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新政策

  現在的城鄉居民應該關注什麼養老保險呢?最新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是什麼內容?小編為你帶來了“城鄉居民養老政策”的相關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新政策

  文章來源:三思教育

  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範圍:

  年滿16週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屬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範圍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繳費標準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準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依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標準。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三、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

  國家為每個參保人員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也就是說,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一經建立,社保管理機構就為其提供終身服務,無論在哪裡繳費,也無論是否間斷性繳費,個人賬戶都累計記錄參保人權益。

  如果參保人員在繳費期間戶籍遷移、需要跨地區轉移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關係的,意見規定,可在遷入地申請轉移養老保險關係,一次性轉移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並按遷入地規定繼續參保繳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即使是參加了其他的社保制度***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也可以全額轉移。除個人繳費外,政府補貼、集體補助和其他資助也都計入個人賬戶,體現了國家對參保人繳費的支援。

  四、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銜接:

  根據《暫行辦法》規定,參保人員達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後,可申請辦理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手續,只要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含延長繳費至15年***,就可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並享受相應的待遇,如不滿15年,可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在繳費期間戶籍遷移、需要跨地區轉移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關係的,可在遷入地申請轉移養老保險關係,一次性轉移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並按遷入地規定繼續參保繳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已經按規定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無論戶籍是否遷移,其養老保險關係不轉移。

  五、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統一性:

  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現有新農保、城居保兩項制度的有機整合,其統一性突出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統一制度名稱;

  二是統一政策標準。原來新農保、城居保對每年繳費標準分別設定了5個檔次和10個檔次,這次統一制度歸併為100元至2000元12個檔次。

  三是統一管理服務。將新農保基金和城居保基金合併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逐步推進省級管理,按國家統一規定投資運營。

  四是統一資訊系統。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策問題解讀】

  1、哪些物件可以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如何繳費?

  答:具有本縣戶籍,年滿16週歲***除全日制在校學生、用人單位職工***,未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均須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首次參保須攜帶有效身份證原件及影印件,到戶籍所在鎮人社所或村***居***委會辦理參保手續。

  參保人員應於每年3月底前,到鎮人社所,村***居***“四個不出村”平臺,縣內建行各網點繳費,也可通過建行網上銀行、悅生活、手機銀行繳費,繳費檔次每年可調整。

  2、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和政府補貼各是多少?

  答:我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標準和政府補貼為:

  個人繳費100元,政府補貼30元***僅限繳費困難群體***;

  個人繳費1000元,政府補貼60元;

  個人繳費1400元,政府補貼70元;

  個人繳費2100元,政府補貼80元;

  個人繳費3000元,政府補貼90元;

  個人繳費4000元,政府補貼100元。

  補繳的年份不享受政府補貼。參保人可以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多繳多得。

  3、哪些困難群體可以享受政府代繳?具體代繳標準是多少?

  答:持有縣殘疾人聯合會核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重度殘疾人***二級以上***和低保物件可以享受政府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符合條件的物件個人只需繳20元,由政府代繳80元,政府補貼30元;也可選擇高檔次的繳費標準繳費,政府代繳標準不變,享受相應檔次的政府補貼。

  4、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符合什麼條件可以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答: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年滿60週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憑本人蔘保繳費證、有效身份證原件和影印件,在符合領取待遇條件的前一個月,到戶籍所在鎮人社所辦理手續。

  2010年1月1日新農保或2011年12月1日城居保制度實施時未滿60週歲,距規定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逐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規定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5、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哪幾部分構成?怎樣計算的?

  答: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基礎養老金:2015年的標準是每人105元/月;

  獎勵性基礎養老金:繳費年限滿15年的增加10元/月,連續繳費超過15年的,每超一年增加1元,最高不超過30元/月。非重度殘疾人***二級以上***和低保物件繳納700元以下繳費檔次的,不給予獎勵性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目前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係數相同***。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包括:個人繳納保險費、政府代繳保險費***僅限繳費困難群體***、政府補貼、利息。

  6、辦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喪葬補助金須符合哪些條件?

  答:1月1日後參保人員死亡的且符合以下四個條件之一的,可申請喪葬補助金600元。

  ①上年度已正常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的;

  ②累計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已滿15年的;

  ③本人繳費並已按月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④已按月享受城鄉居民單獨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子女正常參保並按年繳費的。

  7、享受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遺屬補助***人員如何辦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

  答:憑本人及子女的有效身份證原件和影印件,到戶籍所在鎮人社所辦理基礎養老金申報手續。

  8、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有沒有調整機制?

  答:國家建立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正常調整機制,根據經濟發展和物價變動等情況,適時調整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準。

  我縣基礎養老金標準已從2010年的60元調整到2015年的105元,如何調整,按省政府檔案規定執行。

  9、每年在什麼時間進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

  答:每年7-9月待遇領取人員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銀行存摺***卡***或社保卡,到戶籍所在鎮人社所或村***居***委會辦理資格認證手續。

  10、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如何計息?

  答:個人賬戶儲存額參照我省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計息,並按照不低於人民銀行公佈的城鄉居民1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計息。

  11、現在不參保繳費,60週歲以後是否可以直接享受基礎養老金?

  答:不可以。按照國務院相關政策規定,1950年1月1日後出生的農村居民、1951年12月1日後出生的城鎮居民,享受基礎養老金均須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且按年正常繳費。

  12、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未領或在待遇領取期間死亡的,怎麼處理?

  答:參保人員如果在繳費期間死亡的,個人賬戶資金全部由參保人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參保人員如果在領取養老金待遇期間死亡的,個人賬戶資金有餘額的,由參保人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

  13、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早參保比晚參保的好處體現在哪裡?

  答:早參保且按年正常繳費好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享受的政府補貼多;

  ***2***享受的獎勵性基礎養老金多;

  ***3***個人賬戶儲存額高,領取的養老金高;

  ***4***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後再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不含重複繳費時段***可轉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提高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退休待遇。

  14、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選擇高檔次繳費的好處體現在哪裡?

  答:選擇高檔次繳費的好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享受的政府補貼標準高;

  ***2***個人賬戶儲存額高,領取的養老金高;

  ***3***個人繳納的保險費在不考慮個人賬戶歷年產生的利息、政府補貼及基礎養老金等因素,139個月就能把個人繳納的部分全部領回,139個月後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全部由政府給付。且選擇高檔次繳費的仍然享受高標準的待遇,選擇低檔次繳費的仍然享受低標準的待遇。為此,繳費檔次越高,養老金越高,享受到政府的補助越高。

  最新農村戶口養老保險政策

  一、新型農村戶口養老保險新政策

  參保人群:年滿16週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參保流程:

  1、參保辦理以村***社群、居委***為單位,參保單位辦理登記手續,首次參保時應填寫《參加養老保障***險***單位登記表》;

  2、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隨帶戶口簿、身份證原件及影印件、一寸免冠照片一張,到村***含居委、社群,下同***勞動保障管理服務站提出參保申請,由村負責初審參保資格並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公示單》公示一週,無異議的人員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基本情況登記表》***以下簡稱”《登記表》"***;

  3、參保人員若為現已軍人或退伍軍人,提供人武部出具的從軍證明,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服役士兵政府補助申請表》,報鎮***街道***勞動保障管理服務所。

  二、農村戶口養老保險制度

  1、年滿60週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2、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 60週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

  3、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

  4、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5、新農保試點地區,凡已參加了老農保,年滿 60週歲且已領取老農保養老金的參保人,可直接享受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對已參加老農保、未滿 60週歲且沒有領取養老金的參保人,應將老農保個人賬戶資金併入新農保個人賬戶,按新農保的繳費標準繼續繳費,待符合規定條件時享受相應待遇。

  三、農村戶口養老保險繳費標準

  參加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應當按照相關規定來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準目前設為每年500元、700 元、900元、1100元、1300元、1500元、1700元、1900元、2100元、2300元、2800元、3300元等12個檔次,地方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增設另外的繳費檔次。參加保險的居民可以根據上述檔次自行自由選擇,多繳則多得。國家也會依據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長的情況進行適當調整繳費的檔次。

  農村戶口養老保險補助

  四、農村戶口養老保險補助

  【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可以對參保人進行繳費補助。補助的相關標準由村民委員會召開的村民會議民主確定。積極鼓勵其他的經濟組織或者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政府補貼】:政府對那些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進行全額支付新農保基礎養老保險金,當中中央財政要對西部地區按中央所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給予全額補助,東部地區則是50%的補助。

  五、農村戶口養老保險養老金如何計發

  1、養老金有兩個部分組成,一是基礎養老金領取額,二是個人賬戶養老金月領取額。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 55 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對於長期繳費的農村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部分的資金由地方政府支出;

  2、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係數相同***。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餘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

  3、政府補貼餘額用於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六、農村戶口養老保險離退休年齡規定

  按照規定,新農保政策開始實施時,把60週歲以上的人稱為“老人”,把年齡在46至59歲之間的人成為“中人”,把45週歲以下的人稱為“新人”,對這三類人分別實行不同政策。新農保試點開始時,已滿60週歲的,只要其子女參保,均可享受基本養老金;年齡在46至59週歲之間的農村居民,繳費不足15年的,可按實際年限繳費,也可採取一次性補交保費的辦法,最多不超過所差年限,地方財政補貼應同時到位。試點啟動後,45週歲以下參保人不享受一次性補繳政策,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得少於15年。

  七、農村戶口養老保險金能否繼承

  1、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遺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公民的房屋和生活用品,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圖書、文物等其他收藏,法律允許公民擁有的生產資料,公民智慧財產權中的財產權利以及法律規定可以繼承的其他合法財產等。養老金是可以作為公民的遺產進行繼承的。但分為兩種情況:如果養老保險合同中指定受益人的,由受益人取得養老保險金。如果合同中沒有指定受益人的,保險金可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其繼承人取得。

  2、繼承養老保險金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投保人在交費期間身亡的。投保人個人交納全部保險費退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另一種是投保人在領取養老金期間身亡的。我們知道,投保人領取養老金,期限為10年。領取養老金不足10年身亡者,其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儲存額中個人交費額的餘額,可以一次性退給其法定繼承人;無繼承人或無指定受益人者,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支付其喪葬費用。因此子女有權利繼承領取其父母的養老金。這裡的養老金是作為父母的遺產由其子女繼承的。

  3、現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正式針對農民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其意義已遠遠超出了它對部分農民提供的經濟保障。然而,由於在制度設計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政策和資金支援,農民並沒有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積極性。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社會人員的分化,要求我們對現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進行全新的思考。

  八、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養老金的區別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的,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且未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可以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由此法條看出,養老保險分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三種,是在同一個法律規範下的三種養老保險關係,在養老金的計發上是前者與後兩者存在區別與差異的。後兩者之間的政策與法規的調整適格是一樣的,只是存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別,不存在戶口類別的差別。因此,很多地方已經將兩者合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