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超高產種植方法

  玉米在熱帶和溫帶地區廣泛種植,為一重要穀物。那麼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品種選擇及種子包衣。

  1、因地制宜選用良種。根據當地的光熱資源和栽培制度選擇適宜品種,所選品種要求高產、優質,具有廣適性、多抗性,種子質量高。海禾品牌玉米雜交種的質量享譽省內外,是農民朋友的首選種、放心種。海禾系列玉米品種有多種熟期,適於清種、比空、地膜覆蓋等多種形式的栽培。

  2、地膜覆蓋栽培選擇品種應比當地裸種玉米生育期長10天—15天為好。

  3、種子包衣:種子包衣劑含有殺蟲劑、保護劑、抗旱劑、微量元素等,有效地防治苗期地下害蟲和絲黑穗病等土傳病害,使苗齊苗健,為高產打下基礎。

  二、精細整地,及時耙壓保墒。

  土壤精耕細作,達到土壤鬆軟、細碎、平整,通透性好,提高保水保肥效能。整地後及時耙壓保墒。

  三、適時早播,提高播種質量。

  1、適時早播可以充分利用早春的光熱資源,錯過病蟲大發生時期,錯過開花的高溫多雨天氣,使子粒充分灌漿成熟,增加粒重。

  2、提高播種質量是保證苗齊、苗壯的主要措施。做到株行距一致,開溝深淺一致,覆土厚度一致,播後及時鎮壓。

  3、覆膜栽培必須壓嚴實,防大風揭膜。覆膜時間應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而定。

  四、合理密植,建立良好的群體結構

  根據品種特性、生產條件,管理水平,土壤條件、栽培方式等確定適宜密度,使畝穗數、穗粒數、粒重相互協調,發揮群體優勢。

  五、加強田間管理,確保增產增收

  1、及早間定苗,去弱留強,使群體長勢差別小,減少田間非自交株數。

  2、 加強中耕除草,及時鏟趟,海禾1、2屬高稈大穗品種,做好蹲苗工作,防止中後期倒伏。

  3、 種子配方施肥

  根據玉料需肥規律如土壤供肥水平,做到施足底肥,苗肥早、穗肥重,粒肥補;以N、P、K為主配以Zn、Mn微肥。具體做法:足基肥。畝施優質腐熟農肥 1000-1500公斤,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銨20-25公斤,硫酸鉀15公斤,Zn肥1.5公斤,Mn肥1公斤。

  在玉米長到十三片葉子時***即半人高的時候***,第一次使用“富百姓”植物協同鈣噴施葉面,到玉米抽穗之前第二次噴施協同鈣,過十五天後第三次噴施,再經過十五到二十天左右最後噴施一次,這樣可使玉米的平均增產率高達15%。值得注意的是,每次使用植物協同鈣時都是500倍稀釋後噴施葉面,避開高溫及雨天使用,此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追肥過晚。農民習慣於抽雄前後追肥,殊不知此時已錯過最佳時期。

  ***2***不要一炮轟式追肥。播種時把全部肥料當種肥一次施入,或者澆矇頭水時把肥料全部撒入。

  ***3***切勿望天追肥。不顧玉米生長的特點,等下雨後再追肥。

  防止以上3種情況的出現,並做好施肥,玉米想不高產都很難。

  4、 加強水分管理。做到旱能灌,澇能排。

  5、人工輔助授粉。盛花期遇大風,高溫或連續陰雨天氣情況下,可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具體做法:選晴天上午9點以後,露水乾後採新鮮花粉,去掉穎殼和花葯,用毛筆蘸少許粉授到花絲上,可有效地提高結實率,減少禿尖缺粒的發生,以達到穗滿粒飽。

  6、及時防治病蟲害

  加強玉米螟、粘蟲、穗蚜等的防治,減少病蟲所造成的損失。

  六、適時收穫

  全田90%以上植株莖葉變黃,果穗苞葉變枯鬆散籽粒變硬,顯出該品種籽粒色澤時即完熟期,應及時收穫。

  玉米的超高產種植技巧

  種子選擇

  選擇純度、淨度、發芽率都達標的正規種子公司的包衣種子,此為出好苗的基礎。播種前最好在室內進行發芽試驗,如果發芽率、發芽勢不過關,應及時更換種子,以避免時節過後損失不可挽回。使用包衣種子還可以防止苗期病蟲害發生。

  播種時間

  選擇適宜的播種期有利於玉米正常出苗、成熟,並可避開一些不利的自然災害,以及避免發生一些病害、蟲害。如避開玉米盛花期的高溫、多雨,減少病毒病、穗腐病的發生,減少地老虎的為害。春播玉米一般當5~10釐米土層地溫穩定在10℃以上時即可播種。夏玉米的播種時間要以當地前茬作物收穫和下茬作物的播種期而定。

  播前準備

  1. 平整土地。土地平整,利於排灌,有條件可結合耕地施有機肥培肥地力。

  2. 種子處理。

  ***1***精選種子:播種前精選種子,剔除秕粒、病蟲粒。播種時按種子大小分級播種,保證出苗後整齊度高。

  ***2***晒種:晒過的玉米種子,播種後吸水快、發芽早、出苗整齊、出苗率高、幼苗粗壯。

  3. 精心備墒。土壤墒情是影響種子出苗質量的關鍵。墒情好, 土地平整, 播種深淺容易一致,出苗整齊均勻。播前備墒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土壤水分的調整。春播溫度低要適當澆小水,以免降低地溫,影響土壤透氣。夏播如果氣溫過高,應播種後澆“矇頭水”,保證墒情。

  合理密植

  1. 選擇種植模式。北方春玉米區主要有等行距和寬窄行種植2種方式。等行距種植:行距相等,一般為50~70釐米,株距隨密度而定。其特點是植株在田間均勻分佈,便於機械化作業,為北方春玉米區主導方式。寬窄行種植:也稱大小壟,行距一寬一窄,適宜於高密度、高肥水條件下栽培和地膜覆蓋栽培。目前多采用寬行距60~80釐米,窄行距30~40釐米。

  2. 確定播量。根據種子發芽率、種植密度要求等確定,要求播種量和排種量穩定,下種均勻。種植密度要考慮品種的特性,大穗晚熟品種適當稀植,緊湊耐密的中早熟品種,要適當提高密度。此外,還要考慮土壤肥力。施肥量大而合理,適宜的密度就大,在易旱而無灌溉條件的地區,種植密度宜稀。

  玉米播種量***重量***的計算方法:用種量=播種密度×每穴粒數×粒重×面積。種子質量好、發芽勢強的品種提倡單粒播種,既節省用種量,又節省間苗用工。單粒播種要求每穴1粒種子,株距均勻,單粒率大於或等於90%,空穴率小於5%。

  3. 確定播種深度。播種深度適宜、深淺一致,才能保證苗齊、苗全、苗勻。播種過深,出苗時間長,消耗養分多,出苗後苗瘦弱;播種過淺,容易吹乾,出苗不全;播種深淺不一,有的出苗早,有的出苗晚,出苗早的形成大苗,出苗晚的形成小苗,出現大苗欺小苗,最終小苗長成弱株,弱株結小穗或空稈。適宜的播種深度,是根據土質、墒情和種子大小而定,一般以5~6釐米為宜。如果土壤黏重,墒情較好,可適當淺些;土壤質地疏鬆,易乾燥的沙土地,可適當深些,但一般不超過10釐米。

  4. 播後鎮壓。若是耬播、犁播或人工開穴點播,覆土厚度要均勻一致,播後要鎮壓。鎮壓是保證玉米出全苗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因為在乾旱時,玉米播種後,種子與土壤接觸不良,不易吸收水分而影響苗全和苗齊,通過鎮壓,增強土壤毛細管作用,有利於下層水分上升,使種子吸水發芽出苗。鎮壓時要考慮土壤墒情,乾旱時要隨種隨壓,土壤水分較大或正在降雨,可稍後鎮壓或不鎮壓。

  施好種肥

  適量帶種肥可以供給幼苗充足的養分,促進苗期的生長和增強對乾旱、低溫、病害等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種肥包括少量的氮肥、磷肥、鉀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種肥使用要控制用量並將種肥隔離,以免燒苗。一般每667平方米施5~8千克磷酸二銨。

  查苗補苗

  播後如果出現缺株少苗,但沒有明顯的缺行斷壟現象,可以在缺株的鄰近株穴,在定苗時留雙株來補充密度;也可在缺行斷壟嚴重的區域種植耐陰性較強的作物,如大豆、馬鈴薯等。如果出苗只有一半,建議毀種重播。

  病蟲防治

  播種時在播種行撒施辛硫磷等顆粒劑防治地下害蟲,玉米出苗後定期及時噴施樂果等水劑農藥,防治蚜蟲、薊馬、灰飛蝨等害蟲,防治粗縮病的互動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