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語文蜜蜂引路教案

  語文老師往往都會知道做好教案,就是上好課的前提!為此,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教科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教科版

  設計理念:

  採用多種教學方式,如讀讀、想想、畫畫、做做、演演,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教學實踐,親身經歷操作,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克服高耗低效,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

  設計特色:

  抓住重點段,挖掘訓練點,多渠道開展言語實踐活動。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別“常常”和“往常”的意思,並會用“常常”造句。

  3.能領會列寧善於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理解課文內容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小黑板、圖片、生字卡片、練習紙。

  教學流程:

  一、扣題質疑,引讀全文

  1.讀課題,圍繞課題讓學生提出問題。如:蜜蜂不是人,它怎麼會引路呢?蜜蜂為誰引路?引向哪裡?結果如何?

  2.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3.再次速讀全文,用簡單的一兩句話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列寧利用蜜蜂找到養蜂人***

  ***以疑促思,以疑促讀,可以有效地提高閱讀效率;邊讀邊想,邊分析邊概括的習慣要從低年級開始培養。***

  二、直奔重點段,理清“行走”路線

  1.瀏覽課文,找出哪一個自然段是圍繞“列寧利用蜜蜂找到養蜂人”這個主要內容來寫的。***第三自然段***

  2.指名讀第三自然段,大家邊聽邊思考列寧的行走路線。

  3.小組合作學習,根據第三自然段的內容,在白紙上畫出列寧的行走路線的簡圖。

  4.出示剪貼畫:花叢、園子、小房子、小路,讓一位學生上黑板擺、貼。同學們根據課文的內容進行評議。***重點看學生是否讀懂課文,對“附近”“旁邊”這些詞有沒有忽略。***

  ***藉助動手操作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思維積極性的有效手段。通過動手實踐,促進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5.練習。

  ***1***讓學生質疑,看這段還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2***理解本段的重點詞語——“結果”。

  選詞填空:果然、竟然

  ①早上出門,天陰沉沉的,到了中午——下起了大雨。

  ②早上出門,陽光燦爛,到了中午——下起了大雨。

  ***3***想象練習。

  第三自然段只寫了列寧在找養蜂人的途中看的和做的,卻沒有寫他怎樣想的,現在我們展開合理的想象,說說列寧當時是怎樣想的。

  投影出示

  當列寧從住處出來後,他一邊走一邊看,發現路邊的花叢裡有許多蜜蜂,心想:——,於是,他仔細觀察,只見那些蜜蜂採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裡,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列寧又想:——,列寧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蜂的人。

  ***4***從這裡,你覺得列寧是個怎樣的人?***讓學生感悟出列寧是個善於觀察、勤動腦筋的人。***

  ***利用教材的空白處發揮學生的想象,從人物的行動推想人物的內心,從而更全面、深入地瞭解人物的品質特點。***

  三、創設交際情境,回顧全文

  1.同桌分角色讀第四自然段,讀之前好好想想應該用怎樣的神情和語氣來讀。

  2.請一對同學讀,師生評議。教師範讀。***注意把養蜂人“驚訝”的神情和語氣表現出來。***

  3.以第四自然段為開頭續寫,補充養蜂人和列寧之間的對話。要求

  ***1***通過對話把列寧找到養蜂人的經過說清楚。

  ***2***有時間寫下來。***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①通過對話,回顧全文;②先說後寫,降低梯度;③說寫結合,培養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

  教學反思:

  文字的意義,只有在學生主動與文字對話的過程中才能產生。教師的設計著力讓學生參與,讀、想、畫、做、演等活動引領學生深入了課文,讓他們能從各自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在人與文字之間建立起和諧的對話關係,使之由讀文進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閱讀境界。這不能不認為是本設計的成功之本。

的人

1.二年級下冊語文《蜜蜂引路》教案

2.二年級下冊語文《魯班造傘》教案

3.二年級下冊語文《小音樂家揚科》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