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大班育兒知識
又到了十一月這個忽冷忽熱的季節,由於孩子體溫調節中樞和迴圈系統發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時調節體內和體外溫度的突然變化,很容易患感冒等病症,所以如何讓孩子安度秋季顯得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分享的的相關資料,各位家長們抓緊看看吧。
:當心寶寶秋季腹瀉
寒露時節,順德地區氣溫亦明顯變低,又到了小兒秋季腹瀉疾病的多發時節。近日,記者從順德區婦幼保健院瞭解到,目前,該醫院門診中約有10%的腹瀉疾病案例,其中有四五名兒童在住院就醫。隨氣溫持續走低,預計在11月份,小兒秋季腹瀉現象會明顯增多。
“隨著環境的變化和兒童免疫力的不斷提高,跟以前相比,這幾年小兒腹瀉疾病數量明顯減少。”順德區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鄧明紅告訴記者,門診治療中腹瀉比例由幾年前的50%下降到10%。
“輪狀病毒是引發腹瀉的主要原因。”鄧明紅介紹,腹瀉疾病跟環境有很大關係,而秋季氣候多變,特別是適宜該種腹瀉病毒的生長和傳播。鄧明紅提醒,腹瀉會伴有嘔吐、發燒、食慾不振等病症。此外,還可通過兒童排洩物判斷,“腹瀉患兒排洩物一般呈水樣或是蛋花狀。”除病毒感染和環境的變化,衛生習慣也是引發小兒腹瀉疾病的一個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6個月-3歲年齡段的兒童是小兒腹瀉疾病的多發群體。“小孩子會有吃手的習慣,很容易病從口入,病毒感染消化道和呼吸道,從而引發腹瀉。”鄧明紅解釋道,而因胎盤自帶的免疫力會持續6個月,出生6個月以內的幼兒反而不易引發腹瀉。鄧明紅預計11月份,小兒腹瀉疾病患者會持續增多。
醫生提醒
腹瀉僅靠喝水,脫水會加重
腹瀉問題不容小覷。如不及時就診,很可能引發嚴重脫水,破壞電解質穩定。“每年都會有1- 2個兒童因腹瀉問題引發生命危險。”鄧明紅告訴記者,孩子腹瀉的時候,電解質就開始紊亂,如果僅白開水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脫水。一般情況下,腹瀉、拉肚子都需要通過口服補液鹽,來補充電解質***其中包含鈉、鉀等***,而一般的白開水並不包含這些成分。
此外,鄧明紅建議,家長要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因為治療腹瀉所需的補液鹽要求規範。“一般情況下,腹瀉不需使用口服抗生素,但往往私人診所會給孩子亂補。”
“預防也是很關鍵的。”鄧明紅提醒,要注意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和生活衛生,如兒童糞便清理等;注意保暖,肚子著涼,會加快腸道蠕動,引發腹瀉;飲食要清淡,勤喝水,不宜食用涼性食物。
:兒童糖尿病
有研究表明,初生寶寶喝牛奶容易患上糖尿病。多大的的寶寶才能喝牛奶呢?據專家介紹,寶寶在出生後最好8個月以後進行牛奶餵養,否則患糖尿病的概率會增大。由此可見食物對嬰幼兒糖尿病會產生一定影響。因此父母在對孩子的飲食上要多下功夫,儘量做到母乳餵養。
近年兒童糖尿病發病率上升很快,在兒童糖尿病醫院,患糖尿病的孩子,平均年齡只有十來歲。看著別的孩子都拉著父母的手買雪糕,他們只能想像這些零食的美味。據專家介紹,目前中國主要城市的兒童糖尿病年發病率為每10萬人中有1.6人。
兒童糖尿病發病的原因,以下因素中還有許多未能完全解釋的問題。
一是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二是飲食方面,嬰兒出生後最好8個月以後才進行牛奶餵養,否則患糖尿病的概率會增大,食物對嬰幼兒糖尿病有一定影響;三是與基因有關,目前醫學界認為新生兒糖尿病與遺傳基因有關,父母可能有遺傳基因,在自己身上並沒有體現,卻在孩子身上體現出來。
為嬰兒補充維生素D可降低患糖尿病危險
寶寶補充維生素D能夠防佝僂病,同時維生素D可降低患糖尿病的危險。糖尿病人中維生素D缺失的發生率為61%,其中女性偏多。可見,媽媽和寶寶應該是補充維生素D的“主力”。從臨床統計來看,哺乳期的寶寶如果不補充維生素D,他們患糖尿病的機率比補充維生素D的兒童會高出7倍多。
孩子可以從1個月起開始補充維生素D,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自兩週起即可補充,在最初3個月應每日給800國際單位,以後減至每日400國際單位即可。兩歲以後寶寶生長髮育的速度減慢,戶外活動也逐漸增多,因為長出了“小牙”,飲食多樣化了許多,一般已不需額外補充維生素D。而孩子到了青春期***10-14歲***,體格生長加速,學習壓力開始增大,整天趴在書桌上學習,戶外活動相對減少,可考慮加服維生素D或多吃些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大馬哈魚、金槍魚以及其他脂肪含量較多的魚及牛奶等。
鈣質有利於孩子的骨骼生長。孩子要多晒太陽,幫助鈣質的吸收。當然晒太陽也是有技巧的,不要只是坐在窗戶下,因為隔著玻璃,紫外線是不能穿透玻璃的,一定要到戶外,但也不要過度曝晒,夏季可選擇在樹陰下或在太陽剛出來、日落前進行,冬季在風和日麗的中午前後為佳。
:疝氣的孩子治療
小兒疝氣,從醫學上講主要是指先天性斜疝。男孩的睪丸是在出生前才通過腹股溝管降至陰囊的,隨之下移的腹膜則形成鞘狀突。若鞘狀突在嬰兒出生後還沒有閉鎖,反而成為較大的腔隙,腹腔內容物就會從這裡突向體表,而形成斜疝。
由於嬰兒腹肌可隨身軀的生長逐漸強壯,疝氣也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因此一歲以下的嬰兒可暫不手術,隨時觀察病情的變化,疝塊突出時,及時將其還納,或在醫生的指導下用棉線束或用繃帶壓住腹股溝管內環,既防止疝塊再次突出,又給發育中的腹肌以加強腹壁的機會,常能避免手術治療。如果超過一歲,最多 觀察至三歲還不能自愈,則多半需要手術治療。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疝塊會越來越大,如果能及時回納,問題還不大,但若稍用力甚至站立時疝塊就出現,往往會 影響正常生活。
小兒疝氣最大的危險是當孩子劇烈哭鬧或突然用力時,腹內壓突然增加,腹腔腸管突出過多,或有些患兒長期應用疝帶使疝囊頸經常受到磨擦變得肥厚堅 韌,使疝內容物不能還納,應立即到醫院診治。如果嵌頓過久,會形成腸管壞死等嚴重併發症,這時再行急症手術,其風險要大得多。
因此,當父母發現孩子患有疝氣時,應立即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三歲以內的患兒可暫不手術,但需密切觀察;三歲以上的患兒如果疝塊逐漸增大,或 有嵌頓史者,則應選擇手術治療。家長千萬不要對手術過於恐懼,而相信那些不負責任的廣告宣傳,既浪費了錢財,又延誤了手術時機,影響孩子的健康發育和成 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