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場的飼養管理制度
養豬場飼養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防疫制度,隔離制度,消毒制度等幾個重要方面,做好日常的飼養管理是預防疾病的主要方法。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豬場隔離制度
商品豬實行全進全出或實行分單元全進全出飼養管理,每批豬出欄後,圈舍應空置2周以上,並進行徹底清洗、消毒,殺滅病原,防止連續感染和交叉感染。
謝絕無關人員進入生產區。本場工作人員,確因工作需要必須進入的人員、車輛,應進行嚴格的消毒。
飼養人員不得隨意竄舍,不得相互使用其他圈舍的用具及裝置。
生產區內禁養其他動物。嚴禁攜帶與養豬有關的動物,動物產品進入生產區,嚴禁從生豬有關的疫區購買種豬和草料。
堅持自繁自養,必須引進時應從非疫區,取得《動物防疫合格證》的種豬場或繁育場引進經檢疫合格的種豬。種豬引進後應在隔離舍隔離觀察2周以上,健康者方可進入健康舍飼養。
患病豬應及時送隔離舍,進行隔離診治或處理。
嚴禁場內獸醫人員在場外兼職,嚴禁場外獸醫進入生產區診治疾病,確因需要必須從場外請進的獸醫,進入生產區產應更換服裝鞋帽,進行嚴格消毒後,方可進入生產區。
2豬場消毒制度
根據生產實際,制定消毒計劃和程式,確定消毒用的藥物及其使用濃度、方法,明確消毒工作的管理者和執行人,落實消毒工作責任。
做好日常消毒。定期對圈舍、道路、環境進行消毒;定期向消毒池內投放消毒劑,保持有效濃度,做好臨產前產房、產欄及臨產豬的消毒,同時要嚴格診療器械的消毒工作。
加強所在圈舍的強化消毒,包括對發病或死亡豬的消毒,在出現個別豬發生一般性疫病或突然死亡時,應立即對此處理。
加強終末消毒。全進全出制生產方式,在豬出欄後,應對全場或空舍的單元、飼養用具等進行全方位的徹底清洗和消毒。或在周圍地區發生國家規定的
一、二類疫病流行初期,或在本場發生國家規定的
一、二類疫病流行平息後,解除封鎖前均應對全場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
嚴格消毒程式。一般應按下列程式進行:清掃、高壓水沖洗、噴灑消毒劑、清洗、燻蒸消毒或乾燥***或火焰***消毒、噴灑消毒劑,轉入豬。
加強環境衛生整潔,消滅老鼠、割除雜草,填幹水坑,防蚊、防蠅,消滅疫病傳播媒介。
3豬場免疫及藥物預防制度
應根據當地動物疫病流行病學情況對生產的危害,可用疫苗的效能及來源等情況,制定切合農戶實際的免疫程式,並嚴格按程式實施免疫預防,建立免疫檔案。免疫程式應包括預防接種疫苗的種類,預防接種的次數,劑量、間隔的時間等。
對規定的強制免疫的病種,應在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監督指導下,按規定的免疫程式進行免疫。
體弱、有病、沒到免疫年齡的豬,補欄後及時進行免疫補針建立檔案。牲畜W病免疫,孕豬2個月不宜免疫,但應在孕畜產後7天,仔豬滿45日齡後及時進行免疫補針,建立免疫檔案,佩帶免疫耳標,W病疫苗注射後個別牲畜有嚴重過敏反應,應備有腎上腺素等緊急脫敏藥物。
嚴格免疫操作規程凍幹苗應在低溫冷凍條件下儲存,嚴禁反覆冷凍使用,油劑或水劑嚴防凍結,應在4℃-8℃條件儲存。凍幹苗按要求的方法進行稀釋,稀釋後的疫苗應按規定的方法儲存和規定時間內使用;保證疫苗注射劑量;注射器械和注射部位嚴格消毒,保證一畜一個針頭,防止交*感染。
根據當地寄生蟲病、細菌性疾病的發生和危害情況,選擇最佳驅蟲藥物,定期對生豬群進行驅蟲。使用抗菌藥物在生豬可能發病的年齡、疫病可能流行的季節,或在發病的初期對相關豬群進行群體投藥預防,防止發病。
使用的藥物應為有國家批准文號,在有效期內的產品,疫苗還應是在冷凍或冷藏的條件下儲存的產品。
4豬場檢疫與疫病監測處置制度
嚴格執行調入、調出檢疫制度。調入豬必須經過調出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檢疫合格,調入後應嚴格執行隔離制度,調出豬應及時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檢,檢疫合格者方可調出。嚴禁隨意調入,調入未經檢疫的生豬及其產品。
獸醫人員應定期對生豬群進行系統檢查,觀察生豬群健康狀況,做好檢查記錄。如有疫病發生,進一步調查原因,作出初步判斷,提出相應預防措施,防止疫病擴散蔓延,並按規定將疫情情況報告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嚴禁遲報、瞞報動物疫情。
定期對豬群主要傳染性疾病進行抗體水平監測,評價免疫質量,指導免疫程式制定,及時發現豬群中隱性感染者,自覺接受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依法開展的監測工作。
當發現疑似傳染病時,應及時隔離病豬,並立即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
確診為一般動物疫病時,應在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指導下,採取隔離、治療、免疫預防、消毒、無害化處理等綜合防治措施,及時控制和撲滅疫情。
確診為重大動物疫病的,應配合當地政府按國家有關規定,採取強制措施,迅速控制,撲滅疫情。
養豬場的飼養管理方法
一、創造良好的養豬條件
要使豬健康、快速生長,投入和產出成正比,就要創造良好的條件,具體說來就是做到“四良”,即“良種、良料、良舍、良管”。
1、良種:我國地域遼闊,地理、氣候條件差異很大,豬的地方品種繁多,多達數十個。從肉質劃分,有脂肪型、瘦肉型,肉脂兼用型豬。脂肪型豬一般是指國內的地方品種,瘦肉佔胴體35—45%,如全華豬、內江豬、兩廣小花豬;瘦肉型豬是指從國外引進的優良品種,瘦肉佔胴體60—65%,如長白豬、大白豬、杜洛豬;肉脂兼用型豬指用進口的良種豬作父本,地方良種母豬作母本雜交產下的後代,即雜交豬。這種豬抗病力強、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瘦肉多。我們在具體選苗時,要挑選個大、腳高,體格勻稱,用手觸控耳根無發熱,身上無紅點,無拉稀,採食正常的健康豬。
2、良料:要養好豬,我們應搞***的營養需要及其功能,同時還要學會識別真假、好壞的飼料,為養豬準備新鮮、營養全面的優質飼料。
3、良舍:豬欄的建設,要選在相對地高一處,以便於排水排便。同時要考慮透光透氣,防暑避寒。豬欄的大小按1頭豬佔地1.2平方米計算,食槽長度按每頭40釐米設計。地平按拉便一秀低,其他三角較高保持一定斜度輔面。這樣便於打掃衛生和衝選乾淨。
4、良管:建好欄、選好苗,準備好優質飼料後,就要進行優良的管理。一是三角管理,調教豬吃在一處,睡在一處,拉在一處;二是勤打掃衛生;三是準確供料;四是注意觀察豬隻是否生病;五是定期驅蟲和防疫。
二、改進餵養方法
要使育肥豬健康、快速生長,除了要做到以上“四良”外,在餵養方法上還要進行“四改”,即熟改生喂,稀改乾溼喂,單一飼料改混合喂,隨意餵養改定時定量喂。
1、熟改生喂:傳統的飼料方法是把飼料煮熟餵豬,飼料在煮熟的過程中,其高溫會破壞一部分營養成份,特別是維生素大部分被損失掉了。如煮食不當,還可能引起亞硝酸鹽中毒,導致豬隻死亡。飼料生喂,既保證營養成分不被破壞,又能節省人力和燃料,還可防止亞硝酸鹽中毒。除馬鈴薯、芋頭、南瓜、木薯含澱粉高的飼料煮熟喂有利消化外,其他飼料均可生喂。
2、稀改乾溼喂:養豬有幹喂、稀喂和乾溼喂法。幹喂需很多唾液和胃液浸溼飼料,乾粉也容易引起咽喉炎和使豬嗆鼻;稀喂看起豬吃得很飽,但長勢卻很差。因為一是水多了沖淡胃液不利於消化;二是水太多增加內臟負擔,排洩快,排洩量大,影響飼料消化吸收;三是水多營養不夠,不能準確掌握喂量。乾溼喂法,濃度一般像粥一樣,喂料後胃液能很好起到分解作用,促進飼料的消化、吸收,使豬生長快,報酬高。
3、單一飼料改混合喂:傳統的喂法是有米糠喂米糠,有紅薯喂紅薯,有玉米喂玉米,一句話有什麼喂什麼的單一餵養。單一餵養法營養不全面,豬長勢慢,飼料利用低。改為混合餵養,就是把多種飼料合理搭配,混合在一起喂。既充分利用己有的飼料,又補充一些其他飼料,營養全面了豬就會快速生長,飼料的報酬高了,也才能養出效益。
4、隨意餵養改定時定量:傳統的餵養方法是什麼時候有空什麼時候餵豬,什麼時候想喂就什麼時候去喂。改為定時後,使豬產生良好的條件反射利於生長,定量後減少浪費又保證營養促進快速生長。一般什麼時候餵豬要確定相對穩定的時間,喂量要準確。
歸納起來,豬苗是前提,飼料是基礎,管理是關鍵,防病是保障,只要我們養豬有信心,喂時仔細認真,嚴格的堅持科學餵養,就會養出成績養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