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理解例項技巧解析及現代文解析

——語文閱讀是語文學習的一大板塊。無論在考試還是在平日的積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學考試中也佔據著相當大的比例。為快速提高同學們的閱讀能力,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同學們的語文學習有幫助。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

語文解題關鍵:閱讀題的答案要儘可能在作品原文中尋找,儘量找出大家相對認可的“標準答案”。

現代文

安徽省2003年中考選用的是著名作家雷抒雁的散文《陽光,是一種語言》,試卷第6題問:第五段中,作者說“一切都會不復存在”,又說“一切又都不是空虛的”,為什麼?面對這道考題,有的考生無從下筆,亂扯一通;有的考生靈感大發,圍繞人生的意義作長篇大論;更有甚者,引用哲學理論來論證,雖然文章寫得長,文字用得美,可就是不能得分,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關鍵是考生忽視了命題者的本意,忽視了對原文的把握。其實,我們根據提示,將目光緊緊鎖住文章第五段,是不難找出答案的:“陽光產生的美麗是短暫、虛無的意境,但是這一切對人的影響又是實實在在的***讓你激動的、奮進的。***”

重視區域性分析,忽視了對文章的整體把握,或斷章取義,或文不對題。

確定某一詞語、語句在文章中的具體意義,往往離不開對文章的整體把握,這樣才不會出現“斷章取義”、“文不對題”的問題。

據河南省的一位閱卷老師反映,該市2003年的考生在完成中考閱讀題時,就出現了這種現象。一篇題為《話說“天真”》的文章是這樣收束的:

天真有時是詩,有時是睿智,有時是幽默,有時也是洞見。

對於天真,最妙的回答是一個七歲小孩為“天真”造句:“今天真熱”。

考題問:在作者眼中,天真到底是什麼?

不少考生把文章前面的內容都忽視了,只是不假思索地將結尾的這兩段話照抄過來,這種做法顯然不妥。其實,只要綜觀全文,可以很快從文章四個自然段裡分別找出作者對天真的看法:

①天真只能是性情的流露;②天真接近無邪,無不潔之念;③天真是“真”由“天”而出,它得乎天性,不關技巧,無法模仿。

懂得從原文中尋找答案,但不辯事理,不懂概括,喜歡照搬原文。

這類問題主要出現在議論文和說明文之中。為了說明或論證一個觀點,往往會運用大量的事例,或具體闡釋,或形象說明,我們只有學會篩選資訊,辨別事理,才能有的放矢的答題。

例如江蘇南通市2003年閱讀文段《世紀之交的科學隨想》後有這樣一題:楊振宇認為中國和美國在教育方式上的差異是什麼?

不少考生把橫線上的語句照搬而來,答案寫了一大段,卻是費力不討好。其實,那些具體的資料只是證明觀點的論據,是對觀點的具體闡述,真正的答案是:“美國的學生可以跳躍式學習”、“中國學生可以通過按部就班的訓練成才”。

開放性試題的答案很不規範,內容脫離實際脫離原文。

我們一方面鼓勵創新、倡導個性,另一方面又必須強調尊重原文、尊重生活,否則極易丟分。去奶奶湖北天門市的一道閱讀題就失分嚴重:在《聞起來像媽媽一樣》的這篇散文中,文章第8-13自然段用迪泰寫給史密斯小姐的若干封簡訊表明迪泰的“進步與成功”,行文時從第五封信起省略了內容,試題要求考生髮揮想象,補出第五封信。不少考生把這道題看成了單一的書信寫作,忽視了對原文的全面瞭解,沒有扣住這些信件的共同特點——迪泰的“不斷進步與成功”;也有考生以為這是一道普通的主觀題,寫作時忽視了書信的格式。

完成閱讀類考題時,如果能做到把握整體、鎖定區域性,認真篩選資訊,巧妙概括內容,那麼對付難題的法寶就找到了。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例項技巧解析***1***

不管哪一種型別的題目,答題時一定要緊扣原文,根據選文的具體語言環境進行推敲,“題從文中來,答案文中找”,這是做閱讀題的基本原則。

請看下面的例子:

閱讀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

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裡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遊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1、找出本文的中心句。“這是不足取的”的“這”指代的是什麼?

2、“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中的“寂寞”,在文段中具體指的是怎樣的景象?***用自己的話回答***

分析:閱讀文段之後,劃分段內層次,歸納層意:分兩層,第一句為第一層,剩下的為第二層。第一層層意:說明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中心句***。第二層層意:舉例說明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段的標題可安為“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著眼在畫意”。通過對文段的仔細閱讀,我們可以發現第一題屬於抄答案題***中心句:“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 指代:“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第二題屬於編答案題,只要緊扣原句,找出它的反面,答案不難編出***“寂寞” 具體指:樹色單一,沒有綠色,花兒不開***。

在考試的時候,由於時間的限制,第二步中的某些環節可以適當簡化,比如歸納層意段意,安標題等,考生只要心中有數即可,不必一一寫出來,這樣可以節省考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