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歷史資料簡寫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供大家參閱。

  漢字歷史--發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範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型.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型.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型.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型,後世稱為宋體.當時所刻的字型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裡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型.以後,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型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型,仍稱宋體,也叫鉛字型.

  漢字歷史--字型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型,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便於雕刻的印刷字型,它的演進歷史為我們進行中文字型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在文字設計中,如能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型的特點及風采,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設計出精美的作品來.

  研究漢字,首當其衝的問題是漢字是怎樣造出來的,即要解決漢字的起源問題.在甲骨文發現之前,這個問題是難以解決的.因為要探討漢字的造字理論,必須建立在對大量漢字初形初義的考釋之上.甲骨文的發現,再參閱金文、陶文、石鼓文和簡文等,許多漢字的初形得以重見天日,這就為研究漢字的產生提供了豐富的、權威性的材料.因此,可以說,隨著甲骨文的發現和研究,解決漢字怎樣產生這一重大理論問題的條件已經成熟了.

  根據筆者對甲骨文的考釋,我認為,甲骨文的每一個字都是象形的,都是對某個事物形象化的描繪,其中一小部分仍保留著較強的圖畫性,絕大部分對形象的描摹已高度線條化了.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每一個甲骨文都是象形字,除了極少數例外,如商、周、魯、君、唐等字所加之口和一些指事字中的點、橫不具有特定的形象意義外,字中的一筆一畫都是表示某種形象或某種形象之一部分的.

  甲骨文通過形象的手法反映的具體事物,來源於古人的社會生活,它包括古人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經濟的、宗教的、政治的、軍事的、習俗的以及人們對自然的觀察和思考等.

  先有古人的社會生活,爾後才有以此為依託而造出來的漢字,甲骨文就是這樣造出來的.

  如,先有結繩記事的習俗,後據此造出五與午字.

  先有刻木為信的習俗,據此造出辛字、對字.

  先有去掉人之外腎使之成為奴隸的習俗,爾後有臣、宦等字.

  先有給幼兒文身使之得到一種巫術保佑其長大成人,後有人義的民字.

  先有割牛耳歃殺血為盟,後有據此產生的未字、制字.

  先有滴漏計時,後有商字、庚字.

  先有殺首子祭神之俗,後有孟字.

  五、午象結繩形,辛、物件刻木之信形,臣、宦象睪丸形,民象以針文面形,未、制象牛頭形,商與庚象漏壺刻箭形,孟象子入盛水器皿中之形.

  如此等等,不煩縷舉.

  甲骨文是以具體的形象反映古人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毋庸置疑的.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漢字是古人社會活動的符號記錄,漢字是人文的,一個個漢字就是一幅幅袖珍版的古代社會風俗畫,漢字中包含著豐富的古代文化資訊,破譯了漢字,就可以復原古代社會;反過來說,只有瞭解古代社會,才能破譯漢字.

  遺憾的是,長期以來,很多人並不明白這些道理,只是就字論字的研究漢字,因而所得甚少,甚至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對漢字的研究要進行方法上的革命,由傳統的從文字到文字的文字解析,發展為從古人的社會生活到文字的文化解析,只有這樣,才能揭開漢字與漢字文化的神祕面紗,真正領略到漢字的偉大與奇妙.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商*** ***周*** ***秦*** ***漢*** ***魏晉*** 草書

  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型稱為 “漢字七體”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範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型.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型.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型.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型,後世稱為宋體.當時所刻的字型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裡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型.以後,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型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型,仍稱宋體,也叫鉛字型.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型,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便於雕刻的印刷字型,它的演進歷史為我們進行中文字型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在文字設計中,如能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型的特點及風采,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設計出精美的作品來.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各個時代的中國文字都有著與眾不同獨特的民族、民風的內涵,中國的文字史裡處處深深地刻著中華兒女的智慧與勤勞.然而,現今有些人對本國文字瞭解甚少,而對於其他國家的語言文字投入極大的熱情,卻依然是個半調子.文字是國家的靈魂,為了瞭解祖國文字的變遷,祖國的歷史,祖國的靈魂,我們選擇了這個課題.

  漢字歷史--演變

  中國文字的發展,經過秦統一中國後,連續對漢字進行簡化、整理,使漢字逐漸走向規範化.漢字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的演變過程.其中,篆書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隸書則有秦隸、漢隸之別.由此可知,歷史上任何一種新的字型,都是經過長期演變逐漸形成的.總體來說,楷書形成後,中國文字已基本定型***表一***.

  ***表一:漢字書體的演變***

  1甲骨文

  秦統一文字前,中國的漢字,不論從字型、應用角度而言,還是混亂的.古文廣義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內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狹義的講,指中國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這裡採用狹義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與金文;其中,前者被人們視為中國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為商朝後期用寫或刻的方式,在龜甲、獸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內容多為"卜辭",也有少數為"記事辭".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會意的造字原則,形聲字只佔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滿硃砂,也有直接朱書墨書的.因文字多為圖畫文字中演變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體,筆畫不定.這說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

  殷代影象金文:先秦稱銅為金,故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鐘鼎文、彝器款識.與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顯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實的寫法,使形象生動逼真,渾厚自然.

  甲骨文是商代書寫的俗體,金文才是正體,顯示了正體多繁,俗體趨簡的印跡***如表二***.

  ***表二:甲骨、金文對照表***

  甲骨文因多為刀刻在龜甲獸骨上,故其文字帶有堅硬的筆法***如圖3***.這種如刀刻的筆法,亦有被運用在現代平面設計上***如圖4***.

  2大篆

  在中國文字史上,夏、商、週三代,就其對文字學的貢獻而言,以史籀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別創新體,以趨簡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因其為史籀所作,故世稱"籀文".大篆散見於《說文解字》和後人所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

  3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標準字型.由大篆簡化而成.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筆力遒勁之意.小篆之形體結構規正協調,筆勢勻圓整齊,偏旁也作了改換歸併.與大篆相比較無象形性.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其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極重大的意義

  4隸書

  從小篆向隸書演變的第一步,最顯著的變化是從婉曲的錢條變為平直的筆畫,從無 角變成有 角. 一般人認為隸書是指有波磔的、一橫一捺都拖著像刻刀一樣的長長尾巴的隸書,這只是其中的一種.隸書主要有秦隸和漢隸,秦隸是隸書的早期形式;漢隸則為隸書之成熟字型.通常所說的隸書是指漢隸中的"八分"而言***圖6***."八分"是在秦隸之後,漸生波磔.隸書發展到八分,已經是姿致成熟.隸書因其字較方正、厚實,故帶有剛正不阿的嚴肅感***圖7***.圖8雖為英文字母,但其有菱有角的字型,有隸書的〃味道〃.

  5楷書

  “楷書“又名真書、正書、今隸.如歐陽詢、柳公權等碑帖之字屬之.包含了古隸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簡捷等.這種字型一直沿用至今,被視為標準字型且為世人所喜愛.楷書有一種穩重而衍生出寧靜之感;文字因個人書寫的方式、性格之異,而有不同風格的同一字型***圖9、10***.圖11與宋徽宗的瘦金體同樣是以細線條勾勒出文字,但因轉折處以圓滑的方式表現,呈現出與瘦金體截然不同的視覺感.

  6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種書***字***體.行書不同於隸、楷,其流動程度可以由書寫者自由運用.行書表現出浪漫唯美的氣息***圖12***.

  ***圖12***

  7草書

  “草書”,又稱破草、今草,由篆書、八分、章草,沿襲多種古文字變化而成.草書本於章草,而章草又帶有比較濃厚的隸書味道,因其多用於奏章而得名.章草進一步發展而成為"今草",即通常人們習稱的"一筆書".今草大部分較章草及行書更趨於簡捷.草書給予觀者豪放不羈、流暢之感***如圖13、14、15***.

  8印刷字型

  印刷術發明後,為適應印刷,尤其是書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漸向適於印刷的方向發展,出現了橫平豎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型—宋體.其發端於雕版印刷的黃金時代—宋朝,定型於明朝,故日本人稱其為"明朝體".由於宋體字適於印刷刻版,又適合人們在閱讀時的視覺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型.

  9電腦字型

  隨看文化事業的發展、科技的發展,在西方文字型的影響下,又出現了黑體、美術字體等多種新的字型,如海報***POP***體、綜藝體、勘亭流、少女字型等,及更多的宋體之變形,如仿宋、扁宋等.並將各類漢字電腦化,運用的範圍更加廣泛.

  如 下圖***其由左至右依序為:迭圓體、綜藝體、古印體、勘亭流及海報體***

  漢字的起源是一個未解之謎.說到漢字,不得不提甲骨文,得到考古支援的商代甲骨文最早出現在3300年前,這比古埃及的文字及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字都要晚近2000年.至今共發現了5000個以上的甲骨文單字,其中可以認識的約有1700字.從一定程度上講,同樣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沒有理由落於人後那麼多!思索的同時,我們發現最早的甲骨文就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會意和形聲成分,在這些甲骨文中,“會意字”不到80%,形聲字佔20%多.這與古代埃及人、蘇美爾人等其他早期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認為中國古代的科技水平,遠遠不如古埃及、古希臘文明.在古埃及人早已經用巨大的石塊建造巨集大的金字塔時,中國卻只有夯土建築.在古埃及人已經在堅硬的石頭上刻下精美的象形文字圖案時,中國卻只能在獸骨或龜甲上刻出粗糙的劃痕.但是看看中國的甲骨文的抽象程度,卻又遠遠高於古埃及那些具象的圖形.似乎漢字直接跨越了早期象形文字的早期階段,直接進入了一種更抽象的較高階階段.漢字發展經歷的象形階段:表意—形聲的途徑中,象形階段幾乎沒有,所謂的象形字在甲骨文階段就已經被高度抽象了.後來,隨著漢字的演變,漢字更不再是純粹的表意文字了,當希臘人建造帕臺儂神廟的精美雕塑,羅馬人建立萬神廟的巨大穹頂時,中國還只有秦漢時期夯土的長城,和陶製的殉葬兵馬俑,但是秦朝的小篆已經是一種全國統一的規範文字了,漢朝的隸書與今天的漢字已很接近.無論是跳躍著前進的文字文化,還是中國漢字這一龐大的複雜語言文字元號系統,都可以說是一個奇蹟.

  在文字出現的早期,象形文字可以工作得不錯.可是隨著語言的不斷豐富,有些語言不能用形象表達了.古埃及人和蘇美爾人開始創造一些僅代表發音的符號來記錄這些語言.中國人卻選擇了另外一種解決辦法:

  會意字,如“日+月=明,女+子=好”;

  表音字,如“阿”,沒有任何意義,只表示一個音節;

  通假字,如“說-悅”;開始出現於漢字中.

  提及漢語,免不了令人聯想到同樣佔文化課很大分量的英語.同時,我們也想了很多.學習一種語言的最高境界就是用這種語言思考,就想用母語思考一樣.但是,最能發揮個人思想創造性的還是母語,更何況要學好“外語”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古羅馬人並不因為羨慕希臘文明,而改用希臘語——儘管兩種語言十分接近.阿拉伯人同樣要把拉丁文、希臘文翻譯成阿拉伯文,而不是改用拉丁文或希臘文.同樣,文藝復興時的歐洲人也不是自己改用阿拉伯文,而是把阿拉伯文翻譯成拉丁文.到了啟蒙運動時期,更進一步地翻譯成本民族的語言並加以普及.

  對於外語好的個人而言,直接看外文原文根本不費勁.但要他翻譯出來,效率就要低很多.但是對於整個社會來講,如果人人都化大量精力學外文,那效率就很低了.最極端的情況就是——像歷史上那些失去了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民族一樣,徹底消失了.最好的選擇就是象阿拉伯人、或文藝復興時的歐洲人那樣,以少數擅長語言的人進行大量的翻譯工作之後,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傳播、普及.只有這樣,本民族中才能更多的人用母語進行高效率的思考、創新.

  漢語現在在英語面前面臨的困境是:基於這個語言的文明正處於高峰期——並不象阿拉伯人面對的古希臘、古羅馬文明那樣,是處於經失落的靜態文明;也不象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人面對的是正走向衰落的伊斯蘭文明.現在,大量新的科技成果、新知識、新思想依然在英語世界產生,英語,作為當今世界事實上的國際社交語言,它取得的成功是史無前例的.從使用它的人口來說,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數僅次於漢語而居世界第二位,大約有4億多人.然而以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英語的人數,要遠比這多得多,可以說分佈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各個民族.所以,現在並不能簡單地因為學習英語消耗了學生大量時間,就不該學英語了.光學好英語是不夠的,全民學英語也不表明就能提高素質,但也不能走向另一個極端.

  如果從利馬竇、徐光啟向中國傳播西方文藝復興思想算起,已經幾百年了;如果從鴉片戰爭,從林則徐翻譯西方書籍、報紙算起,也有160多年了;即便從五四新文化運動算起,到現在也有近百年的時間了.當代的中國,應該正處於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的轉折關頭.現在的中國,應該是學習英語,與翻譯並重;最重要的是要開始用母語思考、創新.提高科研、新聞等行業從業者的英語水平,與普及基礎教育,普及先進科學文化思想並重.不應該在中國把英語變成象歐洲中世紀或文藝復興時期的拉丁文那樣的“貴族語言”.

  文字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歷史的痕跡,中國文字的演變是跳躍式的,是華麗的,是耐人尋味的,就如同中國的歷史一樣.中國人創造中國文字,中國文字也同樣引導著中國人前進.

  六書一詞出於《周禮》:“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然而,《周禮》只記述了“六書”這個名詞,卻沒加以闡釋.

  中國東漢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記曰:“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武’、‘信’是也.五曰轉註:轉註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許慎的解說,是歷史上首次對六書定義的正式記載.後世對六書的解說,仍以許義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