鷯哥的飼養管理方法

  鷯哥***學名:Gracula religiosa***,是一種體形較大的鳥類,全身羽毛大致具有黑色兼紫藍色和銅綠色金屬光澤。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鷯哥的飼養方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鷯哥的飼養方法

  鷯哥通體黑色,頭和頸具紫黑色金屬光澤。眼先和頭側被以絨黑色短羽,頭頂中央羽毛硬密而捲曲,雄性成鳥嘴鬚髮達;額至頭頂輝黑色,頭側被以絨黑色短羽;頭後有兩片桔黃色肉垂;眼下後方部分裸露;上體的後頸、肩和兩翅內側覆羽均為輝紫銅色;下背、腰及尾上覆羽呈金屬綠色;飛羽黑色,第2~7枚初級飛羽內翈橫貫白斑,飛翔時更為明顯;尾羽黑色,沾輝綠色。頦、喉至前頸紫黑色;前胸銅綠色;腹部藍紫銅色,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羽端具狹窄白色羽緣。雌鳥體色與雄鳥相似。幼鳥上體褐黑色;頭後肉垂缺如;頭部裸露部分不如成鳥顯著。兩脅和腹部具狹窄白色羽緣。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顎型頭骨。

  鷯哥多成對活動,有時結群。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區的次生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竹林和混交林中。常與八哥、椋鳥等合群在果樹上覓食。尤常見於林緣及林間小面積的開闊地上,嗜吃野果,兼吃昆蟲。繁殖期為2~5月,一年繁殖1~2次。每巢產卵3~4枚,孵卵以雌鳥為主,雄鳥有明顯護巢現象。主要分佈於印度、緬甸、泰國、中南半島和中國。

  生活習性編輯

  鷯哥鷯哥常聚3~5只的小群活動,冬季則多整合10~20只的大群。社會性行為極強,若其群中的一隻鳴叫,其他鳥則長時間地在附近徘徊鳴叫。鳴聲清脆、響亮而婉轉多變,繁殖期間更善鳴叫,常常彼此互相呼應。多變,而且能模仿其他鳥類鳴叫、甚至學會簡單的人類語言。

  主要以蝗蟲、蚱蜢、白蟻等昆蟲為食,也吃無花果、榕果等植物果實和種子。嗜吃野果。果樹上的果實成熟期間,尤其是無花果或類似多果肉的果實成熟季節,常和其他嗜吃果實的鳥類大群光臨。也兼吃昆蟲,如蚱蜢、白蟻等。

  鷯哥飼養

  1.選擇健康體壯的鳥

  鷯哥圖冊體壯的鷯哥羽毛平整有紋,毛色黑亮並帶有金屬光澤;雙眼要黑亮有神,身軀較大,站立姿態優美,雙腳抓棲槓有力;食慾旺盛,喜歡鳴唱和經常梳理羽毛,所排除的糞便呈條狀。如果羽毛不整,缺少黑色金屬光澤,眼睛半開半閉,暗淡無光,或尾部帶有潮溼糞便,不愛鳴叫,常站立不動,食慾不旺的鳥一般是體弱、非健康的鳥,應慎重購買。

  2.選擇易訓的幼鳥

  選擇頭窩幼鳥。在幼鳥中,頭窩的幼鳥比較聰明。有條件的應選擇雙親均是青年鷯哥和八哥鳥後代第一窩鳥。如果在市場選購應選擇繁殖季節第一批孵出的幼鳥。因為鷯哥和八哥一年繁殖兩次。5~6月的幼鳥,大多是繁殖期第一次出的頭窩鳥。此時,氣候適宜,食物豐富,親鳥的精力亦較旺盛,因此頭窩的幼鳥體質亦比較好,較易訓教成功。

  選飛羽全部長齊與快要離巢出飛的鳥為好。飛羽已全部長齊而快要出飛的幼鳥,經親鳥的飼餵已有一定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並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經人工餵養成活率較高;同時,這種幼鳥尚不具備成鳥的野性,較易馴化。

  選擇膽大的幼鳥。膽大的鷯哥幼鳥,不怕人,接受馴化的能力強,易調教。有經驗的養鳥訓鳥家常在裝有多隻幼鳥的大籠中選出膽子大的幼鳥。選擇時,先輕輕將大籠震動或發出響聲,看幼鳥的反映後,再加大聲響或震動,凡發現在籠內亂飛亂撞者,多為膽子小,不宜選取;如果幼鳥眼睛睜大,挺胸昂首,準備起飛,說明其膽子大,為上品,可以選取。

  3.選擇已訓養為熟鳥的上品成鳥

  現在市場上出售的並非都是幼鳥,有一部分是成鳥,其中有生鳥與已訓養的熟鳥。應該選上品且已經訓養的成鳥為好。其特點是全身羽毛緊貼而不蓬鬆,尾羽不散開,短而自然下垂;尾羽腹側的端部有清晰白點,嘴淺黃帶白玉色,腿淺黃色;全身羽毛帶有黑色金屬光澤;兩翼腹側的“八字”形白斑潔白而明顯;站立時昂首挺胸,精神飽滿。缺乏養鳥經驗者應慎選生鳥。有經驗的養鳥家認為:鷯哥的優劣與其頭部肉垂有關。肉垂小的靈活好學,肉垂大的則顯得反映慢,接受能力差一些,是懶惰鳥,不宜選作訓練用鳥。

  4.慎選經馴化、會說髒話的成鳥

  鳥市上常有已經訓教會說幾句話的成年鷯哥出售,如喜歡,可直接從市場購買,可省出訓化的時間,直接享受鳥演技藝和說人語的樂趣,是玩賞鷯哥的捷徑。但購買前要多觀察,多聽鳥的鳴唱與談話,不要急於購買,以防買回說髒話、會罵人的鳥。

  雌雄鑑別

 

  鷯哥圖冊雌雄鳥同色,從外表很難區分。一般地說,雌鳥體羽金屬光澤較淡,其頭後的肉垂較小,因其產地不同頭後肉垂大小略有不同,因此其性別需仔細觀察方能鑑別。亦可通過對洩殖腔的觀察來鑑別,洩殖腔內若有突起者為雄性,若無突起且扁平者為雌性。

  還可根據體形大小和頭形綜合加以區別。頭形大而圓、體形大者為雄性;頭形小而尖,體形也小,這樣的鳥多為雌性。

  聽聲音辨別雄鳥聲音粗壯多愛鳴叫,善於模仿各種鳥叫、警笛等聲音。雌鳥聲音圓潤、適合學習短語,模仿說話。

  調教

  調教鷯哥學唱和說話應從幼鳥開始。其生性膽怯怕驚,不宜外出遛鳥,可在加中籠養喜鵲等鳴禽,或播放鳴禽鳴唱錄音及其它欲教會其鳴唱的聲響錄音。經過訓化,鷯哥不但對人的畏懼心理可以得到改善,還能學會許多種鳥和動物的叫聲。鷯哥學說人語不用捻舌,且口齒伶俐,吐字清楚。訓練時應在每日清晨選擇安靜環境,教它學一些簡單語句,並獎勵一些其愛吃的食物。訓練要有耐心,學會了一句再教第二句。此鳥接受能力頗強,千萬別在它面前說一些無聊或罵人的話,免得被其學會有辱養鳥之文明初衷。

  可養在大型竹籠中觀賞。籠內配備口小肚大的鼓形食杯。它的食性雜、食量大。主食喂以炒米拌蛋,輔以瘦肉、昆蟲和香蕉等水果。每日供其水浴。冬季要讓它多晒太陽,室溫不能低於5℃。鷯哥活潑喜動,飼養籠要高大寬敞,宜選用大號八哥籠。飼料以蛋米為主,每日加喂2次鷯哥粉,每次的量在1小時之內吃完為宜。另外,還要適量餵給水果和昆蟲。鷯哥食量大,糞便多,故鳥籠清潔要勤,必須每日洗刷一次,夏、秋季至少隔天水浴一次。鷯哥比較耐熱,但怕冷,冬季要注意保暖。鷯哥體形大,身體健壯,嘴強而有力,活潑好動,故鳥籠要堅固,要用鷯哥專用的大竹籠或金屬籠,而且要亮底,下設託糞板。

  飼養食物

 

  鷯哥圖冊鷯哥及雜食鳥類所需的營養成分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類、脂肪類、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等組成。

  1.碳水化合物:玉米粉、豌豆粉、胡豆粉、綠豆粉。

  2.蛋白質類。動物蛋白:牛肉、鯽魚、黃鱔、蠶蛹、雞蛋、泥鰍、麵包蟲,動物內臟。植物蛋白:黃豆粉、花生粉。

  3.脂肪類:花生、蘇麻、芝麻、核桃。

  4.維生素類:胡蘿蔔、蘋果***等水果***、西紅柿、麩皮、米糠及維生素類藥物等;

  5.常用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飼料有***補鈣***:骨粉、魚骨粉、蛋殼粉、蝦、螃蟹粉、牡蠣粉和貝殼粉、電解質和禽用維生素、微量元素等。

  幼鳥添喂飼料、加入20%的牛肉可以提升鷯哥成長速度。以玉米麵萵頭晾乾打粉新增入飼料有助於消化。鷯哥喜愛水果和精飼料、但要以粗糧為主。以免幼年成年嚴重挑食。

  鷯哥的養須知

  家裡飼養的鷯哥***4***1、買鷯哥買三週齡的最好,不容易夭折,而且也不會怕人,因為在一路顛簸後體質差的早夭折了,再減去火車上的幾天時間,那鷯哥捉來時的時間是2周左右。正是認人的最佳時間,所以不會怕人。而且挑選鷯哥時,儘量挑雙腳發黃的,耳垂小的***耳垂小的不一定是母的***。生得越高越好,越翹越好,因為越翹,耳朵越小,自然越聰明,還又要注意的是,挑肛門周圍乾淨的,這說明這鷯哥消化系統好,不容易拉稀。

  2、公母都有優點,母的不會學雜口,但毛色相對雄性來說來的差,但學口清楚。無大清早亂叫的煩惱,公鷯哥說話比母的響亮,毛色亮,耳垂大,夠漂亮,個大在籠中相對母的要好看,但雜叫太煩。吃得多,拉的多。雌雄的學話能力都差不多。

  3、挑鷯哥時,用手拍打籠子,不跳,兩眼炯炯有神的為好,再捉出來,身上羽毛不要掉的太多,否則容易夭折,

  4、吃食,不用吃的太好,2元一斤的就可以了,每個星期2個蛋黃,蛋殼不要倒掉,隨蛋黃放在一起給喂,一天4條大炮蟲,最重要的是,每天一個蘋果,一年365天不要間斷,這是保證毛色的最重要因素,其他水果如生梨,甜梨,地梨,都是很好的輔助飼料。[2]

  5、洗澡,鷯哥天生愛乾淨,一天洗一次是必要的,那樣不但毛色好,而且對小鷯哥來說,容易發口說話,一般雛子鳥都不太會洗澡,可以試試看把籠子放入浴盆裡,如果亂跳,就試著在它身上噴水,經過點時間,就會慢慢下水洗澡了,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會下水洗澡的鳥,最好是鷯哥,把小鳥放在旁邊讓它看著學,這樣很快就可以學會了。

  6、學話,最好早上6點開始,由一個女士,反覆說一個詞,不要變換,一開始以簡單為宜,如“你好”等,女生的聲音較高,較細,鷯哥學會後說起來好聽。在教之前,在旁邊手拿它喜歡吃的東西,一邊說一邊敲打籠子,當它開始慢慢開口了,就獎賞它吃一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條件反映。下午5點再一次,大概1個星期就可以學會第一句話了,但學會後要鞏固,不建議用磁帶教,因為磁帶教出來的鳥,不會跟人口,像背書。鷯哥特別容易在換毛時丟口,之前學的話,會忘了一半。別把鷯哥掛在室外,容易學髒口。

  7、鷯哥不應該一直放在籠子裡,要讓它學會在人手中玩耍,這樣就可以向雜技方向發展,而且可以鍛鍊它過籠的能力,換洗澡籠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