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環蛇的飼養管理方法有哪些

  金環蛇***學名:Bungarus fasciatus***,俗稱金甲帶、金包鐵、金腳帶、花扇柄***客家話***、雨傘柄***潮州話***或佛蛇等,是環蛇屬的一種,是毒性很強的蛇。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金環蛇的飼養管理方法。

  金環蛇的飼養管理:成蛇

  金環蛇成蛇的食料可採取在蛇園內養蛙類、蜥蜴類供其自由捕食。平時可捕些蛙類放入蛇園內,以彌補飼料的不足。每年3月初金環蛇出蟄後身體虛弱,需要大量養分補充身體。11月份以後氣溫下降,10℃以下,便入蟄冬眠,金環蛇在入蟄之前也需要積累大量養料以備維持冬眠時期營養消耗的需要。

  為了滿足金環蛇在上述兩個採食高峰期對營養的需要,每天傍晚在金環蛇出窩活動前在園內投放小白鼠等鼠類或在飼養池內放些新鮮的泥鰍、鱔等其他魚類。

  數量以吃完不剩為準,儘量做到多喂、餵飽。金環蛇是變溫動物,11月份以後氣溫下降,金環蛇越冬時要注意保溫,要把經太陽晒過的細土填入蛇窩內,使蛇窩中溫度保持在11~13℃左右,相對溼度在10%左右,確保蛇類安全越冬。越冬以後可將冬眠初醒蛇從蛇窩捕離到窩外晒3小時左右太陽,進行日光浴以增強體質。夏天炎熱蛇園內飼養池和飼料池上要搭遮蔭棚,避免池水被晒熱,造成蛇和活的飼料動物死亡。為了預防蛇病,要嚴格搞好蛇園的衛生,剩餘食物與蛇糞要及時清除,食具和用具要經常消毒。預防發生疾病。此外,要加強蛇園的安全管理,防止蛇外逃和蛇的天敵危害。

  金環蛇的飼養管理:仔蛇

  幼蛇卵化出殼後可放在15℃以上的蛇箱內飼養,一般10日以內靠卵黃維持自體營養,不需餵食,只需餵給清潔飲水就可以了。10日以後才開始少量覓食。一般投放一些碎的鮮黃鱔、泥鰍等優質易消化的食料,對體弱不吃食的蛇可用注射器或洗耳球等工具灌喂一些流體食物。

  幼蛇的耐飢能力很強,20天不採食,只要保證有足夠的飲水一般是不會餓死的;如果不飲水則會渴死。但人工飼養要儘可能提前開食,以利其生長髮育和繁殖。幼蛇飼養應與成蛇和其他不同種的蛇分開,不能混養,要按品種、大小分開飼養,以防成蛇吞食仔蛇和蛇吃蛇及相互咬鬥傷亡。仔蛇飼養遇到低溫天氣可用200瓦電燈加溫或把粗糠放到蛇房內以防寒。飼養過程中應經常更換飼料池中的水和蛇窩內的墊料,及時清除殘餘飼用動物屍體與糞便,並要定期消毒,保持蛇園環境衛生。

  平時應注意蛇的活動、採食、飲水和精神狀態,發現病蛇及時捕出隔離治療。此外,還應注意防止蛇的天敵的危害。

  金環蛇的飼養管理:寄生蟲病防治

  金環蛇體內有多種寄生蟲。寄生蟲病輕的會削弱體質,引起其它疾病,嚴重的常直接導致死亡。

  防治方法 :

  1. 裂頭蚴是絛蟲的幼蟲,蛇類是孟氏裂頭絛蟲的第二中間宿主。裂頭蚴多在皮下寄生,一般對蛇類危害不大。

  若裂頭蚴寄生在蛇體表皮下,可用利刀剖開面板取出,然後在傷口塗1%~2%碘酊。裂頭蚴寄生在其它部位,不用專門治療,可在治其它寄生蟲時附帶治療。

  2.鞭節舌蟲寄生於蛇的肺部和氣管中,危害很大,能使蛇窒息致死。

  對此種寄生蟲可用獸用敵百蟲溶液灌入胃中,按每千克體重0.01克給藥,連續灌胃3天。

  3.棒線蟲 寄生於肺泡腔內,多時密佈患部,使蛇肺部糜爛而死。

  治療用四咪唑,每千克體重0.1~0.2毫克灌服。

  4.異雙盤吸蟲寄生於蛇的膽囊中。

  5.蜱蝨是由籠舍及飼養環境衛生條件差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蜱蝨可使蛇體血清蛋白減少,並傳播病原體,給宿主帶來強烈的不良刺激,降低免疫力,常導致發生全身性疾病。

  蜱蝨一般寄生在眼睛周圍的凹陷處、咽喉部及洩殖腔周圍。一旦在蛇體上發現蜱蝨,就必須不斷治療,對接觸過病蛇的蛇也應全面治療。蛇體浸在水中數分鐘後即可從水中發現蜱蝨,據此可判斷蛇體表有無蜱蝨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