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鴿幼鴿飼養

  學會鑑別一隻優良的信鴿,就顯得格外重要了。那麼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帶你看看信。不過下面的內容僅供參考!

  

  首先拿我們人來說,小孩子胖,走路都要晚一些,就算會走路了,跑起來都會比正常孩子慢一些,並且很容易累,思維上也會比正常孩子稍遲鈍些,有的時候大人會感覺這孩子很乖,其實不然,是胖孩子的思維沒有那麼敏捷,腦子裡的想法沒那麼多,所以他顯得比較老實。由於身體的肥胖,也會導致胖孩子不喜歡動,所以更會顯得體質虛,不結實,甚至有些頭腦簡單,四肢無力。

  要是我們的幼鴿也是這樣的狀態,就算後天會有些改變,那也成不了一位優秀的運動員,要是隨便養養倒沒什麼。

  所以要想餵養出聰明健康的幼鴿,並不是很多鴿友說的要讓小鴿子有多胖,而是要讓小幼鴿長的健壯結實就行,經過多年的飼養信鴿,多數小胖子都完成不了比賽,比如在比賽前你感覺肉乎乎的鴿子,基本都不能歸巢,但確實手感不錯,所以這就是選擇幼鴿和賽鴿一個極大的誤區。

  聰明健康的幼鴿,在23天左右就基本可以在巢盆裡站起來了,25天就可以和父母學吃東西,要是胖鴿子也許30天還趴在巢盆走不動路呢。

  怎麼能不讓小鴿子喂的太胖,首先我們不能選擇二喂一,這樣的獨生子,一定是營養過盛的,要在10-15天,拿開母鴿,由公鴿自己餵養。小鴿子在23天左右,最好能兩隻種鴿喂三隻小鴿子,或者一隻種鴿喂兩隻小鴿子,這樣的小鴿子餓不著,也吃不飽,在餓與不餓之間它們就會學著大鴿子叼糧食,25-30天完全可以自行吃東西,這樣喂出的鴿子是肯定不會胖的,甚至保持半飽的狀態,鴿子會更健康。

  小鴿子是否健康,我們完全可以從體制,狀態,***上看出來,健康的小鴿子,除了睡覺脖子是不會縮起來的,就算睡覺縮起脖子,***都不會鬆弛,身體更不會瘦骨如柴,***亮麗柔滑總是緊緊的貼在身上從不會松毛,並且非常乾淨。

  幼鴿生長期間,很多鴿友馬上斷了幼鴿料喂清除飼料,這是不合理的做法,起碼晚餐要喂一次幼鴿料,幼鴿正在快速生長髮育期間,得不到充足的營養供應,鴿子的狀態,骨架,毛質都會直接下降,當小鴿子體質劇降時,很容易開始病發,這就是鴿友常見的幼鴿到換羽期就開始得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幼鴿正在發育期間,骨骼的生長髮育都離不開充足的營養和鈣質的吸收,如果幼鴿突然改變清除飼料,到第二個月骨骼開始定型,將來再喂任何營養的飼料,都只能是長肌肉,骨骼已經發育成熟,所以將來比賽時會導致肌肉厚重與骨架不協調而導致飛行吃力而丟失。

  幼鴿在第三個月才可以把幼鴿料徹底斷掉,這時的幼鴿基本已經開始換第二次羽毛,骨架基本已經定型,這期間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油性有熱量的飼料,這樣中鴿可以在第二次換羽期,開始發育良好的肌肉和羽質任性,來迎接頻繁的訓練和殘酷的比賽了。

  幼鴿的飼養管理是賽鴿最重要的一環,失敗與成功與如何飼養才是關鍵。正所謂二流的鴿子只要飼養的好一樣飛出一流的賽績。所以再好的品種,錯誤的養工和不合理的訓練,都會導致失敗的可能。

  信鴿的飼養管理

  1、鴿舍的要求。信鴿白天活動十分活躍,晚上則在舍內安靜休息。鴿舍必須為信鴿提供“安全、舒適”的生活條件以強化其戀巢性。

  1***鴿舍環境必須安靜。鴿子喜靜怕鬧,懼怕驚擾。如經常受到外界騷擾,尤其是在夜間,會引起鴿群的驚恐和混亂,受擾後的信鴿不願回巢,寧願夜棲屋簷之下。

  2***鴿舍應通風向陽、冬暖夏涼。信鴿最適宜溫度為13℃~18℃,相對溼度60%。鴿舍應儘量減少外界自然氣溫變化對信鴿的影響,夏季要涼爽防暑,冬季要保溫防寒,鴿舍還要經常清掃和消毒,保持清潔的環境。

  2、定時、定點、定量飼餵,強化信鴿迅速歸巢效能。飼養者每天定時、定量***可分早、中、晚三次,也可分兩次***飼餵信鴿,並固定食槽位置,使信鴿養成按時歸巢、定點採食的習慣。為了使信鴿放飛後即能歸巢,可採取空腹放飛,歸巢後及時給予飲水和美食,以資“獎勵”,或者放飛前少給食,回巢後多給食等辦法,引誘信鴿歸巢,避免因其不飢而不急於歸巢,在外逗留延誤歸巢時間。形成條件反射後,每次放飛或參賽歸來,信鴿都會立即入舍。

  3、足夠、合理的營養。食物是信鴿生存的主要物質基礎,要保持信鴿健壯的體質和良好的競翔效能,就要根據信鴿不同生長階段對各種營養的需求,飼餵能量、蛋白質等養分齊全的飼料。提高蛋白質的含量;訓練期的信鴿能量消耗大,應增加玉米、小麥等高能量飼料的補充;正在育雛期的親鴿,則應配給蛋白質、能量、礦物質和維生素均較豐富的日糧,尤其是蛋白質必須保證每隻每天攝入18克左右。另外,應保持信鴿飲水的清潔和保證保健砂的供給。

  訓練要持之以恆,嚴禁不規則的放飛調教。信鴿放飛訓練時,每天早晚兩次,必須堅持1~2小時,風雨不改,以增強耐力;冬夏兩季不可縮短運動時間,以訓練信鴿的抗寒和防雨能力,適應各種惡劣氣候的飛行,培育出“全天候”優良信鴿,使信鴿能從數百公里甚至數千公里以外飛回。

  人鴿“親和”,培養信鴿的服從性。訓練者必須先與信鴿進行“親和”,人與鴿之間方能在訓練時呼之即來,揮之即去。“親和”從幼鴿開始,訓練者要親自教會鴿子飲水和採食,並使鴿子對訓練的訊號形成條件反射;在餵食時,對信鴿要給予親切的呼喚和撫摸,讓鴿主動近人。久而久之,鴿子養成對主人親近,無恐懼心理。“親和”成功後,信鴿才能對人服從,接受飛翔訓練調教。

  信鴿的養殖管理,實際上是利用其特性,去馴服、控制信鴿的歸巢性、服從性和迴歸準確性。這是信鴿正常繁殖、健康生長的保障,也是調教、訓練出優秀信鴿的基礎工作。

  信鴿的疾病轉染

  幾乎在每個鴿舍全年使用某種或其它型的飲水具,給予配對鴿個別地飲水,會需要很多時間或是需要透過鴿舍管理員的幫忙。每天2或3次適當清洗飲水具需要鴿友很多的時間更不必說每天清洗個別配對之單獨飲水具。透過飲水具鴿子感染可怕的毛滴蟲病。受此病折磨的鴿子在一瞬間沾汙鴿舍內所有其它的鴿子;飲水一直都是許多疾病的通道或門戶大開,要對抗這危險的疾病應做下列的事:

  在冬季月份期間,早晚徹底清洗飲水具然後裝入清水。

  在夏季月份期間做冬季期間所做的相同事。當天氣很熱時,飲水具裝入剛好足夠飲用的水量,不要讓水變得太暖。你甚至可以加入少量的冰塊降溫。當使用鴿茶時,給予剛好夠一天的飲水量,第二天好好地清洗飲水具,然後重倒入清水或新鮮的鴿茶。

  在賽鴿使用共享的飲水具情況,餵食後一小時移走飲水具。決不容許飲水變成各種疾病散播的工具,毛滴蟲病會經由飲水具增加和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