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筆名家行書書法

  鋼筆書法不乏非常著名的名家書法,他們創作的鋼筆行書書法都非常的有修,有非常高的藝術研究價值。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汪由敦行書藝術解析

  汪由敦***1692-1758年***,初名汪良金,字師苕,號謹堂,清代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原籍安徽休寧。十歲時應小試,沒有考取,於是就改名為汪由敦。十九歲時開始遊學浙江。浙江有為寓浙徽商專門設立的科舉名額,即商籍。汪由敦就以商籍的身份參加浙江的考試成為秀才。從此,汪由敦就入了錢塘籍。

  汪由敦在浙期間,深受當時的浙江巡撫徐元夢的器重,曾任其幕僚。徐元夢任工部尚書以後,推薦汪由敦到《明史》館擔任纂修官。由於史館的纂修官一向是由翰林院的官員擔任,而汪由敦以秀才的身份參加纂修,這使他榮耀一時。雍正二年***1724年***,汪由敦應順天鄉試,中舉人。同年八月,又考中進士,並進入翰林院。先後任編修、日講起居注官、右中允、侍讀、侍講等官。雍正十三年,乾隆皇帝繼位。汪由敦由於對各種大典安排得當、文章撰寫得體,博得了乾隆皇帝的好感。不久,就入直南書文房,任內閣學士。乾隆二年,御史劉元燮上書彈劾大臣,其中也涉及到了汪由敦。汪由敦得知這個訊息後,立即上書進行辯解。不料,這恰恰是弄巧成拙。乾隆皇帝認為汪由敦在詔書未下的情況下就能事先得知訊息,在朝廷中肯定有人為他通風報信,汪由敦為人必不謹。於是,就將他降為侍讀學士。但是,汪由敦的這次降職並沒有影響到他的仕途。相反,此後他的官職還在步步高昇。到了乾隆九年***1744年***,先後擔任了工部尚書與刑部尚書。兩年後,又兼署了左都御史一職。

  汪由敦參加會試那年的主考官是張廷玉,因而他事實上也就是張廷玉的門生。正因為有了這一層關係,在張廷玉的推薦下,汪由敦於乾隆十一年開始在軍機處行走。從此,汪由敦就在軍機處任軍機大臣,一直到他逝世為止。

  儘管汪由敦已是朝廷大臣,但他還是非常關心民間疾苦。由於永定河發生水患,當時有人提出開闢新的河道。汪由敦經過自己在沿河各州縣的考察,認為新闢河道不僅花費巨大,而且還要損壞百姓的農田。在他的要求下,清政府最後決定採取了疏浚永定河的措施。這樣,既解決了水患問題,又保護了百姓的利益。汪由敦還自己出資建立了休寧會館,為其鄉人提供在京的食住之地。

  汪由敦終官於吏部尚書。綜觀其仕宦生涯,儘管有兩次大的起落,但總的來說還是深受乾隆皇帝寵信的。在“朱荃案”中,汪由敦按律當革職處分,但乾隆皇帝只是將其降一級而已。在汪由敦病重時,還指派御醫前去看望。乾隆二十三年,汪由敦逝世。乾隆皇帝除了賜以喪葬用品以外,還親自前往弔唁,加贈其為太子太師,溢號為文端,入祀賢良祠。

  汪由敦善書法,師法晉、唐人,兼工篆、隸,在乾隆詞臣中其書可比張照。卒後,乾隆曾命集其書為《時晴齋帖》十卷勒石內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