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及其主要手段

  財政政策效應Effects of fiscal policy,即財政政策作用的結果,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財政政策

  政策作用的結果,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對於政策是高效還是低效,一般可用政策成本與政策效益的對比分析來進行評價。

  財政政策效應的含義:1.財政政策對社會經濟活動產生的有效作用2.在財政政策的有效作用下,社會經濟作出的反應

  財政政策手段是國家為實現財政政策目標所採取的經濟、法律、行政措施的總和。財政政策手段的選擇是由財政政策的性質及其目標所決定的。財政政策的階級性質和具體目標不同,所採取的手段也不同。主要有,稅收、公共支出***包括財政補貼***、政府投資、公債等。

  中國財政政策的手段

  中國財政政策的基本手段有:

  ①國家預算。主要通過預算收支規模及平衡狀態的確定、收支結構的安排和調整來實現財政政策目標。

  ②稅收。主要通過稅種、稅率來確定和保證國家財政收入,調節社會經濟的分配關係,以滿足國家履行政治經濟職能的財力需要,促進經濟穩定協調發展和社會的公平分配。

  ③財政投資。通過國家預算撥款和引導預算外資金的流向、流量,以實現鞏固和壯大社會主義經濟基礎,調節產業結構的目的。

  ④財政補貼。它是國家根據經濟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和一定時期的政策需要,通過財政轉移的形式直接或間接地對農民、企業、職工和城鎮居民實行財政補助,以達到經濟穩定協調發展和社會安定的目的。

  ⑤財政信用。是國家按照有償原則,籌集和使用財政資金的一種再分配手段包括在國內發行公債和專項債券,在國外發行政府債券,向外國政府或國際金融組織借款,以及對預算內資金實行週轉有償使用等形式。

  ⑥財政立法和執法。是國家通過立法形式對財政政策予以法律認定,並對各種違反財政法規的行為***如違反稅法的偷稅抗稅行為等***,訴諸司法機關按照法律條文的規定予以審理和制裁,以保證財政政策目標的實現。

  ⑦財政監察。是實現財政政策目標的重要行政手段。即國家通過財政部門對國營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團體及其工作人員執行財政政策和財政紀律的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國家財政政策對股市有影響嗎?

  每一次國家政策面的決策對國內股市都帶來不小的影響,積極的財政政策會推進資金進入股市,消極的財政政策則不利於股市。那麼財政政策對股市具體有哪些影響呢?

  目前比較倡導的經濟模式主要有三種。

  一,純粹的市場經濟,這種模式下,一切商業活動,一切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由市場的供求關係來決定。但如果存在市場不靈,比如壟斷、傾銷、金融危機等情況,市場的靈活性就會失去效益。

  二,計劃經濟。這種模式一個國家所有的需求和供給都由政府來決定,並按份額分配。缺陷是指令太多,經濟難以創造效率。

  三,混合經濟模式。就以市場經濟為主,當市場出現不靈的情況下,政府通過改變政策來調控經濟的變化。

  財政政策對股市有哪些影響?

  1、財政政策,主要就是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上,大部分來源於稅收,加上少量的自營專案。支出,主要是對各行業的投資,對有潛力專案的開發,公共設施的建設***修路、建學校等***,社會保障的轉移支付等。

  當價格水平上漲過快,增加稅收可以從某種程度上降低一定的CPI。這對股市而言就是利空,稅收增多,人們的可支配性收入就減少了,從而投資於股市的資金就減少。反之減稅,則是利好。

  而政府的支出上,支出越大,代表某個專案、行業獲的資金越多,這是促進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對股市而言,大資金主力也就有了方向,對股市是利好。反之,支出減少是利空。

  政府支出和收入之間如果出現差額,會對國債產聲影響。當出現赤字,也就是支出大於收入,政府就發國債來平衡資產負債表。這時候國債就會上升。反之,有盈餘,會下降。

  2、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影響利率、貨幣供應量、匯率。

  當經濟出現相對衰退時,或物價大幅下跌時,利潤降低,企業生產較少的產品,從而投資減少,國內產出降低。這時降低利率,可以使企業貸款後的還貸壓力減小;人們買房積極;利率降低,匯率也降低,淨出口也會增多。國內投資增多,從而使刺激經濟高速發展,對股市是較大的利好。

  如利率上升,匯率也上升,是政府覺得經濟過熱,短期的緊縮措施,對股市是利空。但在國際市場上,本國 利率上升,那其他國家的貨幣相對貶值,就會有很多國際熱錢投入中國,往往金融地產受益,但這樣就會不斷產生較大的泡沫,泡沫越大,引發的風險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