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飼養管理要點
羔羊是羊的幼種,飼養羔羊已經成為飼養人的首選。那麼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護理羔羊出生後,臍帶以自然斷裂為好。如臍帶未斷,要用手指距腹部5~8釐米處擰斷,然後用5%的碘酒塗在斷端進行消毒,切忌用剪刀、刀片切斷臍帶,也不能將臍帶結紮。剛出生的羔羊身上有許多黏液,這些黏液要儘量讓母羊舔幹,也可用乾布或草擦乾。擦時,首先應將羔羊口、鼻、耳內的黏液擦淨。羔羊出生後2~4小時,要讓其吃上初乳,對較弱的羔羊要及時進行人工餵乳。
防寒羔羊抗低溫的能力很弱,由於春季氣溫不穩,做好防寒保溫工作很重要。羊舍要保持清潔、乾燥、溫暖。母羊和羔羊要單欄飼養。風和日麗的天氣,可讓母羊和羔羊晒晒太陽。
補飼在哺乳前期,羔羊的營養主要靠母乳,所以要加強對母羊的補飼。補飼多少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一般每天可補飼精料0.5公斤、青貯料1公斤。對缺乳母羊可採用以下方法進行催乳:取海帶25克,豬油100克,放在鍋裡煮湯,讓母羊一次採食,一般採食後12小時左右產奶量明顯增加。以後每隔3~4天喂1次,連喂3~4次,並補給足夠的青綠多汁飼料。也可取黃豆250克,在水中泡脹,然後磨漿並煮熟,候涼後讓母羊自飲,每天兩次,連續飲3~4天。還可取蜂蜜250克,2個雞蛋的蛋清,混勻後給母羊灌服,每天1次,連服2~3天。
喂料羔羊出生15天后,就要讓其吃草吃料,這樣可鍛鍊其消化能力,為斷奶後正常生長髮育打下基礎。開始可先喂些優質的青乾草和煮熟的胡蘿蔔、菜葉等,而後可喂碾碎的玉米、豆餅等,並摻些切碎的多汁飼料,以增強適口性。
羊肉的搭配與好處
羊肉的最佳搭檔
1、涼性蔬菜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中醫講究“熱則寒之”的食療方法。因此,吃羊肉時要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有冬瓜、絲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茭白、筍等。
2、豆腐豆腐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
3、蘿蔔羊肉和蘿蔔做成一道菜,則能充分發揮蘿蔔性涼,可起消積滯、化痰熱的作用。
4、孜然可去掉羊肉中的羶氣。
5、帶皮生薑姜皮辛涼,有散火、除熱、祛風的作用,與羊肉同食還能去掉羶味。
6、麻黃附片羊肉湯,麻黃5g,附片10g,羊肉500g,生薑30g,調料適量。
吃羊肉的好處
羊肉性溫熱、補氣滋陽、暖中補氣、開胃健脾,還可以去溼氣避寒冷,暖胃寒,羊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多吃羊肉不會增加脂肪因為羊脂肪熔點47度,人體本身溫度是37度就是多吃羊肉脂肪也不會被身體吸收,所以不會發胖。羊全身是寶,羊吃百草,羊根據自身生理需要選擇草木,固羊有“百藥之庫”之稱。古人云:多吃羊肉,健康長壽。
1、春季吃涮羊肉火鍋益處多多,有助身體健康,塞外春涮羊肉在配製火鍋時加入了去火中草藥,外加菊花、雪梨茶,常吃不僅不上火,而且起到利肺的功效。
2、夏季吃熱性羊肉,伴以蔥、姜、蒜、花椒等熱性佐料,能刺激人體大量排汗,釋放體內毒素。這是一種非常好的食療方法。
3、秋冬時節,食用羊肉用於溫補對身體大有裨益。中醫說它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之妙品,是一種良好的滋補強壯食物。由於羊肉含有鐵鈣、鐵質,高於豬、牛肉,所以吃羊肉對肺病、氣管炎、哮喘和貧血、產後氣血兩虛及一切虛寒證最為有益。
4、在冬季,人體的陽氣潛藏於體內,所以身體容易出現手足冰冷,氣血迴圈不良的情況。按中醫的說法,羊肉味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具有補腎、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禦風寒,又可滋補身體,實在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在中國徐淮大地的百姓信奉“夏天吃伏羊,健康又*”的老話,所以才有“伏羊一碗湯,不用開藥方”的伏羊養生經驗談。三伏天人體記憶體有積熱,有助於排出體熱、釋放體內毒素...科學的才是長久的。吃伏羊具有了“冬病夏治,以毒攻毒”的實際功效
鑑此,必然祛除人們夏日不吃羊的舊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