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種植技術
芍藥用於頭腦眩暈,脅痛、腹痛,肌肉攣痛、月經不調、胎動不安、自汗、盜汗等症。芍藥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藥用價值,其種植效益顯著,市場潛力很大,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芍藥的特徵、特性
芍藥又名亦藥、草牡丹,是毛茛科,芍藥屬多年生草本花卉。地下部有粗壯的肉質根,通常為圓柱形或紡錘形,淺黃褐色或灰紫色。芽為混合芽,叢生於根頸上,肉質,水紅色或黃色。莖肉根部簇生,高60—100cm。葉為二回三出羽狀複葉,在枝梢及近花處為單生小葉,卵狀披針形。花單生於莖頂,單瓣,花大,色豔,似牡丹,花色有純白、淡紅、紫紅、墨紫、黃、復***一花二色***等。花經15—20cm。雄蕊多數,花皮離生,果,含黑色種子數粒。芍藥原產於我國北方、日本及西伯利亞。性耐旱,喜涼爽,喜陽光充足。要求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忌雨澇積水。芍藥是蓿根植物,每年3月萌發出土,4—6月為長旺盛時期,花期5月,果期6—8月,8月中旬上部開始枯萎是芍藥甙含量最高。
二、芍藥的栽培技術
1.整地
選擇排水良好通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前茬以小麥薦最優。栽培要求精耕細作,深耕20—40cm,耕翻1次或2次,結合耕翻每公頃施農家肥2400—60000kg作基肥,耕平,做畦。
2.繁殖
常採用分株繁殖,芍藥的栽植必須在8—9月進行,因這時利於根的傷口癒合和萌發新根,過晚芍藥芽頭已發新根,栽植時容易弄斷,影響來年生長。掘起老株,將芍藥頭從根部割下,選形狀粗大,無病蟲害的芽盤,按大小和芽的多少,順其自然生長形狀切成塊,每塊留芽2—4個,芽頭下留2cm長的頭以利生長。一般每公頃芍藥芽頭可栽3—4hm2,每4至5年分株一次為宜。芍藥芽頭最好隨切隨栽。如不能及時栽種,應及時貯藏,可在室內選陰涼通風乾燥處,地上鋪溼潤的細沙土,將芽頭向上堆放,再蓋溼潤沙土。栽植時,按芍藥芽頭大小分別栽植,便於管理。行株距50cm×30cm,每公頃栽6×104株—68×104株。穴栽,每穴放一塊,埋入地下3cm為宜。栽植時,土壤不易過溼,以免引起爛根影響成活。爛前覆蓋麥草,樹葉等,保持土壤溫度。第二年3月上旬,芍藥萌發前清除覆蓋物。
3.苗間管理
中耕除草早春鬆土保墒出苗後每年中耕除草4—6次,中耕宜淺,以免傷根死苗。10月下旬,封凍前,離地面7—10cm處剪去枝葉,在根莖培土約15cm,以利越冬。
追肥第二年起每年追肥三次,每次追肥,於植株兩側挖穴施下為好,詳情見表1。
排灌水芍藥喜旱怕澇,一般不需灌溉,嚴重乾旱時,可在傍晚灌透水一次。多雨季及時清溝排水,減少發病機會。
摘蕾為了使養分集中供根部生長,每年春季現蕾時要及時將側蕾摘除,花後如不留種子要將殘花剪去。
4.病蟲害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幾種:
軟腐病病株葉面、葉柄、花莖上出現水浸狀斑,進而萎軟下垂,如不及時防治全株死亡。發現此病時剪除爛葉、爛莖,在剪處塗硫磺粉,也可用代森鋅等藥預防。
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被害葉兩面出現白粉狀病斑。發病初期用50%託布津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週一次連噴2—3次。
蚜蟲和紅蜘蛛病發生可噴40%樂果稀釋1000—1500倍噴灑,每週一次,連續噴三次可消滅。
5.採收加工
10月中旬植株枯黃時採挖,先將地上莖葉割取,然後小心挖出肉質根剝泥去雜,晒半乾,切片,晒乾為赤芍;選粗壯根去皮,煮透晒1—2d,浸去變軟搓實,切片,晒乾為白芍。
芍藥種植技巧
1.扦插法
選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圃地做扦插床,床土翻鬆後,鋪15釐米厚的河沙,河沙要用0.5%的高錳酸鉀消毒。扦插基質也可用蛭石或珍珠岩。在床上搭高1.5米的遮陽棚,據長春等地的經驗,以7月中旬擷取插穗扦插效果最好。插穗長10~15釐米。帶兩個節,上一個複葉,留少許葉片;下一個複葉,連葉柄剪去,用濃度為500×10~1000×10萘乙酸或吲哚乙酸溶液速蘸處理後扦插,插深約5釐米,間距以葉片不互相重疊為準。插後澆透水,再蓋上塑料棚。據觀察,基質溫度28~30℃,溼度50%時生根效果最好。扦插棚內保持溫度20~25℃,溼度80%~90%,則插後20~30天即可生根,並形成休眠芽。生根後,應減少噴水和澆水量,逐步揭去塑料棚和遮陽棚。扦插苗生長較慢,需在床上覆土越冬,翌年春天移至露地栽植。
2.根插法
利用芍藥秋季分株時斷根,截成5~10釐米的根段,插於深翻並平整好的溝中,溝深10~15釐米,上覆5~10釐米厚的細土,澆透水即可。
3.壓條法
春天將萌芽出土不久的嫩芽,穿過花盆的盆孔,引***徑15~20釐米的花盆內,隨生長逐漸填土,保持盆土溼潤,到夏天即可生根,入冬前剪斷盆下的莖,就形成一棵盆栽的芍藥。
4.現代組織培養方法
植物組織培養即植物無菌培養技術,是根據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論,利用芍藥離體的器官、組織或細胞***如根、莖、葉等***,在無菌和適宜的人工培養基及光照、溫度等條件下,誘匯出愈傷組織、不定芽、不定根,最後形成與母體遺傳性相同的完整的植株。這種技術又被稱為克隆技術,達到快速繁殖的目的,具有廣泛應用的價值。
芍藥的養殖方法
1.溫度
芍藥是典型的溫帶植物,喜溫耐寒,有較寬的生態適應幅度。在中國北方地區可以露地栽培,耐寒性較強,在黑龍江省北部嫩江縣一帶,年生長期僅120天,極端最低溫度為-46.5℃的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開花,露地越冬。夏天適宜涼爽氣候,但也頗耐熱,如在安徽省亳州***bo zhou***,及夏季極端最高溫度達42.1℃,也能安全越夏。
2.光照
芍藥生長期光照充足,才能生長繁茂,花色豔麗;但在輕蔭下也可正常生長髮育,在花期又可適當降低溫度、增加溼度,免受強烈日光的灼傷,從而延長觀賞期,但若過度蔽蔭,則會引起徒長,生長衰弱,不能開花或開花稀硫。
芍藥是長日照植物,在秋冬短日照季節分化花芽,春天長日照下開花。花蕾發育和開花,均需在長日照下進行。若日照時間過短***8~9小時***,會導致花蕾發育遲緩,葉片生長加快,開花不良,甚至不能開花。
3.土壤
芍藥是深根性植物,所以要求土層深厚,又是粗壯的肉質根,適宜疏鬆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在黏土和砂土中生長較差,土壤含水量高、排水不暢,容易引起爛根,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為宜,鹽鹼地不宜種植;以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但應注意含氮量不可過高,以防枝葉徒長,生長期可適當增施磷鉀肥,以促使枝葉生長茁壯,開花美麗。芍藥忌連作,在傳統的芍藥集中產區,在同一地塊上,多年連續種植芍藥,是很普遍的現象,已造成嚴重的損失,不只病蟲害嚴重,產量和質量下降,甚至導致大面積死亡。所以,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輪作制度。
4.水分
芍藥性喜地勢高敞,較為乾燥的環境,不需經常灌溉。芍藥因為是肉質根,特別不耐水澇,積水6~10小時,常導致爛根,低溼地區不宜作為我國的芍藥產區,每次水災,對芍藥幾乎都是毀滅性的,只有在高敞處,未被水淹的芍藥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