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燈籠花的養殖方法

  燈籠花又名倒掛金鐘、吊鐘海棠,為多年生草本花。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養殖盆栽燈籠花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溫度

  燈籠花對溫度的要求:冬季要求溫暖溼潤、陽光 充足、空氣流通;夏季要求高燥、涼爽及 半陰條件。忌酷暑悶熱及雨淋日晒。燈籠花生長適溫10--25℃。冬季溫度不低度於5℃。夏季溫度達30℃時生長極為緩慢,35℃ 時大批枯萎死亡。

  :水肥

  燈籠花的澆水與施肥:在春秋季節給燈籠花澆水,要掌握見幹見溼的原則,以保持盆土溼潤為宜。盛夏盆土宜偏幹,通過噴水使相對空氣溼度達到60%以上。冬季須稍溼潤,促進新梢生長。春秋每10天至15天施1次稀薄液肥,孕蕾期每週施1次。頭年及當年春季培育的新株,夏季仍正常施肥,以持續開花;多年生的老株因處在休眠期,停止施肥。

  :養護

  一是將燈籠花植株置於蔽蔭、通風、涼爽與避雨處;每日多次向葉面噴水,地面灑水,降低溫度,增加空氣溼度。二是對多年生老株實行勒水停肥,順利度過休眠期。植株宜在霜降前入室,清明過後出室,室溫宜保持在5℃以上。遇寒流與風雪天氣,室外發生冰凍時,最好搬回室內。

  盆栽燈籠花的繁殖方法

  燈籠花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盆栽花卉,幾乎不產生種子,常依賴扦插來繁殖。燈籠花主要用扦插法繁殖,—般幹1、2月及10月扦插,扦插適溫為15—20℃,約20天生根。剪取長5-8cm,生長充實的頂梢作插穗,溫度20℃時,嫩枝插後二週便生根,生根後及時上盆,否則根易腐爛。常駐用扦插繁殖,全年均可,以春、秋生根較快。插穗以頂端嫩枝最好,長7--8釐米,插於沙床,保持溼潤,插後10天左右生根,9月即能上盆。

  盆栽燈籠花養殖方法的注意事項

  1、當夏季氣溫超過38℃時,新陳代謝緩慢,燈籠花的生長處於停滯狀態,這時常出現落葉、爛根現象,若不採取有效措施,便會引起整株死亡。

  2、冬季溫室最低溫度應保持10℃,在5℃的低溫下,易受凍害,生長室溫為10-25℃,要求有較高的空氣溼。

  盆栽燈籠花的花語意義

  因為燈籠花生長的花總是整齊、對稱的而且很像燈籠,就像貼在燈籠上的剪紙。貼在宮燈、紗燈、籠式燈上的燈花一樣具有對稱性。而燈籠在中國代表的是吉祥、安寧。所以,它的花語是感恩、謝錯。

  盆栽燈籠花的傳說來源

  有個叫堪法紐拉的小精靈,想找事情做。女神赫拉就給她一個事情做,叫她去看管赫拉和宙斯的黃金蘋果樹。黃金蘋果樹本來是怪獸拉盾看管的,現在由小精靈來接管。小精靈只要敲響蘋果樹旁邊的鈴鐺,拉盾就會來幫助小精靈趕走偷黃金蘋果的壞蛋。

  有一次,小精靈在練習敲鈴鐺,拉盾飛來了,小精靈說:“拉盾,對不起,我是在練習。”又有一次,拉盾又飛過來了,小精靈說:“對不起,拉盾,我還是在練習。”最後一次,有兩個壞蛋來偷黃金蘋果,小精靈看到,嚇得躲進草叢裡,後來,小精靈還是鼓起勇氣,冒著生命危險跑過去,敲了兩下鈴鐺,拉盾以為小精靈在練習就沒來。兩個壞蛋把小精靈打倒在地,小精靈快死了,小精靈的眼淚滴在地下,蘋果樹旁邊的鈴鐺自動響了起來,拉盾來了,把壞蛋趕走,小精靈用生命保護了黃金蘋果樹。 為了紀念小精靈,赫拉就把小精靈變成燈籠花,這就是燈籠花的來由。

  燈籠花的功效與作用

  燈籠花還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具有行血去瘀、涼血祛風之功能,味辛酸,性微寒歸肝、心包經、功能活血散瘀,涼血祛風。主治月經不調、經閉症瘕、產後乳腫、面板瘙癢、痤瘡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