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白芍的花朵耀眼奪目,它不僅可以觀賞還能用作藥材。那麼你知道白芍應該如何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為您分享了白芍種植技術,一起來看看吧!

  白芍種植技術

  白芍的選種

  種植白芍要先選好種,一般來說白芍的品種有4種,分別是白花白蔸、紅花麻蔸、紅花紅蔸、紅花青蔸,其中品種質量最好的是白花白蔸,這個品種的白芍根部發達,而且粗圓,分枝較少,白芍藥材的品質較高。

  白芍的種植習性

  白芍是一種適應性較強的植物,在山谷、山坡等地方都可以野生。因此,栽種白芍在管理方面可以較為粗放。白芍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環境,喜歡陽光,還具有一定的抗寒性,適宜種植在土質疏鬆、土壤肥沃、排水性和透氣性較好的土地裡。

  白芍的種植時間

  種植白芍前最好將白芍的芽根分成大小兩類,並且分開種植,以方便日後的管理。一般來說,種植白芍的時間最好選擇在寒露時節前後,而且不能超過霜降時節。因為過了霜降,氣溫下降,對於白芍的生根發芽影響不好。

  白芍的施肥管理

  當年種植的白芍一般來說是不用再追加施肥。等到第二年開始就要追加施肥4次左右,時間可以在3月中、5月、7月和11-12月左右分別施肥,讓白芍生長得到足夠的營養。

  種植白芍要及時除草

  白芍是一種不能與雜草一起生長的植物,最怕雜草叢生。因此,種植白芍時,看到有雜草叢生的話,就要及時除草,以免雜草影響白芍的生長。

  種植白芍要防治蟲害

  白芍的蟲害病有白芍鏽病、根腐病、灰黴病等。因此,種植白芍時要注意這些方面的蟲害防治。對於白芍鏽病可以選擇三唑酮、農抗120等藥劑防治;對於根腐病可以選擇惡黴靈、福美雙等藥劑防治;對於灰黴病可以選擇多抗黴素、速克靈等藥物防治。

  白芍管理方法

  1、中耕與追肥:白芍生長期間,要做到有草即鋤。第1年出苗時鋤1遍,並淋1次大小淤保苗。第2年春初出苗後,需澆鋤1次,鋤深6~10cm,結合除草,每667㎡施放牛糞3000kg,再以大小淤500kg拌水淋1次。到9月時再施牛糞3000kg和挖土1次,並以桐枯250kg,糞250kg拌水施淋1次。第3年春天挖1次,每667㎡淋糞250kg拌水施淋1次。

  2、排灌:白芍喜旱怕澇,一般不需灌溉。嚴重乾旱時,宜在傍晚灌1次透水。多雨季節應及時清溝排水,減少根病。

  3、病蟲害防治:

  ***1***病害:

  ①葉斑病:常發生在夏季,主要危害葉片。病株葉常早落,生長衰弱。防治方法:發現病葉,及時剪除,清掃落葉,集中燒燬;發病前及發病初期噴1:1:100波爾多液或5%退菌特800倍液。7~10天噴1次,連續多次。

  ②鏽病:危害葉片,5月上旬發生,7~8月嚴重。防治方法: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栽種,收穫時將殘株病葉集中燒燬,以消滅越冬病原菌。發病初期,噴波美0.3~0.4度石硫合劑或7%敵鏽鈉400倍液,7~10天噴1次,連續多次。

  ③灰黴病:危害葉、莖、花各部分,多在開花後發生。在高溫高溼的條件下,發病較嚴重,使葉片枯萎脫落,植株生長衰弱。防治方法:清除被害枝葉,集中燒燬,雨後及時清溝排水,加強田間通風、透光;選無病芍芽作種,並用65%代森鋅300倍液浸泡10~15分鐘後栽種。發病初期噴1:1:100的波爾多液,每10~14天1次,連續3~4次。

  ④軟腐病:病原菌從種芽切口處侵入,是種芽儲藏期間和芍藥加工過程中的一種病害。防治方法:種芽儲藏要選通風處,使切口乾燥,儲放場所先剷除表土及熟土,後用1%甲醛或波美5度石硫合劑噴灑消毒。

  ***2***蟲害:主要害蟲為蠐螬和小地老虎,可按常規方法防治。

  白芍的藥用功效

  1、用於血虛或陰虛有熱的月經不調、崩漏等證,有養血調經之效,常配當歸、熟地黃等同用,若陰虛有熱、月經先期、量多或崩漏不止可加阿膠、地骨皮等同用。

  2、用於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的頭痛、眩暈、脅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李作痛等證,有養肝陰、調肝氣、平肝陽、緩急止痛之效。

  3、用於陰虛盜汗及營衛不和的表虛自汗證,能斂陰、和營而止汗,治營衛不和、表虛自汗常與掛枝配伍,治陰虛盜汗可配生地黃、牡蠣、浮小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