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的人蔘技術

  人蔘通常3年開花,5-6年結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人蔘生長於北緯33度—48度之間的海拔,產於中國東北、朝鮮、韓國、日本、俄羅斯東部。人蔘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之一,與瓊珍靈芝,東阿阿膠並稱為中藥國寶。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2016年個人勵志名言,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人蔘的種植技術介紹

  在中國,人蔘歷來被視為百草之王。在西方,人蔘叫做PANAX C.A. MEYER GINSENG,“PANAX”來源於希臘語,意思是“包治百病”,異名有 ***C. A. Mey.*** ***C. A. Mey.*** ***C.A.Mey.*** T 。

  古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推斷,人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 孑遺植物之一。在地球上 被子植物極為繁盛的 第三紀***距今6500萬年-距今180萬年***,人蔘 在 植物界廣為繁衍。世界範圍內公認人蔘 分佈在北緯33-48度之間。中國本草文獻的記載證實 中國人蔘的分佈與古 地質學史,古生物史是相吻合的。

  《 神農本草經》是現存最早的 中藥學專著,記載著中國4000年前就已經形成的人蔘 藥用的精髓:“人蔘 ,味甘 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 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一名 人銜,一名 鬼蓋。生山谷。”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人蔘, 並有文字記載人蔘 的國家。《甲骨文合集》中查到刻在甲面上的“ 參”字,這是個典型的象形文字。該字為上下結構,上部為人蔘 地上部分的集中表現,莖上生著多個核果狀漿果,這是人蔘 最主要的 植物學特徵。下部則代表著人蔘 的根莖,主根,側根等。甲骨文始於商殷時代,距今有3500年以上的歷史。在3500年前中國就已經創造出生動形象的“參”字,並有準確可靠的記載。

  人蔘的生長環境

  人蔘人蔘多生長在具有1月平均溫度-23-5℃,7月平均溫度20-26℃的氣候條件下,耐寒性強,可耐-40℃低溫,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一般生長在氣候條件為年積溫2000-3000℃,無霜期125-150天,積雪20-44釐米,年降水500-1000毫米的地方,人蔘喜冷涼溼潤氣候。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強光和高溫。土壤要求為排水良好、疏鬆、肥沃、腐殖質層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土的pH值5.5-6.2為宜。

  喜寒冷、溼潤氣候,遇強光直射,抗寒力強。種子可陰乾貯藏,種胚有形態後熟和生理後熟特性;前者要求20-10℃變溫,後者需要2-4℃低溫,需時各為3-4個月,沒有完成後熟的種子不能發芽。對土壤要求嚴格,宜在富含有機質,通透性良好的砂質壤土、腐殖質壤土栽培,忌連作。

  人蔘的栽培技術

  播種

  種子 播種是生產上採用的主要方法,育苗 移栽或直播均可。保護地栽培全年都可播種。北京地區利用日光溫室栽培,可於 初秋收穫種子後即行播種,播後約10天左右出苗。

  露地栽培以春栽較適宜,早春於3-4月間在溫室育苗,經霜後移植 露地,或於4月下旬至5月露地直播。土人蔘的種子很小,以育苗移栽較好,同時播種的地畦必須精耕細耙,畦土要細碎,畦面要平整。

  分株

  生產上較少用此方法繁殖。春季氣候較溫和的季節進行 成活率較高,進行分株前將母株上的分枝培土,促使生根後分割出單株,如不帶根則不易成活。

  扦插

  嫩枝扦插、露地扦插宜於春季進行,在溫室中以氣溫在20-30℃時進行較為適宜。扦插材料要選擇健壯的枝稍,長約6-8釐米,帶2對葉片,於葉節下約0.5釐米處剪下,保溼備插。苗床土要用素沙土,或 珍珠岩,不加肥料,按行距5-10釐米,株距5釐米,先用竹枝插 小孔後再把 插穗插入,入土深約為插穗的1/3,或斜向入土2/3。扦插完後澆水,適當覆蓋遮光,保溫保溼,但水分也不宜過多。

  清水扦插。插穗長以7釐米左右最合適,插穗擷取後,放在陰涼處1-2天,使切口癒合,然後插於清水中,浸水深度2-3釐米,在28℃左右的溫度下,2天即長出長1釐米左右的白根10條以上,即把長根的插穗移植在素砂土中,生長繁殖較直接扦插於土中快,成活率高。

  種植過程

  播種

  播前先整地作畦,高23-33裡米,寬126-133釐米,畦間作業道為2-2.66釐米。

  採用撒播,每平方釐米0.5克,播後,覆土3-4釐米,經常保持土壤溼潤,約至5月上旬出苗。

  春播在4月上、中旬播種。

  夏播在7-8月果實成熟時,採下立即播種。

  秋播在11月播種。

  催芽

  將1份種子混攔3份河沙,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噴霧土壤表面,提高出苗率。隨即裝入催芽箱中,置於室內或室外適當場所催芽,注意經常檢查翻倒,控制好溫度和溫度播種,吉林撫松常於6月下旬播幹籽***上年採收幹藏種子***

  移栽

  春栽4月中、下旬、宜於越冬芽萌發前栽完。

  秋栽10月中、下旬,宜於土壤封凍前栽完。

  氣候間距

  出苗前,應搭前簷高100-133釐米、後簷高66-100釐米棚遮蔭。隨起,隨栽,一般按行株距***15-30***×***6-12***釐米,平栽或斜栽,覆土5-9釐米。搭棚分全蔭棚、又透棚、單透棚或雙透大棚等蔭棚種類,可根據氣候、土質及地勢條件選擇。

  田間管理

  畦面覆蓋,出苗後,蓋碎稻草或半腐熟落葉。

  鬆土除草,一般每年進行3-5次,防止土壤板結,消除雜草病株,培土扶苗。

  追肥,開溝根側施有機肥。

  疏花摘蕾,留種田,開花初期疏掉1/3-1/2花序中部花蕾;生產田,開花前全部摘蕾。

  越冬防寒,封凍前畦面培土或覆蓋落葉,厚5-15釐米。參畦四財或風口處搭設防風障,以防凍害。

  注意事項

  人蔘整地下種後,用新高脂膜噴霧土壤表面隔離病蟲 源,提高出苗率。出苗後,鬆土除草消除雜草病株,培土追肥,疏花摘蕾向葉面上噴施藥材根大靈使根莖快速膨大,藥用含量大大提高。加強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並噴施新高脂膜增強防治效果。生長期間有斑點病、疫病和炭疽病為害,可用波爾多液噴射防治。

  人蔘的根狀莖在人工短期栽培情況下較短,直立或斜上。生長年數已久的野山參,據肖培根在東北地區的調查,具第一批葉的主根是垂直生長,但第三批葉以後,主根大都向水平方向生長,其根狀莖相應加長,也是橫生的。這主要是根系生長受土壤腐殖質層厚度的影響,故其生長方向也會改變。

  人蔘的儲存方法

  人蔘因含有較多的糖類、黏液質和揮發油等, 所以容易出現受潮、 泛油、 發黴、變色、 蟲蛀等變質現象。人蔘的貯藏方法有幾種:

  1、常規儲存法:對確已乾透的參,可用塑料袋密封以隔絕空氣,置陰涼處儲存即可。

  2、 吸溼劑乾燥法:在可密閉的缸、筒、盒的底部放適量的乾燥劑,如生石灰、木炭等,再將人蔘用紙包好放入,加蓋密閉。

  3、 低溫儲存法:這是較理想的方法。人蔘在收藏前要晒乾,最佳的暴晒時間以上午9時到下午4時之間,但人蔘不宜長時間暴晒,同時供藥用的人蔘已達到一定的乾燥程度。一般只需將人蔘在午後翻晒1-2小時即可。待其冷卻後,用塑料袋包好紮緊袋口,置於 電冰箱冷凍室裡,就能儲存較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