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半寶寶發育標準

  現在很多媽媽都非常的擔心自己寶寶的身體和健康,寶寶發育一個階段他都有一個階段的發育標準。那麼,兩歲半寶寶發育指標是什麼?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兩歲半寶寶發育指標

  這個時候的寶寶,額可以自己上下臺階,比較自然地跑步;能自己動手自覺吃飯,控制好自己的大小便;還能正確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還能能完整地做自我介紹,初步懂得與同伴交往;在成人引導下禮貌待人。

  兩歲半寶寶養育要點

  在這個時期,給寶寶一天的食量大概為:每天400-600毫升牛奶,雞蛋一個,其他主副食較前一階段略有增加。可搭配粗糧。飲食要以糧為主,以肉菜為副,以水果為輔。常吃豆類食品和深色蔬菜。油、鹽、糖要少吃。每天三次正餐,一次零食,一般在午睡後加。

  而且在這個時候,寶寶的生長速度減慢,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爸爸媽媽不必強迫或誘使寶寶多餐進食。每天按時開飯、寶寶的最好飲品是白開水,少喝含糖分多的飲料。而且他們會自己吃飯,不用爸爸媽媽追著餵飯。

  一歲寶寶發育指標規律

  運動能力滯後要及時就醫:如果這個月仍不能獨自站立,請帶寶寶去看醫生。大多數寶寶可以離開攙扶物穩穩的站立了,部分寶寶還不能獨自行走,雖然能向前走幾步,但如果沒有爸爸媽媽的迎接,很快會摔倒。

  光腳丫走路的好處:光著腳走路可以促進寶寶腳掌、腳踝、腿部的肌肉發育,所以父母應該多創造條件讓寶寶光腳走路,但要注意別讓寶寶著涼哦。

  不要替寶寶“謙虛”。如果有人誇寶寶,你也許會下意識的謙虛幾句,說一些寶寶的缺點,這時候就有可能在寶寶的小心靈裡播下否定自己的種子哦。

  寶寶發育遲緩的表現

  1、9個月時不能伸手拿東西

  如果你有跟其他寶寶對比的話,一旦發現寶寶到了9個月時仍不能主動伸手去拿東西,同時在有大人攙扶時也不能用自己的雙腿支撐體重。這就表明寶寶有些異常,應該及早帶寶寶去檢查一下。

  2、哭聲異常

  有的寶寶會因為受刺激到而起啼哭的時間長,但有的時候卻需要反覆刺激或持續刺激才能引起啼哭;也有的寶寶哭聲尖銳,有的或哭聲細小無力;還有部分寶寶不愛哭鬧,顯得異常“乖巧”。如果爸爸媽媽學會聽懂寶寶的哭聲,就知道箇中隱含的健康訊號了。

  3、吸吮能力差

  有的寶寶會比較晚才學會咀嚼,吃固體食物時,容易發生吞嚥障礙和嘔吐等現象。智力障礙的寶寶最早表現出來的症狀往往是吃奶困難,不會吸吮,特別容易吐奶,這樣就表示神經系統有損傷,日後智力會受影響。到寶寶半歲時新增輔食以後,咀嚼晚餵養困難,吃固體食物不易嚥下並且致使嘔吐。

  做這些事寶寶會發育不好

  1、餵飯喂太飽了

  想要寶寶營養充足,快高長大,很多老一輩都喜歡讓寶寶再多吃一點。專家表示,人在飢餓狀態下,會促進腦垂體更多地分泌生長激素,這可以刺激兒童骨骼生長。然而,寶寶吃得過飽反而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導致寶寶長不高。

  另外,營養過剩還會讓寶寶性發育期提前,造成性早熟。這樣的寶寶在一定年齡階段可能比同齡人要高,至少不矮,但過早地促進骨骼發育,導致骨骺在生長髮育期之前提早閉合,最終成為矮個子。

  2、過早叫醒寶寶

  家長早早要趕去上班,只能是早一點叫寶寶起床,好讓能夠幫寶寶儘快梳洗、吃早餐再送去幼兒園。但原來,過早地叫醒寶寶,擾他清夢竟然會影響到他的身高發育!

  寶寶要長高個子,特別在春天這個寶寶成長的季節,要保證寶寶有足夠的睡眠,每天至少確保8小時以上。因為生長素的分泌在人入睡後45-90分鐘內明顯升高,且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超過全天量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