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道與儒學思想的關係

  中國茶道與儒學思想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那麼中國茶道與儒學思想有什麼關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茶樹生長在山野之中,察山川之靈氣,得天地之精華,具有獨特的察性,被人們視為“草木之靈者”而備受鍾愛。身為灌木,默默生長在山野丘陵,寒冬不凋,四季常青,無論是豔陽高照,還是雲遮霧罩,綠色的葉片總閃耀著光亮。客觀的自然條件,決定了茶性微寒,味醇而不烈,使人提神醒腦而不過度興奮以至迷惘、狂躁。“其性精清,其味浩潔,其用滌煩。”早在唐代,裴汶就已經在《茶述》中如此評價茶葉;而韋應物在《喜園中茶生》詩中也說:“潔性不可汙,為飲滌塵煩。此物心靈味,本自出山原。”可見,出自山原的茶葉,天然具備精清、浩潔、雅靜的品性,微寒、味醉的特性,與一般烈性飲料大不相同,飲後會使人更為寧靜、冷靜、閒靜。因為茶葉對人類文明程序所發揮的作用,曾被譽為“智慧的靜穆”。

  飲茶的這種效應,也體現在茶藝操作的過程中,使得茶藝也具有同樣的功能。這一現象自然會引起儒家的注意和重視,因為與其學說思想有共通之處。

  一、中國茶道與儒、釋、道三教精神的聯絡

  反觀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我國傳統文化精神基本上是由儒、釋、道三教精神及其影響組成的,而這一切又直接影響和制約著中國茶文化的發展與走向。比如儒學的“以虛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道家的“寧靜致遠,道法自然”,佛教的“茶禪一味,梵我一如”,其要義均在於人與大自然的精神聯絡與心靈感悟。儒、釋、道的思想精髓滲透到茶文化,進一步豐富了茶文化的內涵,其中佛教強調“禪茶一味”,以茶助禪,以茶禮禪,從茶中體昧苦寂的同時,在茶文化中注入佛理禪機;道家強調人在品茶時要樂於與自然親近,在思想情感上與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與自然相比擬並通過茶事實踐去體悟自然的規律;而儒家則是以茶作為溝通自然與心靈的契機,重視自然與人文的高度契合,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與和諧心境。表面看,中國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與價值取向不盡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燈孤寂,要在明心見性;道家茗飲尋求空靈虛靜,避世超塵;儒家以茶勵志,溝通人際關係,積極入世。無論意境和價值取向都有著各自的獨特色彩。這種表面的區別確實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即:和諧、平靜,實際上是以儒家的中庸為提攜。

  二、儒家思想對中國茶道的影響

  中國茶道思想融合了儒、佛諸家的精華而成,而儒家思想是其中的主體,處於主導的地位。儒家思想產生於古代,但作為一種精神思想,在不同朝代的應變、發展中表現出極大的生命力。它的特點是時時刻刻,無處不在,貫穿於日常生活之中。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創造和諧氣氛,可以增進友情。且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為前提。清醒、達觀、熱情、親和與包容,構成儒家茶道精神的歡快格調,這既是中國茶文化的主調,也是與佛教禪宗的重要區別。儒家茶道是寓教於飲,寓教於樂。在民間茶禮、茶俗中儒家的歡快精神表現特別明顯。中國茶道,也多方體現了儒家中庸之溫、良、恭、儉、讓的精神,並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偉大哲理於品茗飲茶的日常生活之中。

  1、儒家把“仁禮”與“和”的思想引入中國茶文化。儒家主張通過飲茶溝通思想,創造和諧氣氛,增進彼此的友情;通過飲茶可以自省、省人,以此來加強彼此理解,促進和諧,增強友誼。儒家認為中庸是處理一切事情的原則和標準,並從中庸之道中引出和的思想,在儒家眼裡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當,和是一切恰到好處,無過亦無不及。反觀我們的茶文化,無一不是滲透著和的思想。從採茶、製茶、煮茶、點茶、泡茶、品飲等一整套茶事活動中,無不體現和的思想。在泡茶時,表現為“酸甜苦澀調太和,掌握遲速量適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時表現為“奉茶為禮尊長者,備茶濃意表濃情”的明禮之倫;在飲茶過程中表現為“飲罷佳茗方知深,讚歎此乃草中英”的謙和之禮;在品茗的環境與心境方面表現為“普事故雅去虛華,寧靜致遠隱沉毅”的儉德之行。現代的茶學家莊晚芳先生也把茶德歸納為廉、美、和、靜,均賦予茶“節儉、淡泊、樸素、廉潔”的品德,寄託思想人格精神。中和是儒家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思想。孺家經典著作之一《禮記·中庸》指出:“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意思是心不為各種感情所衝動而偏激,處於自然狀態,就是中。感情發洩出來時又能不偏不倚,有理有節,就是和。這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共同規律,能達到這種狀態,自然會天地有序,萬物欣欣向榮。

  2、儒學獨創茶道以“清”為美意識,昇華了中國茶道的美學意境。清於俗塵,清於高潔,清於香馨,清於明哲,兩袖清風,清心寡慾。方可脫逸超然,感情自然,寄情山水。茶葉的平和、沖淡、閒潔的特性很早就被儒家文人們所注意,並將之與儒家的人格思想聯絡起來。如北宋文人晃補之在《次韻蘇翰林五日揚州古塔寺烹茶》詩中就說:“中和似此茗,受水不易節。”比喻蘇軾具有中和的品格和氣節,如同珍貴的名茶,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不會改變自己的節操。

  3、中國茶道講究儒學思想的“中庸”與“適度”。茶事活動要取得完滿結果,關鍵在於把握準確的“度”。這個度就是中庸。首先,茶人必須調節自己的精神狀態,不能有偏激走極端,要心平氣和,進退有節,待人有禮;其次,有具體活動中也要不偏不倚。例如製茶過程中,焙火,就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沖泡茶葉時,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飲茶時,也應按照同樣的原則,不多,也不少,恰恰相反到好處。當然,具體的量,可以因人而異,基本的中庸之度,卻是一致的。現在公認的中國最早茶書唐代陸《茶經》,雖說主要是對茶事的具體記錄,沒有明確涉及茶道,但也體現了許多嚴格把握茶事的“度”的觀念。例如論採茶“有雨不採,睛有云不採”;論評茶“茶之否,存於口訣”;論煮茶“慎勿。使涼炎不勻”;論沸水,一沸不用,三沸太老,而取二沸恰恰相好,等等。

  而恰到好處的“度”,就是中庸的基本內涵之一。中國歷史上,無論煮茶法、點茶法、泡茶法,都講究“精華均分”。好的東西,共同創造,也共同享受。從自然觀念講,飲茶環境要協和自然,程式、技巧等茶藝手段既要與自然環境協調,也要與人事、茶人個性相符。青燈古剎中,體會茶的苦寂;琴臺書房裡體會茶的雅韻;花間月下宜用點花茶之法;民間俗飲要有歡樂與親情。

  4、茶詩中也蘊含儒家學說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歷代茶詩中,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這一千古絕唱有幾句最能代表儒家思想對茶的詮釋: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縱觀全詩,盧仝表面上是喝茶,而實質上是借茶來抒發自已的儒家精神抱負。事實上,盧仝本身也是由棄佛入儒的。

  儒家思想與中國茶道精神的關係

  一、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思想的基礎

  從春秋時孔子創立儒家學說,到西漢儒家經學大師董仲舒提出“獨尊儒術”,再經宋代以朱熹為代表的一群儒家理學大師的完善,不僅形成了相當嚴密的理論系統,而且成了宋代以後佔統治地位的主流思想與文化,深刻地滲透到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所以,無論你自覺,還是不自覺,都在無形地按照儒家規範來指導自己的為人處世原則。這一點,甚至於成為世界華人的一個共同特徵了。

  中國茶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離開儒家思想原則,不體現儒家文化,既是不可想象的,也是沒有中國特色的。事實上,無論是在古人寫的茶書中,還是在有據可考的古人茶事活動中,都具有鮮明的儒家思想文化特徵。

  最能體現儒家思想特點的第一部茶論,也許要數北宋皇帝趙徽宗所著的《大觀茶論》了。開篇就明確提出:至若茶之為物,擅甌越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至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這就一下子把茶事活動提升到高雅層次上去了,大有非高雅之士,不能欣賞茶的佳處之感。接下去,又得意洋洋地說,天下之士,勵志清白,兢為閒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銷金,嗓英咀華,較筐筐之精,爭鑑裁之別,雖下士於此時,不以蓄茶為羞,可謂盛世之清尚也。宋徽宗在這裡雖然是通過茶事之雅興,而來為自己的政績歌功頌德。但也確是反映出了當時社會茶事之盛。正因茶事成為時尚,於是從製茶到沖泡品飲,甚至連茶具茶器都變得相當考究起來;這就把原來普通的茶事活動上升成了一種精神享受。

  這一點,也是孔子所一貫提倡和嚮往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孔子那時茶事雖未興,飲食已相當考究。,一精一細,就把飲食的檔次提升了,不僅僅為了填飽肚子,而是從中尋找精神享受。在論述他的志向時,更是明確說“童子三、二人,櫛乎風。沐乎浴”。而且認為這就是他理想的大同世界。追求這種擺脫了物質所累的悠閒生活境界,就是孔子的“道”。從這一點上來說,宋徽宗與孔子是一脈相承的。

  二、儒家思想是一種入世的,積極有為的思想

  這與道家的出世成仙,和佛教的棄世虛無有很大的不同。目前公認的最早茶詩,唐代盧仝《七碗茶詩》中,便非常明確地表現了盧仝心念蒼生的儒家入世救世思想。“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縱觀全詩,盧仝表面上是喝茶,而實質上是借茶來抒發自已的儒家精神抱負。事實上,盧仝本身也是由棄佛入儒的。

  宋代茶風大盛,反映茶事活動的專著與文學作品也達到一個空前高度。除了宋徽宗的《大觀茶論》外。影響深遠的茶書還有蔡襄的《茶錄》,宋子安的《試茶錄》熊藩的《宣和北苑茶錄》等等,這此茶書的作者,無一不是精通儒學的學者。而在文學作品方面,當時的一流文學大師,蘇東坡,歐陽修,柳宗元,黃庭堅,范仲淹,陸游等,幾乎都有茶文茶詩傳世。許多詩文都借茶表達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入世精神。如蔡襄的“願樂池中波,化作人間雨”;陸游的“雪飛一片茶不憂”;等等。而蘇東坡的諷喻散文《葉嘉傳》,以人喻茶,以茶喻人,其所讚賞的那種剛勁清白,為天下蒼生,寧可被侮被斥之險,“輒苦”皇上的精神,則特別令人尋味。

  儒家入世精神的的另一方面,就是茶的世俗化。作為中國茶道基本載體的茶,本身就是非常世俗的。神農氏發現茶,原意是為了解毒救人。而後則成了與油鹽柴米醬醋並列的開門七件事,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一種相當重要的角色。待人接物,解困去乏,消食減肥,保健休閒;等等。

  中國第一部文人創作的反映市井生活名著《金瓶梅》,其中就有許多作為日常生活的茶事描寫。西門慶勾引潘金蓮,就是借喝茶為名,通過開小茶館的王婆達到目的。而在《紅樓夢》中,也有多處茶事活動的描寫。妙玉的“三杯為品”論,甚至對今天的品茶活動都產生了影響。凡此種種,不勝列舉。

  三、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中庸

  中庸既是一個抽象的哲學概念,也是一個具體的為人處世行為準則。所謂中庸,按儒家創始人孔子自己的解釋就是“不偏不倚”“執其兩端而折之”。後來有許多學者也都作了更加詳細的解釋,但要旨均不離此。將其作為處世為人的指導原則,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極端。要公正,平和,謙恭,以理服人,以禮待人,留有餘地;等等。

  茶事活動要取得完滿結果,關鍵在於把握準確的“度”。現在公認的中國最早茶書唐代陸羽《茶經》,雖說主要是對茶事的具體記錄,沒有明確涉及茶道,但也體現了許多嚴格把握茶事的“度”的觀念。例如論採茶“有雨不採,睛有云不採”;論評茶“茶之否,存於口訣”;論煮茶“慎勿……使涼炎不勻”;論沸水,一沸不用,三沸太老,而取二沸恰恰相好,等等。而恰到好處的“度”,就是中庸的基本內涵之一。

  所以,進行茶事活動時,首先,必須調節自己的精神狀態,不能有偏激走極端,要心平氣和,進退有節,待人有禮;其次,在具體活動中也要不偏不倚。例如製茶過程中,焙火,就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沖泡茶葉時,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沖泡時,也應按照同樣的原則。無論置茶,注水,出湯,都要恰到好處。品飲時,要始保持著平和心態,毫米能體到烏龍茶的色香味妙處。當然,具體的量,具體的方法,可以因人而異。基本的中庸之度,卻是一致的。所以,從某個角度來說,烏龍茶,也可以說是一種最能體現中庸思想的茶。

  近年來,關於中國茶道精神內容的討論相當熱烈。其中說的最多的是所謂“和、敬、清、寂”。同時也根據這四字而演變出其他的四字,什麼“和、敬、怡、真”,“和、敬、怡、平”,等等。然而考其四個字來源,其實是日本茶道的基本概念。不可否認,日本茶道源於中國,又發展的比較成熟,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畢竟是在不同自然與文化環境的產物,與中國茶道精神有很大的不同。日本茶道的哲學基礎,是日本化的佛教禪宗思想。所以,又有“茶禪合一”的說法,也有人將日本茶道稱為“禪茶道”。由於日本茶道有一套嚴格的沖泡品飲程式,近年傳入中國之後,產生極大的影響。以至於有些人竟不知所以地把它當作中國茶道了。這當然一種誤區。日本佛教禪宗,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但與中國本土的佛教禪宗,還是有很大區別。中國禪宗,是一種中國化的佛教,而這種佛教中國化的過程,就是與承認儒家主流地位,與儒家思想同化的過程。離開了這一點,佛教在中國的紮根與發展,是不可思議的。中國佛教佛寺,在茶業發展中起著相當特殊的作用,與此同時,也發展了一整套獨特的佛教茶禮,出現所謂“自古名山多名寺,自古名寺多名茶”現象。但不管怎樣,都不能取代和超越儒家的主流地位和影響。

  有人說,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思想,源於道家創始人老子。老子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後來發展成中國傳統宗教道教。而中國曆代統治者,推行的都是“外儒內道”;在某一個歷史時期,比如漢初、唐初,老子和道教也曾被推崇到極高的地位。正因此,道教思想在中國人的精神和日常生活中,同時也對茶文化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至於“天人合一”思想,是漢時儒家經學大師董仲舒提出來的,揉雜了許多陰陽五行讖諱迷信學說。但考其根源,還是源於道家思想。董仲舒以儒自據,力倡獨尊儒術,但就這點思想來說,與孔子的原始儒家思想相去甚遠。孔子不僅從“不語亂力怪神”,也很少論天。“不知人,焉知天”。

  當然,這也許正是孔子以後的儒家學說特色,從董仲舒的經學起,到朱熹的理學,王陽明的心學,總是吸收揉合了包括道家在內的種種思想觀念才發展起來。但不管怎樣,道家也與佛教一樣,始終都不能像儒家那樣,成為佔獨立統治地位的理論學說。

  而儒家思想和文化,情況就不同了。儘管在先秦創始時,經歷過許多坎坷,但最終取得了在中國社會和正統主流地位。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庸”,太偉大了。儒家有了“中庸,就成了包容性極大但又個性極強的學說體系。先是吸收道家、法家思想,後來又吸收佛教思想,但是不管怎樣,基本的中庸核心沒有變。理解了這一點,也就理解了中國茶道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也許中國茶道不會有日本茶道那樣嚴密的程式與規範,也不會以“茶道”名稱出現,但無論如何,中庸思想都是茶事活動的基本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