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種植業產值結構是怎樣的
印度尼西亞產業結構已由原先單一種植業為主轉變為工礦業、農商業和服務業並重的結構。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印尼的種植業產值結構。
印尼的種植業產值結構
印度尼西亞的農業結構,種植業佔90%,養殖業佔10%。種植業產值增長較快,1970-1990年,從98.7億美元增長到218.81億美元。 1991年種植業產值達到224.05億美元,養殖業產值為25.03億美元。印度尼西亞的農業佈局,可按各大島劃分。爪哇島集中了全國60%稻田,成為國家的糧倉,其他農作物均有種植,畜禽業發達。南部巴釐地區地勢平坦,也盛產水稻。
蘇門答臘島為熱帶經濟作物的主要產區,稻田面積也較大。南加裡曼丹丘陵起伏,以橡膠等經濟作物為主。西伊裡安的農業已在開發中,以經濟作物為主,草地資源豐富,有利於發展大中型畜牧場。
印尼的畜牧業產值結構
印度尼西亞適宜放牧的面積廣闊,但是畜牧業過去不甚發達。近年來,為提高國民營養水平,減少進口,印度尼西亞大力發展畜禽業,強調集約化經營,發展大中型的養雞場、養豬場、奶牛場。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產值的比重從1980年的6%增至1994年的10%。肉類總產量從1980年的62萬噸增至1994年的 166萬噸,家禽肉從17萬噸增至59萬噸。
奶產量從25萬噸增至57萬噸,蛋從2.8萬噸增至40萬噸。牛存欄數從1980年的650萬頭增至1994 年的1160萬頭;豬由323萬頭增至872萬頭。雞有***億隻,在亞洲僅次於中國,居第2位,在世界居第4位;鴨2700萬隻,次於中、越,居世界第 3位。
印尼的林業產值結構
印度尼西亞林業資源十分豐富,熱帶紅木聞名於世,但砍伐量大於生長量, 1985年起禁止原木出口,在保護資源方面起了一定作用。近年來,政府重視發展木材加工業,大量出產膠合板,已控制世界2/3市場。
印尼的海洋漁業產值結構
印度尼西亞水產資源潛力很大,該國管轄的海洋漁業水域達580萬平方公里,過去不重視開發,近年來已加快發展。水產業以海洋漁業為主,捕撈量增加很快,如金槍魚產量在世界居前列,在亞洲是第1位。內陸漁業逐步從捕撈轉向養殖,其海水和淡水養魚池以及稻田養魚面積日益擴大,全國魚產量從***的300萬噸增至1994年的400萬噸。印度尼西亞重視養漁場的建設以及發展海灘網箱養殖、對蝦養殖等。捕蝦業和養蝦業同步發展,享有盛名,近年更大力引進外資,增加冷凍包裝裝置,大量出口,已在世界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印尼的農業產值結構
印度尼西亞農業發展的最主要特點是比較成功地改造了殖民地農業,實現了糧食自給。 1945年獨立時,印度尼西亞經濟基礎薄弱,結構不合理,生產技術落後,農業發展緩慢。60年代末以來,政府採取引進國外資本和技術,鼓勵國內外私人資本投資,積極開發自然資源和擴大對外貿易等措施,經濟得以迅速發展,也促使農業較快發展。
在“一五”計劃時期,建設重點是農業、林業和水利;“二五”時期重視民間種植園發展,曾制定一個種植園十年規劃;“三五”時期,一方面大力發展水稻生產,一方面積極發展畜牧業,主要是養雞業,從而使畜牧業的年均增長率由 “一五”時期的1.63%增加到5.5%;同時,民間種植園的年均增長率由“一五”時期的0.52%提高到4.5%;此後印度尼西亞進一步擴大稻米自給率,同時力求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
如今,印度尼西亞農業已取得明顯進展,食品已由過去嚴重匱乏變為自給有餘。穀物自給率在90%以上。從前主糧大米大量依靠進口,自80年代中期起已完全自給;由於氣候不宜種植小麥,麵粉尚依賴進口。蔬菜和水果均有出口;熱帶經濟作物產品繼續大量出口,換取外匯。畜產品消費量近年增加很快,如國內肉類消費量從1969年的31.1萬噸上升到1994年的148.3萬噸,增加近4倍;蛋從2.6萬噸增至50.9萬噸,增加19倍;奶從17.7萬噸增至89.5 萬噸,增加5倍。由於畜禽生產從80年代起迅猛發展,已從過去嚴重供不應求而做到基本滿足要求。
重要創匯行業,政府高度重視,注意開發旅遊景點,興建飯店,培訓人員和簡化手續。外國遊客1997年達520萬人次,後受金融危機和國內政局影響連續下滑,2000年開始回升。2001年達515萬人次,創匯54億美元。主要景點有巴厘島、婆羅浮屠佛塔、“美麗的印度尼西亞”縮影公園、日惹皇官、多巴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