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行政訴訟法律法規心得體會

  自《行政訴訟法》頒佈20年以來,經濟社會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你參考!

  篇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20XX年4月4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20XX年10月1日開始施行的。

  制定《行政訴訟法》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該法的受案範圍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不服而對行政機關提起訴訟的。具體地說,就是民告官。民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官是指政府機關和有執法權力的執法部門。也就是說,政府的執法部門如果在執法過程中,沒有做到嚴格依法辦事,或者工作中有失誤,就會被當事人告上法庭。

  我局作為價格行政的執法機關,其執法過程直接與被檢查單位和個人打交道,其行為、舉止,業務水平,工作經驗等各方面素質都要求較高,隨著全民法律意識的增強,維權水平的提高,對執政部門的執法人員也是考驗。通過這次重新學習《行政訴訟法》,我深深地感到了責任、壓力、和危機意識,特別是在對個人檢查當中,一定要依法辦事,嚴格按照法律程式辦案,在查處每一起案件中,都應該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手續完備、定性準確,處理恰當、的原則,加強自身業務水平和執法能力的提高,秉公執法,不詢私情,絕不能在工作中出現差錯,因為一旦有什麼被檢查物件質疑的地方,就會走上被告席,所以,應該努力鑽研業務,提高業務本領,為自己和單位負責,特別是為單位領導負責,因為如果發生訴訟案件,單位領導是法人,就要首先坐到被告席上,到那時候,不僅是自己個人的損失,更是單位的恥辱,所以我認為不斷加強學習是非常必要的。

  篇2

  一、行政法治的內涵

  第一,法律至上原則。在依法行政中,法律至上原則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內容:1.法律是依法行政的最高規範。2.依法行政規則。政府的依法行為必須有法律依據。在法律沒有規定時,行政機關無權像公民那樣自由地活動。3.合法性規則。行政行為的範圍和內容必須由法律設定。4.保證實施原則,行政機關必須以自己的行為來保證法律的實施。行政機關的職責是執行和實施法律,對於行政機關來說,不僅有消極的義務遵守法律,而且有積極的義務採取行動,保證法律的實施。

  第二,正當程式原則。程式是實體的保障。沒有正當程式的規範,行政法治要求的法律至上就難以實現。因此,行政法治對法律至上的要求必然要通過正當程式來實現。第三,公平救濟原則。依法行政意味著行政相對人能夠及時有效地通過法律渠道糾正行政侵權行為,也就是必須存在公平有效的行政救濟。二、行政控權依法治國

  我國依法行政的提法是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大背景下產生的。如果說依法治國的實質是依法治權,體現依法治國實質要求的依法行政,必然以行政控權作為其本質內容,這是我國依法行政的本質特點。

  三、走向行政法治的具體步驟

  1、提高行政執法效率。如果說,有法可依是實現依法行政的前提的話,那麼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則是行政執法的關鍵。

  2、提高公務人員素質。公務員是依法行政的主體,是代表國家的形象,執法的好壞將影響到整個西部開發的成功與否。守法、護法又是一個公民最基本的義務。只有全民法律意識增加了,行政執法才有廣泛的基礎。

  總而言之,行政機關應積極能動地發揮其管理功能,服務功能,並適度運用自由裁量權,提高行政效率。必須堅持法治原則、法律至上原則、正當程式原則、公民救濟原則。建立依法行政的法律體系,強化依法行政觀念,為實現依法治國起引導、橋樑作用。

  篇3

  《行政訴訟法》的頒佈,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標誌著當代中國“人治時代的終結”和“法治時代的開始”,不僅推動了行政訴訟實踐的發展,更意味著一場“靜悄悄的革命”。通過認真學習《行政訴訟法》,我受益匪淺,對行政訴訟法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所謂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法院起訴,法院依法定程式審查被訴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及相關爭議的活動過程。我認為對行政訴訟法概念的把握,需要掌握以下幾個要素:

  1、行政訴訟的原、被告地位恆定。行政訴訟的主體包括原告、被告、其他訴訟參加人和法院。基於行政權的特性和行政訴訟的首要任務,在行政訴訟過程中,作為原告的只能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列為被告的,則必須是作出被訴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兩者地位不能交換。

  2、行政訴訟的客體為行政行為。行政訴訟所要處理的,是由行政行為引起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與行政機關之間的爭議。行政機關非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不屬於行政訴訟的審查物件。

  3、行政訴訟的型別為主觀訴訟。簡單說就是訴訟程式的啟動以存在主觀上的權利侵害為前提。《行政訴訟法》第2條,有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規定,表明了原告的起訴條件。

  4、《行政訴訟法》中規定了有關受案範圍、原告資格、舉證責任、審理程式等具體制度的設計,目的是為了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

  綜合以上要素,《行政訴訟法》相對於我們行政執法人員而言,主要是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國家普遍遵循的一項法治原則,也是當前我國行政工作的基本要求。近些年來,隨著《行政訴訟法》、《行政複議法》、《行政監察法》、《行政處罰法》和《行政許可法》等法律的相繼頒佈,我國的行政法律體系日漸完善,依法行政有了操作依據和行為規範;同時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對加強政府法制建設、提高公務員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密切相融,要求政府必須依靠法治來行使管理社會的職能,實現從“人治”到“法治”的根本性轉變。

  作為一名路政執法人員,我們一定要依法行政,嚴格按照法律程式辦案,在查處每一起案件中,都應該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秉公執法、不詢私情。要通過不斷學習加強自身業務水平和行政執法能力;要進一步轉變傳統觀念,積極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全面推進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