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心獼猴桃種植技術

  紅心獼猴桃是一種可食用與藥用為一體的水果,果肉細嫩、香氣濃郁、口感香甜清爽、酸度極低,營養豐富,被稱為“果中之王”、“維C之王”。常食用紅心獼猴桃對人體有保健、美容、排毒、抗癌的功效。

  紅心獼猴桃的種植技術

  紅心獼猴桃是新品種,屬中華獼猴桃中的紅肉獼猴桃變種,是特早熟紅心品種,其子代遺傳性狀穩定,抗逆性強,果實較大,風味濃甜可口,較耐貯藏。

  紅心獼猴桃勢強健,新梢生長量大,其萌芽率為36.3-73.7%,成枝力極強,結果枝率為85%左右,每果枝座果3-8個,平均座果6個,第三年平均株產20-25kg左右,盛產期畝產可達2000-3000kg,豐產穩產性強。

  紅心獼猴桃在高、低海拔地區均能正常生長與結果,生態適應性良好,且豐產、穩產,果實品質優良,抗高溫乾旱能力強,具有較強的抗病蟲能力,但在低海拔地區栽培,果肉紅色變淡,以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區栽培最能體現其果實紅心的特性。因此,龍藏紅更適宜於在海拔較高***1000-1500m***的地區種植,以充分表現其品種特色。

  紅心獼猴桃果實中大、整齊,一般單果重60—110g,最大果重130g;果實為短圓柱形,果皮呈綠褐色,無毛。果汁特多,酸甜適中,清香爽口;鮮食、加工俱佳,特別適合製作工藝菜餚。紅陽獼猴桃總糖高13.45%,高出世界流行品種海沃特近5個百分點,而總酸只有0.49%,可溶性固形物16.5%,富含鈣、鐵、鉀等多種礦物質及十七種氨基酸,維C高達135,8月下旬陸續上市,採用溫控法可貯至翌年二月。紅陽獼猴桃果心橫截面呈放射狀紅色條紋形似太陽,光芒四射,美豔奪目,看之飽眼福,食之飽口福,含有補血養顏功效的紅色素。

  紅心獼猴桃是通過對野生獼猴桃實生單株選育而成的一種稀有優良品種,具有以下突出特徵:果實美,口感好,營養價值高。鮮果橫剖面沿果心有紫紅色線條呈放射狀分佈,似太陽光芒四射,色彩鮮美,故稱“紅陽獼猴桃”。紅陽獼猴桃品種果型中大整齊,平均單重100克,最大可達150克;果實短圓柱形,肉質鮮嫩、香甜清爽***馥香型,含糖18.5%***,果心小,果味濃。

  紅心獼猴桃的野生資源

  紅心奇異果獼猴桃只要在海拔350-1500米之間,水源有保障的緩坡地或排灌良好的平原,土壤再帶點酸性,就可以種植“紅心奇異果”獼猴桃。獼猴桃是當今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果樹。實際上中國各地叫獼猴桃的植物有多種。據中國植物學家調查,在中國分佈的獼猴桃屬的植物有52種以上,其中有不少種類的果實都可以食用,有些味道比中華獼猴桃還要甜美一些,如“布魯諾”獼猴桃。

  紅心奇異果獼猴桃一株能產10斤,每畝110株,能產1000多斤。獼猴桃果實長圓柱形,平均單果重85.0g,最大單果重155.0g,果皮暗褐色,光滑,有不明顯的果點,果底平,果柄細長;果肉黃色,汁液多,有清香味,風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0%-15.50%,維生素C含量933.60μg/g,總酸含量1.20%;9月上中旬成熟。

  紅心奇異果因為是由野生資源選育出來的,所以它的抗病蟲害能力很強,成了生產無公害加出口型高檔水果的最佳選擇。只要種植得當,它就能成為農民致富的好幫手。由於營養豐富,紅心奇異果在當地被稱作“綠色美容師”。至少30年的時間裡它都在不停地生長,

  紅心奇異果獼猴桃品種因為是由野生資源選育出來的,所以它的抗病蟲害能力很強,自然就成了生產無公害加出口型高檔水果的最佳選擇。

  紅心獼猴桃營養豐富,美味可口。果實中含糖量13%左右,含酸量2%左右,而且還每百克果肉含維生素400毫克,比柑橘高近9倍。紅心奇異果獼猴桃鮮果酸甜適度,清香爽口。還有的經育種專家培育,成為能抗低溫、對病害有免疫性的優良品種。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5%-23%,含酸量為1.47%,固酸比11.2;香氣濃郁,品質上等。果實貯藏性一般,常溫***25℃***下貯藏10-14天即開始軟熟,在冷藏條件下可貯藏3個月左右。

  紅心獼猴桃的栽培技術

  種子採集

  將充分成熟的野生獼猴桃果採回後,放在陰涼處軟熟後剝除果皮,裝在乾淨紗布袋中搓洗,洗去果肉只剩種子。將種子攤放晾乾,用塑料袋封裝後在4~5℃低溫下貯藏備用。

  沙藏

  播種前一個半月左右***蒼溪一般在12月下旬***,將幹藏好的種子取出用50~70℃熱水浸1~2小時,再在涼水裡浸1~3天,撈出用5~10倍的溼潤河沙拌勻裝入盆或桶中,每隔一週翻動1次,並保持適宜溼度,手捏成團鬆手即散。

  播種

  2月上旬立春時播種。選擇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疏鬆、排灌方便、呈微酸性或中性的砂壤土做苗床,整畦前施基肥和殺蟲劑。深翻耙細整平做廂,為防水漬需做高廂。將沙藏好的種子帶沙均勻撒在苗圃上,蓋一層厚2~3mm的細土,最後蓋上塑料薄膜。

  澆水

  苗床需長期保持溼潤,晴天早晚噴水一次,為防止土壤板結和衝出種子,噴水應做到勤、細、勻。播後20天左右,即有部分拱土出苗,這時需將塑料薄膜拱起來做成小拱棚,晴天中午揭開兩頭通風。當有80%出苗時,揭去塑料薄膜。

  移栽苗圃地的準備

  移栽苗圃地的要求與播種苗床一致,整地做廂, 廂面高於溝50cm,寬60~80cm。苗床需做50cm以上的溝,以防夏季漬澇,根系受害。

  間苗

  幼苗出土後,一般過密,為保證苗齊苗壯,2~3片真葉時適當間苗,去弱留壯、除病留強、除歪留正。

  移栽及栽後管理

  苗長到4~5片真葉時即可選擇陰天或小雨天帶土移栽,株行距10cm×20cm。獼猴桃幼苗細弱,需要防幹、防旱、防雨水衝漬,移栽後在晴天、白天、大雨天遮蓋,夜晚、陰天、小雨天揭開遮蔭網。當幼苗長出5~6片真葉時即可逐步撤去遮蔭網。移栽一月後,每隔15天左右噴施0 1%~0 3%尿素加0 1%~0 3%磷酸二氫鉀水,促進幼苗生長。苗高15~25cm、10~15片葉時摘心,並及時抹去腋芽,促使幼苗增粗,以便嫁接。

  紅心獼猴桃的病蟲防治

  獼猴桃幼苗期易遭受立枯病、螻蛄和地老虎的侵害。立枯病:受害幼苗的基部初呈水漬狀,以後逐漸加深,後變黑縊縮腐爛,上部葉片萎焉逐漸全株枯死。可結合噴水噴施2~3次50%多菌靈1000倍液或5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防治。螻蛄:幼蟲晝伏夜出,啃食嫩葉咬斷莖杆,使幼苗枯死。可用10∶1炒熟麩皮拌敵百蟲粉劑撒於植株周圍或燈光誘殺。地老虎:3齡後幼蟲晝伏夜出咬斷幼苗莖杆,造成苗木缺損。可在清晨人工捕殺,也可結合噴水噴施1%敵百蟲液或用菜葉拌1%敵百蟲液撒於苗圃內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