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墨人物畫圖片

  意象性在中國水墨寫意人物畫的影響遠不是主觀感受和客觀體驗,既有早期寫意人物畫的主觀精神探索,又有意象性中美學和哲學的深入發展。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僅供參考。

  欣賞

  1

  2

  3

  4

  5

  後,下面就來下面讀一讀關於中國人物畫造型的寫意特徵的文章吧!

  中國人物畫造型的寫意特徵

  寫意是中國傳統藝術造型與表現的重要特徵,是形成民族繪畫及民族審美思想的基礎。千百年來中國繪畫藝術正是因此而屹立於世界藝術之林,並自成體系、獨樹一幟。 中國人物畫的形神觀極具民族特色,其寫意造型的藝術方法使我國傳統人物畫很早就擺脫了描摹自然的再現,而走向抒情、寫意的表現道路。由於各個歷史時期人們對形神關係的理解不同,審美情趣的不同,其寫意造型觀念也不斷地發展、豐富和變化。唐以前的中國人畫,偏向於“形神兼備”中的“形似”、“再現”。宋以後的中國人物畫向側重表現主觀精神的形神兼備方向發展。藝術家所關心的是主觀理想的表達和筆墨的獨立審美價值。對描寫的物件的逼肖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人物的寫意造型趨向簡約。

  明清以來的文人畫,儘管在筆墨意趣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但長期輕視形似,過分地熱衷於筆墨情趣,過分宣揚主觀情思,一味摹仿古人,脫離了現實生活,遂帶來了人物畫造型的式微,損失了人物自身的造型美感,削弱了藝術深刻的感染力,使人物畫的發展步履維艱。“五四”之後,以徐悲鴻為代表的一批有識之士為改變中國人物畫遠離社會現實,獨鍾筆墨輕視造型,陳陳相因等衰敗現象,從西方引進了解剖學、透視學、色彩學,引進了素描寫生法,這對提高中國人物畫的寫實能力無疑是起了極大作用,使中國人物畫寫實能力達到了歷史的新高度,開拓了中國人物畫發展的新空間,所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改革開放以後,文化的解放,傳統的迴歸,中國畫之發展出現了多元的文化格局,其中對意象造型的重視,寫意精神的弘揚使中國畫這一古老的畫種青春煥發、令人驚喜。 然而筆者認為迴歸傳統之根本是藝術理念的迴歸,是中華民族寫意精神的迴歸。為此本文通過對中國人物畫造型的寫意特徵的探討,從寫意的淵源,寫意造型在中國人物畫中的種種體現,從寫意造型在傳統繪畫中的傳承與運用以及中國人物畫寫意傳統的傳承與發展等方面進行分析與研究,從而認為中國畫是我們民族美學、哲學、文學的綜合,它代表了我們民族的優良文化和我們的世界觀和人文觀。它一直能夠長久發展和不朽的藝術魅力在於它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意象”思維方式與“寫意”的造型觀,這是中國畫發展的核心。

  目前中國人物畫家要加強傳統人物畫從生活原形到意象創造的研究和總結,學習傳統人物畫在對客觀物象形神兼備的總體把握中,採用目識心記、傳神寫照、大虛大實的以寫意為特徵的造型方法。唯其如此,方能創造出有民族個性的意象造型,中國繪畫才能以其獨特的風格屹立於世界藝術之林!