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雪的習俗和詩詞

  “小雪”節氣間,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當鐘面上的10點鐘***。每晚20:00以後,您若到戶外觀星,可見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她代替北斗星擔當起尋找北極星的座標任務,為觀星的人們導航。四邊形的飛馬座正臨空,冬季星空的標識——獵戶座已在東方地平線探頭兒了。我們一起來了解小雪的相關民俗。

  相關民俗

  醃臘肉

  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

  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餘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吃餈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曆十月吃餈粑的習俗。餈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

  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晒魚乾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晒魚乾、儲存乾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後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

  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吃刨湯

  小雪前後,土家族群眾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今年農曆小雪之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石牌鎮的土家族農民,用剛剛殺年豬的新鮮豬肉,在家中烹飪土家族傳統美食“刨湯”,準備用來款待親朋好友。

  節氣詩詞

  《小雪》***左河水***

  太行初雪帶寒風,一路凋零下贛中。

  菊萎東籬梅暗動,方知大地轉陽升。

  《小雪》***戴叔倫***

  花雪隨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

  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夜泊荊溪》***陳羽***

  小雪已晴蘆葉暗,長波乍急鶴聲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頭月落溪。

  《沁園春》***陳睦***

  小雪初晴,畫舫明月,強飲未眠。

  念翠鬟雙聳,舞衣半卷,琵琶催拍,促管危弦。

  密意雖具,歡期難偶,遣我離情愁緒牽。

  追思處,奈溪橋道窄,無計留連。

  天天。莫是前緣。

  自別後、深誠誰為傳。

  想玉篦偷付,珠囊暗解,兩心長在,須合金鈿。

  淺淡精神,溫柔情性,記我疏狂應痛憐。

  空腸斷,奈衾寒漏永,終夜如年。

  《春近四絕句》***黃庭堅***

  小雪晴沙不作泥,疏簾紅日弄朝暉。

  年華已伴梅梢晚,春色先從草際歸。

  《次韻張祕校喜雪三首》***黃庭堅***

  滿城樓觀玉闌干,小雪晴時不共寒。

  潤到竹根肥臘筍,暖開蔬甲助春盤。

  眼前多事觀遊少,胸次無憂酒量寬。

  聞說壓沙梨己動,會須鞭馬蹋泥看。

  《初寒》***陸游***

  久雨重陽後,清寒小雪前。

  拾薪椎髻僕,賣菜掘頭船。

  薄米全家粥,空床故物氈。

  身猶付一歃,名字更須傳?

  《小雪日戲題絕句》 ***唐·張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猶綠槿花然。

  融和長養無時歇,卻是炎洲雨露偏。

  《和蕭郎中小雪日作》***唐·徐鉉***

  徵西府裡日西斜,獨試新爐自煮茶。

  籬菊盡來低覆水,塞鴻飛去遠連霞。

  寂寥小雪閒中過,斑駁輕霜鬢上加。

  算得流年無奈處,莫將詩句祝蒼華。

  《小雪》***唐·李鹹用***

  散漫陰風裡,天涯不可收。

  壓鬆猶未得,撲石暫能留。

  閣靜縈吟思,途長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唐·無可***

  片片互玲瓏,飛揚玉漏終。

  乍微全滿地,漸密更無風。

  集物圓方別,連雲遠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宮。

  氣射重衣透,花窺小隙通。

  飄秦增舊嶺,發漢攬長空。

  迥冒巢松鶴,孤鳴穴島蟲。

  過三知臘盡,盈尺賀年豐。

  委積休聞竹,稀疏漸見鴻。

  蓋沙資澶漫,灑海助衝融。

  草木潛加潤,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小雪》***宋·釋善珍***

  雲暗初成霰點微,旋聞蔌蔌灑窗扉。

  最愁南北犬驚吠,兼恐北風鴻退飛。

  夢錦尚堪裁好句,鬢絲那可織寒衣。

  擁爐睡思難撐拄,起喚梅花為解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