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政治如何取得高分一些學習方法分享

  政治如何學習?要靠死記硬背嗎?下面為你分享一些小技巧助你快速在政治的學習中取得令你滿意的好成績,跟小編一起學習吧。

  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我們會遇見什麼?有人說,高中政治就是比初中政治的內容要深一點,對嗎?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以最常見的“誠實”為例,初中學習中,強調領會誠實的可貴、誠實的複雜性,會討論是不是要放棄隱私、是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說出真相等等具體話題;而高中學習中對誠實的學習,可以是市場經濟下企業和消費者的信用;可以是現代社會治理中的政府公信力等更富有學理的知識;也可以觀察“誠”字的流傳演變,自篆而隸、自繁而簡,思考文字在文明傳承中的作用,文化發展與社會變遷的互動等哲學與文化角度的追問。

  學懂政治而非記住政治

  古語云“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這裡的“切問近思”,就在提倡多想當前的事情,與自己的實際情況密切相關的事情。高中政治的四本必修模組分別是《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經濟、政治、文化是我們社會生活的三大領域,而哲學,來自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為我們認識世界提供哲學方法的指導。

  關於經濟從多角度解讀生活問題

  經濟學研究的是一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生產有價值的物品和勞務,並將它們在不同的人中間進行分配的學問。

  有限的經濟資源,要用於發展商業住宅還是建一所公立學校?一個種梨的果農,如果暴雨減少了蘋果的收成,增加了梨的收成,他該高興嗎?為什麼北京商場裡的服裝比周邊小城市的服裝更容易打折促銷?為什麼鯨魚瀕臨滅絕,雞卻沒有繁衍之憂?人民幣發行越多越好嗎?我們將會了解價格、供給、需求、替代品、彈性、市場競爭、貨幣政策等經濟現象,從經濟學的視角解讀生活問題。

  關於政治深度把握教材

  經濟與政治密不可分,政府的工作報告給人們帶來創業新機遇,英法美宣佈加入亞投行的訊息給經濟帶來重大利好,股市因執政黨的會議公報而全線上漲……我們置身於政治生活中。

  政治生活是人們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相對於經濟,政治生活內容更多的涉及到社會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問題,政治是以經濟為基礎,併為實現和維護一定的根本經濟利益服務的。政府的權力行使是否規範、社會利益的分配是否公平、公民權益的保障是否完善,與每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政治模組包含著公民、政府、民主、國際政治等基本知識,是我們認識政治現象的鑰匙。

  關於文化以社會生活實際為載體

  從人類第一次使用獸皮遮體、儲存火種烘烤食物那一刻起,文化就誕生了。“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生活越是富足,有關文化的話題就越多。穿衣有“服飾文化”、吃飯有“飲食文化”,班級有“班級文化”,城市有“城市文化”,文化對人的影響無處不在。“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反映的是文化影響的深遠持久,“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反映的是文化的區域特徵。

  我們將認識文化的多樣性、繼承性,理解文化的傳承、交融和創新的意義,懂得在文化生活中選擇。文化模組的學習十分重視實踐性活動,同學們可以在輕鬆愉悅的文化實踐活動中體會感悟多彩文化的魅力。

  關於哲學源於對生活的深思

  據說每個人在童年時期會有一個時刻,也許是在某個夏夜,抬頭仰望,突然發現了廣闊無際的星空。這時候,心中會油然生出一種神祕的敬畏感,一個巨大而朦朧的問題開始叩擊頭腦:世界是什麼?我是誰?這種訝異和追問既激發了人們對智慧的追求和探尋,也觸及了哲學關於世界本原的問題的思考。

  生活處處有哲學。知道水到零攝氏度會結冰,到100攝氏度會變成氣,這是科學,但由此知道量變可以引起質變並懂得防微杜漸、見微知著,這是哲學智慧;知道樹葉有正面有背面,這是生活常識,而由此思考“凡物莫高中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追隨哲人的足跡,用理性和智慧的明燈點亮生活,便是哲學的魅力。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

  高中政治關注運用學科知識、學科思想和學科方法分析現實問題,針對問題陳述見解批判質疑;擬定課題進行有效研究;制定方案具體實施;蒐集資料提出建議等。把政治課堂所學的學科觀點、學科理論與具體情境和生活主題結合,正是高中政治學習所要特別強調的。

  關注生活、反思生活應該成為一種習慣。接觸到大量的資訊源,會促使我們自覺的以學科的眼光來審視和思考:

  同是參加兩會,人大代表稱“代表”,而政協委員稱“委員”。

  ——二者的產生方式不同,地位、職權不同;

  蘋果價格上漲後,小西觀察到營養餐裡搭配的蘋果換成了較便宜的橘子。

  ——蘋果和橘子存在互為替代的關係,蘋果價格上漲抑制了對蘋果的需求,增加了其替代品橘子的需求。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馬克思會怎樣解釋“夢想”的力量?

  ——夢想屬於一種意識現象,具有目的性計劃性主動創造性和自主選擇性,對人的行為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可以通過人們的實踐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