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參考文獻

  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受到法律、債務契約、公司自身、股東等多因素的影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探討和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蓬勃發展,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更顯重要,不僅關係到投資者的經濟利益,也關係到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成長。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受到法律、債務契約、公司自身、股東等多因素的影響。本文從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現狀和主要問題入手,有針對性提出規範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對策。

  [關鍵詞]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股利分配

  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如何確定分配給股東的股利佔淨利潤的比率***即股利支付比率***,以及選擇和確定股利分派的時間、方式、程式等方面的方針和對策。長期以來,國內外財務管理學者對於股利分配與企業價值、股利分配應該採取的政策都有很多爭論。本文主要針對目前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提出規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對策。

  一、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主要型別和影響因素

  股利支付的方式主要有現金股利、股票股利、財產股利、負債股利等。在我國,股利分配方式在派現送股的基礎上,還衍生出派現並送股、派現並轉股、送股並轉股、派現送股並轉股等多種方式。本文所指派現指的是上述現金股利,送股指的是股權式股利,轉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用資本公積或盈餘公積向股東轉送股份的行為。

  股利政策的基本型別有以下幾種: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低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剩餘股利政策,這些股利政策的優點和缺點比較如表1:

  一般而言,投資者更傾向於固定股利政策和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但是企業在制定股利政策時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主要有:

  1.法律因素

  法律為股利政策限定了一個範圍。在這個範圍內,決策者再根據其它因素決定其具體的股利政策。法律對股利政策的規定各國之間的差別比較大,但是主要有資本保全約束、資本積累約束、償債能力約束、超額累積利潤約束等。我國目前有關的法規對上市公司的利潤分配做了明確規定,如盈餘分配順序一般為: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按10%的比例計提法定公積金;計提任意盈餘公積金:分配優先股股利;分配普通股股利。

  2.債務契約因素

  債務契約是指債權人為了防止企業過多地發放股利,影響其償債能力,增加債務風險,而以契約的形式限制企業現金股利的分配。這種限制通常包括:規定

  每股股利的最高限額、規定未來股息只能用貸款協議簽訂以後的新增收益來支付,而不能動用簽訂協議之前的留存收益、規定企業的流動比率、利息保障倍數低於一定標準時,不得支付股利等。這些措施都保障了債權人的利益。

  3.公司自身因素

  公司自身韻影響因素是指股份公司內部的各種因素及其面臨的各種環境、機會而對股利政策產生的影響。主要包括現金流量、籌資能力、投資機會、資本成本、資產流動性、盈利穩定性、股利政策的慣性等。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必須有充足的現金,否則就會發生支付困難,因此這往往也是是股利政策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公司在分配現金股利時,必須考慮現金流量以及資產流動性,過多地分配現金股利會減少公司的現金持有量,影響未來的支付能力,甚至可能會出現財務困難。公司的股利政策也受其籌資能力的限制。

  4.股東因素

  影響股利政策的股東因素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穩定的收入,規避風險。部分小股東主要依賴於公司發放的現金股利維持生活,如一些退休者,更傾向發放現金股利。二是控制權的稀釋。有的持股比例較高的大股東,因為擔心公司過分分配股利後需要後續融資造成控制權被稀釋,往往傾向於公司少分配現金股利多留存利潤。三是為避稅而要求少分股利,一般比較富有的投資者出於對避稅的需要,希望公司少分現金股利,將盈餘留存在公司中。

  二、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主要問題

  1.股利分配缺乏連續性和穩定性。

  我國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在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上缺乏長遠打算,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機性,導致股利政策波動r性大,缺乏連續性,而且連續分配能力較差。據統計,上市後連續五年進行派現的公司累計不到10%,所佔比重極低。即使是一些連續派現的公司。派現數額在各年度間的分配也很不均衡,有的年度很高。有的年度卻很低,往往受到公司管理層影響,隨意性很大。一般認為不穩定的股利政策則往往會降低投資者的信心,最終會影響公司的發展。

  2.股利支付率低。據中國證監會資料顯示,近幾年,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平均值僅為40.15%低於發達國家的平均股利支付率***比如美國為50%以上***。另外,我國上市公司的平均派現率僅為35.5%,與國際證券市場50%現金股利支付率有較大差距。積累與分配的比例關係到企業的現期利益和未來利益,和可持續發展問題。股利支付率低會同樣會的打擊投資者的熱情,促使投資者過度關注投機利益而忽略企業的投資收益,造成整個資本市場的惡性發展。

  3.派現水平較低,股利分配行為欠規範。

  2000年,證監會提出把現金分紅作為上市公司再籌資的必要條件。面對該規定我國上市公司不派現的情況有所好轉,但是整體派現水平還是很低。我國上市公司派現率普遍低於國外。以我國上市公司1999年到2006年為例: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資料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2月9日,滬深兩市共有63家公司披露2010年年報,實現淨利潤92.37億元,同比增長82 28%。同時,有52家公司披露了分紅預案,只有36家公司打算派現,比例不到60%。雖然最近幾年,上市公司派現水平有所提高,但是規範性仍舊欠缺。

  我國上市公司不僅派發現金股利,還大量送股、配股、用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採取各種混合股利,我國上市公司為了般本擴張或者

  “圈錢”需要。在股利分配方案宣佈的同時,往往伴隨配股、公積金轉股等擴張行為。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不規範具體一般認為主要表現在:***1***同一公司多種分配方案並存。為了迎合投資者的不同要求,有些公司對不同投資主體採取多種分配方式或者多種分配比例的股利分配政策。***2***某些公司的董事會對股利分配方案制定的嚴肅性不夠,經常隨意更改分配方案,造成二級市場股價的異常波動。有時候,有些已經獲得全體股東大會通過的股利分配方案因為各種原因不能落實和實施,同樣損害了股東的利益。

  4.超能力派現的情況嚴重

  超能力派現是一種惡性分紅行為,從表面上看給予了投資者非常高的現金收入,是公司對投資者的回報,但實際上這些行為嚴重影響了企業的長期發展,使得原本缺乏資金的企業缺口更多,投資受到嚴重影響。

  這四個方面是目前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存在問題的集中表現,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行動,規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促進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三、規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對策

  1.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

  儘管我國證券市場經過股權分置改革等政策嘗試,但是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不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制改造的不徹底問題仍舊突

  出。公司董事會所做出的決定往往偏向於國有大股東,忽視中小股東。因此,必須改變目前的上市公司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使股權結構多元化和分散化,形成股東會、董事會和經理層相互制衡的有效法人治理結構,以此促進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為。在此基礎上,須建立合理的董事會制度,形成有效的內部制約機制,規範大股東的行為對高管人員採用股票期權激勵制度,完善外部監控機制和職工民主管理制度等措施改善公司的治理結構,最大程度上消除內部人控制的現象,通過企業實實在在的發展提高盈利能力,實現股東價值和公司經營目標的統一。

  2.完善法律環境。規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為

  穩定的股利對保持股票價格的穩定具有直接的作用。對公司而言,意味著公司實力和盈利的穩定。可以從法律層面要求上市公司公佈從長遠發展考慮的長期股利分配政策。同時指導公司年度的股利分配計劃,維持股利政策的穩定性。減少控股股東對公司股利政策的干擾。這樣可以促使上市公司以股東利益和公司發展為重,認真制定包括長期股利分配政策在內的長遠計劃,並接受廣大股東的監督。

  3.完善上市公司資訊披露制度

  完善上市公司資訊披露制度應該從真實、完整、及時三個角度進行規範。對於上市公司鼓勵政策的規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著手:對於當年不分配的公司,應要求在報表中詳細披露不分配的原因;對於採用送股或轉贈股本方式的公司,應要求在報表中詳細披露貨幣資金狀況、資產質量、未來發展機會以及轉作股本的未分配利潤的用途和投資方向、投資收益等情況;對於申請配股的公司,應要求在配股方案中詳細披露股資金投入專案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以及以前年度配股資金使用情況報告,減少配股資金投向的盲目性。

  4.提高上市公司經營能力

  提高上市公司的經營能力,為改善股利分配現狀打下堅實的基礎。上市公司經營能力的好壞,盈利能力的高低。是決定上市公司制定股利分配政策的基礎。很多學者的實證分析結果所表明,影響上市公司分配現金股利的主要因素是盈利能力。相比較而言,上市公司一般都是各行業的中較具實力的公司,加上我國股權融資成本較低和享受優惠。性政策較多往往具有是某一行業中的壟斷地位,應該其獲利水平較高。但事實上,大多數的上市公司因為公司治理結構、浪費嚴重等原因經營情況並不理想,造成派發現金股利的比例較小,即使派發,也大都屬於“微利”股利。所以應該從根本上提升上市公司的經營能力。

  5.嚴格限制超能力派現行為

  我國應該借鑑國外的相關經驗,監管部門應明確對超能力派現的界定,如果企業分紅派現比例高於公司盈利或遠遠高於長期債券利率水平,則可以界定為“惡性派現”。一旦對上市公司界定為“惡意派現”,證監會等機構應直接干預,撤銷分配方案。追回已分配資金重新投入公司經營,同時追究當事人責任。另外,作為投資者應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當上市公司出現惡性派現,可以對公司提出集體訴訟,使公司高層管理層慎重決策,充分考慮股東的利益。

  6.採取措施加強對中小投資者的保護。

  在上市公司股票政策中。中小股東的利益經常受到侵害,應該重點加以保護,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改革和嘗試。***1***完善累計投票制度。在董事的選舉方面,實行資本多數決策原則體現了形式上的同股同權思想,但是該原則極易以形式上的平等掩蓋實質上的不平等,極易導致大股東濫用其表決權來侵害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從而使小股東意志與其財產絕對分離,造成股東地位的不平等、股東大會流於形式、董事會成為擺設,破壞公司治理結構。***2***完善獨立董事制度。我國目前雖然也有獨立董事制度,但是獨立董事往往不獨立,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在履行職責時也往往受制於大股東和高層管理者。所以,我國應在更高的法律層面上規範獨立董事的職權和定位,還需要完善獨立董事的選任程式,進一步擴大獨立董事的數量,完善獨立董事對公司重大事務的知情權、發表意見的權力保障制度,從根本上改變我國上市公司內部人控制的問題,從根本上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問題研究

  摘 要: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財務政策的組成部分,它與公司的投資決策、融資決策緊密相關。是以公司發展為目標,以穩定股價為核心,對於淨利潤在提取了各種公積金後怎樣在這兩者之間進行分配而採取的基本態度和發展策略。合理的股利分配既可以樹立上市公司良好的市場形象,又能促進公司持續健康的發展。目前上市公司的不分紅或少派現、大搞現金派現、熱衷於股本擴張等現象愈演愈烈,已引起了很多投資者的不滿和監管機構的重視。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現狀,討論了當前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並提出了幾點改善我國股利分配的建議,對我國上市公司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配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5-0178-01

  很多相關人士一直都比較關注股利分配政策。因為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將其實現的收益向股東分配的政策,不僅涉及到股東的直接利益,又對上市公司的長遠發展具有直接影響。合理的股利政策不僅可以吸引大量的投資者,同時也能為上市公司創造長期、穩定的發展條件和機會。因此,當前有必要對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進行探討。

  一、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股本規模和股權結構對上公司股利政策的選擇影響巨大

  股本規模和股權結構影響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主要表現在:股利分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受股本規模的制約,並且股本規模與股利支付率呈正比例關係。由於大盤股的股本擴張空間比較小,上市公司傾向於股利支付率較高的現金股利形式,所以公司更看重實施派現分配次數不多且股利支付率也較低的股票股利形式,是因為小盤股具有較強的股本擴張能力。

  當然,這只是一般情況,也有少數公司會選擇與此相反的股利政策。從股權結構來看,股權分散的公司則傾向於較高現金股利支付,而股權高度集中的公司傾向於低現金股利支付。

  ***二***上市公司外部約束機制不完善

  當前,我國的經理市場發展不成熟,併購市場比較落後而且市場退出機制極不完善,導致公司面臨的外部制約非常有限,由於母公司或地方政府的保護等各種原因,使得上市公司的退出機制一直得不到實施,導致上市公司虧損甚至嚴重資不抵債而沒有退出市場,大股東和ST公司的經營者沒有受到懲罰。有限的外部制約機制,使得上市公司對股利政策重視不夠,對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的利益考慮欠缺。

  ***三***忽視公司籌資能力對分配政策的影響

  我國上市公司一般有三種籌資方式:即淨利潤、權益融資和債務融資。“對於公司直接留置利潤而言債務融資和權益融資成本較高。對於新成立的公司而言,融資渠道較小,其如果一直舉借債務不僅代價高昂,而且還會附有較多的限制性條款”。因此,此類上市公司往往就會選擇現金不發放,而將淨利潤留置於企業,作為企業一種內部籌資的手段,這種靠公司內部積累謀求發展而不重視公司外部籌資能力的做法,導致公司難以把握很多難得發展的好機會,不利於公司的長遠發展,同時對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損害也大。

  二、完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建議

  ***一***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

  1、變不合理的剝離上市模式為合理,最大程度實現管理資產的整體上市,減少關聯交易的產生;同時,通過法律、行政及經濟手段,規範上市公司與母公司之間發生的關聯交易,並加以嚴格限制;2、改變上市公司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國有股占主導地位的高度集中的股權結構,是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政策形成的制度基礎。國家應該通過逐步減持國有股,使這一部分非流通股能夠上市流通。”因此,對於不同的上市公司和股票市場的各種反應,要制定相應的釋放政策,控制非流通股上市的規模和節奏,使非流通股的釋放規模和資金入市規模及股票市場的承受能力相符合。

  ***二***加強對股利政策的監管力度並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礎是政府監管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而上市公司質量是以股利政策的理性化程度為衡量標準的。“應使上市公司充分認識培育投資者分配回報機制,對從根本上降低並防範市場風險,引導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促進市場發展的重要性,從而讓投資者回報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得到增強。證券市場監管目標是否能實現,主要取決於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因此,證券管理層把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監管看成一項重要的監管內容。”從理論上講,監管層無權干預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案,而決定權在於公司自身。但在這方面上市公司的自律能力很差,股利分配行為十分不規範的情況下,就非常有必要制定帶有強制約束力的制度規則。

  ***三***充分考慮公司籌資能力,制定適度的股利分配政策

  在目標的資本結構條件下我國上市公司適度股利分配政策應該“滿足公司盈利性投資需求而能達到降低融資成本,穩定股權結構,進而實現公司價值較大幅度提高的可操作性的股利政策。”適度而合理的股利政策有利於公司股權結構的穩定,並在公司面臨外部接管威脅時提供有效的防禦屏障,因而有利於公司經營的持續而穩定的發展。

  總之,股利分配是上市公司的主要財務活動之一,理想的股利政策應該是在股東利益、企業價值和可持續發展之間求得某種平衡。文章通過分析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現狀,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影響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配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規範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幾點建議。相信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企業上市。

  參考文獻:

  \[1\]張孝,梅王勇.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現狀分析及政策建議\[J\].會計之友,2011,***2***.

  \[2\]田豔霞.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現代商業,2010,***5***.

  \[3\]楊柳.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探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