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曾國藩經典語錄

  
      
    
       內斷於心,自為主持。

  獨享大名為折福之道。

  艱苦則筋骨漸強,嬌養則精力愈弱。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則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

  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

  務須咬牙厲志,蓄其氣而長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餒也。

  好談己長只是淺。

  腳踏實地,不敢一毫欺人。

  凡事須逐日檢點,一日姑待後來補救,則難矣。

  養得胸中一種恬靜。

  凡有用之物,不宜拋散也。

  一身能勤能敬,雖愚人亦有賢智風味。

  廣其識則天下大。

  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業。

  小仁者,大仁之賊。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見異思遷,欲求長進難矣。

       

  凡事豫則立。

  若日日譽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遇憂患橫逆之來,當稍忍以待其定。

  夫知之而不用,與不知同;用之而不盡,與不用同。

  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來。

  有其功,必有其效。

  越自尊大,越見器小。

  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識人。

  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

  青年讀書應當“有志有識有恆”。

  霹靂手段,方先菩薩心腸。

  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士有三不鬥:毋與君子鬥名,毋與小人鬥利,毋與天地鬥巧。

  獨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義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慮也。

  甘苦自得。

  文人富貴,起居便帶市井。富貴能詩,吐屬便帶寒酸。

  憂時勿縱酒,怒時勿作札。

  處事宜決斷。

  甜酸苦竦宜嚐遍,是非好惡總由人。出死入生寧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立身之道,內剛外柔;肥家之道,上遜下順。不和不可以接物,不嚴不可以馭下。

  勤於邦,儉於家,言忠信,行篤敬。

  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

  家勤則興,人勤則健。

  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舉止端莊,言不妄發。

  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好談己長只是淺。

  居心平,然後可歷世路之險。

  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

  見得天下皆是壞人,不如見得天下皆是好人。

  大柔非柔,至剛無剛。

  侍親以得歡為本。

  孝致祥,勤致詳,恕致詳。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則為小人所忌,亦為君子所薄。

  書蔬魚豬,一家之生機;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氣。

  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能食淡飯者方許嘗異味,能溷市囂者方許遊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許處功名。

  薄福之人過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禍。貫貧之人不安其貧,必有意外之憂。

  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為失意所苦。快心事來,處之以淡,方不為快心所惑。

  素食則氣不濁;獨宿則神不濁;默坐則心不濁;讀書則口不濁。

  善觀人者觀己,善觀己者觀心。

       

  軒冕而敬,偽也。匿就而愛,私也。

  爵祿可以榮其身,而不可以榮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功名官爵,貨財聲色,皆謂之慾,俱可以殺身。

  誠無悔,恕無怨,和無仇,忍無辱。

  巧辯者與道多悖,拙訥者涉者必疏,寧疏於世,勿悖於道。

  綺語背道,雜學亂性。

  好勝人者,必無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君子但盡人事,不計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才智英敏者,宜加渾厚學問。

  惡莫大於毀人之善,德莫大於白人之冤。

  甘讓君子其志卑,不讓小人其量淺。

  人該省事,不該怕事。人該脫俗,不可矯俗。不該順時,不可趨時。

  因循二事,誤盡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與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與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凡辦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人人料必勝者,中即伏敗機,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機。

  既愛其才,宜略其小節。

  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滿意之選不可得,姑節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鄉間無朋友,實是第一恨事。

  能甘淡泊,便有幾分真學問。

  只是一個見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盡墮。

  信算命,信風水,皆妄念所致。讀書明理人以義命自安,便不信也。

  尖酸語稱快一時,當之者終身怨恨。

  今人計較擺佈人,費心心思,卻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壞了心術,自損了元氣。

  決不可存苟且心,決不可做偷薄事,決不可學輕狂態,決不可做憊賴人。

  知足則樂,務貪必憂。

  廣積聚者,遺子孫以禍害;多聲色者,殘性命以斤斧。

  口腹不節,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

  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飾己以要譽。所以古人臨大節而不奪,今人見小利而易守。

  君子出則忠,入則孝,用則知,舍則愚。

  智大心勞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善人種德,降祥於天。惡人種禍,貽殃於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