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總複習階段如何學好數學

  數學是我們從小學到大的一門學科,但是很多人卻學不好數學。那麼,在高三總複習的階段要如何學習數學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三總複習學好數學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總複習學好數學的方法

  有的人說上數學課老師在那裡呱呱一直說,可自己並沒跟上,就沒信心聽下去了,或者是感覺上數學課聽得聽明白,可為什麼一做題就錯呢?這裡我要說的是,你 上課聽明白了,不代表那就是你的東西了,就和你看到孫楊如何游泳了,難道你就能一個猛子扎水裡去遊了嗎?所以,我們要緊抓課前、課上和課後這三個環節!

  數學課前預習,是很多人忽略的環節,它的重要性大家也都知道,我想說的是,你的課前預習不僅僅是看看書就好了,而應該試圖自己理解這節講什麼***關鍵 是自己理解***,很簡單就是你一遍三角函式,就合上書想想三角函式是什麼?我能用它來幹嘛?這種疑問會給你帶來淺層的印象,上課時你立刻就有代入感了, 就像很多人玩遊戲要先看下攻略啊,這樣碰到問題就可以嘗試各種方法來解決它。

  由於你課前預習數學了,上數學課時老師講的很多東西是在加強你的印象,而且你之前的問題會一個個解開,你也會跟著老師的思路一直聽下去,如果你的問題老 師也沒解決,ok,你碰到了個好問題,這有可能就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了!所以下課一定要第一時間解決你的疑惑,因為你一放,這個問題你估計就忘了……所以 趁熱要打鐵!還有,上課的時候,你一定要打起12分的精神,這會減少你很多課下的無用功,你想想老師準備了那麼長時間講一節課,你卻不好好聽要課下自己 看……這簡直本末倒置嘛!所以,老師講的再爛,也比你看有效果的多,所以如果你不是回回考140+的選手,就好好聽老師講課吧!

  如果你課前和課上都做得很好,那麼課下這個環節就很好辦啦?很多人說自己上數學課什麼都會,做題什麼都錯!或者做題什麼都會,考試什麼都錯!這就是 沒有重視課下的結果。在課下,你應該再讀一遍這節課學習的內容,然後每個公式和定義都要自己推導一遍!!這個十分關鍵,只有你自己不看書推導一遍公式,或 者自己複述定義的時候,你才知道你那裡不會,而且推導這些公式絕對使你不用再刻意的記憶什麼公式,而是信手拈來的。

  高三對待數學錯題的正確做法

  高三肯定會刷試卷,刷了這麼多試卷可定會有很多錯題,有的人根本不會再看自己的錯題,而會繼續重新整理的試卷,我想重新整理的試卷對他們會有徵服感吧!可是,這些人就會有些問題今天錯了,下回還錯,考試也錯,就是有些錯題他總也記不住!

  這是因為,他沒有重視錯題的價值!他的錯誤思維在第一次建立,並且沒有被改變,一直延續了下去,所以錯題是要經常看的,並且反覆不斷的做,錯, 找原因,知道自己搞定了自己的弱點!有的人的錯題本整的和要賣的書一樣整齊,但是卻只是裝飾品,所以,錯題和錯題本一定要常看常新!

  當你刷完試卷,一定要用紅筆在你錯的地方大大的寫上錯因,然後早讀或者課件或者閒的時候,翻一下,看看你上次的錯誤你能不能這次改正,事實是很 多人會不止一次犯相同的錯誤,我也一樣!你的錯題,我建議你至少看過5遍,這叫常看。每次看錯題,都要悟出自己的錯誤和弱點,並且想辦法糾正自己的思維定 勢,每次糾正一點,慢慢你的思維就會和答案一樣啦!這叫常新!

  我覺得錯題的價值特別大,每次考試當中你的錯題要比你做對的更重要,因為你平時做對的高考***微博***也 會做對,但是你做錯的如果高考做對了,你就真的賺了!所以從錯題中挖掘你的潛力才是王道!這裡舉個我師兄的例子,他當年高考145+,我問他你的數學這麼 好,祕訣外傳不?他說,最大的祕訣就在看錯題本,他的錯題本都被他翻爛了,使得他犯過的錯誤基本不再犯了!這讓他每次考試都很胸有成竹,因為很多陷阱他都 跳過……但是都記得特別清楚!這就是錯題的力量啊!

  順便說一下,有人問不知道自己的薄弱環節在哪?這個很好辦,找出你的前5次考試或者前5套試卷,看看你錯的都是什麼地方,OK恭喜你,你的弱點就在那裡,加油補強他吧!!

  高三理科數學的複習方法

  對課本上的內容,上課之前最好能夠首先預習一下,否則上課時有一個知識點沒有跟上老師的步驟,下面的就不知所以然了,如此惡性迴圈,就會開始厭煩數學,對學習來說興趣是很重要的。課後針對性的練習題一定要認真做,不能偷懶,也可以在課後複習時把課堂例題反覆演算幾遍,畢竟上課的時候,是老師在進行題目的演算和講解,學生在聽,這是一個比較機械、比較被動的接受知識的過程。也許你認為自己在課堂上聽懂了,但實際上你對於解題方法的理解還沒有達到一個比較深入的程度,並且非常容易忽視一些真正的解題過程中必定遇到的難點。“好腦子不如賴筆頭”。對於數理化題目的解法,光靠腦子裡的大致想法是不夠的,一定要經過周密的筆頭計算才能夠發現其中的難點並且掌握化解方法,最終得到正確的計算結果。

  其次是要善於總結歸類,尋找不同的題型、不同的知識點之間的共性和聯絡,把學過的知識系統化。舉個具體的例子:高一代數的函式部分,我們學習了指數函式、對數函式、冪函式、三角函式等好幾種不同型別的函式。但是把它們對比著總結一下,你就會發現無論哪種函式,我們需要掌握的都是它的表示式、圖象形狀、奇偶性、增減性和對稱性。那麼你可以將這些函式的上述內容製作在一張大表格中,對比著進行理解和記憶。在解題時注意函式表示式與圖形結合使用,必定會收到好得多的效果。

  課後及時回憶

  如果等到把課堂內容遺忘得差不多時才複習,就幾乎等於重新學習,所以課堂學習的新知識必須及時複習。

  可以一個人單獨回憶,也可以幾個人在一起互相啟發,補充回憶。一般按照教師板書的提綱和要領進行,也可以按教材綱目結構進行,從課題到重點內容,再到例題的每部分的細節,循序漸進地進行復習。在複習過程中要不失時機整理筆記,因為整理筆記也是一種有效的複習方法。

  定期重複鞏固

  即使是複習過的內容仍須定期鞏固,但是複習的次數應隨時間的增長而逐步減小,間隔也可以逐漸拉長。可以當天鞏固新知識,每週進行周小結,每月進行階段性總結,期中、期末進行全面系統的學期複習。從內容上看,每課知識即時回顧,每單元進行知識梳理,每章節進行知識歸納總結,必須把相關知識串聯在一起,形成知識網路,達到對知識和方法的整體把握。

  科學合理安排

  複習一般可以分為集中複習和分散複習。實驗證明,分散複習的效果優於集中複習,特殊情況除外。分散複習,可以把需要識記的材料適當分類,並且與其他的學習或娛樂或休息交替進行,不至於單調使用某種思維方式,形成疲勞。分散複習也應結合各自認知水平,以及識記素材的特點,把握重複次數與間隔時間,並非間隔時間越長越好,而要適合自己的複習規律。

  重點難點突破

  對所學的素材要進行分析、歸類,找出重、難點,分清主次。在複習過程中,特別要關注難點及容易造成誤解的問題,應分析其關鍵點和易錯點,找出原因,必要時還可以把這類問題進行梳理,記錄在一個專題本上,也可以在電腦上做一個重難點“超市”,可隨時點選,進行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