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小班古詩憫農教案

  引導幼兒感知故事中的韻律美。培養幼兒從小懂得愛惜糧食,珍惜成人的勞動。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感知故事中的韻律美。2.培養幼兒從小懂得愛惜糧食,珍惜成人的勞動。

  二、活動準備:

  憫農圖一張,小朋友吃飯圖一張。

  三、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猜圖意

  提問:圖片上有誰?他們在幹什麼?你覺得這是什麼時候?***請幼兒說說圖上的內容***

  ***二***感受古詩特點,理解古詩內容

  1.幫助幼兒理解古詩所表達的意思。

  師;這幅圖可以用一幅圖來表達,他的名字叫《憫農》。

  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古詩,解釋古詩的含義:中午太陽紅紅照在地上,農民在鬆土除草,汗水一點一點禾苗下面的土地裡,誰知道碗裡的飯呀,顆顆粒粒是農民辛苦勞動得來的。

  2.教育幼兒要懂得愛惜糧食、尊重勞動成果。

  提問;

  聽了這首古詩後你有何感想?小朋友以後進餐時該如何做?

  我們今天吃的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苦出力、流汗種出來的,所以,我們要愛惜糧食,熱愛農民伯伯。

  ***三***學習依據對古詩的理解,用不同的聲調、語氣朗誦古詩

  1.根據圖片,幼兒跟著教師朗誦。

  2.幼兒有感情地、完整的朗誦古詩。

  3.請部分幼兒表演朗誦古詩。

  ***四***分析人物行為,對幼兒進行行為習慣教育

  出示圖片二,觀察圖上小朋友的行為,說一說她這麼做對不對?為什麼?我們該怎麼做?***幼兒討論***

  小結:我們要愛惜糧食,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四、延伸活動

  比一比以後誰吃飯最乾淨,不浪費糧食?比一比以後誰洗手不浪費水?

  師生一塊佈置環境“我是節約的好寶寶”,把幼兒生活當中節約的鏡

  認知水稻

  【活動目標】

  1、觀察、解剖、區分水稻的根、莖、葉、果實,進一步梳理植物特點。

  2、從水稻的功用中感知農作物的概念,知道愛惜糧食。

  3、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及仔細觀察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已經去小區邊上的稻田裡觀察過種在田地裡的水稻。

  2、人手一株水稻、水稻生長圖、水稻課件、剪刀、筐。

  【活動過程】

  一、認識水稻的外形特徵。

  ①瞧,今天誰來和我們做朋友了呀?學習詞:水稻***一株、長在水裡***

  ②待會兒請你們每個人去拿一株水稻,仔細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你會發現水稻的什麼祕密呢?

  ③幼兒自由觀看***結伴看***。

  ④集中:說說發現的祕密***同伴補充***,引導幼兒用完整生動的語言描述像什麼?

  a、如:根——像鬍鬚——鬚根——紮根,吸收營養;稻穗——沉甸甸、一串串,黃了,代表熟了。

  b、有疑問,有待驗證。如:莖捏上去軟軟的,猜猜也許裡面會怎麼樣?有什麼辦法知道?

  二、解剖水稻,梳理植物概念。

  ①水稻屬於哪一類?為什麼?***果在哪裡→稻穗***

  ②今天,我們就來當回小小科學家,用剪刀把水稻的每個部分剪開來,看看水稻是不是可以分成植物的幾個部分。***一個小組商量,相同的部分放在同一個筐裡***

  ③提問:你把水稻分成了哪幾個部分?***根據幼兒回答,師在黑板上畫各部分,驗證是否是植物***

  ④你在給水稻分家的時候,有沒有什麼新發現?

  主要驗證:莖是空的→吹一下像吸管→捏上去軟軟的→輸送營養

  三、梳理農作物的概念。

  ①金黃的稻穀裡躲著誰呢?***米***

  ②是嗎?讓我們一起剝,看看到底什麼?果然是米,看看米是怎麼樣的?***小、硬、白***每人試一粒,放嘴裡咬咬,別看小小一粒米,藏著許多營養,我們都離不開它,知道為什麼嗎?***做飯,讓我們吃了不餓肚子***當什麼?***糧食***

  ③農作物概念,你還知道哪些農作物?

  四、教育幼兒要愛惜糧食。

  ①農作物是誰種的?誰見過農民伯伯種水稻***結合視訊水稻生長圖***

  ②老師當農民伯伯,請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示生長過程。

  ③欣賞古詩“憫農”,知道米粒來得不容易,要愛惜。

  【活動延伸】

  通過看視訊瞭解水稻專家袁隆平爺爺和水稻的不同種類。

  小班語言教案:我的小傘

  【活動目標】

  1、能認出自己的小傘,並簡單描述自己的傘的顏色、特徵,能用一句連貫的話“我喜歡我的傘,它是什麼色的”描述。

  2、認識不同的傘,比如遮陽傘,沙灘傘等等,知道傘有不同的用途。

  3、通過對傘的進一步體會,能提高對生活的經驗,熱愛生活。

  【活動準備】

  1、請家長準備孩子們各自的小傘。

  2、PPT。各種傘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拿出事先準備的傘,擺放在桌子上,並且說“哇,小朋友們,這幾天下了好大的雨,你們是拿什麼來躲雨啊?”引出話題,然後請小朋友上前認領自己的小傘。

  2、等小朋友們認領自己的小傘後,教師先進行示範“這是我的傘,我喜歡我的傘,它是藍色的,它上面有小花。”然後讓小朋友一個一個描述儘量根據自己的句式描述自己的傘。

  3、教師開啟PPT,讓小朋友看不同的傘,並請孩子分組討論這些不同的傘的用途。

  4、然後教師請小組代表上臺展示自己組喜歡的傘,並且請孩子說出理由,還可進一步提問孩子他們喜歡的這種傘可以用到什麼用途上,比如“小朋友們喜歡哪種傘呢?為什麼呢?”孩子們就可回答“太陽傘,因為可以在上學的時候遮太陽”引導孩子將生活經驗聯絡起來。

  5、ppt展示完畢,教師拿出自己的傘,告訴孩子們傘的結構,並且告訴孩子們傘端的尖銳,使用時要小心,不要對著人開啟等注意事項,提高孩子的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