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古文重點句子及翻譯必考知識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高中語文備考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古文重點句子及翻譯這個分數對大家也是非常重要,也是要儘量拿到的分數,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最可能會考到的一些內容。

  高中語文備考知識點:古文重點句子及翻譯

  《赤壁賦》重點句翻譯:

  1、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譯文:任憑小船自由漂流,越過茫茫的江面。

  2、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譯文:***這聲音***能使深谷裡潛藏的蛟龍起舞,使孤獨小船上的寡婦悲泣。

  3、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譯文:這不是曹操被周瑜圍困住的地方嗎?

  4、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譯文:本來是一代的英雄豪傑,但如今在哪裡呢?

  5、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譯文:何況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魚打柴,以魚蝦為伴侶,以麋鹿為朋友;駕著一隻小船,舉杯互相勸酒;

  6、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譯文:流去的水像這樣***不斷流去***,但它實際上不曾流去;月亮時圓時缺,像那樣***不斷地圓缺***,但它終於沒有消損和增長。

  7、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譯文:這是大自然的無窮寶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東西***。

  《屈原列傳〉〉重點句翻譯:

  1、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

  譯文:***他***學識廣博,記憶力很強,對國家治亂的道理明曉,對外交辭令嫻熟。

  2、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譯文:屈原痛心楚懷王聽力不明,諂媚國君的人遮蔽了楚懷王的眼睛,邪惡的小人危害公正無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讒臣所容。

  3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

  譯文:闡明道德的廣大崇高,治亂的條理,沒有不完全表現出來的。

  4、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事楚

  譯文:秦惠王把這件事當作了憂患,於是就派張儀假裝離開秦國,拿著豐厚的禮物送給楚國作為信物,表示願意侍奉楚王。

  5、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譯文:就其文字來看,不過是尋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極大的,列舉的事物雖是眼前事物,但是表現的意思卻很深遠。

  6、人又誰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譯文:一個人,誰又能用潔淨的身體,去受渾濁髒物的汙染呢?

  7、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譯文:然而都效法屈原的說話得體,善於應酬的文辭,但始終沒有人敢於直諫。

  《滕王閣序〉〉重點句翻譯:

  1、雄州霧列,俊採星馳。

  譯文:雄偉的州城,象霧一樣湧起,英俊的人才,象繁星一樣的飛馳。

  2、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譯文:文詞宗主***文壇領袖***孟學士,文章

  的***辭采***氣勢像蛟龍騰空,鳳了凰起舞;紫電和青霜這樣的寶劍,出自王將軍的武庫裡。

  3、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

  譯文:使賈誼遭受委屈,貶到長沙,並不是沒有聖明的君主,使梁鴻逃匿到齊魯海濱,難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時代?

  4、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譯文:年紀雖然老了,但應當更有志氣,哪裡能在白髮蒼蒼時改變自己心志?境遇雖然困苦,但節操應當更加堅定,決不能放棄自己遠大崇高的志向。

  1.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六國滅亡,天下統一。蜀山樹木被砍伐一空,阿房宮才得以建成。

  2.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

  一旦國家破亡,不能再佔有***金玉珍寶***,都運送到阿房宮中。***從此***便把寶鼎當作鐵鍋,把寶玉當作石頭,把黃金當作土塊,把珍珠當作砂礫

  3.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於是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劉邦攻破函谷關;項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華的宮殿就變成了一片焦土!

  4.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滅六國的是六國自己,不是秦國。滅秦國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

  5.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秦國的統治者來不及為自己的滅亡而哀嘆,卻使後代人為它哀嘆;如果後代人哀嘆它而不引以之為鑑,那麼又要讓更後的人來哀嘆他們了。

  6.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

  從驪山的北面建起,並向西曲折延伸,一直通到咸陽。

  7.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

  長廊像腰帶,迂迴曲折,屋簷高挑,象鳥喙一樣在半空飛啄。***這些亭臺樓閣,***各自憑藉不同的地勢,參差環抱,迴廊環繞象鉤心,飛簷高聳象鬥角。

  8.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

  那長橋臥在水面上***象蛟龍***,***可是***沒有一點雲彩,怎麼會有蛟龍飛騰?那樓閣之間的通道架在半空***象彩虹***,***可是***並沒有雨過天晴,怎麼會有虹霓產生?

  9.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為什麼搜刮財寶時連一分一釐也不放過,揮霍起來卻把它當作泥沙一樣呢?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的人。

  2.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我學習的是道理,哪裡計較他生年比我早還是晚呢?

  3.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現在的許多人,他們跟聖人相比相差很遠了,卻以向老師學為羞恥。所以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味。

  4.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不理解文句,不能解決疑惑,有的人向老師學習,有的人卻不向老師求教,小的方面學習,大的方面丟充,我看不出他們有什麼明智的呢。

  5.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木直合乎墨線,***如果***它把烤彎煨成車輪,***那麼***木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即使再晒乾枯,***木***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

  6.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所以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製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對自己檢查反省,那麼他就會聰明多智,並且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7.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沒有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這是因為它用心專一的緣故

  《遊褒禪山記〉〉重點句翻譯:

  1.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唐代和尚慧褒當初築室居住在它的山腳下,死後又葬在那裡;因此它後來命名叫“褒禪“。

  2、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人們所說的華山洞,是因為它是在華山南面而命名它的。

  3、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出洞以後,於是就有人責怪那要求退出的人,我也後悔自己隨從他們,以至不能盡情享受那遊覽的樂趣。

  5、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所不在也。

  於是我對這種情況有感嘆。古人對天地、山川、草本、蟲魚、鳥獸的觀察常常有心得,因為他們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亦且廣泛的緣故。

  6、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但世上的奇妙雄偉、珍貴奇特、不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的地方,因而人們很少到達那裡。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達的。

  7、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支援,也不能到達。

  8、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盡了我自己的努力卻不能到達,難道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遊山的收穫。

  9、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我對於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嘆惜那古代的書籍的失傳,後代人弄錯了它流傳的文字,而沒有人能夠說明白的事情,哪能說得完呢?

  10、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這就是今天治學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謹慎地選取的緣故了。

  陳情表重點句翻譯

  1.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我因命運不好,小時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我慈愛的父親就不幸去世了。

  2.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

  我小的時候經常有病,九歲時還不會走路。

  3.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不久又蒙受國家恩命,任命我為洗馬。

  4.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我全部用表章上報,加以推辭不去就職。

  5.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過分承蒙提拔,而且恩命十分優厚,怎敢猶豫不決另有所圖呢?

  6.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因此我誠摯的內心實在是不忍廢棄奉養祖母而遠行。

  7.願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倖,保卒餘年。

  希望陛下能憐憫我愚昧至誠的心,滿足臣下我一點小小的心願,使祖母劉氏能夠僥倖地保全她的餘生。

  8.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臣下我懷著牛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聞

  今天就和大家就分享到這,祝各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