領全文的關鍵句。說父親了不起是因為,這位父親一直不停地挖掘。為了兒子,決不放棄,實現對兒子的承諾。多麼堅忍不拔、決不放棄的父親!多麼恪守諾言、有責任感的父親!說兒子了不起是因為,在長達38個小時的漆黑的瓦礫堆下,沒有水,沒有食物,只有恐懼與危險。然而7歲的阿曼達卻能在這種情況下,告訴同學不要害怕,堅持生的希望;當得到父親的救援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同死神搏鬥,最終生還,巨大的精神力量來自對父親真誠諾言的信賴;奇蹟的出現來自偉大的父愛。

  ②“不論發生了什麼,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3次。因為他是父親對兒子的承諾,是兒子在絕境中滿懷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親堅持到底決不放棄的原因。反覆出現,多處呼應,通過父親的責任感充分表現了崇高的父愛,通過兒子對父親諾言的深信不疑說明了對父親多麼信賴。

  4.父親心理變化:當初“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悲傷與絕望,接下來的堅定與決不放棄,兒子生還後的無比幸福喜悅。

  5.對比句子:“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為什麼不直接寫挖了36小時?

  答:父親為了救兒子,整整挖了36小時,突出了挖的時間之長,之艱難。這句話不是直接寫36小時,而是從8小時寫起,這樣寫,表現出艱難的過程,更能體現父親執著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難。

  18* 慈母情深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軍》的事。體現了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平凡與偉大,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19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1.主要內容: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父親和母親對他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評價,這兩種評價對他產生的巨大影響,以及作者從這兩種評價中感悟到的愛。

  2.主題: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都飽含了對孩子深深的愛,只是愛的表達方式不同。

  2.作者心理變化:***1***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媽媽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爸爸的評價是“糟糕透了”。“我”對“精彩極了”的評價的反映是“得意揚揚”,而對“糟糕透了”的評價的反映是“痛哭起來”。

  3.成年以後,“我”“越來越體會到”父母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在自己的成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母親的愛是“靈感和創作的源泉”,而父親的“警告”則時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總結,提高”。作者不僅認識到兩種評價對自己健康成長的必要性,而且認識到“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兩種看來截然不同的評價所蘊含的共同點,那就是愛。

  4.詞句解析。

  ①我越來越體會到我當初是多麼幸運。

  作者體會兒時的幸運是因為:一是“我”有個常常鼓勵我的慈祥的母親,她常常肯定“我”,給“我”力量,母親的愛是“我”創作的靈感和源泉;二是“我”還有一個嚴厲的父親,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寫了很多作品,出版、發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來自於父母兩方面,所以我是多麼的幸運。

  ②我從心底裡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

  這一句話寫出了“我”對母親“精彩極了”的讚揚聲和父親“糟糕透了”的批評聲,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發點── “愛”。正因為“我”明白了父母的愛,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謹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風颳倒,意思是說,不會產生自傲和自悲。有父母時常的提醒,在愛的鼓舞下,不斷前進。

  20* 學會 看病

  本文講的是兒子感冒了,媽媽讓他獨自上醫院,學會了看病的事。母親用這種方式,鍛鍊兒子獨自面對生活的能力,表達了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學生應掌握哪些常規性預習的內容和步驟呢?

  ***一***默看

  拿到一篇新課文,由於會有一些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初讀課文時,可以採用默讀了解的方法。初次默讀的要求有兩個:一是瞭解課文的大概意思,譬如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介紹了一個什麼人,描摹了一些什麼景,告訴我們哪些知識,抒發了怎樣的感情等等。目的在於對全文獲得一個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準確地找出全部生字,劃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語句。

  ***二***查問

  就是通過查閱字典、詞典,或問別人***包括同學、老師、家長***對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對不理解的詞語,要初步瞭解它的意思。

  ***三***朗讀

  就是朗讀課文。生字認識了,就可以放聲誦讀了。“眼過三遍。不如嘴過一遍”,大聲誦讀,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都很有好處。預習的朗讀一般可讀三遍,第一遍重在鞏固生字的讀音,要把課文讀通讀順;第二遍注意文章內容,思想意義,瞭解文章寫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說明的東西;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結構,寫作方法。讀過幾遍課文,其印象肯定會比“一默看”時深刻。

  ***四***摘抄

  就是把應該積累的詞語句子和自己認為值得學習、借鑑的詞句摘錄下來。“嘴過三遍,不如手過一遍”,動手摘錄,使眼、手、腦並用,效果比讀更好。

  ***五***思考

  通過一系列的預習活動,學生對課文的內容、特點,有了初步的瞭解,這時,還應該靜靜思考一下,這篇課文在文字上、語句上、內容上、知識上、思想意義上還有哪些問題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老師講或向同學和老師請教的。對這些問題,有的可以直接在書上做記號,有的最好書面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