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肺養生湯的做法

  秋冬時節,天氣乾燥旱冷,是肺部特別容易受到侵襲的時候。那麼秋季養肺喝怎麼湯好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養肺養生湯的做法

  潤燥靚湯:

  白茅根雪梨豬肺湯

  用料:鮮白茅根200克,雪梨2個,豬肺1副,陳皮5克。

  功用: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涼血、助消化。

  適宜:肝炎、肝硬化、氣管炎及肺炎患者。

  蓮藕排骨湯

  原料:蓮藕500克,豬排骨500克。

  功用:補脾益肺。

  適宜:任何體質。

  菜乾鴨腎蜜棗湯

  用料:臘鴨腎4個,豬瘦肉100克,白菜乾250克,蜜棗5個。

  功用:清燥潤肺,止咳生津。

  適宜:乾咳無痰、咽喉乾燥者。

  麥冬生地飲

  材料:麥冬、玄蔘、生地、甘草各10克泡茶。

  功效:滋陰降火、生津止渴。

  適宜人群:陰虛火旺,火熱上炎見咽痛、口渴、煩熱者,如咽喉疼痛明顯可加金銀花同泡。

  禁忌證:脾胃虛寒、腹瀉便溏、消化不良者不宜。

  胖大海枸杞飲

  材料:胖大海5克,枸杞子10克,麥冬10克泡茶。

  功效:滋陰益腎、明目、解毒利咽。

  適宜人群:陰虛內熱伴乾咳無痰、口乾咽燥、咽喉腫痛、視物模糊者。

  禁忌證:外感發熱、消化不良者不宜。

  雪梨甘蔗汁

  材料:雪梨2只,荸薺、甘蔗去皮各300克,榨汁同服。

  功效:潤肺生津、利尿通淋。

  適宜人群:肺陰不足,伴咳嗽、咽痛、口乾、小便淋澀不暢者。

  禁忌證:脾胃虛弱、腹瀉、便溏者不宜。

  雪梨南杏瘦肉湯

  用料:雪梨4個,南杏30克,瘦豬750克。

  製法:用料同時放入瓦煲內煲滾後,改文火煲2小時即可。

  功效:南杏性微溫,味苦、辛,具有補肺潤燥止咳喘功效。本湯具有生津潤燥、止咳化痰之功。

  太子參百合瘦肉湯

  用料:太子參100克,百合50克,羅漢果半個,瘦肉750克。

  製法:瘦肉洗淨,切厚塊;太子參、百合、羅漢果洗淨。用料放入煲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滾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

  功效:太子參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補肺健脾,益氣生津;百合性甘、微寒,可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羅漢果甘、酸,性涼,有清熱涼血、生津止咳、潤肺化痰等功效。故此湯具有益氣生津、潤肺止咳之功。適宜氣虛肺燥而見咳喘氣短、口乾咽乾、咳嗽者飲用。

  養肺的養生穴位

  1、天突穴

  天突穴在左右鎖骨正中間的凹陷處,是屬於肺經的穴位,用手指每天揉按,隨時可以操作,每次2~3分鐘,只要堅持做了,可以有效緩解肺部疾病例如咳嗽、哮喘等,還能預防這些疾病。

  2、承漿穴

  承漿穴在嘴脣下凹處,以食指用力壓揉,即可感覺口腔內會湧出分泌液。這種分泌液不僅可以預防秋燥,而且含有可延緩衰老的腮腺素,同時可使老人面色紅潤。本法簡捷實用,作為長期保健可以不受時間、場所的影響,隨時應用。

  3、魚際穴

  兩側魚際每天不拘時地掐揉3分鐘。曲池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有很好的清熱作用。每天陽氣最盛的時候即中午1~3點時按揉兩側穴位2分鐘即可,最重要的是要堅持每天做。

  4、迎香穴

  迎香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從它的名字我們可以看出它的功能是使人“聞香逐臭”的,可以治療各種難愈的鼻炎、鼻塞。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可以溼潤鼻腔,兩鼻腔溼潤了,就可以加大阻止病邪的力量,尤其是在燥邪盛行的秋季。做法是每天用食指在迎香穴快速搓法,搓熱為止。

  5、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們平常說的虎口就是。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並且中醫講“肺與大腸相表裡”。如果你有牙疼、耳鳴、眼睛紅腫、鼻出血、頭痛、咽喉腫痛、便祕、發熱、口乾,或者臉上的青春痘一個接一個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來消消火。

  具體做法:由於這個穴位按摩起來也比較方便,因此沒有固定的次數,有空的時候按一按就可以了。秋季的後半期涼燥橫行,每天堅持按揉魚際、迎香、合谷,可以將肺炎等秋季易發病統統擋在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