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信鴿飼養馴養視訊

  只有對信鴿合理的飼養管理,營養搭配得當,才能保持信鴿健壯的體質及良好的競翔效能,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

  1 雛鴿的飼養管理

  我們知道在孵化階段,親鴿出於本能會自己照料自己的。我們除了照顧好它的吃喝外,應儘量少的打擾它,但是隨著雛鴿的破殼而出,這時的飼養管理工作增多了。

  剛孵出的雛鴿屬於典型的晚成鳥,出殼時又瞎又聾,全身裸露要完全依賴親鴿哺以鴿乳才能生存。

  飼養者在雛鴿出生的次日,要更換清潔的巢盆,使其溫度要接近雛鴿的體溫,便於臍帶癒合。在出生的七日前,親鴿會嘔出較濃稠的奶狀物質,直到雛鴿出生四五天之後,此時親鴿嘔出的是胃液半消化狀的飼料餵食雛鴿,13天后,親鴿則以採食的半整料餵食雛鴿,直到雛鴿自己吃食為止。雛鴿出殼後,親鴿的飼料可增加一些,改早晚兩餐為三餐。

  分別是上午7點左右一餐,中午11-12點,增加一次餵食,飼量為日糧的20%,晚上7點左右一餐。

  這時應注意提供親鴿充足的營養飼料。要富含蛋白質、礦物質飼料、相應的配方是:玉米32%、豌豆25%、綠豆12%、小麥10%、大麥10%、小米8%、芝麻3%、保健沙常加不斷,保證雛鴿營養的需要。注意不要喂稻米,以免影響種鴿反哺。

  這一階段的管理措施是將雛鴿的巢門關上,防止成年鴿子闖入踐踏雛鴿。飼養者觀察幼鴿時,要等到親鴿在巢外吃食的時候觀察。

  雛鴿4日齡時可以爬動了,在親鴿不在時,雛鴿可能爬到巢盆外找食,就有可能受涼或發生意外。要勤觀察,防止發生意外。

  當雛鴿出生後的6日齡,雛鴿應及時裝上足環,過晚骨頭長硬就不好套了,套不上腳環等於運動員失去了比賽的資格,只能留種用了。您看這腳環套晚了,鴿腳的血都勒出來了。再晚的話肯定套不上了。

  雛鴿出生的10天左右,長出新的羽毛,此時親鴿的趴窩時間會慢慢地縮短。這時的雛鴿的特徵,正是進行雌雄的鑑別好時機,這對以後的隔離飼養至關重要。

  雄雛鴿的體形一般體形較大,雌雛鴿一般體形較小,雄雛鴿羽色雛毛橘黃,無金屬光澤,雌雛鴿雛毛呈金黃色,有金屬光澤。長毛部位:雄雛鴿臉頰先長出真毛,雌雛鴿頭頂先長出真毛。行為特點:雄雛鴿活潑好動、爭食好鬥。雌雛鴿安靜、膽子小、溫順、爭食差。

  親鴿餵給雛鴿的食物,也變成半顆粒的飼料,有少數雛鴿未能完全適應,常會出現消化不良,出現這情況,可給雛鴿吃些酵母片等健胃藥幫助消化,15日齡雛鴿長得有點像它的爸爸媽媽了,20日齡的雛鴿長滿鼻瘤,24天后具有啄食的能力了,但它仍舊會向親鴿討食。這時它的食量大了,單靠親鴿嘔食已經滿足不了它的胃口了,大約一月齡左右,翅下面已經長出足夠的羽毛時,就可以考慮斷乳開食了。

  雛鴿開食以豌豆75%、玉米25%為飼料,較為理想。注意餵食時,不要擔心雛鴿被大粒玉米卡住,只為一些碎糧食,會養成挑食的壞毛病。

  雛鴿開食後,要及時將雛鴿隔離飼養,將它們放入專用的雛鴿鴿舍,避免同大鴿子混養,否則易造成對雛鴿的傷害,影響雛鴿日後的戀巢性,會飛後極易丟失。

  雛鴿的隔離飼養後,意味著它們開始了獨立的生活,幼鴿階段的飼養管理開始了。

  2 幼鴿的飼養管理

  雛鴿從25-30日齡,開始獨立生活,到一歲齡的期間裡為幼鴿期。剛剛單獨生活的幼鴿,對新環境有些不習慣,有的還沒力氣飛上棲架,擠在一邊不吃不喝。

  飼養者不要著急,不要怕幼鴿餓肚子,餓極了它自己就會找食吃。

  不過此時,為了不耽誤它們的健康生長,確實到了教會它們生活本領的時候了。

  2.1 教喝水

  幼鴿不能缺水,此時它們不知怎樣喝水,要教它們找水喝,方法是一手持鴿,另一隻手輕按它的頭,使鴿嘴接近飲水器的水,這樣渴了自然會大口地喝水。如此反覆,幾次下來它們就會站在飲水器旁伸脖飲水了。

  2.2 教進食

  每次在進食前,先把地打掃乾淨,撒上少量食物,並吹口哨誘使它們慢慢啄食,反覆訓練,只要有膽大的帶頭吃,其它幼鴿也就跟著吃食了。以後聽到哨音就知道開飯了,形成條件反射使之形成習慣。

  2.3 教認人

  一般採用飢餓法,效果不錯,注意早餐不要喂太飽,手裡拿著食物,吹著哨,時間長了,幼鴿便大膽地飛到你的身上吃食。慢慢地它們就認得你了,視你為可信賴的夥伴。

  眼看著,幼鴿一天天的長大,幼鴿漸漸的也開始了有飛行的慾望。

  這時可開始飼餵全價飼料了。幼鴿飼料的配方如下:

  綠豆10%、豌豆20%、小麥15%、玉米25%、稻穀15%、葵花籽3%、菜籽2%、高粱10%。

  這一時期的飼養特點是快速促其生長,吃飽吃好,其健康的標誌是:從外表看要有堅實的體態,充沛的體力,每次定量餵食一粒不剩,說明喂的對頭。當然了每隻鴿子無論年齡大小,它的食量是根據其體重來分配的,這一點咱們後面介紹。

  超過一歲齡的鴿子,要按種鴿的標準進行篩選後留種。種鴿的標準在上一集裡我們介紹過,這裡不再贅述了。不能留種的鴿子就要淘汰掉。留種的鴿子即可參賽,也可擔負繁兒育女的任務。

  下面跟您說說種鴿的飼養管理。

  3 種鴿的飼養管理

  一般情況,一對種鴿一年可繁殖10對鴿子,但飼養的品質是無法保證的,到後來那就是一對不如一對。

  一年中,種鴿繁殖4-5對雛鴿較為合理。種鴿配種的時間應避開冬季和夏季,即每年的12月初至次年的2月底和夏季的6、7、8月份,這一期間內應隔離單獨飼養,停止繁殖,充分休息。這樣有利於種鴿和它們的下一代的健康。

  隔離階段為種鴿配製的飼料:玉米40%、大麥15%、小麥5%、豌豆18%、麩皮8%、骨粉3%、黑豆1.5%、乾草3%、貝殼粉2%、礦物質2%、火麻仁2%、食鹽0.5%。

  用這套飼料要在配種前一週,在飼料中加一些油菜籽和火麻仁,以一次吃完為宜。這樣在春秋配種時,它們的健康水平可達到良好的狀態。

  生蛋後親鴿的主飼糧中,小米佔30%、豌豆佔20%對產生鴿乳是相當有好處的。

  飼養信鴿的技巧

  ***1*** 幼鴿期 幼鴿在出生期一週內,最好給母鴿喂糯米或白米吃,這樣可以幫助"父母鴿"增加乳水。兩週內可喂些如細麥、料豆等飼料,這對幼鴿的健康是有所幫助的。幼鴿出生時會自行啄破蛋殼,並不斷自行掙扎,然後破殼而出。若幼鴿在2-3天內仍不能破殼而出,說明體質不健,日後長大參加比賽和訓練,成績不好。此外在哺育期間,不能給親鴿喂稻子和大麥,應為稻殼和麥粒兩頭較尖,不利於母鴿反哺。

  ***2*** 童鴿期 童鴿的飼養管理十分重要。童鴿後期每天每隻採食2。5-35克。為保證童鴿的生長髮育,防止過肥和早熟,日糧應富於蛋白質,而能量應適當減小,注意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離巢七天內的童鴿日糧中每隻只要保證5克蛋白質。離巢後20天要保證攝入8-9克蛋白質。離巢後1月內要保證日糧中含10克蛋白質/只。同時應定時定量喂料。

  ***3*** 育成期 離巢一月後的信鴿應雌雄分開飼養,每隻每天月約採食30克飼料,其中應供應足十克蛋白質,每天兩餐,早餐喂量40%,晚餐喂量60%,在天氣寒冷時,應補充富於能量的飼料。

  ***4*** 繁殖期 公母鴿配對後,日糧每隻每天增至35克,蛋白質達12克。並利用加強飛翔運動和近距離放飛來增進鴿子的食慾。母鴿開產前,日糧的量增至37克,日攝入蛋白質量應達到15克。除外還應供應足夠的鈣、磷和微量元素。幼鴿出世後,種鴿的採食量急劇增加,達60克左右,日糧蛋白質應達18克。此時的種鴿可每日喂3餐。第一餐在上午7-8點,二餐在中午12點,三餐在晚上7-8點。若需要,晚間可加一餐,對乳鴿的發育有好處。

  ***5*** 訓練期 訓練期日糧達到30克,注意食料中的能量供給。

  ***6*** 換羽期 信鴿換羽期應注意加強營養,信鴿一般一年換一次羽,個別兩次羽。信鴿換羽期間體力較弱,不大肯飛。此時日糧每隻每天約為35克。脫羽開始時可適當減少喂量,新羽生長時應增加食料喂量和提高蛋白質水平。在食料中可加入一些含脂肪多的芝麻,菜籽等,可使信鴿羽毛長的豐滿,富於光彩。日餐兩次。

  ***7*** 加強信鴿的日常管理 搞好日常管理是確保信鴿鴿群健康和培育優良信鴿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