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大棚葡萄的種植管理方法

  溫室大棚栽培葡萄可以減少種植的成本,那麼大棚如何種植葡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葡萄大棚種植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葡萄大棚種植的方法

  1、品種選擇

  選休眠期短,豐產性強,耐貯性好,果實發育期短,成熟早,適應性強的品種。

  2、苗木的定植模式

  供定植的苗木,根據栽植時期的不同,可選擇苗木的規格或營養缽苗。一般冬季空閒的大棚或準備新建的大棚,可用1年生扦插苗或嫁接苗。冬春種植蔬菜需倒茬的大棚,可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待蔬菜收穫後定植,營養缽苗同樣可以達到翌年豐產的效果。

  定植株行距的確定,因品種、立地條件、整形方式和苗木資源等多種條件而異。

  2.1一年一栽式 也稱預備苗制。一般籬架式整形,每年栽植一次,第二年採收結束後移出,另栽預備苗。採用等行距或大小行定植,栽植密度為每667平方米1000~2000株不等。有行株距1m×0.5m、1m×0.6m、1.5m×0.5m×0.5m、1m×0.5m×0.4m等多種不同形式。

  定植行株距確定後,即可開挖定植溝,採用單行定植,一般定植溝深度和寬度各0.5m,隔行開挖,將表土和底土分放,然後回填,回填時注意先填表土,再填底土,同時混入足量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最後灌透水。如採用大小行定植,則開溝寬度為60~80cm。定植時挖***栽植苗木,用營養袋苗定植的大棚,在定植時只須把營養袋割開,帶土砣栽植即可,成活率近100%。

  2.2永久式 栽植一次,連年結果。通常也採用籬壁式整形。栽植密度每667平方米333~556株,株行距為1×2m~0.8×1.5m。

  3、定植後的管理

  苗木定植成活後,促進苗木健壯生長是實現早果優質豐產高效的基礎,在栽培中應重點抓好如下幾點:

  3.1及時選留主蔓 一年一栽式大棚栽培葡萄,由於其栽植密度大,與傳統的整枝方式有很大區別,一般採用獨龍幹整枝法。即定植後的苗木,只留1個主蔓。定蔓的原則是留下不留上,留強不留弱,多餘副梢全部疏除。永久式一般每株選留2~3個主蔓,選留原則與一年一栽式相同。

  3.2分段摘心 所留主蔓新梢長到80cm時進行第1次摘心,摘心後留頂端副梢繼續延長生長,其餘副梢留1片葉摘心,充分促進主蔓發育。當頂端保留的延長梢長到40cm左右時,進行第2次摘心,副梢的處理同上。依次類推,進行第3次、第4次摘心。8月份以後,如果生長勢仍較強,頂端可保留 2~3個副梢延長生長,下部萌發的副梢可適當放長,留4~6片葉摘心。總之,夏季分段摘心的目的是促進主幹加粗健壯生長,促進冬芽分化飽滿,為早果豐產奠定基礎。

  3.3及時立柱綁蔓,摘除卷鬚 主蔓長到30cm左右時,即可綁縛。以後每30~40cm綁縛一次。在綁縛的同時摘除卷鬚。立柱及鋼絲的設立,根據棚的具體情況而定。

  3.4強化肥 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促進苗木生長健壯 苗木定植前,施入足量的腐熟有機肥,一般667平方米施優質有機肥5000kg以上。苗木成活後,即可追施速效氮肥提苗,後期***8、9月份***宜多追磷鉀肥,同時注意葉面噴肥,促進枝蔓充分成熟和貯藏營養的積累。9月初開始挖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一方面斷根限長,另一方面促進冬芽的進一步分化。

  生長季節,只要天氣乾旱,應隨時澆水,同時應注意雨季排水,防止過澇。

  葡萄霜黴病是最常見的病害之一。降雨易誘發霜黴病和黑痘病,可用波爾多液、乙磷鋁等交替使用防治。注意觀察紅蜘蛛的發生情況,及早防治。確保葉片無病無蟲也是保證豐產優質高效的關鍵。

  4、扣棚後的管理

  4.1強迫休眠 一般霜降以後,氣溫逐漸降低,即可開始扣棚。在青島地區,10月底至11月初,可開始整理大棚,上膜覆苫。扣棚初期白天蓋草苫,通風口關閉,以防止棚內溫度上升過快;晚上拉開草苫降溫,同時棚頂風口和前沿進風口全部敞開,以充分利用夜間低溫。如此反覆進行15~20天,可促使葡萄植株提前進入休眠,度過自然休眠期。

  4.2適時修剪,合理確定留芽量

  11月下旬,開始進行大棚葡萄的修剪。結果母枝的修剪長度因品種、整形方式和栽植密度不同而異。葡萄冬剪留芽量的多少,對產量、品質、成熟期以及植株的生長髮育有很大的影響。留芽不足、翌年產量低,效益差;留芽過多,翌年新梢密集,光照不良、落花落果嚴重,導致效益下降。一般以產量定果穗,以果穗定果枝,以果枝定修剪長度,是修剪的基本要領,具體地講,第1次摘心的部位其冬芽分化良好、飽滿,是適宜的修剪部位。

  4.3棚內溫度管理 修剪結束10~15天后,即可開始升溫促芽。一般在升溫前地面要灌透水,覆蓋地膜,然後升溫。棚內溫度應逐漸提高,可分為5個階段:1、發芽前白天溫度15~18℃,夜間5~6℃;2、發芽至開花前:白天18~20℃,夜間6~7℃,3、花期溫度稍高,白天 25~28℃,夜間8~10℃;4、落花至果實膨大期:白天25~30℃,夜間15~18℃,5、果實著色至採收期:白天不高於30℃,夜間15℃以下,拉大晝夜溫差,促進果實著色和糖分積累。

  4.4棚內溼度管理

  棚內溼度,自覆蓋至發芽相對溼度應控制在90%以上,發芽至花期前控制在60~70%,花期至果實膨大期控制在50~60%,果實著色期至採收期以50%為宜。土壤溼度,自扣棚至採收,應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80%。不同物候期中,以萌芽和果實膨大期需水量較大,宜控制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80%範圍,果實生長髮育過程中應儘量避免土壤含水量變化幅度過大,防止產生裂果。

  4.5應用石灰氮打破休眠,促進葡萄整齊萌發 在自然升溫的條件下,一般20天左右葡萄即可開始發芽。但由於品種和株間休眠程度不一,發芽很不整齊,因此有的植株甚至在提溫後50天左右才開始發芽。為此,我們採用石灰氮打破休眠,促使發芽整齊,十分成功。在葡萄大棚開始升溫後,即可配製 20%的石灰氮水溶液***1kg石灰氮加4kg熱水,不斷攪拌,充分混合2小時以上,並加適量展著劑***,用一小毛刷蘸取適量,均勻地塗在結果母枝的芽眼處,塗抹長度為枝蔓的1/3,不宜太長或太短。過長,芽眼萌發過多,造成養分的浪費,過短則造成發芽量的不足,無法選留優質果枝。20天后,塗抹石灰氮的芽眼即可開始萌發。

  4.6萌芽後的管理 應用石灰氮催芽後,可同時萌發許多冬芽,應留好預備枝***更新用***,其它芽眼根據其花穗分化質量和栽植密度的大小,留 1~3個結果蔓,使其均勻合理地分佈於架面,其餘的芽全部抹掉以減少養分消耗。當新梢長到3~5cm時,可開始綁縛上架,要注意的是此時新梢較嫩,應防止折斷或碰落。

  4.7合理負載 保護地栽培的合理負載量與栽培品種、樹勢、樹齡和土肥水管理等方面因素有關。大棚葡萄的產量不要求太高,一般每667平方米產量2000~2500kg,株產3~4穗,平均穗重0.5~0.8kg即可。花前應儘早疏除過多花序,一般1個壯梢留1穗果,弱梢不留果,同時去除副穗和1/3穗尖。坐果後修剪果穗,剪掉夾在穗中的無核小粒。

  5、果實採收後的管理

  葡萄採收後的管理,直接影響翌年的產量和經濟效益,因此,應搞好管理。永久式栽培的,果實採收後應及時追肥澆水。因葡萄從萌芽到果實成熟的發育期內,消耗了大量營養,果實採收後,揭去棚膜,恰逢天氣炎熱乾旱,此時樹勢較弱,樹體營養水平較低,必須及時供足肥水,以促進根系生長,增加營養物質的積累,並及時修剪更新結果枝,原棚內生長枝條,葉片老化,芽眼分化質量差,翌年不能連續結果,應從近地面選擇1~2個粗壯新梢,作為翌年的結果母枝,其餘全部疏除。所留新梢應加強管理,搞好病蟲害防治,特別注意霜黴病的控制,防止落葉,以利翌年優質豐產。一年一栽式的,果實採收後,應及時將棚內植株移出棚外,棚內深翻施肥後,栽入已育好的預備苗。

  6、病蟲害綜合防治

  葡萄設施栽培條件下病蟲害相對較少。可於扣棚促眠前用100倍福美鋅噴布枝蔓;幼穗顯現期噴布800倍40%多菌靈,以防止穗軸褐腐病的發生;花期噴布600倍甲基託布津,防治灰黴病;採果後噴600倍百菌清和代森錳鋅2遍。蟲害主要防治薊馬和紅蜘蛛。薊馬一般在萌芽後發生,可噴布 2000倍速滅丁。紅蜘蛛在4、5月份發生,在噴殺菌劑時,混以殺蟎劑進行綜合防治。

  大棚葡萄的種植管理方法

  1、適時扣棚:根據葡萄生長特性及氣候特點,一般12月下旬,待葡萄度過休眠期後再扣棚。塑料膜應選擇透光發的無滴膜,夜間應加蓋草苫以利保溫。

  2、控制棚內溫度溼度:扣棚後葡萄即可出土、上架。葡萄出土後澆足水,第一週實和低溫管理,白天放下草苫,保持較高溼度;此間白天溫度要維持在20-25℃之間,夜間棚溫約為0—5℃。溼度保持在95%以上。葡萄進入萌芽期,白天棚溫應嚴格控制,防止造成枝條“瞎眼”,出現萌芽不整齊現象;其適宜溫度為22—28℃,溼度為85%左右。新梢生長期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2—28℃,夜間12℃左右,防止溫度過高,造成新梢徒長,花穗,花器分化發育不良,以後每天上午9時揭起草苫,下午4時放下。注意放風,相對溫度花期在50%左右,其它生長期在55%—60%之間。

  3、水肥管理:葡萄出土後結合回填防寒土,每畝施優質有機肥4-5方,複合肥75公斤左右。此後重點追施促條、膨果、著色等專項肥料,也可進行氮、磷、鉀及微量元素葉面噴施,開花前以氮肥為主,花期及幼果期以複合肥為主。硬核期至採果前以磷鉀肥特別是鉀肥為主。為提高產量應特別注意硼元素的補充與噴施。澆水一般結合施肥進行,要根據土壤墒情小水勤澆、薄肥勤施,切不可大水漫灌。

  4、病蟲害防治:

  ***1***扣棚前徹底清理:大棚葡萄病蟲害一般較輕。防病的關鍵是休眠期清園消毒。葡萄落葉後結合冬剪要徹底剪除有病枝蔓,刮支可能帶菌的老樹皮,清除落地的殘枝、敗葉、卷鬚、爛果等病源體。並集中燒燬。

  ***2***扣棚後及時預防:葡萄出土後到絨球期。要對全株噴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與0.5%的五氯酚納混合劑,對地面、架杆可直接用1%的五氯酚納噴灑滅菌。這對於減少初染病源有很大作用。

  ***3***生長期合理防治:生長期大棚葡萄在生長期由於空氣溼度較大,應重視灰老病的發生。開花前後要噴一兩次200倍束克靈。果實著色期限注意防治白腐病、炭疽病。可用福美雙、硫磺粉各500克和碳酸鈣12千克的混合藥粉進行地面撒施,每畝用量2千克左右。還可噴75%的百菌清400—600倍液,50%的多菌靈,70%的甲基託布津600-800倍液進行防治。

  葡萄的種植方法

  一、架式

  葡萄為多年生蔓生果樹,需搭架才能保持一定的空間和果形,獲得較高的產量。第一年就要架起來,不能順地爬。常用的架式有以下幾種。

  1.籬架:就是架面和地面垂直,形似籬壁,目前多采用單壁籬架,架高2米以上。適用於規模栽培。

  2.傾斜式棚架:適用於規模栽培,分兩種

  大棚架:行距6米以上,橫、縱向支柱之間間距2米左右,橫向一般有4—5排柱。

  小棚架:行距在6米以內,建造方法和大棚架相同。

  3.水平大棚架

  適用於庭院栽培。園內栽葡萄,可增加收入、綠化、美化環境一舉兩得。

  二、整形

  整形的目的是為了使枝蔓、果穗合理的分佈於架面,充分利用空間,提高葉片的光合效能。

  1.多主蔓自然扇形。適用於各種棚架。

  多主蔓自然扇形,一穴有3—4個***院內可達6—7個***主蔓,再由主蔓分生側蔓,同側側蔓保持2米左右的距離,每主蔓配備14—16個側蔓,呈扇形分佈於架面上。前期***1—5年***修剪以長稍為主,成形後以中、短稍為主。

  2.自然扇形。適用於籬架栽培。一般有主蔓3—5個,在架面上呈扇形分佈。主蔓上均勻地配置側蔓,在主、側蔓上適當選留結果母蔓,實行長、中、短稍混合修剪。

  3.獨龍乾和雙龍幹極短稍整形。

  3.龍幹整形,方法簡單,容易掌握,產量穩定,果穗、果粒整齊,適用於各種架。特點是;沒有側蔓,主蔓上直接著生結果蔓。主蔓間距50釐米,結果蔓間距15—20釐米。

  4.多主蔓扇形。和多主蔓自然扇形的區別是無側蔓。主蔓間距50釐米,結果母枝間距15—20釐米,每米有7—10個結果母蔓,每米2有14—20個新稍,採用長、中、短混合修剪。適用於小棚架。

  三、修剪

  葡萄修剪分為冬剪和夏剪,冬剪在11月上旬至11月下旬埋土防寒前完成,夏剪指生長季節的修剪。

  1.冬剪。目的是剪除病蟲蔓、未成熟的蔓和更新弱蔓,調整植株負載量,提高果品質量,延長經濟壽命。冬剪的方法有三種即疏剪、短截和更新,一般在同一植株上同時應用。

  ***1***疏剪。是將不同的蔓從基部疏除,作用是抑前促後,改善風光條件,提高果品質量。要注意不可同時疏除對門蔓,或使傷口過於密接,以免阻礙營養物質的運輸,造成產量、質量的下降。

  ***2***短截。根據剪留長度分為長稍、中稍、短稍***極短稍***修剪。長稍剪留8—12節,中稍剪留4—7節,短稍剪留1—3節。由於不同品種的結果習性不通,採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龍眼因其抽生良好的結果枝的部位在5—9節,基部芽抽生的新蔓常無果穗,所以修剪均以長***中稍***為主。玫瑰香、巨豐不同部位的芽眼萌發出的新蔓,大都有果穗,常採用長、中、短稍混合修剪或短稍、極短稍修剪。

  長稍修剪便於選擇最好芽結果;剪留長,利於架面擴大,可提前拿產量;主蔓細長,利於埋土防寒。但如果管理水平上不去,負載量過重,影響質量。短稍修剪,利於營養集中,果品質量好,有利於更新,技術易掌握。但枝粗埋土防寒較困難,大枝更新較難。

  因此,冬剪要根據品種特性、立地條件和管理水平來確定採用何種方法修剪。

  ***3***結果母蔓更新修剪。為防止結果部位上升,造成下部光禿,母蔓要不斷更新。方法是結果母蔓春季萌發後,選擇下部良好的新稍,培養為下一年的結果母蔓,冬剪時回縮即可。但由於頂端優勢的影響,下部的蔓長勢弱,更新較困難,解決的方法是:一是冬剪時對更新的結果蔓適當重截,二是當年夏季留作更新的新蔓少留果。

  ***4***冬剪結果母蔓留量。按一結果母蔓抽生兩個結果蔓,每一結果蔓結1穗果,每穗果平均0.7斤,每平方米產果7斤計算,每平方米留5個結果母蔓。

  另有一種方法是每平方米按14—20個新稍計算,應留結果母蔓7—10個。

  總之,架高、風光好、水肥足可多留結果母蔓,反之要少留。

  ***5***冬剪注意的問題。一是剪口距剪口芽不少於2釐米;二是從基部剪蔓時要留1釐米的樁;三是更新大枝要用手鋸;四是儘量使大傷口不在同一面。

  2.夏剪。夏剪主要是調節生長與結果的關係,去掉無用的芽和新稍,疏除過多的花序,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使枝條發育充實,提高產量和品質。

  ***1***抹芽和疏枝。新稍10釐米以下抹去稱抹芽,10釐米以上稱疏枝。原則:距地面40釐米以下的芽全部抹掉,不留雙蔓,去弱留強,去直留平,去生長蔓留結果蔓。

  ***2***疏穗和掐副穗、穗尖。與抹芽疏枝同時進行,疏去弱小和過多的花序,強枝留兩穗,弱枝留一穗。對大小年嚴重、坐果率低的品種如玫瑰香、巨豐等可掐去副穗和主穗的1/4—1/5的穗尖。

  ***3***新稍摘心。花前3—5天對新稍摘心,可集中養分提高坐果率,改善通風透光條件。花上部留3—4片葉摘心***1花序留3片葉、2花序留4片葉***,留葉片越多,坐果率越低。龍眼坐果率高可留5—7片葉。無花枝留10—12片葉摘心。

  ***4***副稍摘心。新稍摘心後,萌發的副稍要多次摘心。無花枝副稍每次留1—2片葉反覆摘心。花一下副稍全部抹掉,花以上每次留1—2片葉反覆摘心。留葉片數量要看袈面上的風光條件和新稍量來確定。

  ***5***綁蔓。葡萄上架後新稍長到30釐米時綁蔓,隔15天再綁一次,同時摘除卷鬚。7月上旬再進行一次。綁蔓要系豬腿扣。

  ***6***秋剪。葡萄枝蔓不形成頂芽,溫度適宜就生長。為減少不必要的營養消耗,採收後要立即秋剪。原則是:剪冬剪時想剪去的;二是預備做結果母蔓的先端和主側蔓的幼嫩部分。

  四、水肥管理

  ***1***澆水。春季花期不澆水落花後馬上澆。每10—15天澆一次水。雨季可停澆,秋旱也要澆水。冬前澆一次凍水,全年共澆7、8次水。

  ***2***肥。基肥***粗肥***每畝萬斤,秋後下架前施入。方法有三種:一是盤狀。在樹盤內距樹幹30釐米開始起土,開始深15釐米左右,到外圍可達30—40釐米深,將肥施入和土混合均勻到原高度;二是溝狀。在樹盤外開40—50釐米深的溝,寬30釐米,施肥後蓋土填平;三是溝、盤結合。

  秋後施基肥翌年春天才發揮作用,如來不及施用早春4月間一定要施入。7月下旬到8月上旬也應施一次基肥,每株施10—15斤人糞尿,對果實大小和品質都有好處。

  追化肥。少量多次。第一次在5月上旬,是新稍速長期,每株1—2斤。第二次在5月底到6月初即花前,追肥量同上次。第三次是坐住果後在6月中下旬,最好追複合肥。7月中下旬如無基肥可施磷鉀肥,以提高果品質量。

  根外追肥。花前噴0.1—0.2%的硼砂;幼果期噴0.3—0.1%的尿素;7月下旬到8月上旬噴1%過磷酸鈣或1—2%草木灰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