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引導孩子學習英語
摘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在未來社會裡,文盲將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不懂得學習方法、不會自行更新知識的人,家長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未來的社會中長大成才,不可不注意對他們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養成。
1.引導孩子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在未來社會裡,文盲將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不懂得學習方法、不會自行更新知識的人,家長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未來的社會中長大成才,不可不注意對他們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養成。
***1***創造條件讓孩子多聽聽錄音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繪製的第一個“遺忘曲線”表明:人們對於所學習的材料,最初的遺忘曲線是“急劇下降”的,但隨著時間的進展而逐漸減慢,也就是說,遺忘是“先快後慢”的,它提醒人們要抓住“及時複習”。由此看到,家長最好能在孩子放學回家後,就給孩子放一次錄音。這樣做,比過兩天臨近上課前才複習的效果要好許多。當然,早起後和睡覺前,在孩子洗漱時放一段錄音,堅持久了,也會有可喜的效果。這樣做,也是為了從小培養孩子具有學習不能只講拼時間,重要的是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的意識和能力。
對於初學者、對於少年兒童來說,學習英語不強調會認讀、拼讀和書寫,主要是加強“聽”與“說”的訓練。正如嬰幼兒不會說話,先學會聽,是潛語言先發展的過程一樣,首先達到能聽懂、能作出簡單的應答,如指認某人某物或某事,或者邊線。畫圖等,或是能用身體動作來應答,即進行初步的交流。他們能聽懂、能應答,就會有興趣,會有成功感;認讀和書寫字母則相應地靠後,至於寫句子更是往後放了。因此,在少兒英語教學中,首先是加強聽力訓練和說話訓練,然後才是讀寫能力的培養。聽說能力差,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差,是以往英語教學中的問題所在,是現代兒童英語教學中要全力改進的。為此,家長一定要配合學校來要求孩子,不能操之過急,不能要求“四會”,即聽、說、讀、寫一齊抓,更不要給孩子講語法知識,而是要創造條件讓孩子多聽,多聽純正的英語,習慣聽原聲帶,注意聽正確的語音、語調和語氣,英語中有“長音”、“短音”和“雙母音”等不同於漢語的發音要求,要注意學並且正確發好,否則談不上學到地道的英語。多聽幾遍、聽清楚了以後,跟著說。這樣做,也可以彌補一些因某些英語教師語音不夠純正的不足。多聽、多說可以讓孩子儘快達到“脫口而出”。“出口成句”,***哪怕一、兩個詞代表的句子***,因為,句子是語言的最小單位。
***2***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一種巨大而持久的力量,許多重要的事情正是靠習慣的力量去完成的,而且,良好的習慣是可以養成的。所以,進行“養成教育”便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和環節,它也應當是每一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都應當重視和掌握的重要內容和環節。在少年兒童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家長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讓他們多學到一些知識或得到好的分數還要重要得多。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以下學習習慣:
①、認真聽、耐心聽。即,先用心靜聽錄音或才是說,聽準了、聽會了,才跟著學說,不要急於說,防止剛剛開始聽就急著跟著說,這樣做會產生只會跟著說,或離開老師的帶讀,就不會說的問題;也還會因聽不準而說不準。它不利於提高聽力,也不利於自己獨立說的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②、大聲說,不害羞,家長要不斷鼓勵孩子勇於大聲地朗讀、對話、答問,以利於清楚地表達自己,也利於他人糾正自己的錯誤,還有利於培養大膽、開朗、自信的良好個性。
③、多舉手、多練習。要鼓勵孩子在課堂上積極舉手發言、回答問題,以及做“情境表演”等,這樣做,增加了課堂上練習的機會,也能得到、同學及時的、更多的指導和幫助。
④、大膽地聯絡實際做動作。上面提到,人們的語音語言和身體語言是相輔相成的。做動作可以幫助孩子理解語言,表達語言,也有助於記憶。家長還要鼓勵孩子去“發現”圖畫中的新人新物,大膽地創編動作和對話,讓他們“在做中學”、“在發現中學”,這樣的學習對於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完善孩子的個性,都是很有益的。
⑤、注重時效。要培養孩子從小就有時間觀念,採用多種方法鼓勵他們做到並湊成“專時專用、節約歸已”好習慣,即,學習時專心學,不吃東西,不玩貓;玩耍時好好玩,家長還可爭取時間同他們一道玩,以表示鼓勵。學習效率提高了,任務提前完成了,節省下來的時間歸他自己支配,去娛樂、健身,家長千萬不要再加作業。
⑥、不要多加抄寫作業。前面講過,對於少年兒童學習英語來說,聽與說是主要的、領先的;讀和寫,特別是書寫是逐步進入並要求的。因此,請家長不必在教師的要求以外,再多加抄寫作業。一項實驗表明,讓學生抄寫相同教材,抄寫4遍和40遍的效果是接近的;而且,兒童的骨骼尚在生長髮育中,手指上骨縫尚未長嚴,如果小學生長時間地寫字,不但會疲勞,還會使手的指關節受到傷害。這一切都有力地提示我們,“不要好心做錯事”。
***4***培養孩子學習的堅持性、毅力和承受困難和挫折的能力。
儘管少兒英語的教學活動應當做到:生動、有趣、但是,讓孩子長時間佔用業餘和遊樂的時間,於晚上或週末甚至假日去上英語課,這對於小學生來說,畢竟是有一定困難的,是很不容易堅持的。家長鼓勵他們不隨便請假、缺課,不但有利於學好英語,也能培養孩子做到做事有堅持性的良好性格。此外,教學中的競賽活動、同學中的交往、考試和考級等,都會“有勝有敗”、“有好有差”,常會遇到比自己強的“對手”,也常會遇到“挫折”和“不順心事”,孩子到家後會埋怨、甚至難過,這在當今的獨生子女中,更是少不了要發生的。這時,做為家長更需要對待,不但不要溺愛、護著孩子,更要把此事看作是教育和鍛鍊孩子性格的難得的好機會,看作是提高他們困難和挫折的能力的好時機。如,因為當天上課時自己搶答慢了,或小組的“比分”落後,回家不高興時,家長不能哄著他,而是要讓他知道,“成與敗”、“輸與贏”是人生常有的事,不必“斤斤計較”。只要家長注意、並進行教育,孩子的情緒一定會很快轉變的,一定能堅持努力學下去、學好。這就是毅力、意志力的培養,是個性的不斷完善。難怪,不少家長反映,孩子進了英語斑以後,不但英語學習進步了,人也變得活潑、大膽、有堅持性了,有的由少語、內向變得開朗、合群了。這樣的收穫除了要有好的、適合兒童特點的教材和教學等以外,更要有家長們的配合,重視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孩子的良好個性。
可以說,學習能力的培養,遠比學習知識重要,孩子從小學會學習,會學習英語,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更可以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這是可以終身受益的。
2.家長配合孩子學習的方法
***1***向孩子學習,拜他為師,會極大地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認真學習的程度。同爸爸媽媽一道學,教奶奶學英語,都會使孩子們高興,但是,家長要安排好時間,最好每天一刻鐘,堅持下來、以表示認真和誠意才好。實踐證明:輕鬆愉快的學習,能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性和潛能,從而能增強記憶效果,掌握運用外語的能力;反之,呆板、枯燥、緊張的學習,只能抑制思維活動,降低學習效果。我們提出上述的一些方法,都是為了幫助家長在課外為孩子創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使孩子喜歡學英語。可以說要想讓孩子學得好,首要是讓孩子能“愛學”、“樂學”,這是現代教育所一再強調的。
***2***鼓勵孩子、同孩子一道大膽地做動作。如問候語、禮貌用語的應答,做過娃娃家等的遊戲,畫圖、塗色、剪拼等,既是有效的學習,也是親子之間親切的交流。
***3***鼓勵孩子聯絡生活實際進行學習。如在家居物品貼上英文標籤,全家人一道學;去公園、商店時,複習有關詞、句;主動同外賓交談等。
***4***珍惜孩子得到的小獎品、小製作等。把孩子在班上得到的小紅花、採旗等展示在他們的“學習角”裡;把他們的獎狀、獎品陳列出來,適當地請親友們參觀,將起到很好的鼓勵作用;家長還可以按許諾,在孩子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小獎品”後,再給一次諸如玩具之類的“大獎”,鼓勵他們繼續努力
***5***支援並幫助孩子配合教師準備教具,製作學具。如,動物玩具、車船模型、圖片等都是有用的教具。又如,在孩子學習有關的如“地點”、“方位”等詞或句子時,有的家長幫助孩子製作兩套學具會更有效,如學“這”、“那”、“這裡、那裡”***this, that和here/there***時,如果將兩個相同的教具,放在不同距離的地方,就可以更形象地表現“這是一輛小汽車,那也是一輛小汽車”,這樣做也更易於記憶。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準備這些教具、學具的過程中,就是在積極地投入學習,就是在進行著有效的學習和複習。
***6***要多鼓勵、多具體關心甚至參與孩子的學習,在學習問題上少批評最好不批評孩子,諷刺、打罵更是要不得的。家長千萬不要拿處家孩子的缺點同別人家的孩子去比。要知道,每個孩子的基礎、身體、愛好、特別是語言能力是不同的甚至是很不相同的,隨便去比只會降低他的學習興趣;還有,課本和錄音帶裡都有“說說唱唱”等這一部分,它是孩子們喜歡而又好學好記的內容和形式,是教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孩子們常常在放學時還在高唱,可以說這是上課的延續,應當得到家長的讚許,但是不少家長忽略了它,往往急於追問“今天學什麼啦”、“你學會了嗎”等,馬上會遏制孩子濃濃的興趣;反之,如果家長欣賞地聽孩子唱完後高興地誇讚:“又學新歌啦,唱得真好”等,會進一步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再有,大多數孩子都是在課堂上“能說會道”,因而告訴家長說“會了”,但是當他在家時往往“不會”了,這是因為課堂上有著特定的語言環境,又是剛剛學習過、練習過的,離開老師和課堂當然就會不一樣了,家長要理解他們,創造條件鼓勵他們多聽錄音,而不是批評,更不能指責他們。
3.為孩子創設學習英語的良好環境
***1***良好的物質條件
這在一般家庭是不難做到的。即,讓孩子有自己的學習場所,沒有單獨房間的,要給他隔出一個“學習角”,放有書架、錄音機等用具。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這比良好的物質條件還要重要,直接影響孩子的情感智商的發展。主要包括這幾個方面:
①、夫妻和睦、親子融洽的家庭關係。這是建立在互相關愛、互相尊重的基礎之上的。它讓孩子有安全感,能安心學習;它能使孩子有責任感,對家庭也負有責任。根據國內外多方面的調查:父母親經常吵架,特別是父母親離婚後,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子女表現出的自卑、膽小、多疑和不合群等心理障礙,大大地影響、干擾著孩子們的學習與成長。我們呼籲,為了孩子,創造和睦的家庭!
②、鼓勵孩子勤學好問,提倡大家互相學習。遇有不懂得、不會的問題,親子一道查字典、翻閱資料,這樣做,只會提高家長的威信、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還會增加家庭中的許多樂趣。
③、父母親的良好榜樣。我們知道,兒童期的孩子一般還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這時,父母親對學習的態度、特別是行為,會極大地影響孩子。父母親喜好讀書、看報,特別是學習新事物、跟上新時代的觀念和行為本身,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最長久又深遠的無需教育的教育。
家長們,在我們這個社會飛速發展的時代,資訊量的猛增,孩子們獲得的資訊之多、之快,手段之豐富是我們始料不及的。這樣的新形勢提醒天下的大人們:必需對孩子“刮目相看”,這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因此,在我們談論家庭教育的時候,不得不思考這樣的問題:那就是“面對現代社會,家長怎樣看待孩子;家長和孩子,即親子之間應當是什麼樣的關係;怎樣相處?”一些專家學者們說得好:“現代社會是兩代人共同成長的社會”;“現代教育是兩代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向孩子學習是成年人真正成熟與睿智的標誌”。這樣一些良言忠告啟發我們,要對孩子加強素質教育,首先家長要提高自身素質,提倡家長同孩子一道成長,家長自身要加強學習;同時,家長要做孩子的朋友,互相學習,相互交心,不得自以為是;家長還要放下架子、虛心向孩子學習,要把“向孩子學習”看作是我們自身終生學習的內容,讓我們不斷努力學習、更新觀念,同社會、同孩子一道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