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股票的估值高低

  從股票價值來看,逆勢上漲板塊的價值最高,否則,這些股票也不會在大熊市逆市上漲;強勢振盪板塊價值次之,而超跌板塊的價值最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銀行股的市盈率很低,似乎具有投資價值,但它們的盤子大,股性差,難以吸引短線資金炒作,所以,銀行股就缺乏投機價值。

  若從超跌反彈幅度來分析,應該是“超跌+價值”的板塊反彈力度最大!本輪反彈什麼板塊會成為熱點板塊,我認為應該是“超跌+新價值注入”的板塊。所謂“新價值注入”,就是那些有產業政策傾斜的行業,能夠帶給相關上市公司以政策性和行業性的巨大想象空間。

  在股市反彈時,業績還根本體現不了,所以,也不要談什麼業績,關鍵是要看“新價值注入”這個概念的大小。炒概念,就是講故事,故事講得越大的,反彈力度就越大。沒有故事講的,即使超跌了,股價也反彈不高。

  通過估值判斷股價高低

  讓我們先看個段子:一群人不斷的以更高的價轉手交易一個魚罐頭,誰都相信會有人以更高價格從自己手中買走,直到有一天一個理性的交易者開啟罐頭,發現裡面居然是臭魚,於是再沒有人從他手中買走。如果能罐子裡的貨再決定是否接手,就不會成為高價買臭魚的二楞子。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價格與價值的微妙關係,有時候,臭魚比好魚還貴,因為包裝盒上是個大品牌。有時候,低成本的罐頭反而賣得貴,因為其可能是進口貨。所以投資如果不弄清楚裡面裝的東西好不好,就等於是矇眼走路,全憑感覺。在盒子沒開啟,謊言沒拆穿前,遊戲繼續,大家樂此不疲,一旦盒子開啟,臭氣熏天,臭魚你就呆有自個兒吃不了兜著走。股票就相當於是罐頭,如果你只買了一兩手,栽了跟頭大不了重頭來,但若是重倉大手筆殺入,血本無歸後再無東山再起的機會。所以,我們有必要搞清楚股票價值與價格的關係,搞清楚這種內在關係如何維繫。要搞清楚幾者的關係,就得弄情楚幾個概念:交易價格,票面價格,實際價值,以及清算價值。

  交易價格,即在二級市場上進行買賣雙方進行交易的價格,這個價格每天受到資金買與賣的影響而發生變化,每天收盤價格為次日開盤價格,這就是交易價格,這是我們最為關心的價格,其變化受諸多外部因素的影響,我在這裡探討其價格與價值的關係,主要就是看交易價格與票面價格、實際價值和清算價格幾者間的關聯,讓大家明白那些看似淺顯卻最容易讓我們忽略掉的東西,這些東西或許就決定了你的投資成敗。

  再看票面價格,股票作為一種證券憑證,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面值。如同百元鈔、十元鈔,股票也是有自己面值的。早期滬深股市還未建立時,場外已經有紙質的股票交易,如1984天時北京天橋百貨公司的股票面值為100元每股,當時上海飛樂音響的股票面值為每股50元,後來股市交易實現了聯網操作之後,紙質股票退出了市場,我們買賣的股票如同銀行存款般已經數字化。但股票依然有自己的面值,一般股票為1元每股,這是股市的基本單位,用來表明每一張股票所包含的資本數額。

  但是我們買賣股票,都不可能按面值買入,上市新股有上市價,可以說這是一隻股票最開始的價格,二級市場持有者最原始的價格就是新股發行時的申購價,之後股價上下波動,我們實際動用真金白銀買賣股票使用的價格為交易價格,這個價格主要受到買與賣的交易行為推動,與市場行情與公司發展有極大的關係,弄清楚了交易價格與票面價格的關係,就清楚股市發展情況,明白公司業績變化,比如績優股股價長期上漲,遠在面值之上,投資者共贏,而那些跌破面值的股票則使得長期持有者出現虧了虧損。

  同時也能讓我們知道,大小非、原始股成本是極低的,他們當初以面值價格購進的股票,現在看來處於利潤盆滿缽江滿狀態,即便是股價再跌,依然是大幅盈利,拋售意願會對股價形成負面的影響。

  弄清實際面值也有助於我們避開錯誤的判斷,舉個例項,601899紫雲礦業,這隻股票2008年4月25日上市,在資金的暴炒下股票大幅上升,很多不明就裡的投資者全力殺入。他們作了一個最簡單的類比,A股上市公司中山東黃金、中金黃金等黃金股股價都很高,股價均在50元以上,作為新發黃金股,7元價格很低,必然有大幅上漲的空間。但是請注意,這隻股票與其他股票有個很重要的不同點,就是其股票票面價值只有0.1元,即只有其他股票的十分之下,如果其按1元面值發行,股價實際上已到70元,不但不低,而且很高了,我們這個時候若只看股價高低來判斷估值,就大錯特錯,誤入岐途了。

  當然,紫金礦業是一個特例,A股其他上市公司面值都是1元/股,紫金礦業由於其港股票面價格是0.1元/股,因而A股區別於其他股票。同理,未來的A股,可能還會出現非1元票面價格的股票,彼時僅看價格高低就會犯相同的錯誤。需要汲取教訓,不能只看價格而要看估值,具體股票估值的方法將會在接下來的內容裡介紹。

  股票的票面價格本身與股票的交易價格沒有直接的關係,只是作為股票這一商品的一個單價,例如1000萬市值的股票,如果票面價格為1元,則有1000萬股股本,若票面價格為0.5元,則股本有2000萬股。而股票日後是從1元漲到10元,還是從0.5元漲到20元,或者其他走向,與票面價格沒有關係,因而票面價格於我們的意義在於識別原始股成本及定位上市價格。

  接著,要弄清楚的概念是市價,交易過程中交易雙方達成的成交價,通常所說的股票價格就是指市價。股票的市價直接反映著股市的行情,是股民購買股票的依據。由於受眾多因素的影響,股票的市價處於經常性的變化之中。

  第三,最為重要的是認識股票的內在價值,即股票的實際價值,這個是動態可變的。股票的內在價值主要體現在每股權益比率和對公司成長的預期上。如果每股權益比率越高,那麼相應的股票價值越高;反之越低。如果公司發展非常好,規模不斷擴大,效益不斷提高,能夠不斷分紅,那麼,股票價值就越高;反之越低。股票的內在價值是一個綜合各種因素作出的客觀判斷,決定著股票波動的區域,與上市公司收益清況,還與上市公司有形資產、無形資產以及管理水平有很大的關係。專業人士往往通過現金流貼現模型、內部收益模型、不變增長模型等方法模型來對股價內在價值進行評估。作為普通的投資者,沒有必要也很難掌握這些專業的東西,需要扼要掌握的是,內在價值由收益、股息、資產、資本結構及其他因素決定,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通過收益與資產情況來與交易價格對比作出對股票的評估。

  最後,需要搞清楚的是清算價值,在上面說的實際價值時,我們會考慮到很多無形資產的估計價格,但當公司倒閉後,很多無形資金可能會變得一文不值,且在進行財產處置時,其售價一般都會低於實際價值。即上市公司破產或倒閉後進行清算時,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實際價值。在我看來,這也是一家公司的價值底線。

  理清了票值、市價、內在價值及清算價值幾者的關係,就能夠衡量知道自己手中的股票是不是被過度炒作了,股價離其實際價值有多遠,是高估了還是低估了。客觀的認識股票的價格與價值的關係。

  雖然股票的價格受到政治、巨集觀經濟帶來的大盤走勢影響,受到買賣盤的推動影響,受莊家炒作操縱影響,但決定股價長期高低的根本還是上市股票所代表的上市公司的價值,如果上市公司業績過硬並能維持,短期的下跌必然帶來巨大的機會,反之則是無限的風險。

  通過這兩組股票,我們就很能很清楚的看到,貴州茅臺、片仔癀這些股票的價格一直很高,而且能夠長期挺住,有些股票長期牛熊市都能挺過來。反觀低價的股票,而有些股票價格一直都很低,例如四川長虹,股價幾年都在三四元徘徊,即便是遇上如2006年那樣的大牛市,四川長虹股價也沒有到15雹,僅有那些高價股的十分之一。到2013年3月時,四川長虹和馬虹股份都跌到了2塊零幾分的價位,這是何故,這與估值有關。

  並不是說股票股價高就貴,股價低就便宜。這只是股票的絕對股價。而只有股價與業績相對應得到的高低才是股價真正的“貴與便宜”。有些新入市的新股票沒搞清相對與絕對的概念,只聽別人說“這個股多便宜三四塊一股”、“那個股多貴幾十塊一股”,如果以此來決定將自己的錢買“便宜貨能買到更多股數”那就陷入了一種“貴賤”圈套中。更明瞭的來說,一隻30元的股票比3元的股票從價格絕對值上來看確實更貴,但30元的股如果估值低還可以漲到60元,而3元的如果沒業績沒前途只能跌到幾毛錢,那麼買30元的股是比買3元的股要“划算”的。當然如果從技術角度來看,高價股和低價估都有波段機會,這會在本書的後面內容裡告訴大家如何技術抓機會,但從價值與價格的關係來看,我們評判股價是不是夠便宜,是不是划算的時候,並不能只看它的絕對價格。

  實體經濟決定股市大趨勢走向,那麼上市公司價值決定股價,買股票,就是買企業,上市公司有問題,有再的好題材走得再牛也只是暫時的,所以要樹立戰略方向,要作長期投資或者說週期更長的大波段,必須選擇基本面好的公司,基本面不好,有題材,有人氣,或者順應大盤被動上漲的,漲完了就要賣出。自己盤點一下,你是不是很多股票買進了之後漲,然後非常高興,漲老高了捨不得賣,結果又跌回了原點。如果對上市公司一點了解也沒有就亂買股,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把錢打了水漂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