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的秋季育兒知識

  秋季有季節性氣候乾燥,如果寶寶吃新鮮蔬菜過少、核黃素攝入不足,加上寒冷刺激影響,很容易“爛嘴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各位家長們抓緊看看吧。

  一

  秋季需提早預防寶寶爛嘴角

  秋季有季節性氣候乾燥,如果寶寶吃新鮮蔬菜過少、核黃素攝入不足,加上寒冷刺激影響,很容易“爛嘴角” ***“口角炎”***。如果平時能注意以下幾點,對預防小兒口角炎十分有效。

  平衡飲食:首先要克服小兒偏食習慣,多吃含核黃素豐富的食物、蔬菜和瓜果,如粗糧、黃豆、赤小豆、綠豆、豆製品、動物肝臟、牛奶、魚類、大棗、紅白蘿蔔、大白菜、西紅柿、菠菜、花菜、南瓜、蘋果、香蕉、梨等等。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補充富含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的補充,如動物肝臟、瘦肉、禽蛋、牛奶、豆製品、胡蘿蔔、新鮮綠葉蔬菜等。教育孩子不偏食,不挑食。還要多喝水,以利體內毒素快速排出,讓機體保持好的狀態。

  注意口腔清潔:飯後應讓孩子漱口,睡覺前不要讓孩子吃東西,也不要喝奶,以免食物殘渣留在口腔內,滋生細菌。

  加強區域性護理:口角發炎易乾裂不適,引起疼痛,可給孩子口角處塗些香油、軟膏之類,保持溼潤。也可以口服B族維生素,以幫助黏膜恢復。

  二

  孩子學習繪畫好處多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靈秀聰慧,可愛大方,因此在他們小的時候就重點培養他們的藝術細胞,繪畫是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報備的興趣,誠然學習繪畫可以讓孩子領略到很多美好,但是前提是必須是孩子自己感興趣才能夠學得好。

  首先,繪畫可以開拓孩子的思維能力,孩子接觸繪畫並不是要畫的多好,而是讓孩子感受到一門藝術,學會結合自己雙眼所看到的事物將它用筆觸描繪出來,這個過程中既是孩子的一種體驗,也是一種鍛鍊過程中,在孩子日常作畫的時候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能夠發現更多的新事物,運用各種線條,圖形來進行裝飾,孩子就會覺得興趣盎然,思路開闊,這就讓孩子提高了想象力,也激發了孩子對於繪畫的潛能。

  另外,繪畫是一種發現美好事物的方式,繪畫可以萌發幼兒對於事物美感的追求,孩子的繪畫線條雖然稚嫩,但是充滿著童真童趣,在他們畫筆下的事物都有著蓬勃向上的活力,孩子在繪畫過程中既可以鍛鍊情操,還可以提高他們對於美學的領悟,這些都將成為孩子受用終生的財富。

  不拘泥於形式是幼兒繪畫的重點,即使在孩子看來,太陽是紅色的,草地是黃色那也沒有關係,其實繪畫就如同做遊戲,玩進去了就會感悟很深,孩子能夠輕鬆愉悅的表達他們的想法那就好啦,在孩子的世界裡,創新是它的主旋律。

  家長和老師在教孩子繪畫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多種語言以及體態的來進行對於事物的描繪,從而達到發展孩子思維的有效辦法,引導孩子進行戶外寫生等都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更多感性的資源,從而激發靈感,讓幼兒產生作畫的興趣。

  總結:繪畫對於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種遊戲,家長也不要硬讓孩子畫的多麼形象多麼逼真,美學欣賞有很多種,有時候保持本心就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真實,孩子的心靈如同水晶般透明處純真,他們的畫作有著成人所沒有的美好和純白。家長和老師可以在繪畫活動中,肯定孩子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種僵化、固定不變的思維模式。

  三

  家長給孩子選擇興趣班常見的誤區

  一個沒有興趣、理想和目標的孩子是不知道將來自己想要做什麼的,很難想象這樣的孩子會有一番作為,所以培養孩子的興趣十分重要。但並不是必須要讓孩子去上興趣班,首先要知道孩子對什麼感興趣,今天就為大家講解下有關孩子早教過程中選擇興趣班的注意事項。

  誤區1:忽視過程,只看結果

  給孩子學畫畫,父母只注重是否學會畫一整幅的畫;學琴的孩子父母只關注是否學會彈一首曲子,學珠算的孩子,父母只注重看是否又準確又快;同樣,父母也只注重學跳舞的孩子是否能夠跳完一整支舞蹈。家長只看結果會給老師和孩子都產生莫大的壓力。其實孩子學習的過程遠比結果重要,因為在學的過程中可培養他們多方面的能力,調動他們的多種感覺和多個器官。如在學習彈琴的過程中,主要是培養手、眼、耳的協調,以及是否有戰勝困難的能力,這些因素將決定著孩子能否安靜心來學習,經過孩子努力而戰勝困難的成就感也能讓他的心情愉悅。在學習過程中貫穿的這些品質可能是父母看不到的,但對孩子的影響卻很深遠。另外,在跳舞學習的過程中,舞步是基本功,但只是跳舞中的一小節卻要練好長時間,給父母的感覺是孩子上了那麼多次課但連完整的一個舞都還不會,正經的都沒學;要知道學習基本功是為孩子跳舞蹈而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果基本功不紮實,學到一定程度後就可能學不下去。

  誤區2:讓孩子如趕場一樣的上週末興趣班

  有的父母不管花多少錢都要給孩子報很多的週末興趣班,英語、鋼琴、畫畫等;孩子忙,父母也跟著一起忙。本來孩子上完幼兒園後,休息的時間就很少,週末還得用來上興趣班,讓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

  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是離不開親情的,與父母在一起,是使他們心理髮展正常的基礎,如果忽視幼兒心理以及親情的交流,你會發現孩子變得不聽話、愛發脾氣等等。今後容易與子女在心理上產生隔閡,難以溝通。一味地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容易使孩子疲勞、厭倦。今後他可能對什麼都知道一點兒,但對哪個都不精。不如只選擇一兩項重點學,學會了再學其他專案。孩子如果在哪個專案上特別有潛力,就要多花時間重點培養。

  誤區3:把自己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小時候條件不好,沒有條件實現理想,而有了孩子後,就把理想寄託在了孩子身上。比如一位父母,英語頂呱呱一直是他的夢想,他就讓孩子從小上英語班學習英語,而成績稍有不好就一通批評。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如果大人把自己感興趣的強加給孩子,讓孩子擔負起父母的願望,那孩子的負擔就太重了,孩子學習起來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此,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愛好,讓他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通常對於孩子感興趣的事,他們可以學的快而好。而父母自己的目標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吧。

  誤區4:認為只有在課堂中才是真正的學習

  忽視對孩子進行生活教育,也有的父母忽視自己的能力,認為只有報很多的興趣班讓孩子去上,規規矩矩地聽老師講課,才是真正的學習,學不學生活中的知識都無所謂。

  總結:家長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的重視和投資無疑是最值得的,但不能只是一味的投資,而從未考慮孩子的感受。既然是為孩子選興趣班,就一定要從孩子的愛好出發,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一定能靜下心來自主學習,充分的享受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