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墨花鳥畫圖片

  花鳥畫的創作離不開寫生,寫生是進入創作之前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歡迎欣賞學習。

  欣賞

  1

  2

  3

  4

  5

  作品的鑑賞

  對於臨摹而言,鑑賞名家作品是最好的提升方法。對作品的鑑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具體的畫作而言,我們既要了解作品的縱橫歷史背景,還需要們深入挖掘內在的情感,這是欣賞作品最基本的知識。在欣賞名作時我們要試著去詮釋這幅畫讓我感受到了什麼?體現了什麼?值得學習的精華在哪裡?構圖與佈局怎麼樣?等等,多個角度地詮釋名作。哲學詮釋學大師伽達默爾曾經說過,作者原意不可理解。而在詮釋學理論中提出“歷史視域”的說法:由於作者乃至不同的讀者之間存在時空以及知識背景的差異。所以在對作品進行解讀時,實際上是自身與作者進行交流的一個過程。

  意在筆先

  中國花鳥畫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適應中國人的社會審美需要,形成了以寫生為基礎,以寓興、寫意為歸依的傳統。

  中國花鳥畫注重“寫生”——從實際生活中攝取物件,並加以藝術表現的優良傳統。

  花鳥“擬人化”——把花鳥的自然屬性與人的品德相類比。比如“白眼向天”和“四君子畫”。

  中國花鳥畫具有“借物喻人,託物言志”的精神內涵,注重“象徵寓意,遺興抒懷”。

  “意在筆先”是中國畫共性化的創作方法,但在花鳥畫中得到了突出的體現,這與花鳥畫不朽稿、放筆直取的作畫形式是密不可分的。

  “意在筆先”不僅是中國畫的特點,而且也是突出的優點,在花鳥畫中則更具有典型性。“意”包括的內容十分廣泛,一幅繪畫創作的章法、取景、造型的準確傳神與否,情景的交融、細節的描繪、意境的創造,都要在“意”的指引下才能完成。

  “意在筆先”成為花鳥畫千餘年來所遵循的一條成功的創作原則和典型性的突出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